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崔澈助學

第258章 崔澈助學

崔澈聽魏徵自述身世,心知如今的魏徵,論起學問,遠不及原時空中,那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雖然不知道是誰資助了魏徵繼續讀書,但既然讓他崔大善人撞見,此事就無需讓旁人代勞。

崔澈勉勵魏徵道:

“玄成的祖父、父親,都曾立志修著《晉史》,修史,非得通曉古今,腹有詩書,玄成是名門之後,又豈能止步於縱橫之說。

“若玄成有志於學,崔某家中有藏書萬卷,不如以門客的身份,留在府上,博覽羣書,以爲如何?”

崔澈自從入仕以後,便不愛讀書,但祖上傳下來的藏書,也確實有萬卷之多。

魏徵聞言大喜,他此前是計劃,要麼留在崔府當門客,要麼能得崔澈解囊,資助他讀書。

不曾想,崔澈不僅收容了自己,更爲他開放崔府藏書。

知識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之所以說知識被世家門閥所壟斷,就是他們家中藏有大量書籍,其中不乏孤本,從不宣與外人。

一旁的房玄齡適時笑道:

“玄成可知道,明公對你何等重視,整個莊園之中,除了房某與明公義子,玄成是第三位能一覽明公珍藏之人。”

在房玄齡看來,崔澈這般作爲,估計還是看上了魏徵是鉅鹿魏氏子弟的身份。

他雖然博學多才,卻不能預知未來,有這樣的看法實屬正常。

魏徵聽了房玄齡這般說,對崔澈更是感激,當下便改口,不再稱呼燕公,而改稱明公。

崔澈大悅,但身在喪期,與魏徵也只是初識,他硬生生止住了笑容,吩咐親隨將魏徵帶去安置。

隨後又命人找來裁縫,爲他量體裁衣,總不能一直穿着那件道袍。

魏徵告退後,房玄齡問道:

“明公可是有意於鉅鹿魏氏?”

崔澈搖頭道:

“鉅鹿魏氏無足輕重,這魏徵倒是一個人才,你以後可以與他好好親近。”

房玄齡沉吟片刻後,頷首道:

“魏徵出身士族,家中斷然不會少了藏書,卻專研縱橫之術,想來也是志向遠大。

“況且美色在前,卻能無動於衷,要論才德兼備之人,府上數百門客,倒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崔澈笑道:

“前院之事,有玄齡爲我操持,崔某無需費心。”

說罷,拍了拍房玄齡的肩膀,大步回後院而去。

房玄齡只得搖頭苦笑,既感慨自己這位恩主行跡荒唐,也爲他的信任而感動。

回到尉遲熾繁的院子,被他悄悄接來的宇文芳、阿史那氏還在臥房裡。

阿史那氏一見崔澈進門,便跟八爪魚一般纏了上來。

“崔郎半途而廢,讓妾身不上不下,着實難受得很。”

崔澈感受着阿史那氏纖細的身材,所結出的碩果,他拍了拍突厥婦人的翹臀,笑道:

“莫要催促,今日有的是時間。”

與此同時,遠在大興的菩薩奴也向書院告了假,回去大興,同行的還有好友李密。

前些時日,上柱國韓擒虎突發疾病,不久便死於家中。

曾經的大隋四名將,隨着崔澈守孝、賀若弼被除名爲民、以及韓擒虎病故,朝堂之上居然只剩了楊素一人。

如今菩薩奴年歲漸長,在崔澈歸鄉守孝以後,一些人情往來,也都落在了他的肩膀。

李密之父李寬如今也在外地任職,與菩薩奴一般,他也是代表其父前來。

崔澈與韓擒虎交情不深,但韓擒虎的外甥李靖卻是他的密友,菩薩奴無論如何也得前去弔唁。

在壽光公府遇見戴孝的李靖,菩薩奴躬身見禮道:

“棄疾拜見叔父,還請叔父節哀。”

李靖見是菩薩奴,頷首問道:

“你父親身體可還安好?我聽聞他哀思祖母,食不下咽,如今形銷骨立,你應該多勸一勸他,莫要損傷身體。”

崔澈這安平縣過得是什麼日子,外人或許不知,但陪同父親守孝五個月的菩薩奴可是一清二楚,心道:

‘所謂形銷骨立,還不是與幾位姨娘放浪形骸所致。’

卻也不能在人前透露半分,菩薩奴只得點頭應是。

上過香後,二人匆匆返回書院,來到自己宿舍時,一眼望見揹着行囊的王世充站立門外。

“行滿(王世充字行滿)這是作甚,可是要遠行?”

菩薩奴問道。

這段時間,在王世充的刻意結交下,二人得以熟識,只是與李密的關係卻依舊僵得很,兩人彷彿生來就不對付。

王世充搖頭道:

“我方纔接到了朝廷的徵辟,將往左衛擔任郎官,不日就將上任,今日是要與棄疾道別。”

李密在旁撇了撇嘴,徑直回了屋裡,只留菩薩奴與王世充依依惜別。

送走了王世充,菩薩奴回到宿舍,李密哼道:

“我就說他是衝着你來的,如今與你結下了友誼,哪還有心留在書院,這不,立馬就謀了一份前程。”

菩薩奴聞言笑了笑,沒有反駁。

李密又道:

“王世充狡詐,你要信我,他這人不能深交。”

其實菩薩奴哪需要李密來提醒,但他從父親崔澈的爲人處世中,所學到的便是:君子可以深交,小人不能得罪。

多個朋友,總好過拂了王世充的好意,要多個仇敵。

蘇威曾經權勢滔天,尚書省幾乎成了他的家業,不還是被一個小小的國子博士給拉下了馬。

菩薩奴笑道:

“玄邃的擔憂,我自是心知肚明,且放心吧,崔某自有分寸。”

李密於是不再提王世充,轉而問道:

“楊師兄如今歸朝述職,邀你我明日過府,你打算帶些什麼禮物?”

所謂楊師兄,便是外放郢州刺史的楊玄感,方纔二人在壽光公府弔唁時,遇見了這位師兄。

楊玄感對李密與菩薩奴頗爲喜愛,菩薩奴就不說了,好友崔澈之子,又是自己同門師弟,關係自然親近。

而李密,自從當年在燕國府與楊玄感一見後,二人也不知何故,彼此看對了眼,這些年,時常有書信往來。

菩薩奴聽得李密詢問,疑惑道:

“過門赴宴,莫非還要帶上禮物?”

他父親崔澈可從來都是空手上門的。

還有一章,在凌晨四點多,大家不要等,早上起來再看。最近作息時間有點崩,眼看着又開始熬夜了。

(本章完)

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50章 摯友登門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86章 佳人邀見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95章 天子賜婚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71章 一喜一憂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23章 北齊舊人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44章 提攜後進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43章 尉遲身死第92章 可汗夜遁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45章 賞功罰罪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15章 闔家再聚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77章 南陳奪嫡第491章 正旦元會新章在審覈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353章 契丹軍隊還要晚一點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52章 相府同僚第144章 出塞劫掠
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50章 摯友登門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86章 佳人邀見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95章 天子賜婚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71章 一喜一憂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23章 北齊舊人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44章 提攜後進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43章 尉遲身死第92章 可汗夜遁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45章 賞功罰罪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15章 闔家再聚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77章 南陳奪嫡第491章 正旦元會新章在審覈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353章 契丹軍隊還要晚一點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52章 相府同僚第144章 出塞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