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預計

濱口雄幸很快將與馮國璋會談的內容發回到國內,兩天之後東京收到了這個消息。儘管拿臺灣當作條件換取息事寧人,引起了日本內閣極其強烈的反應,可幾大軍閥派系最不能容忍這種侮辱,哪怕是名義上的降格都不行。可是在場的衆人誰都無法說出一個明確的解決辦法,最衝動的意見仍然是直接與中國開戰,先以朝鮮的兩個師團以及旅順要塞的兵力拖住中國主力軍,哪怕效果再壞,也可以以朝鮮的土地換取時間。等臺灣的兵力順利調集朝鮮,再發動反攻一鼓作氣將中國人打退到山海關。

做爲當初參加臺灣戰爭的主力,薩摩派軍閥的態度最爲激烈,他們這些海軍出身的將領一個個叫囂着激進外交主義,不能再一步一步向中國妥協。

在內閣緊急會議上,代替山本權兵衛出任海軍大臣的東鄉平八郎聲色俱厲的說道:“濱口雄幸應該被撤職,正是因爲他的所謂的溫和中日外交,才導致了我們今天的處境。”

做爲軍閥出身,他一直很反對文治派對日本軍事擴張的掣肘制衡,因此對西園寺公望爲首的民主派人士有非常嚴重的成見,濱口雄幸做爲西園寺公望的得意門生,在今天捅出瞭如此之大的簍子,自己自然要抓住機會給與抨擊。

東鄉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1934年5月30日,即弘化4年12月22日-昭和9年),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侯爵,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日本軍國主義的“軍神”。在對馬海峽海戰中率領日本海軍擊敗俄國海軍,成爲了在近代史上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使他得到“東方納爾遜”之譽。東鄉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生於薩摩藩鹿兒島加治屋町。幼名仲五郎,十五歲元服時改名平八郎實良。其父東鄉吉左衛門熱心於海軍,對東鄉平八郎有很大的影響。

陸軍大臣大山岩雖然與東鄉平八郎同是薩摩派軍閥,不過在日本軍事派系上,軍種之間的分界非常明顯,陸軍與海軍的政治無論在什麼時候基本上都是矛盾的狀態,一方面是爲了爭奪軍費預算,另外一方面是新興兵種對舊式兵種的歧視。在這個時候,大山岩冷冷的瞥了一眼東鄉平八郎,淡漠的說道:“實良君,在這個時候我們豈能推卸責任?當初要不是濱口的努力,《二十一條》的事情早就被英國人揪住辮子不放了。不管怎麼說,要說立刻開戰的話,我們的勝算不能說沒有,但是會承擔更多的風險!”

以樞密院顧問身份參加這次內閣會議的山本權兵衛,在聽見大山岩針對自己的門生,不禁皺了皺眉頭。不過他才因爲兩年前發生的“西門子事件”而倒臺,時隔兩年之後好不容易重新回到內閣參與政事,自然要學會更圓滑以及更顧全大局。再者,他是薩摩派的領袖,與大山岩即便是軍種不和,也要估計軍閥派系的團結,於是不疾不徐的說道:“大山君,我們大日本帝國軍人的榮譽,若是連我們自己都要質疑的話,那外人還會如何看待我們?當然,我不是有什麼偏見,只是這次面臨的問題非常嚴峻,對於外務省策劃的行刺吳紹霆的行動缺乏周全考慮,這件事值得我們反省,可決不能因爲這次行動而加劇我們日本國的壓力。”

朝鮮總督兼外務省大臣寺內正毅瞥了一眼山本權兵衛,總覺得對方是在隱晦的把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他確實授權中村明浩執行刺殺行動,但行動失敗是每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中日矛盾早已經從水下浮出水面,這剩下最後一層窗戶紙,爲了鞏固亞洲唯一列強的地位,同時遏制正在迅速崛起的競爭對手中國,不擇手段是唯一的行事準則。

山本權兵衛沒有在乎寺內正毅的臉色,接着又說道:“我認爲,我們大日本帝國經歷了青島戰爭的失敗,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大日本帝國的軍事實力是弱於中國的。有一點我們必須肯定,那就是中國到目前爲止仍然是一個貧窮的農業國家,他們的民族也極其缺乏凝聚力。吳紹霆現在的聲望和威信,完全取決於青島戰爭這一場意外的勝利。”

內閣首相大隈重信環顧了一下四周,目光落在了山縣有朋身上,他恭敬的請示道:“山縣君,您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會議室裡的所有人都把目光轉移到了山縣有朋身上。

山縣有朋仿若一尊佛像,表情與身體都是巋然不動的樣子,在緩緩的撫摸了一下自己的鬍鬚之後,他才平靜的開口說道:“我想聽一聽參謀本部對日中決戰的評估。”

大山岩轉向與自己僅隔一座的上原勇作,問道:“參謀本部最近的預計是什麼樣?”

上原勇作嘆了一口氣,沉着聲音說道:“如果現在立刻向中國宣戰的話,我們估測以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以及他們的戰前準備,最壞的可能會將戰線一度推移到漢城以南。也就是說,我們將承受一半朝鮮的失地,來換取拖延得來的時間。之後我們還要承擔軍隊士氣、物資損耗以及朝鮮本土各方面矛盾的壓力,即便能夠在後期爆發式的扳回局面,但整個戰爭會拖延到四個月之後。”

東鄉平八郎問道:“四個月之後?是我們打敗中國嗎?”

上原勇作搖了搖頭,嘆息不止的說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可以在四個月之後重新將戰線推回到中朝邊境,然後再進行最後的決戰。”

聽到這裡,整個會場都陷入了一片驚詫的議論之中,四個月的時間只能把戰局扳回到起始點的狀態,而且還需要是在一切都順利的情況下,這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在日本當局的各派系政客看來,對比長達十六個月之久的日俄戰爭來說,日本不可能在中國身上消耗四個月的時間,並且在這個之後還有未知多少時日的正式大戰。

“這不行,這絕對不行。爲什麼陸軍的效率會如此讓人失望?”

“這不是陸軍效率不效率的問題,這是戰前準備充分不充分的問題!”

“請不要把什麼責任都推卸在陸軍上面,有本事你把軍艦開上岸來協助我們作戰!”

一些情緒激動的官僚忍不住互相指責起來。

這時,山縣有朋態度篤定的發出了聲音,他向上原勇作問道:“如果我們做好戰前準備,那麼這場決戰的發展會是什麼樣?”

衆人很快安靜了下來,等待着上原勇作的回答。

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645章 ,遷徙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621章 ,收編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548章 ,東南沿海鐵路網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246章 ,窗戶紙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220章 ,岑春渲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43章 ,見龍濟光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961章 ,通電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76章 ,散財人氣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60章 ,裝模作樣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836章 ,瓜分第253章 ,戰賀州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370章 ,梁啓超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360章 ,緊盯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1210章 ,分裂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1030章 ,收網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121章 ,獲悉陰謀第217章 ,談不攏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884章 ,閉幕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1140章 ,佈政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332章 ,思索第17章 ,義無反顧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959章 ,斷交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786章 ,諜報戰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617章 ,大伏擊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239章 ,推測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1112章 ,和談前提
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645章 ,遷徙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621章 ,收編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548章 ,東南沿海鐵路網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246章 ,窗戶紙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220章 ,岑春渲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43章 ,見龍濟光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961章 ,通電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76章 ,散財人氣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60章 ,裝模作樣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836章 ,瓜分第253章 ,戰賀州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370章 ,梁啓超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360章 ,緊盯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1210章 ,分裂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1030章 ,收網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121章 ,獲悉陰謀第217章 ,談不攏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884章 ,閉幕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1140章 ,佈政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332章 ,思索第17章 ,義無反顧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959章 ,斷交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786章 ,諜報戰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617章 ,大伏擊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239章 ,推測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1112章 ,和談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