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與敵僵持

第314章 與敵僵持

如今敵情未明,召集諸將議事,也很難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眼看夜色漸深,崔澈只得讓衆人回去歇息,連麥孟才也向崔澈告退,去送一送其父麥鐵杖。

帥帳之內,只留了崔家父子,以及屏風後面的尉遲熾繁。

“有什麼想法,儘管說來聽聽。”

崔澈看向崔棄疾。

衆人議事時,崔棄疾欲言又止的模樣,又怎麼逃得過他的眼睛。

崔棄疾深吸一口氣,說道:

“阿爺,孩兒覺得,主動求戰,不如與敵僵持。”

“哦?”

崔澈挑了下眉,好奇道:

“爲何這般說?”

崔棄疾解釋道:

“高句麗倉促救援契丹,沒有充足的準備,攜帶的糧草肯定不多,人吃馬嚼,都得由契丹供應。

“若時日一久,雙方必然爲此生隙!”

崔澈聞言,雙目一亮。

他爲了這場戰爭,足足準備了近一年時間,而高句麗倉促出兵,哪有時間去調集牲畜。

況且高句麗不同於突厥、契丹、庫莫奚,它與隋朝同屬於農耕文明,從過往的戰爭來看,也更習慣運輸糧草。

如今兩軍隔着西遼河對峙,而東、西遼河交匯地以南,是讓隋軍苦不堪言的遼澤地,以東是長白山系,行軍倒還可以,但運糧卻是千難萬難。

惡劣的自然環境是公平的,隋軍民夫不能將糧食送往前線,纔有遼東慘敗。

沒道理會對高句麗人網開一面。

因此,高句麗的軍隊後勤,必然是由契丹提供。

短時間內,契丹爲了抵禦隋軍,自然是心甘情願供養高句麗人,但正如崔棄疾所言,時日一長,契丹五部酋長又如何坐得住。

他們能因高句麗的利誘,就敢進犯遼西,想來也不是什麼豪爽大方之人。

一旦乙支文德迫於壓力,冒然渡河與自己決戰,急則生亂,自會露出破綻。

若是乙支文德不願主動求戰,自然會引得契丹五部不滿,這樣的矛盾也是可以利用的。

崔澈笑道:

“明日軍中議事,你當與諸將言明心中所想。”

此前崔澈只許崔棄疾旁聽,不准他發言,只是擔心他鬧出笑話,被人輕視。

如今崔棄疾的想法深合崔澈的心意,他也自然得給兒子一個在衆人面前表現的機會。

“孩兒遵命!”

崔棄疾強忍激動,拱手道。

翌日,清晨,崔澈果然召集衆將。

崔棄疾也沒有怯場,當衆說出他的看法,衆將聞言,無不頷首。

哪怕他們其實更傾向於速戰速決,但看在崔澈的份上,也得違心表示支持。

等崔棄疾,說完,崔澈這才沉聲道:

“你們跟隨我數次出塞,打得突厥望風而逃,因此驕傲浮躁,小覷北岸之敵。”

說着,崔澈站起身來,情緒激動道:

“諸位!驕兵必敗!

“我等多是關東之人,昔日兩魏並立,高王輕敵以致慘敗,前朝太祖記功的老樹至今還立在沙苑,看着我們啦!忘啦!”

衆將紛紛稱罪,無論是關東人,還是關西人,誰又不知道半個多世紀前的那場沙苑之戰,東魏軍中但凡能有幾位重臣保持清醒頭腦,或是高歡沒有飄飄然,哪還有後面的北周、隋唐。

崔澈平復了氣息,繼續道:

“你等無需請罪,這是人之常情,崔某亦不能免俗,曾有輕敵之心,若非及時醒悟,險些鑄下大錯。

“兩年前,高熲在遼東損兵折將,城下的累累白骨,已經證明了高句麗人並非易予之輩,我等更應該戒驕戒躁,心存謹慎。

“今日之言,我與諸位共勉。”

其實崔澈早就察覺到了將士們日漸驕躁,勝仗打多了,也是難免的事情。

衆將經歷崔澈這一番敲打,也終於收起了輕敵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場戰事之中。

崔澈打定主意要與乙支文德僵持。

而乙支文德也在尋找隋軍的破綻,想要儘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勝算。

隋軍此前固然有輕敵之意,但乙支文德懾於幽州騎卒的過往戰績,也沒有信心敢於主動渡河,與崔澈求戰。

因此,雙方只是派遣斥候在上游水淺處展開廝殺,主力卻各守營寨,不曾爆發大規模衝突。

這樣的日子,足足持續了月餘。

最先撐不住的,並非是遠道而來的隋軍,而是主場作戰的契丹人。

聯軍號稱是二十萬大軍,但實際也有十三萬步騎,每天的消耗都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可把契丹五部的酋長們給心疼壞了。

尤其是突便部,他們先是被庫莫奚劫掠,又被隋軍伏擊,本就沒剩下多少家底,哪經得住這般折騰。

五位酋長私底下一碰頭,都是滿腹牢騷,於是一塊去尋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頗爲無奈,只得與他們解釋困難。

突便部酋長急道:

“戰又不戰,退又不退,總不能一直僵在這裡吧!”

其餘四人紛紛附和。

乙支文德想了想,與五部酋長提議道:

“不如遣使再往隋營議和?”

五部酋長就是等着乙支文德這句話,這場仗,他們是真的不想打了。

四月十六,隋軍大營。

當聽說高句麗使者在營外求見,崔澈當即擂鼓聚將,他與衆將笑道:

“契丹人堅持不住了。”

果然,當高句麗使者走進帥帳,便向崔澈提出了議和的請求,卻被崔澈斷然拒絕,他直言道:

“崔某身爲人臣,無聖人之令,豈能自行罷兵,與他國言和!”

高句麗使者爲之氣餒,正當他要請辭離開的時候,不曾想卻有意外收穫。

崔澈命人牽來一百隻羊,對高句麗使者道:

“大隋是禮儀之邦,乙支文德遣使而來,崔某當有回禮,這一百隻羊就由尊使帶回去。”

當使者把這羣羊帶回聯軍營寨,可把乙支文德給愁壞了。

崔澈此舉,無疑是在表示自己食用充足,沒有退兵的打算。

而契丹五部的酋長聽說消息,也果然尋了過來,催促乙支文德出兵。

這樣的僵持,每持續一天,對於他們來說都是莫大的損失。

可沒有高元的允許,乙支文德也不敢向他們保證在戰後會彌補。

wωω ¸тt kán ¸℃O

發了番外不久就停電了,好在現在恢復了,先更第一章,要把五章寫完,肯定要通宵,我會寫完再睡。

(本章完)

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79章 戰事再起第90章 反擊突厥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55章 徵辟裴矩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26章 希望落空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84章 涼亭桂樹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38章 大戰將起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2章 天子禪位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52章 相府同僚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1章 邊疆牧童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3章 北齊舊人第67章 重回晉陽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200章 楊崔之會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386章 四州舉義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93章 三線告捷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02章 奪取城池老書完結了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23章 北齊舊人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48章 崔郎可友第392章 休整與否
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79章 戰事再起第90章 反擊突厥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55章 徵辟裴矩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26章 希望落空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84章 涼亭桂樹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38章 大戰將起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2章 天子禪位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52章 相府同僚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1章 邊疆牧童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3章 北齊舊人第67章 重回晉陽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200章 楊崔之會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386章 四州舉義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93章 三線告捷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02章 奪取城池老書完結了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23章 北齊舊人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48章 崔郎可友第392章 休整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