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

燕北很不喜歡這種感覺,便是明知自己勝了戰鬥,卻偏偏負了旁人。

易水之戰是一場意外,他指派包抄公孫瓚後路的烏桓軍團在封凍的易水河上與敵軍的奇兵狹路相逢,不到兩萬的烏桓人把近四萬白馬軍逼入絕境,最終大獲全勝。

屯兵方城的燕北看到姜晉部派人傳回的戰報時,只覺脊背發涼。先是孫輕在五阮關外發現敵軍五萬餘,緊跟着易水河上又有四萬,這還不算公孫瓚派去牽制麴義的兵馬……公孫瓚到底鼓動了多少人來打自己?

難不成還真像他號稱的,十萬大軍?

他整個幽州能舉矛而戰的軍卒都不到十萬,公孫瓚能聚起十萬大軍?

不過這個疑惑,在幾日後姜晉與蹋頓押着大隊俘虜回到襄平便迎刃而解……公孫瓚確實徵發了十萬大軍,被俘虜的鄒丹雖然一言不發,卻管不住那些兵敗後的軍卒,東路兵員數量被全盤托出,一營白馬騎不到兩千,六千餘參與過突襲袁紹的老卒,一萬多操練整個冬季的新卒構成四萬兵馬中的全部軍卒力量剩下的兩萬人,皆爲今年春季騎兵四散在冀州中部鄉里夾裹而來的青壯。

十萬兵馬的軍械公孫瓚都湊不齊,這些戰力低下不識戰陣的鄉勇被髮下腐朽的長矛與棍棒後便整編爲軍隊,被安置在後陣,除了押運糧草那些真正軍卒不屑去做的活計之外,打仗上反而只能拖後腿。

燕北笑的暢快,擡手指着鄒丹道:“伯圭兄這是打算用浩浩蕩蕩的軍勢將燕某嚇住啊!”

易水一戰,公孫瓚四萬兵馬損失殆盡,北岸的廝殺便使得鄒丹損失了一千餘精銳老卒,隨後緩緩撤至河中又有千餘傷亡而真正結束這場戰鬥是易水河中間脆弱的冰層不堪重負忽然崩塌,數以萬計的驍銳之士墮入河中,最後冰縫附近的激戰又殺傷千餘。

戰後六千餘人被姜晉等俘虜,還有數小股潰敗在河岸崩塌後望風而逃……無論是以逸待勞卻無心死戰的姜晉還是被部衆拖上岸的蹋頓都沒有再去追擊的意思,任由潰兵逃竄。

水火無情,墜入河中的不僅僅有鄒丹部下的白馬騎,還有許多烏桓兵,儘管戰後姜晉部下會水的漢兒耐着寒冷不斷下河撈救,卻也僅僅搶回兩千餘人的性命……幽東四部烏桓發兵兩萬,易水一戰後僅有五千回到方城,烏桓大人難樓也被淹死在易水河裡,令人唏噓。

難樓對漢人來說不算個好人,一輩子彎刀駿馬只識搶掠,早年間時常率部衆四處抄掠漢地,直至二張亂時烏桓兵爲漢軍大敗才稍有消停,卻不想這麼個騎馬打仗一輩子的烏桓雄者沒能死在廝殺裡,反倒被易水淹死。

對燕北來說,這場仗還未真正開始,他便要先籌謀撫卹的事了。

姜晉躲不過蹋頓等人朝他看過來的目光,撇撇嘴這纔對燕北說道:“兄長,幽東諸部,此戰損傷極大,不若讓他們迴歸屬國?”

過往的戰役中,烏桓人爲漢人作戰即便作爲主力廝殺,打得過便打,打不過便跑,一場仗下來死傷一成,部落首領回頭收攏潰軍**成的部衆都能找回去。可這次作戰不一樣,這才堪堪交手一場,便折了七成部落青壯,蹋頓等人哪裡還敢繼續打下去?

這場爲支持燕氏而奮起的戰爭,一戰折損四部近半青壯,可是令幽東四部烏桓傷筋動骨了。沒有四五年,幽東烏桓都無法恢復元氣。

燕北太多看了蹋頓一眼,問道:“這是單于的意思吧?”

平心而論,燕北能理解蹋頓在此時的退讓,若他是烏桓單于,恐怕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蹋頓低着頭沒說話,好半天才擡眼看向燕北,雙目赤紅地咬牙點頭道:“燕將軍,非是我等不忠,實在是……部衆兒郎,都死光了啊!”

易水河大冰窟窿裡到處浮屍的情景令這個氣雄百蠻的烏桓代單于險些當着衆人的面哭出聲來,一萬多個烏桓大好勇士,就那麼憋屈地淹死在易水河裡!

儘管他知道那是戰爭。

但無可挽回,才更令蹋頓感到委屈。

姜晉畢竟是護烏桓司馬,心知自己現在就是蹋頓等人的漢人首領,自要爲他們說話,道:“兄長,易水太慘了。”

“不必多說……我知曉的,幽東四部恐怕剩不下多少青壯了。”燕北頓了頓,對姜晉問道:“此戰所獲戰利幾何,我記得你給我的戰報中言說將那些軍糧與兵甲給幽東四部作爲撫卹?”

“是,易水所獲兵糧三萬餘石、牛馬各千匹,鎧四百餘、甲五千餘,環刀過百、矛戈過萬。”提起戰利姜晉便覺得有些惋惜,鎧甲有浮屍帶着飄起來、矛戈也是一樣大多浮在水上,可真正值錢的環刀卻大多沉入水中難以打撈。想到這裡,姜晉說道:“眼下河水太涼,若到夏季至水底打撈,應尚有環刀近千。”

這些鎧甲是不算那些陣亡烏桓人的,他們爲燕氏打了一場如此慘烈的戰事,就連一貫貪心的姜晉都動了惻隱之心,不願在這上下功夫。

“嗯,單于,眼下公孫大軍來犯,燕某手下的兵員確實不夠用。但某亦知幽東四部的難處,諸部勇士回到屬國這無妨,這些兵甲牛馬,能不能留給燕某。”燕北對蹋頓等烏桓首領解釋道:“燕某願以錢糧購置,刀、鎧五百錢、甲矛百錢此外,陣亡四部勇士是爲燕某征戰,撫卹亦爲燕某來發,每人粟米五百斤、錢四千……你看可否?”

說罷燕北讓蹋頓且去考慮,接着對姜晉說道:“阿晉,烏桓大人難樓沒於陣中,你跟單于等人一同前往屬國,在難樓的兒子中選出勇敢強幹的,輔立其執掌部落,不許別人傷害他的部落,以全恩義。”

聽到燕北說出這樣的安排,蹋頓心裡是喜出望外的,憑藉烏桓人自己的能力,真無法拿出燕北這樣的撫卹,當即學着漢人的模樣拱手拜謝燕北,答應條件之後便向燕北告退。

幽東烏桓兵走了,燕北的戰事卻纔剛剛開始!

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
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