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閃電戰

“皇上,南朝擁有海軍優勢,要是南朝海軍出現在黃河上的話,會對我軍的集結產生很大影響,臣以爲我軍應該儘快渡過黃河,在汴京集中。×?s!尐5說5箼5首發()??”桑哥不無憂慮地說。

巴布爾和貼木兒他們對此也是深表贊同,道:“是啊,皇上。??大軍應當一刻也不停地渡過黃河。??”

忽必烈看着地圖道:“你們所言很是有理,朕已經下旨徵調民船,大軍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渡過黃河。??”頓了頓,道:“爲了把各種物資運往中原,朕還下旨在渡口附近修建炮臺,加強守衛。??即使南朝的水軍到來,也不能不有所顧忌。??”

戰爭的消耗本來就不小,象中原決戰這樣的大戰,消耗就更大了,要是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不能把戰爭物資運到中原的話,後果可以想象得到。

這的確是深謀遠慮之舉,巴布爾他們不得不佩服,道:“皇上聖明!”

此時,他們對忽必烈是佩服萬分,然而,時隔不久,他們才知道他們上了一個大當,因爲鄭靜和根本就無意於攔截他們渡過黃河。??等中原變成一個大囚籠,蒙古軍隊進不得的退不得,等着被圍殲時,他們才明白他們急於渡過黃河,等於是把自己推上絕路。

他們又不得不承認,要是蒙古大軍不渡過黃河,趕赴中原的話,中原一失,南宋的實力就會更加強大,到那時不要說大都能不能保住。??就是蒙古大草原能不能保不住都很成問題。??正如忽必烈感嘆的那樣:“中原決戰朕犯一個致命地戰略錯誤,那就是把大量的軍隊投入到中原。??可是,要是不投入這麼多軍隊的話,中原會丟掉,大都緊接着就會丟掉,繼而大草原也會丟掉。??這就是趙祺高明之處:讓朕不得不自動送上門去。??”

李雋一向神奇,他如此說。??很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早就成竹在胸了。??李雋每次都有驚人之舉,這次必然不會例外,廖勝功他們凝神靜聽。

果然,李雋走到地圖前,用竹節鞭指着地圖,道:“中原地勢平坦,是華夏的腹心之地。??多平原,少山地,一馬平川,很適合大規模的騎兵部隊機動作戰。??所以,中原決戰的重任就要着落在騎兵身上,要由騎兵來完成大縱深迂迴包圍,穿插分割的重任。??正是基於此點考慮,朕才決定把除了解將軍和趙僉將軍指揮地玄甲騎兵以外所有的騎兵集中起來。??放在中路。小x說s屋5$5整?5理??這樣做地好處主要有幾個:一是便於指揮;二是便於集中優勢兵力,給忽必烈以致命的一擊。??”

廖勝功讚不絕口,道:“皇上這個主意非常高明。??皇上,以臣之見,應該把二十萬騎兵集中起來,組成一個獨立的突擊集羣。??等到戰機一成熟,果斷地投入,給韃子實施毀滅性的打擊。??”

“廖將軍的主意不錯,貧道也是這樣認爲。??”清風子不住點頭,道:“不過,集中這麼多的騎兵,打擊的力度固然非常之大,但是,需要廣闊地空間,足夠的地域。??這點需要計算進去。??其他的部隊,特別是中路軍應該爲騎兵的投入創造必要的條件。??比如戰機、道路、戰場。??”

張世傑沉思着道:“如此規模的騎兵投入是我朝歷史上的第一次,臣很是振奮。??由於騎兵的大量投入,步兵這些步種地作用有所降低,但是,臣還是很願意爲騎兵提供一切能夠提供的幫助。??這點,皇上儘管放心。??”

李雋爽朗地笑道:“張將軍真實誠人也!騎兵的投入,你的中路軍的作用將不再是主力,而是輔助力量,你能夠從大局着眼,顧全大局,真國之棟樑。??”

“皇上過獎了。??”張世傑謙道:“驅逐韃虜,光復河山,張世傑所願也,就是讓臣去死,臣也甘之若飴。??”

張世傑的一生是爲了光復故國而奔走不息地一生,他的軍事生涯有穩定淮西的輝煌,也有第一次焦山水戰的敗績。??無論是勝,還是敗,他光復故國的志向始終未改,這點誰都得承認,誰也不會認爲他是在說漂亮話,都會認爲他說的是真心話。

杜大用慨嘆道:“張將軍是吾輩楷模也!”

在坐之人,除了陳興道這個越南名將以外,哪一個不是久存光復中原之志,甘把一腔熱血灑在中原大地,他這話立即引起一片感嘆。

“這就要求把騎兵集中在一處,或是爲數不多的兩三處,實施強大的突擊,不斷地運動,?插入敵人的縱深,在忽必烈最爲虛弱的地方出現,實施致命地一擊。??當然,還可以拉一張大網,把忽必烈地軍隊包圍起來,再分而殲之。??”李雋接着闡述他的思想:“爲了保證勝利,其他兵種,特別是步兵要隨後跟進,提供必要地幫助。??”

廖勝功脫口道:“此種戰法好象雷霆閃電,迅如飄風,讓人無從捉摸,無所適從,就叫閃電戰吧。??”

“對,廖將軍說得太對了。尐?χ說?箼5?手5?5打ち??”李庭芝是率先贊同,餘下諸人也是沒有二話。

“還閃電戰呢,哪來的坦克?那位被稱爲惡魔的元首提出的閃電戰思想是建立在裝甲部隊基礎之上,而我的這戰速戰速決的思想居然和他拉上關係了,真是奇哉怪也。??”李雋在心裡如是想,道:“這種打法的要點在於:快準狠!快是指行動一定要迅速,要不斷地機動,讓敵人來不及做出反應。??準是指一定要找到敵人的弱點下手,當然這不是絕對的,這點需要靈活處理。??狠嘛,當然是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

清風道長摸着白鬍子。??直點頭,道:“至理名言,至理名言吶!快準狠,字字金玉之言,貧道眼界大開。??”

他地話又得到羣臣的認可,讚歎不已。

其實,這種脫胎於二戰的裝甲戰理論的作戰方式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新奇,對於古人來說卻是很了起的事。??很新鮮的事,要他們不讚嘆都不行。

熟悉戰史的朋友都知道,閃電戰思想是那位名聲不好地元首提出來的,他分析了德國地戰略形勢,不利於兩線作戰,必須要找到一種方法,實施閃電突襲。??要敵人在來不及作出反應的情況下就給打倒。

一種美好的構思需要一種美妙的工具才能實現,他一直找不到實現他理論的戰爭手段,直到在一次閱兵式上看見古德里安指揮的裝甲部隊,他知道他找到了他需要的工具,不住地自言自語“這就是我所需要地東西,這就是我需要的東西”。??緊接着,古德里安就給任命爲裝甲兵總監,開始大量組建德國的裝甲部隊。??纔有了二十四天打垮數百萬英法聯軍的勝利,纔有讓北極熊損失慘重的“巴巴羅薩”計劃。

要是把閃電戰理論歸結爲元首創造,其實有些不對,德國人早就在研究閃電戰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人差點閃電成功。

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集中裝甲部隊從阿登地區突破。??通過阿登地區的裝甲部隊排成三個縱隊,長達千餘里,實施縱深突擊。??德國實施的這個計劃就是著名的“曼施坦因計劃”,是以計劃提出者曼施坦因地名字命名的。

曼施坦因計劃其實是一個聞名全球計劃的翻版,這個計劃就是著名的“史利芬計劃”,史利芬計劃在一戰後寫進了教科書,供人們討論,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最富天才的作戰計劃之一。

這一計劃的核心就是要求集中優勢兵力,從右翼進行快速機動迂迴,直取巴黎。??以迅雷不及掩耳地手段拿下巴黎。??迫使法國投降。×?s!尐5說5箼5首發??因而,右翼是關鍵所在。??史利芬將軍最爲擔心的就是執行者認識不到右翼的重要性。??他在彌留之際還在念着“右翼,右翼”。

事實證明,他的擔心並非多餘,這一計劃的執行者小毛奇將軍果然沒有意識到右翼的重要性,從右翼抽調了八個精銳騎兵師去加強中路大軍,等到右翼快速推進到巴黎城下後,再也無力對巴黎發起進攻。??纔給法國人調集兵力,保衛巴黎贏得了時間,纔有後來的那些著名的會戰,最後打成了沒完沒了的陣地戰,最終導致德國的失敗。

要是說閃電戰思想是那位名聲不太好地元首極力提倡,並最終獲得巨大成功地話,那就很正確了。

閃電戰的精髓用中國話來說就是“速戰速決”,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敵人致命一擊。??這在中國古代就有閃擊成功地經典戰例,霍去病兩次出征河西走廊,打垮盤踞在河西走廊上二十四萬匈奴軍隊就是中國古代閃電戰的範例。

當時,霍去病兩次出征,率領的總兵力不到三萬騎,他沒有後方,沒有輜重,沒有補給,更沒有增援部隊,而他的對手卻擁有二十四萬大軍。??他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他的軍隊絕不停留,哪怕是一刻鐘也不停留,一路向西衝,深入匈奴國境一千多裡後,匈奴人才知道他來了,可是已經晚了,在霍去病連串打擊下,匈奴損失慘重。??霍去病這一戰打到現在新疆的羅布泊去了。

所以,閃電戰並不一定就要坦克才能實現,只要運用得當,騎兵也可以實施。??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人的努力所證明的那樣,右翼非常迅速出現在了巴黎附近,只是由於小毛奇犯下的不可饒恕的錯誤,使得右路軍無力發起進攻。

李雋提出的動用騎兵實施閃電突襲的戰術,得到的並不是歡呼,而是驚訝、驚歎,因爲這實在是太大膽,對於古人來說太難以想象的事情,要他們不驚訝驚歎都不行。??過了好一陣子,清風子他們才慨然而嘆“真神人也!”

“中原決戰的成敗將由騎兵來決定。??”廖勝功非常中肯地點評,道:“因而騎兵地運用就成了關鍵。??要考慮到天時地利這些因素。??皇上,臣以爲,決戰在秋後發起爲宜。??”

李庭芝思索着道:“秋後決戰,雨水少,地面乾燥,有利於騎兵快速機動。??”

“中原之地雖不是江南那樣的水鄉,也有不少河流。??要是在夏季決戰的話。??騎兵在泥濘中行動,馬匹人員體力消耗非常之大。??很不利於決戰。??皇上,臣也以爲秋後決戰爲宜。??”張世傑思考了一下,同意秋後決戰。

李雋徵詢衆人的意見,道:“選擇一個好的決戰時機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們有什麼看法,可以說嘛,我們一起來研究。??道長。??你有什麼高見,請講一講。??”

“皇上垂詢,貧道不得不言。??皇上,貧道對秋後決戰並無異議。??”清風子也同意了。

陳宜中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爲秋後決戰不可,決戰應該儘早發起。??”

這麼多人都同意了,獨陳宜中持有異議。??立時引導起了衆人的興趣,看着他。??“哦,陳宜中,你有什麼看法,說出來。??”李雋也是來了興趣。

“皇上,秋高草黃之季。??正是韃子馬肥之時,韃子地騎兵就可以打硬仗,打惡仗了,所以,臣以爲還是決戰早點發起爲好。??”陳宜中發表他的高見。

他地話立即得到陸秀夫和文天祥的贊同,道:“皇上,陳大人所言有理,還請皇上三思。??”

李雋並沒有馬上發表看法,笑道:“這不就很好嘛,有問題就要提出來。??我們共同參詳。??杜將軍。??你給陳宜中解釋一下,爲什麼秋後決戰比夏季決戰更好。??”

“遵旨。??”杜大用解釋道:“陳大人說得有理。??秋季韃子是草黃馬肥,韃子的騎兵很能打硬仗,打惡仗。??因爲,到了秋天,草原上的草枯黃,餵養的戰馬膘肥體壯,衝刺力好,耐力強,能夠滿足長時間戰爭的需要。??”

這是共識,在座之人都知道,沒什麼新奇之處,陳宜中點頭道:“皇上,正是從這點考慮,臣才以爲不要拖到秋季決戰爲好。??”

李雋不置可否,要杜大用說下去。

杜大用接着道:“那是在草原上,韃子除了草料以外,沒有其他飼料餵養戰馬的情況下才是正確地。??戰馬的餵養的除了草料以外,還有精糧,上等穀子,再喂以雞蛋,戰馬一年四季都是膘肥體壯,隨時都可以打硬仗打惡仗。??我們的戰馬,正是用此法餵養的,早就是膘肥體壯了。??”

文天祥若有所悟,道:“皇上,臣也以爲秋後決戰爲好。??”

陳宜中還有些迷糊,道:“皇上,這是……”李雋笑道:“用草料餵養戰馬,那是在成吉思汗時代,那時的蒙古人沒有糧食,沒有五穀,只能使用草料餵養。??要想戰馬肥壯,只好等到秋天了。??現在的情況不同了,蒙古人佔領了燕雲之地,擁有了中原,有的是糧食,他們用精糧,用上等穀子餵養戰馬也就不稀奇了。??這種方法在西漢之時,匈奴就曾使用過,是以匈奴騎兵讓西漢頭疼,直到西漢學到了匈奴人地法子,一切就改觀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陳宜中恍然大悟,道:“皇上,臣妄言,臣妄言。??”

李雋笑道:“你就不用自責了,朕把你們召集起來,就是要你們說說心裡話,有話就說,你能說出來,朕很高興。??秋後決戰的好處,還不止這點,杜將軍,你再說。??”

杜大用接着往下說,道:“到了秋天,雨水少,地面乾燥,除了利於騎兵機動外,還有利於步兵的開進,特別是對我們特種步兵的推進有很大的好處。??當然,特種步兵的推進主要是沿着官道前進,必要時也會走小路,抄近路,地面是越幹越好。??”

“對呀!”陳宜中有茅塞頓開之感。

好處太多了,說了一樁又一樁,杜大用還往下說,道:“火炮沉重,機動能力有限,要是地面不幹燥地話,會使其機動能力大爲下降。??”

“對對對。??”陳宜中一迭連聲地稱讚。

李雋總結說:“好處還不止這點。??秋天的雨水少,我們的火槍兵,火炮就可以不受天氣影響,隨時可以投入戰鬥。??對於朝廷來說,有這麼多的好處,對於韃子來說,只有戰馬肥壯一個好處,朝廷何不把決戰定在秋後呢?”

“皇上,臣以爲,決戰時機的選擇相當重要,還請皇上示下,什麼時間決戰爲好?”賽典赤向忽必烈請示。

忽必烈不答所問道:“你們認爲什麼時間決戰爲宜?”

巴布爾道:“皇上,臣以爲秋後爲宜。??”

貼木兒深表贊同,道:“皇上,秋後的雨水少,地面乾燥,沒有泥濘,正是我朝騎兵作戰的好時光。??”

“朕也是這麼想。??”忽必烈贊同他們的看法,道:“秋後決戰固然是好,南朝會在秋後動手嗎?”

這倒是個問題,要是南宋提前動手,秋後決戰就成了一廂情願的事了,巴布爾想了一下,道:“這倒是個問題,應該想個辦法拖到秋後。??”

第2章 幕後主使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下)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54章 郭侃入伏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70章 決戰江南第35章 皇城激戰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0章 敵後戰場(上)序言第32章 鄂州惡戰第23章 威行列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33章 喋血江漢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89章 光復大都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章 伏兵四起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7章 一網打盡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60章 席捲淮西第68章 宮闈秘情第22章 連戰皆捷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1章 光復蘄黃第31章 光復蘄黃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37章 不期而遇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61章 郭侃入關第82章 北伐序曲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77章 復仇火焰第1章 政治黑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67章 另類研究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46章 還我河山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42章 整訓軍隊(下)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3章 威行列國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歷史與小說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4章 戰略轉折第78章 出兵東瀛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序言第62章 焦山水戰第67章 無處可逃第4章 威懾羣臣(上)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73章 關中父老第62章 世外高人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32章 鄂州惡戰第50章 懲漢奸詔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71章 預料之外第25章 廢除科舉第42章 閃電戰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42章 閃電戰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80章 直奔日本第1章 龍騰萬里(上)
第2章 幕後主使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下)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54章 郭侃入伏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70章 決戰江南第35章 皇城激戰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0章 敵後戰場(上)序言第32章 鄂州惡戰第23章 威行列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33章 喋血江漢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89章 光復大都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章 伏兵四起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7章 一網打盡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60章 席捲淮西第68章 宮闈秘情第22章 連戰皆捷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1章 光復蘄黃第31章 光復蘄黃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37章 不期而遇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61章 郭侃入關第82章 北伐序曲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77章 復仇火焰第1章 政治黑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67章 另類研究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46章 還我河山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42章 整訓軍隊(下)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3章 威行列國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歷史與小說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4章 戰略轉折第78章 出兵東瀛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序言第62章 焦山水戰第67章 無處可逃第4章 威懾羣臣(上)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73章 關中父老第62章 世外高人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32章 鄂州惡戰第50章 懲漢奸詔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71章 預料之外第25章 廢除科舉第42章 閃電戰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42章 閃電戰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80章 直奔日本第1章 龍騰萬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