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千壯士(上)

高達見識過的新奇事物實在是太多了,興奮起來,想到了就說,已經完全不顧當臣子的規矩,文天祥在他的足踝上輕輕踢了一下,提醒他:“高將軍,不要忘了禮儀。”提醒歸提醒,望着那兩根冒着濃煙的煙囪,心裡着實好奇,偷眼瞄着李雋,盼望他給出答案。

李雋是個隨和的人,特別喜愛高達的直爽,一點也不以爲意,解釋起來:“那是煙囪。左邊那根是鍊鐵的,右邊那根是鍊鋼的。”

黃永善是技術專家,一聽李雋這話,馬上就來了興趣,問道:“皇上,這煉的是什麼鋼啊?這麼大,這麼高的煙囪?我們鍊鋼的煙囪沒有這麼高,沒有這麼大。”

李雋設計的鍊鋼方法和宋代比起來複雜得多,先進得多,一時之間也難以說得清楚,道:“去看了就知道了。小x說s屋5$5整?5理”帶着一行人直去鋼場。

遠遠地看見鋼場門口站着好幾十號人,排着整齊的隊列好象在歡迎貴賓,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身穿朝服,腰懸銀帶迎了上來,向李雋施禮,道:“臣沈畢參見皇上。”

李雋以手相扶,道:“快起來,快起來。叫他們都散了吧,去做自己的工作,不要跟着我們了。我們去看看你們的進展。”

準備歡迎李雋的人只好散去,沈畢彙報起來:“皇上,三天前,我們已經放了一爐鐵水,煉出了差不多一萬斤生鐵……”他的話給黃永善的尖叫聲打斷了:“一萬斤?這麼多,我的老天爺,你真能吹吧。”

宋代的生鐵產量低,哪裡比得上現代練鐵工藝。雖然李雋限於當時的產業水平採用的是小鋼廠的鍊鋼方法,依然不是他們能夠想象得到的,黃永善這個技術專家不相信也很正常。

沈畢括清說:“老黃,我可不是說笑,這是真的。小x說s屋5$5整?5理我們把生鐵按照皇上的要求放進了鍊鋼爐,已經生出了波光,應該是煉好了,只等着皇上來放鋼了。皇上,我們把爐子清理完成後,又投入鐵礦和焦炭開始鍊鐵了,照這樣的速度,我們四天就可以煉出上萬斤精鋼。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皇上,你真了不起!”

“不是我了不起,是你這沈大場長了不起,只用了十來天時間就把爐子砌好。要不是你組織得好,肯定是完不成的。”李雋心想就十來天時間就把爐子砌好,開始鍊鐵,不要說在宋代,就是在現代社會,也是個奇蹟。這正好說明了一個結論: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蹟的民族。

沈畢忙遜道:“皇上過獎了。這都是在舊有爐子上改造的,要是新起爐子的話,沒有兩三個月是不可能完成的。耐火磚都是現成的,各種材料都是以前庫存的,沒什麼好說的。要不是皇上的圖紙好,切合實際,無論如何完不成。”

“這也很了不起了。要不是你平日裡積存這些原材料,就算我的圖紙再好,一時間也不可能如此順利,這功勞都是你的。小x說s屋5$5整?5理黃永善制鋼弩有功,獲得了一根金帶,你也有一根。”李雋邊走邊和沈畢說話,心裡感嘆無已:“我當初到鋼場來了解情況,發現他庫存了很多材料,省了我不少事。歷史上的南宋之所以滅亡,並非沒有人才,而是不會用人。別的不說,就說黃永善和沈畢他們,都是很有造詣的科學家,要是在我來的那個時代,早就是名滿天下的科學院院士了。朝庭不重視,一直倍受冷遇,才能無法施展,還時不時地給斥爲奇巧淫技。我只是稍加點撥,他們幹得比我預想的還要好得多。我只要發現人才,用好人才,不愁打不贏這場戰爭。”

李雋來巡視時,發現沈畢庫存了不少耐火磚材料不說,還帶領人砌爐子,更難得的是他克服沒有經費、沒有人重視、沒有人支持的困難組織老百姓從城外搶運鐵礦石、燃料等。在他的努力之下,原物料一堆堆的,堆得象小山。

李雋問他爲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臨安是大宋朝的根本,無論如何要保住,要保住大宋朝,就要用很多的鋼鐵,臣這是想在蒙古人圍城之前多積聚點原物料。”

李雋對他的遠見讚歎不已,撫慰有加,責令文天祥配合,滿足他的要求,要人給人,要銀子給銀子,一定要在蒙古人圍城之前儘可能多地貯存原物料。

“謝皇上。之所以能夠進展得如此地順利,都是皇上設計的新式機械幫的忙,要不是有起吊車幫忙,無論如何是完不成的。”沈畢欽佩無已地說。

他說的新式機械不過是滑輪組。李雋巡視時看見民夫光着膀子搬運材料,累得象老黃牛,不僅人累,而且效率極低,馬上就想到了省力的動滑輪組,再配上改變力的方向的定滑輪,裝在支架上,可供起吊。李雋畫出圖紙,問沈畢能不能造出來,沈畢看了一下想也不想地說:“能,肯定能,這東西不難造。皇上,這東西有什麼用?”

南宋時期的產業水平相當的高,要造滑輪還不是難事,李雋也有信心,笑着說:“你先造出來,我再教你運用之法。”古人並不知道滑輪組的妙用,要解說的話真的有點難以說清楚,要是根據實物來解釋就容易多了。

在製造滑輪組的事情上再一次展現了沈畢的高效率,才過了一天他就興沖沖去見李雋,告訴李雋滑輪組造好了。李雋指着滑輪給他上課,教會他使用之法。按照李雋的說法,應該很神奇,沈畢興奮地命人使用,第一次就吊起了好幾百斤的重量,要往哪裡放就往哪裡放,好用得很。這一來不僅沈畢給唬住了,就是那些民夫也給唬住了,嚇得嘴巴老半天合不攏。

李雋心想這有什麼好稀奇的,在他來的那個時空誰也不會用這種費力的土玩藝,用的是吊車、吊臂這些現代化的機械,一次性可以吊起幾千斤甚至更多,象滑輪組這樣費力又費事的機械根本就見不着,只有在物理教科書裡纔會提到,他們居然當成了驚世之作。

李雋哪裡想得到,他爲了應急設計的滑輪組給黃永善和沈畢加以改進,製造出了多種型號,更加方便適用,應用在各個領域,特別是在修路、建橋、築城這些方面的使用,爲即將到來的全國大開發、大建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按: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動滑輪組和定滑輪,我就不再多說了。李雋設計的滑輪組由於沒有動力,還得使用人力來操作,按照現在眼光來說很費時費力,很土的方法,但在南宋卻是了不起的成就。)

第67章 另類研究第6章 斷然收網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14章 大軍入川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61章 直搗汴京第45章 揭竿而起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63章 再接再勵第22章 議和(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31章 光復蘄黃第32章 鄂州惡戰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65章 會師汴京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61章 炮擊安慶第59章 狡猾似狐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54章 郭侃入伏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7章 大都血戰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1章 暴虐獸行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19章 皇家科學院序言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18章 重慶戰役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67章 無處可逃第31章 新技術(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48章 寧波海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1章 政治黑手第52章 伯顏去世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2章 鄂州惡戰第76章 血債血償第42章 閃電戰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50章 攻佔松江第33章 喋血江漢第74章 屠城慘劇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60章 連環巧計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二 卷巴蜀篇序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78章 出兵東瀛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10章 戰略佈局第21章 議和(上)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27章 意料之外第5章 花好月圓第43章 埃及蘇丹第59章 狡猾似狐第62章 焦山水戰第39章 婦女權益第10章 敵後戰場(上)
第67章 另類研究第6章 斷然收網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14章 大軍入川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61章 直搗汴京第45章 揭竿而起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63章 再接再勵第22章 議和(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31章 光復蘄黃第32章 鄂州惡戰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65章 會師汴京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61章 炮擊安慶第59章 狡猾似狐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54章 郭侃入伏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7章 大都血戰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1章 暴虐獸行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19章 皇家科學院序言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18章 重慶戰役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67章 無處可逃第31章 新技術(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48章 寧波海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1章 政治黑手第52章 伯顏去世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2章 鄂州惡戰第76章 血債血償第42章 閃電戰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50章 攻佔松江第33章 喋血江漢第74章 屠城慘劇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60章 連環巧計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二 卷巴蜀篇序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78章 出兵東瀛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10章 戰略佈局第21章 議和(上)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27章 意料之外第5章 花好月圓第43章 埃及蘇丹第59章 狡猾似狐第62章 焦山水戰第39章 婦女權益第10章 敵後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