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扭轉

王長齡又說道:“英軍不僅僅炮兵戰術運用的好,而且他們很少發動衝鋒,除非是在有絕對把握的時候,否則寧可浪費子彈進行遠距離對射,也不會貿然出擊。所以一場戰鬥下來,他們損傷的情況不會很嚴重。”

龍雲嘆了一口氣,說道:“英國人還真是難纏的對手。”

從一開始,吳紹霆就不指望東三省第一路軍能打出什麼成績來,不過聽完王長齡的彙報之後,他不禁猜疑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國防軍是否能夠順利完成作戰任務。現在已經不是拼軍備的時候,更重要的還是軍隊素質。東三省第一路軍只算第二線部隊,可國防軍真能比英軍部隊更強嗎?

但話又說回來,他不可能單憑臆想來判斷實際情況,國防軍與東三省第一路軍的差距有多大,誰也不能說出一個定論。不管怎麼說,國防軍四個師總計兵力有八萬之衆,就不信對付不了六萬人不到的英日聯軍。

一切只能在戰場上見分曉!

兩天之後,遼東半島再次傳來最新戰報,國防軍第三師一個混成旅和兩個團正式從營口出發,向碧流河增援。這意味着國防軍將首次正面與英軍展開交戰,之前情報部門把蒐集到的英軍作戰特點分析發到了前線各部,國防軍第三師在外籍顧問的配合之下,已經制訂了一套應對弗倫奇軍團的作戰方案。

具體作戰方式是重新啓用騎兵,利用廣泛的空中偵查鎖定英軍炮兵陣地,然後藉助正面戰場的牽制,和密集炮兵火力羣的打擊,逼迫英軍炮兵向特定的方向轉移。騎兵部隊快速迂迴到英軍後方設下埋伏圈,等着英軍炮兵轉移到自以爲安全的地方,然後發起快速突擊。

按照外籍顧問的吩咐,即便不能擊殺英國士兵,也要儘可能的殺死敵人戰馬、破壞交通或者摧毀彈藥庫。英軍如果繼續向前推進,很快會進入長白山東端的丘陵山區地形,一旦失去足夠戰馬,機動性必然大打折扣,到時候利用騎兵遊獵式攻擊會有更多進攻的機會,也會更得心應手。

吳佩孚在上任東三省統帥部奉天留守指揮官後,很快將遼東半島規劃出兩個戰爭片區。東三省第一路軍和國防軍第三師的部隊在碧流河的戰線,被命名爲西線;國防軍第四師駐守的東港,以及師部所在的丹東,則被命名爲東線。

經過這半個月的作戰,目前在西線的敵人是日本第五師團與弗倫奇軍團第四師,而集中進攻東港的敵軍則是弗倫奇軍團第五師和第六師,以及日本第一艦隊的海上支援。

對於英日聯軍而言,西線很顯然是爲了拖住中**隊,東線的作戰纔是主要。他們的戰略目的就是儘快攻陷丹東,進而佔領江界,破壞中朝邊境的鐵路線。

儘管弗倫奇軍團第五師和第六師在兵力上與國防軍第四師相差無幾,但在日本艦隊的火力支援之下,攻勢異常兇猛。而且英軍作戰路線十分明確,正是故意將戰場維持在沿海地區,不管國防軍第四師如何引誘,英軍部隊都不會離開艦隊火力覆蓋範圍。

這正是讓吳佩孚感到很頭疼的地方,如果沒辦法解決日本艦隊的炮火威脅,單憑第四師很難堅守東港,甚至連丹東的防守都無以爲繼。

眼下,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德國遠東艦隊、遼海支隊以及空軍部隊。爲此奉天統帥部從北京調動兩個飛行中隊到奉天,配合奉天原本駐紮的一個飛行大隊,總計一百四十架戰鬥機。只不過這些戰鬥機大部分都是舊式的木架飛機,只有四十架是經過改裝的“誠式改”戰鬥機,如今英軍已經有良好的防空設備,這對空軍作戰造成不小的威脅。

只是戰爭不可能沒有傷亡,爲了守住丹東,哪怕犧牲再多的戰鬥機也必須接受。

吳佩孚給空軍下達命令是儘可能破壞敵軍的交通,其次則是狙擊敵軍炮兵。破壞交通能夠延遲敵軍進程,阻礙敵軍各部之間的聯絡,可以最大化緩解東港防守的壓力。而打擊炮兵部隊,則是削弱英軍攻堅的力度,同樣可以幫助東港防守。

五月初的作戰在國防軍陸續抵達戰場之後,英日聯軍的攻勢確實得到了一定遏制。國防軍第三師後續部隊基本到達,第一師的先頭部隊在集合之後則立刻奔赴東港,協助第四師壓制弗倫奇軍團。

在東線,儘管國防軍第一師先頭部隊還沒有抵達,但在中國空軍英勇作戰的壓制之下,弗倫奇軍團的進攻步伐拖慢了許多。

不僅如此,德國遠東艦隊和遼海支隊同樣開始執行一系列的海上攔截作戰,專門從後方偷襲弗倫奇軍團和日本艦隊的運輸船,甚至在五月六日傍晚時分還發動了一次針對中東艦隊的正面進攻。

這次海戰規模之大,已經超過之前中日黃海海戰。中德聯合艦隊截殺英軍中東艦隊,雙方在接近遼東半島的海面上激戰三個小時。雖然中德聯合艦隊在艦艇數量上有優勢,可以分割包圍中東艦隊,可是中德聯合艦隊沒有一艘戰列艦,在火力上稍顯弱勢。

最終鏖戰到天黑之後,雙方各有損傷,最終各自撤退離去。德國一艘巡洋艦被擊沉,遼海支隊兩艘驅逐艦重傷沉沒,其中一艘在沉沒之前向中東艦隊“方舟”號衝撞,可惜後船艙進水太多,撞擊力不足,僅僅造成“方舟”號船體破壞。英國艦隊兩艘戰列巡洋艦重傷,三艘驅逐艦被擊沉。總得來說算是打成平手。

因爲中德海軍介入黃海,導致日本艦隊和英國艦隊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如入無人之境,從而也極大的影響了弗倫奇軍團在陸面進攻的勢頭。

東港的壓力減輕不少,這讓奉天統帥部與昆明元首行營都稍微鬆了一口氣。東三省的局勢從整體上來看獲得了穩定,並且因爲吳佩孚的片區規劃,讓各路作戰部隊更顯得條理清晰。昆明方面也能集中精神專心應付南亞戰場。

這是自四月二十三日英軍發動金州突襲登陸之後,中**隊首次緩過神來,並漸漸扳回局面,不再是一味的被動挨打。

吳紹霆在這段時間裡一直關注南亞戰場上的消息,二十四師在緬甸已經立下根基,波剛將軍還派出特使到昆明與其會見,緬甸的作戰可謂是形勢一片大好。

不過在暹羅德烏敦的大會戰,隨着大陸橋兵團的加入戰局,暹羅方便也再次增派援軍加入會戰。如今德烏敦會戰雙方共投入兵力合計超過二十二萬,一時間戰況十分激烈,暫時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

河內善後作戰實在五月五日正式結束,城內的作戰事實上在四月底就告一段落,但是不曾料到越南國王與黑格元帥竟然率領一支軍隊從東南郊區突圍而出。二十師連續追趕了四天時間,纔在今天於南定成功圍堵住突圍部隊,生擒黑格元帥、越南國王阮福昶、印度支那聯邦總督以及一衆越南王公大臣。

吳紹霆在聽說這個消息之後,立刻下達命令,派遣憲兵隊前往河內,將黑格元帥、越南國王等人押送到昆明來。這些大人物必然還存在許多政治價值,按照之前的預想,黑格元帥可以做爲羞辱英國人的俘虜在大肆宣傳,至於阮福昶雖然不能在當皇帝,倒是可以扶植成爲越南一個封爵,用來制衡越南女帝。

翅膀總有長硬的時候,吳紹霆故意把阮福昶保留下來,就是要時時刻刻警告女帝,“只要有任何僭越之處,中國還能扶持另外一個人來接替你”。

這天一大早,吳紹霆找來越南帝國右相唐紹儀,協商關於冊封阮福昶爵位的事情。

這件事並不簡單,畢竟越南女帝與阮福昶家族存在世仇,二人又不是同出一脈的血統關係,因此不可能說冊封就冊封。唐紹儀提出一個建議,可以通過減免越南國債爲條件,並且擬定阮福昶成爲“仁化伯爵”,封地就在仁化港。

仁化港是一座中國城,越南女帝應該心裡很清楚,在這裡阮福昶根本不可能培養自己的勢力。除此之外,中國方面還能更容易監控阮福昶,一舉一動都在掌握之中。

吳紹霆覺得這個提議很好,當即採納,並叮囑唐紹儀抓緊時間安排。另外還可以派遣特使前往非洲,將之前被法國人流放的維新皇帝阮福晃也接回來,安排在河內當一個貴族,到時候可以將越南打造成三派勢力相互制衡的局面。

唐紹儀自然答應下來,只是說路途遙遠,而且維新皇帝流放的地方又是法屬殖民地,只怕接應工作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纔是。

隨後,吳紹霆又與唐紹儀交談關於“河內軍事管制區”的建設工作,他叮囑一定要儘快穩定河內的局勢,消除戰爭影響,恢復民生建設,儘可能的籠絡河內本地人心,減少他們對中國人的仇視態度。不僅如此,還要將河內打造成第二個中國城,讓中國的勢力在這裡紮根結蒂,成爲永久性的中**事駐地。

唐紹儀記下這些話,表示自己一定會盡量運用帝國右相的權力,做好這些事情。

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960章 ,戰況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190章 ,韶關慘案第10章 ,空額規則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64章 ,昔日恩師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39章 ,突然交火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85章 ,起義會議第765章 ,見曹錕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1122章 ,航空戰列艦服役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813章 ,是死是活誰說的算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836章 ,瓜分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24章 ,城門任務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466章 ,上海的混亂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891章 ,法租界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509章 ,戰之心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965章 ,進程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469章 ,血洗結束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602章 ,在宜賓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52章 ,上任新軍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663章 ,揭底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805章 ,煎熬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53章 ,義正嚴詞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952章 ,態勢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1121章 ,亞洲國際銀行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828章 ,揚眉吐氣
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960章 ,戰況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190章 ,韶關慘案第10章 ,空額規則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64章 ,昔日恩師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39章 ,突然交火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85章 ,起義會議第765章 ,見曹錕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1122章 ,航空戰列艦服役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813章 ,是死是活誰說的算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836章 ,瓜分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24章 ,城門任務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466章 ,上海的混亂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891章 ,法租界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509章 ,戰之心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965章 ,進程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469章 ,血洗結束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602章 ,在宜賓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52章 ,上任新軍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663章 ,揭底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805章 ,煎熬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53章 ,義正嚴詞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952章 ,態勢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1121章 ,亞洲國際銀行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828章 ,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