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百姓擁戴(上)

刑部支撐不住了,文天祥,陸秀夫和陳宜中只好從中書省調人去打突擊,仍然處理不過來。實在是沒辦法,文天祥和陳宜中面聖,請求李雋幫忙找些人手支援一下。李雋想了想,直接下了一道聖旨,把國子監精通文書律法的博士調過去應急。

扳倒賈似道固然可喜,百姓揚眉吐氣,要不是親身參與這一案件的調查誰也想象不到其中的辛苦,李雋三次視察刑部,發現那些工作人員個個都是疲倦不堪,就是文天祥,陸秀夫和陳宜中三人也是紅着雙眼,一邊和他說話,一邊忍着呵欠。

文天祥和陸秀夫都是“宋末三傑”中的人物,忠誠自是不用說。對於陳宜中的性格,史有所載,李雋非常清楚,卻沒有想到他敬業如此,不免起了幾分憐惜之情,特地要常瑜配些提神的補藥給這些窮於應付的辦案人員送去。宋朝對臣子相當優容,也還沒有到這種體貼入微的程度,辦案人員對李雋的感激自是不用說了,無不是感激天恩浩蕩,賣力工作。

經過兩天的奮戰,終於審查完畢,文天祥,陸秀夫和陳宜中紅着雙眼,帶着卷宗面聖,陳宜中道:“臣奉旨查辦賈似道案,現已查畢,請皇上聖斷。”遞上厚厚一疊卷宗,李雋翻開一看,全是賈似道的罪行,羅列得非常詳細清楚,可以說條分縷析。尐?χ說?箼5?手5?5打ち

李雋把卷宗合上,道:“你撿重點說說。”那麼厚,逐條看下去,不累得眼睛發花纔怪。

“遵旨。賈似道犯有欺君、賣國、冒領軍功、謊報軍情、侵吞國庫、貪污軍餉,讒言蔽主、中傷賢臣,利用權力排擠打壓同僚,欺男霸女,奪民產業,共計一千兩百四十六條罪狀。”陳宜中一口氣說到這裡,喘口氣道:“臣所言條條屬實,罪證確鑿,絕無虛言。按大宋律法當斬,滅九族。請皇上聖斷。”

“你們還有什麼說的?”李雋問文天祥和陸秀夫。

文陸二人道:“陳大人所言屬實,臣無異言,還請皇上聖斷。”

有句話說的好,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同樣的,一個人做壞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壞事。賈似道不僅做了一輩子的壞事,而且樁樁件件都是大案,只要一件小案成立就可以判他流放發配的罪,大的如通敵賣國,私自求和,謊報軍情這些軍國大事,只要有一件成立,抄他的家滅他的門再正常不過了。

賈似道的傳記李雋熟知於胸,卻沒有想到他犯下的罪行竟然有如此之多,要不是李雋身處南宋那個時代,說什麼也不相信一個人犯罪竟然有如此“驚人成就”。

“早就知道賈似道犯下的罪行多如牛毛,卻沒想到竟是如此之多。要不是要走一下過場,纔給了兩天時間查覈,我當場就把他的腦袋砍了。尐?χ說?箼5?手5?5打ち文天祥也太正直了,居然想一條一條地核實,那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還好陸秀夫不象他那樣一味追求公正,勸阻了他。”李雋心念電轉,想道:“象賈似道這樣罪大惡極之人,不用審查,直接砍他的腦袋,我非常樂意。可惜文天祥太正直了,什麼事情都想公正處理,有些事情可不是這個理。人啊,太正直了也不太好。”李雋腹誹文天祥的正直。

李雋早就有了主意,卻並不說出,道:“如何處置,讓朕考慮以後再說。”看着陳宜中道:“你帶來的卷宗一齊給我。”

陳宜口又呈上一本冊子,道:“皇上,這是在查抄賈似道府第時搜繳的名冊,記載的是和賈似道有勾結的朝臣、士紳名流、地方惡霸,如何處置,還請皇上聖斷。”

李雋粗略看了一下,暗中驚心,這可以說是賈似道的罪行記錄,哪個朝臣送了他多少東西,賈似道給辦了什麼事;哪個士紳名流賄賂了他多少財物,他給了什麼好處,無不記得清清楚楚。

李雋暗中數了一下,光是朝中大臣、官員一項就涉及將近兩百人,要是一個處理不好,將會使朝堂爲之一空,當此蒙古大軍壓境的國難當頭,發生這樣的事情只會對朝庭不利,不得不謹重,道:“讓朕好好想想吧。”

“遵旨。”文天祥,陸秀夫和陳宜中躬身行禮,就想告退,陳宜中忽然感覺好象有一把利劍刺向他,一驚之下擡起頭,只見李雋目光炯炯地望着他,好象能看穿他的心似的。陳宜中給嚇得膽顫心驚,忙道:“臣告退。小x說s屋5$5整?5理”

李雋緩緩道:“陳愛卿,魏克愚的家人還好吧?”問得輕描淡寫,好似無心,隨口問問。

陳宜中聽在耳裡猶如雷霆鳴響於耳際,嚇得差點當場暈倒,顫着聲音道:“回皇上,還好,還好,都好。”

“那就好。有時間的話,你去看看他們。看他們生活得怎麼樣,缺不缺錢花。”李雋非常親切地說,好象朋友在叮囑似的。

這話聽在陳宜中的耳裡,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好象李雋看透了他的心思似的,一個趔趄,差點暈倒在地上,咬着牙,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道:“臣尊旨。”不等李雋吩咐,匆匆退了出去,發覺自己的背上涼嗖嗖的,居然滲出了冷汗。

陳宜中他們報告的情況並不完全,有一點小出入,其中少了一樁案件,就是陳宜中借賈似道之手害死魏克愚的事。那是陳宜中年輕時的事情,他的父親收受賄賂事發,給魏克愚抓住了要正法。陳宜中上書請求寬大處理,魏克愚沒有同意。後來,陳宜中當了大官,成了魏克愚的上司,表面上裝作不計較這事,暗中蒐羅魏克愚的罪狀,魏克愚做官清明,並沒有什麼大錯,他一無所獲。不久之後,魏克愚直言得罪了賈似道,陳宜中認爲報復的機會來了,對賈似道大說魏克愚莫須有的罪狀,賈似道下令發配,鬱鬱而終。魏克愚之死,賈似道不過是槍手,陳宜中才是真正的兇手,李雋熟知這事,想借此機會嚇嚇陳宜中,警告他不要再亂來,才點以爲止。這事陳宜中做得極是隱秘,李雋居然提到,不嚇得他半死纔怪。

文天祥,陸秀夫和陳宜中剛剛離去,一陣急促的柺杖撞擊地面的咚咚聲傳來,李雋一聽就知道是誰來了,心裡想道:“爲賈似道說情的人來了。”

果然,謝道清拄着柺杖在宮女的攙扶下走了進來,李雋忙扶着她就座。謝道清的屁股才挨着椅子就等不及了,道:“皇上,聽說賈似道的案件審理完成了,皇上打算怎麼處置?”

李雋沉思着道:“這事,着實讓我爲難,於情於理於國於法都得考慮到,不光是國法難容的問題。”

“皇上,你能這麼想,老太婆就放心了。”謝道清嘴上說放心了,其實一點也不放心,道:“皇上,你要想想你當初是怎樣登上帝位的?要不是賈似道從中出力,先帝是不會立你爲太子的,這是定鼎之功。你不能忘恩負義,把賈似道給殺了,你可以流放他。你還他一命,報答他的定鼎之功,優容臣子一直是我朝傳統,皇上你要想清楚。”

人難免有過失,不追究臣子小的過失固然是一種美德,象賈似道這種大奸大惡之人對他的優容就不是美德了,而是無能。宋度宗要等賈似道走了纔敢退朝這樣的事擺明了是賈似道專橫跋扈,她卻說成優容,實在是是非不清。

李雋心裡暗中嘆息,嘴上說道:“壽和聖福所說,我會好好考慮。”

“皇上,那你告訴我,你殺不殺他?”謝道清盯着李雋逼問起來。

李雋惋惜不已,反問道:“要是壽和聖福裁決,你會怎麼做?”

謝道清想也沒有想,道:“賈似道是兩朝元老,多年奔走於朝中,朝庭能有今天這樣的局面,他功不可沒,縱有過錯那也是爲了朝庭。”

“朝庭能有今天這樣的局面,他功不可沒”,偉哉!斯言!

蒙哥戰死,忽必烈北上回蒙古參與汗位的爭奪,有幾年沒有戰爭,南宋朝庭完全可以抓住時間鞏固防禦體系,都因爲賈似道擅權而貽誤了這一難得的良機,才造成了今天這種局面。謝道清一語切中要害,只不過她把反話正說,把過錯變成了功勞。

李雋近八十年的人生歷程,見過的事情多了去了,好看的、好玩的、好樂的、好笑都見怪不怪了,唯有這句話讓他覺得最好笑,真想放聲大笑,仔細想來又有太多的酸楚,又笑不出來。拿起卷宗,道:“壽和聖福,這是查明的賈似道罪行,或許還有遺漏,也有可能還有不對的地方,壽和聖福要是有時間的話,請你過目指正一下也是好的。壽和聖福聖明,燭照萬里,釐錯糾枉必使我學到很多。”

謝道清的臉色一下子好看多了,道:“也好,我回宮裡去看看,再給你說說。”宮女拿着卷宗走了。(按:讀了《賈似道列傳》,有關謝道清處理賈似道那段我真的很想不通,擺明了可以處死一萬次,她僅僅是流放而已,南宋律法已經不存矣。)

李雋望着謝道清的背影不見了,拿起毛筆,沾着硃砂在奏章上一揮而就,遞給傳令官,道:“快,傳下去。”快步而出,直去崇政殿。

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75章 血洗函谷關一些問題的說明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33章 計中計一些問題的說明第79章 郭侃之死第42章 閃電戰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48章 寧波海戰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68章 合圍汴京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30章 神兵天降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50章 攻佔松江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59章 戲法奪城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下)第56章 困獸之鬥第50章 懲漢奸詔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8章 突出部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38章 醫學奇才第54章 危機重重第70章 決戰江南第78章 以血止血第30章 賊船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16章 亂臣賊子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49章 揮師洛陽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64章 渭水軼事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26章 揚州會戰第15章 英雄歸來第58章 奇襲略陽第18章 重慶戰役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77章 復仇火焰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49章 戰火重燃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31章 細菌戰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27章 意料之外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65章 李雋遇刺第29章 掃蕩淮西第67章 無處可逃第29章 突破第8章 運籌幃幄(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60章 連環巧計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51章 夜襲江陰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31章 細菌戰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68章 合圍汴京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27章 意料之外第79章 郭侃之死第50章 攻佔松江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57章 旭烈兀受挫
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75章 血洗函谷關一些問題的說明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33章 計中計一些問題的說明第79章 郭侃之死第42章 閃電戰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48章 寧波海戰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68章 合圍汴京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30章 神兵天降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50章 攻佔松江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59章 戲法奪城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下)第56章 困獸之鬥第50章 懲漢奸詔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8章 突出部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38章 醫學奇才第54章 危機重重第70章 決戰江南第78章 以血止血第30章 賊船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16章 亂臣賊子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49章 揮師洛陽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64章 渭水軼事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26章 揚州會戰第15章 英雄歸來第58章 奇襲略陽第18章 重慶戰役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77章 復仇火焰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49章 戰火重燃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31章 細菌戰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27章 意料之外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65章 李雋遇刺第29章 掃蕩淮西第67章 無處可逃第29章 突破第8章 運籌幃幄(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60章 連環巧計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51章 夜襲江陰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31章 細菌戰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68章 合圍汴京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27章 意料之外第79章 郭侃之死第50章 攻佔松江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57章 旭烈兀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