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選擇打司馬駿的理由

針對晉軍兵分三路而進的特點,劉胤決定先打中路司馬駿所率的這一路晉軍。

劉胤剛一提出來這個方案,便遭到了羅憲的質疑,羅憲認爲,司馬駿所率的這一路中軍,是晉軍的核心,也是人馬最爲強壯的一支,由於他所處於中路,可以隨時得到兩翼的救援,如果蜀軍攻擊不利的話,很可能會陷入到敵人的反包圍之中。羅憲建議,如果要選擇一路來打的話,最好挑晉軍比較薄弱的一支下手,馬隆這一路有十萬人,也不好打,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的,是文鴦所率的這一支。

劉胤淡然一笑,成竹在胸地道:“咱們可不是老太太吃柿子——專挑軟的捏,選擇打司馬駿這一路,倒是有幾個理由,第一,別看司馬駿身爲主帥,論指揮水平和戰場上的臨機應變能力,卻是遠遠不及文鴦和馬隆的,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晉軍中路軍雖強,但只要在司馬駿的指揮下,就未必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第二,圍點必須有阻援,打司馬駿的同時,我已經安排好了東西兩面阻援的兵力,就算文鴦和馬隆聞訊趕來增援的話,也未必能輕易地靠近到司馬駿;第三,晉軍剛剛拿下信都,氣勢正旺,難免會心浮氣燥,認爲我軍不堪一擊,我軍不打晉軍的偏師,專挑其主力來打,就是要給晉軍一個迎頭痛擊,挫一挫他們的銳氣。”

選擇司馬駿下手,是劉胤早就考慮好的,其實晉軍的三路人馬的兵力分配差不太多,東路是馬隆帶來的十萬青州兵,司馬駿不好拆分,仍舊由馬隆統領,中路八萬、西路七萬,幾乎沒什麼差距,不過在兵員的配置上,司馬駿的中路軍自然是優於其他兩路的,精兵勇將居多。

不過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以司馬駿的治軍能力,再好的軍隊在他的手中也只能是糟蹋浪費了。劉胤和司馬駿交過手,對於司馬駿的治軍水平和應變能力,劉胤確實是不敢恭維,當初號稱固若金湯的蒲津關被劉胤輕而易舉地拿下來,就足以證明司馬駿能力的高下了。

和司馬駿相比,他的兩位副手卻是兩位相當了得的大將,悍勇無雙的文鴦,智勇雙全的馬隆,都不是可以輕易能對付的主。十八歲的文鴦在淮南之戰中便有令人驚豔的表現,單槍匹馬七進七出,完全複製了趙子龍在子阪坡的神勇,就連司馬師都是因他而亡,可見文鴦之勇天下無人可出其右。

雖然事隔多年,但文鴦的鬥志絲毫未減,在和匈奴人的作戰中,文鴦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頑強地堅守在冀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戰績。

儘管大兵團作戰中個人的武力值並不能直接地影響戰局,但主將悍勇無畏,必定可以極大程度地激勵軍心士氣,文鴦的這一路人馬號稱是三路之中最弱的一支,但有文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晉軍的作戰能力,也並非是不可能。

與文鴦的悍勇相比,看起來儒雅文弱的馬隆卻是一位更加全面的將才,用三千五百猛士大破禿髮樹機能的十萬騎兵,就連劉胤都十分地好奇,這馬隆是如何做到的?

當初打禿髮樹機能,劉胤也沒有絲毫感到輕鬆容易,仗仗都是硬仗,如果不是劉胤偷師馬隆,製作了偏廂車,河西之戰的結果如何,還很難逆料。

這東西兩路皆有悍將在統兵,所以劉胤寧可選擇了平庸一點的司馬駿,也沒有選擇文鴦和馬隆其中之一。

當然選擇拿晉軍中路軍開刀劉胤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要重挫一下晉軍的銳氣,儘管蜀軍是主動撤離的信都,但這一仗歸根結底還是蜀軍戰敗了,對蜀軍的士氣必定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劉胤直接對敵方中軍主力下手,就是要殺一殺晉軍的士氣,同時提升一下自己軍隊的軍心,如果拿晉軍偏師開刀的話,效果肯定不會比打中軍要強。

打中軍唯一的困難就是左右兩邊皆有晉軍的人馬,相隔雖然有百里開外的距離,但援軍的到達,也不過就是一兩天的時間,就算蜀軍包圍了晉軍中軍,一兩天內想要吃掉,也絕非是易事,所以如何阻援將會成爲一個關鍵。

在這方面,劉胤都安排了得力的軍隊去擔當這個任務,負責西線阻緩的是無當飛軍,負責東線阻援的是虎步軍,同時在外圍劉胤還佈署了永安軍和陽安軍,做爲第二梯隊,隨時向前增援,總之此役能不能取得最大的勝果,就是要看阻援的成果,如果阻援任務完成的出色的話,這次的戰果肯定是輝煌的。

至於中路準備伏擊的軍隊,劉胤調動了剩餘的九個軍,合計十一萬的兵力,而戰場的選擇,劉胤確定了中山、安平、河間三郡交會處的博陸、安國一帶,此處三山交匯,五河縱橫,最爲適合打伏擊戰。

當然,想要將司馬駿引誘到這個地方來,還需要做做文章才行。

司馬駿渡河之後的第一個攻擊目標,就是河間郡城樂成。樂成距離漳河只有幾十裡遠,晉軍也只需一日便可以趕到樂成城下,不過他們剛剛離開漳河,還沒有抵達樂成之時,半路之上,就遭到了蜀軍的阻擊。

擔任阻擊任務的是傅著的虎騎軍,儘管傅著表示自己去當誘餌非常地不情願,但還是被劉胤親點出戰,劉胤的理由也很充分,虎騎軍當誘餌比較有經驗,先前的任務完成的就相當地成功,輕車熟路,沒有那個會更比虎騎軍擔任這個任務更合適的。

傅著是一臉的鬱悶,這“好事”咋就總是輪到自己,不過劉胤既然已經下令了,傅著也不敢抗命不遵,立刻帶着虎騎軍到樂成去佈防,他剛剛趕到樂成南面的時候,晉軍的大隊人馬已經是殺了過來,傅著立即下令排出陣形,與晉軍開戰。(。)

第140章 夜襲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614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867章 忻口之戰(中)第611章 食古不化第934章 八面埋伏(上)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147章 意圖復辟第520章 爭嫡第721章 遲來的醒悟第2章 最坑爹的穿越第216章 各懷心思第602章 副軍護軍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860章 攻守僵持第1264章 棄城而逃第38章 不是在開玩笑第1章 安平王府第185章 血書第1031章 兵臨小平津第558章 弒父第890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262章 白崖山伏擊戰(上)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87章 一路追蹤第130章 動手第1209章 北敵寇邊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560章 噩耗第33章 那一抹刀光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969章 攻打襄陽城第516章 逃婚的宜陽公主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594章 繼續南下第189章 羅憲的遺命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506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52章 斬黃皓(下)第704章 北地胡第1270章 一律格殺勿論第384章 街亭之戰(十三)第849章 毒煙彈第646章 一雪前恥的日子第311章 臨洮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436章 子午道第607章 黃河難渡第884章 魔高一尺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639章 靠山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492 潛入工坊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14章 箭不虛發第230章 然而鄧艾早已看穿了一切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1067章 等待援軍第57章 交淺言深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1290章 對戰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213章 單刀赴會第27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700章 五胡始亂起第224章 攻陷第816章 遊擊第233章 退兵梓潼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1347章 一片降幡出石頭第951章 不可有失的補給線第1287章 橫掃伊予島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908章 慕容鮮卑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1172章 拿下虎牢關第767章 遭遇戰第20章 絕處逢生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81章 阻截第196章 爭論第1296章 食物不就在你們的身邊嗎第1133章 察言觀色第139章 下馬威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282章 擁立新君第391章 五軍十三營第1052章 情報第686章 鴻門宴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194章 艾先生的高見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294章 馬關條約第604章 西平之變第278章 屯田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
第140章 夜襲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614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867章 忻口之戰(中)第611章 食古不化第934章 八面埋伏(上)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147章 意圖復辟第520章 爭嫡第721章 遲來的醒悟第2章 最坑爹的穿越第216章 各懷心思第602章 副軍護軍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860章 攻守僵持第1264章 棄城而逃第38章 不是在開玩笑第1章 安平王府第185章 血書第1031章 兵臨小平津第558章 弒父第890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262章 白崖山伏擊戰(上)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87章 一路追蹤第130章 動手第1209章 北敵寇邊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560章 噩耗第33章 那一抹刀光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969章 攻打襄陽城第516章 逃婚的宜陽公主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594章 繼續南下第189章 羅憲的遺命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506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52章 斬黃皓(下)第704章 北地胡第1270章 一律格殺勿論第384章 街亭之戰(十三)第849章 毒煙彈第646章 一雪前恥的日子第311章 臨洮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436章 子午道第607章 黃河難渡第884章 魔高一尺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639章 靠山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492 潛入工坊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14章 箭不虛發第230章 然而鄧艾早已看穿了一切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1067章 等待援軍第57章 交淺言深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1290章 對戰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213章 單刀赴會第27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700章 五胡始亂起第224章 攻陷第816章 遊擊第233章 退兵梓潼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1347章 一片降幡出石頭第951章 不可有失的補給線第1287章 橫掃伊予島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908章 慕容鮮卑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1172章 拿下虎牢關第767章 遭遇戰第20章 絕處逢生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81章 阻截第196章 爭論第1296章 食物不就在你們的身邊嗎第1133章 察言觀色第139章 下馬威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282章 擁立新君第391章 五軍十三營第1052章 情報第686章 鴻門宴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194章 艾先生的高見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294章 馬關條約第604章 西平之變第278章 屯田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