第16章 重建計劃(上)

(按:本章會涉及到專業知識,要是給朋友們造成不便,敬請原諒。×?s!尐5說5箼5首發()??)

“戰爭總是搞破壞,破壞一切能破壞的東西,把原本好好的江山打得一團糟。??江南原本是魚米之鄉,富厚饒給之地,去年和今年大戰過後,整個江南之地都已破敗不堪,老百姓逃難他鄉,田地荒蕪,民力凋弊,已經不再是朝庭的糧倉、錢袋子。??”李雋非常痛惜地說,頓了頓,以堅定的口吻道:“我們必須採取措施,重建江南!”

確如李雋所言,自從去年開始的臨安保衛戰,再到今年與郭侃的大戰,兩場大戰都打贏了,重創了蒙古軍隊,但是南宋也付出了很沉重的代價,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消耗在戰爭中不說,江南的老百姓背井離鄉,逃難遠方,造成江南地空,人口稀少,原本是朝庭重地的江南已經不能再當做朝庭的糧倉和錢袋子了,這對需要錢糧進行戰爭的南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如此嚴重的後果是境內作戰的必然結果,任何一場境內作戰都會有這樣的結局,這是歷史規律的使然,雖然李雋很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的出現,但事實是無法改變的。

正是爲了避免如此嚴重的後果,很多戰略家在考慮戰爭時,總是在設想如何把戰火燒到本土以外去。??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雖然戰敗,但是德國進行的是境外作戰,本土沒有遭到破壞。??很快就恢復過來了。??反觀法國,雖然打勝了,本土卻遭到嚴重破壞,反倒是不如先前。

這樣大遠規模地戰爭本身具有的破壞力就夠驚人的了,再上加蒙古軍隊是人類歷史上出了名的掠奪成性的軍隊,搞破壞是他們天生的本領之一,伯顏數十萬大軍在江南活動多時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不少房屋給他們破壞,不少老百姓給他們殺死。??不**女給他們**,堪稱一場浩劫。

要不是忽必烈準備收買江南人心,嚴旨不準擄掠,蒙古軍隊地掠奪有所遏制的話,依蒙古人攻佔一地屠一地地傳統,現在的江南是不是還有老百姓都成問題。

至於郭侃大軍,爲害倒不是很大。??因爲一到江南就給李雋包圍了,根本就沒有爲害江南的機會,要不然的話肯定是雪上加霜。

好在李雋責成文天祥把這些逃難的老百姓向嶺南一帶轉移,進行有序的疏散,才避免了更嚴重後果的出現。

大戰結束了,南宋取得了勝利,逃難地老百姓想重回故鄉,數目衆多。尐?χ說?箼5?手5?5打ち??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如何安置他們,如何重建江南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中國人重感情,對故鄉情有獨鍾,他們想重回江南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重建工作在文天祥的主持下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但那時主要精力放在與郭侃大戰上。??重建工作自然是不能進行得更快。??大戰結束後接踵而至的卻是大規模的更換裝備,整訓軍隊,準備收復五地,重建工作仍然提不上議事日程。

現在的局勢更加穩定,五路大軍齊出,掃蕩五地,雖然仍有很繁重地軍務要處理,但相對來說已經輕鬆多了,李雋自然而然地把精力轉移到重建工作上來了。

李雋的話一落,文天祥道:“皇上所言極是。??臣也認爲重建江南已經是刻不容緩的急務了。??依目前情勢來看。??原本逃難到嶺南的老百姓有很大一部分要重回故土,朝庭要幫助他們。??讓他們回到故鄉後不至於捱餓,不至於受凍,要他們有飯吃,有住處。??臣先前採取過措施,搭建了不少簡易房屋給他們遮風擋雨,也開了粥棚,也鼓勵他們開懇田地,恢復生產。??只是由於朝庭當時與郭侃大戰,這一工作的進展仍是很緩慢。

“現在,仍有不少老百姓沒有住處,沒有飯吃。??有好多老百姓是吃住出恭都在一個地方,那就不是人住了,和養牲口的圈棚差不多。??這都是臣地罪過,請皇上責罰。??”文天祥是個正氣浩然之人,想到這些老百姓過的苦日子就忍不住悲慼,沉痛無已。??出恭就是拉撒的意思。

在座之人李雋,文天祥,李庭芝,陳宜中都去視察過江南老百姓的境況,確如文天祥所言,很是震憾人心,當然不是好的震撼力,而是很不好的震憾力。

江南一直是歷朝歷代最受重視的地方之一,要是不把江南重建起來的話,這個大錢袋子、這個大糧倉就沒了,對於朝庭、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都是犯罪。??李雋自然是深知其中的重要性,決定抓緊時間恢復江南盛況。

文天祥的話讓李雋他們想到視察時地情景,悲上心頭,一片默然。

李雋是個敦厚長者,對老百姓地處境感同身受,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抹了抹眼淚,堅決地道:“所以,朝庭無論如何也要儘快重建江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再困難百倍,朝庭也不能拋下老百姓不管。小x說s屋5$5整?5理??”

他的話擲地有聲,讓文天祥他們聳然動容,一齊道:“皇上仁德!”

“皇上,臣以爲可以借給老百姓銀子,要他們自己修房子,等房子修好了,再把銀子免除了。??這樣一來,要不了多少時間,江南又會廣廈千萬間,老百姓就會復業,又會重現江南富饒盛況。??”李庭芝想了想,開始建議。

李庭芝初到揚州之時,揚州兵禍不斷,房屋毀壞,不少老百姓開始逃難,他就是用地這套辦法,把錢借給老百姓,要老百姓造房子,等老百姓把房子造好了再免除借給的錢,沒多少時間揚州就恢復了昔日的繁華。??現在,他重提這一措施。??可以說是經驗之談。

陳宜中接着發表看法,道:“皇上,臣也以爲祥甫所言極是有理。??臣在廣州時,爲了安置逃難地老百姓也曾採用過類似的做法,借銀子給老百姓,要他們修房造屋,等修好了再免除一半。??接着又免除一半。??幾次下來,現在已經全免了。??”

李庭芝。??文天祥和陳宜中都是股肱之臣,他們的辦法都是試驗過的,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已經“試點”過的,斷無不行之理,李雋卻並不贊同,道:“你們的辦法是好地,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是切實可行地。??不過。??我想了很久,還是覺得有一個問題,就是老百姓會把借給的錢用來買糧吃,或是用作其他的開支,不一定會用來造屋。??”

李雋的話還沒有說完,李庭芝和陳宜中就齊道:“皇上聖明!”

不論是哪一朝的老百姓都很窮,南宋的老百姓更甚,這都是朝庭無能貪官橫行。??遊兵散勇敲詐勒索之故,需要銀子的地方多地是,一旦銀子到手就會挪用到其他用途上,這是必然之事,李雋這個歷史學家對此是深有研究,不會不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深。

“朝庭現在也急需銀子。??要朝庭拿出大批的銀子給老百姓造房子太困難了。??”李雋很是苦惱,道:“這困難太大,朝庭目前是無法承擔,必須要借用民間力量。??朝庭沒有銀子,但是朝庭也有幾張牌可以打,只要我們打好了這幾張牌,一樣可以達到幫助老百姓恢復生產的目的。??”

能夠不花銀子就達到重建江南的目的自然是好,這種好事誰不想?李庭芝,陳宜中和文天祥眼睛瞪得老大,看着李雋。小x說s屋5$5整?5理??瞧他們那副急切的樣子。??就知道他們心裡有多麼盼望李雋馬上給出答案。

不能怪李庭芝他們心急,實在是李雋這人地主意太多。??讓他們想不到,李雋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用說肯定是智珠在握了,想要他們不急都不行。

李雋非常理解他們的心情,道:“朝庭現在掌握了水泥的配方和生產,我是想把這兩樣都賣出去,賣給民間的富豪,再由他們來掌管技術和生產。??”

“皇上所言好是好,可是水泥對於朝庭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要是一旦落入民間,給韃子獲取了地話,後果相當嚴重,臣還請皇上三思。??”文天祥馬上發表意見,表示反對。

他的擔心並非多餘,臨安內城的碉堡就是明證,完全可以抵住回回炮的攻擊不說,李雋爲了檢驗火炮的性能曾經用火炮轟炸過碉堡。??說實在的,古人的智慧真的很高,造出來的水泥真的不是亂蓋,性能真地不錯,一連炸了幾十炮才炸開一道口子。??要是水泥地生產技術落入蒙古人手裡的話,他們用在軍事上,火炮地威懾力將會大減。??火炮是宋軍現在最爲犀利的武器,要是沒有了火炮,這戰爭又很難打了。

文天祥的話馬上得到陳宜中和李庭芝的贊同,李庭芝道:“皇上,臣也以爲履善所言有理。??”陳宜中點頭道:“皇上,履善所言很是有理。??”

李雋自然明白他們的顧慮,笑道:“這個你們就不用擔心了,我已經想好了,我們要加強監管,泄露技術機密的要重處。??火藥的威力你們也很清楚,用來炸碉堡確實不太理想。??要是攻打襄陽那樣的堅城的話,憑我們現在的火炮困難不小,我們可以研發出更具威力的武器,來取代火藥。

“戰爭嘛,本來就是相互學習的過程。??我們要有信心在戰爭中比對手更善於學習,有信心學得更好,能夠創造出新東西。??這樣的話,大宋朝才能完成光復大業,才能中興。??”

李雋的話確爲經驗之談,歷史上只有更善於學習、更善於創造的國家與民族才能真正意義上立於不敗之地。

都知道中國是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到現在爲止四大文明古國仍在發揮極其重要作用的國家只有中國了。??儘管在歷史上中國一再錯過了很多歷史機遇,但是,我們仍然要承認,中華民族是一個很善於發明創造的國家,在清朝沒落以前地將近兩千年時間裡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就是到了清朝嘉慶年間。??中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因而中國被西方國家稱爲“黃金國度。??”

對於這點,李庭芝他們自是無話可說,讚道:“皇上所言極是。??”陳宜中點頭,象是在咀嚼其中的韻味似的,讚道:“皇上此言與聖人誨人不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是非常平常的道理,還與老夫子相提並論了。??真是有點稀奇。??”李雋在心裡如是想,道:“水泥不僅僅可以用來修碉堡。??用在軍事方面,也是很好地建築材料,用來修房造屋可以造福老百姓。??水泥造出來的房子乾燥潔淨,更適合老百姓居住,也更適宜健康,這樣地好事,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大宋朝要的不僅僅是一支強大的軍隊。??還要有高素質的老百姓。??要是老百姓因爲沒有良好的居住條件而造成身體素質低下,疾病纏身,不僅是你們這些肉食者的過錯,也是朝庭的過錯,也是我地錯誤。??”肉食者是古代對做官人的代稱。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國家的國民要是身體素質太差的話,還怎麼做到國富兵強?我們永遠也不能忘了“東亞病夫”四字對中國人的傷害有多深,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歷史上歷代朝庭都沒有把居住條件,把老百姓的健康問題列入施政之列,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李雋如此重視老百姓的健康實是盤古開天地以來地第一遭。

這是功德無量的大善事,文天祥他們自然是無法反對,可是這要一大筆銀子。??這銀子從哪裡來?贊成李雋的想法,卻苦惱沒有銀子,只好來個不說話。

李雋明白他們的心思,也不點破,道:“朝庭撥出一批銀子出來,向水泥生產商大量採購水泥來修建江南的道路。??江南號稱水鄉,地面潮溼,一到了雨天,這路面泥濘不堪,很難行走。??朝庭可以修建一些公路。??便於交通。??”

對於這一點,李庭芝他們自然是沒有異議。??滿口贊面。

“這修建之事,就交給民間去處理,朝庭給銀子,驗收就是了。??朝庭要規定,招收的人手地最低工錢,絕不能讓黑心的奸商過於壓榨老百姓。??要是他招收逃難的老百姓的話,還可以從朝庭領到一筆補償銀子。??”李雋在桌面上一敲,道:“一定要監管好,不能讓奸商上下其手,弄虛作假。??這事,就由履善負責。??”

文天祥正氣凜然,他自打監察百官以來幹得有聲有色,收效很是不錯,由他來負責監管的話,那些商人可得小心了。

李庭芝非常關心地問道:“皇上,那修房子的事情呢?”李雋說到現在都沒有說出要如何處理老百姓居住問題,這是中書省的事務,由不得李庭芝不急。

“你也太心急了,我早想好了。??”李雋在心裡如是想,道:“這事還得由朝庭出銀子。??朝庭撥出一批銀子用來購買水泥、磚頭,再交給老百姓去修房子。??這樣一來,固然可以起到防止老百姓挪用修房子的銀子,但是也會造成奸商、貪官漁利的機會,所以這監管仍然是必要,中書省一定要成立一個有效的機構進行監督、監管。??對於那些坑民、害民地奸商、貪官該關就該關,該殺就殺,不用手軟。??”

對於商人、貪官來說,他們是無利不起早,只要有機會自然是會弄虛作假,坑害百姓,監管是必須地。

李雋在李庭芝他們贊同聲中接着道:“爲了更好生產出好的水泥,我會責成黃永善成立一個技術機構,制訂出統一地標準,對水泥進行檢測,對於那些以次充好的奸商不會手軟。??”

把生產技術轉賣出去,要是沒有一個標準的話,對於那些奸商來說肯定是如魚得水的事情,原本可以造福於民的大好事給他們一弄就成了坑民的大壞事。??我們現在用的產品有國標管着,要是沒有國標的話,那後果朋友們應該想得到。

“老百姓修房子,朝庭出一半銀子,另一半就由老百姓自己出。??當然,老百姓現在是沒有這個實力,他們拿不出錢來,朝庭給墊付了,到了三年以後就由老百姓歸還銀子。??到時,要是着實有困難,歸還不了的話,朝庭可以酌情免除。??”李雋很有信心地道:“三年,我想應該是夠了。??”

按照李雋的計劃,三年後江南已經是盡復舊觀了。??事實上,三年後的江南豈止是盡復舊觀,而是遠勝從前,其富裕繁華程度讓人吃驚。

要是推行李雋的計劃的話,馬上就要一大筆銀子,可李雋說了半天都沒有說出這銀子的出處,負責中書省的李庭芝頭大了,心想該不會是又要着落在我頭上吧?他念頭還沒有轉完,李雋接下來的話讓他眼睛放光,都快冒出星星了。

第28章 地底之謎第2章 威振異域第60章 連環巧計第65章 會師汴京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82章 北伐燕雲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16章 亂臣賊子第51章 西進北上第50章 懲漢奸詔第50章 變生肘腋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36章 援軍到來第42章 閃電戰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7章 另類研究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6章 斷然收網第39章 婦女權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60章 奇計破城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12章 軍事學院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50章 懲漢奸詔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章 政治黑手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11章 全面改革第50章 懲漢奸詔第34章 戰略轉折第19章 奪氣之戰(下)一些問題的說明第22章 議和(下)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75章 渡江北伐第59章 狡猾似狐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58章 奇襲略陽第66 古剎梵聲第49章 揮師洛陽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結束感言第84章 首戰日本第31章 新技術(中)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31章 新技術(下)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3章 增兵四川第49章 揮師洛陽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65章 羣星閃耀第52章 伯顏去世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7章 一網打盡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66章 毒氣戰第52章 伯顏去世第74章 屠城慘劇第63章 再接再勵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38章 醫學奇才
第28章 地底之謎第2章 威振異域第60章 連環巧計第65章 會師汴京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82章 北伐燕雲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16章 亂臣賊子第51章 西進北上第50章 懲漢奸詔第50章 變生肘腋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36章 援軍到來第42章 閃電戰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7章 另類研究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6章 斷然收網第39章 婦女權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60章 奇計破城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12章 軍事學院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50章 懲漢奸詔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章 政治黑手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11章 全面改革第50章 懲漢奸詔第34章 戰略轉折第19章 奪氣之戰(下)一些問題的說明第22章 議和(下)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75章 渡江北伐第59章 狡猾似狐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58章 奇襲略陽第66 古剎梵聲第49章 揮師洛陽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結束感言第84章 首戰日本第31章 新技術(中)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31章 新技術(下)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3章 增兵四川第49章 揮師洛陽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65章 羣星閃耀第52章 伯顏去世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7章 一網打盡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66章 毒氣戰第52章 伯顏去世第74章 屠城慘劇第63章 再接再勵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38章 醫學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