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夏季大雨

北方第一集團軍前沿指揮所,此時已經是凌晨兩點鐘,鴨綠江受到夏季潮熱氣候的影響,正處於瓢潑大雨的時刻。大門口的簾被掀了起來,徐永昌穿着一身雨衣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儘管外面是大雨淋淋,可是屋內的溼氣比外面更讓人難受。他把雨衣脫了下來,交給一旁的警衛員掛好,用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水漬。

“這雨下的,好似老天被捅了一個窟窿似的。哎呀,後勤部送來的雨衣……嘖嘖,橡膠的味道真重,比戰場的血味還受不住。”徐永昌發了幾句牢騷,然後向警衛員詢問蔡鍔在哪裡,被告知蔡鍔正在地下掩體的一間書房。

徐永昌帶着自己的副官下樓來到地下,經過一番通報之後在書房見到蔡鍔。

蔡鍔正把一些件放在火爐邊上燻烤,厚重的溼氣都快把所有紙張都滲透了。這座火爐還是最近才添加的,隨着山地狼行動撕開了日軍山頭防線的一道裂口,前沿指揮所的安全性越來越高,所以不在乎冉冉升起的濃煙會暴露位置。火爐是專門用來驅散地下掩體的溼氣,否則不僅件受不了,連人、電報機等等都會受不了。

“總司令,您在這裡不熱嗎?”剛進書房,徐永昌就不斷的用帽扇風,雖然還沒進入伏季天,可大夏天的點火爐着實不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情。

“這大雨都下了快三天了,這不也是沒辦法嘛。”蔡鍔坐在小板凳上,上身只穿着一件小背心,胸口一道動手術時留下的疤痕非常明顯。

“是第四天了。”徐永昌提醒的道。

“哦,我都忘記已經過凌晨了!”蔡鍔恍然的說道。

還不如把前沿指揮所撤了,總司令您去奉天指揮也一樣,現在電報線、電話線早就鋪設完畢了,通訊完全沒問題。”徐永昌嘆了一口氣說道。

“這不是通訊的問題,而是對戰場瞬息萬變的及時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最快的戰術調整。對了,你之前說來彙報前線的進展,說說,山區那邊打過去了嗎?”蔡鍔擡頭問道。

“讓您失望了,因爲這幾天連日大雨,飛艇、飛機都沒辦法出動,甚至連炮兵都受到影響。第二十五旅和第十五**團被困在山頭,很難冒着大雨向前發動進攻,截至今日南岸前線那邊還只是掌握二十二日控制的地形區域。”徐永昌無奈的說道。他知道天氣原因是不可避免的,這連續四天來不僅自己這邊沒有進展,日軍也絲毫無法動彈,雙方只能躲在各自的戰壕裡僵持着。

“前段日連續打了好幾天的硬仗,三十七師和三十四師已經佔領了一座山頭,清空了第十師團在西邊的所有陣地,士兵們也勞頓不已,趁着這幾天讓他們好好休息一下不失是一件好事。不過五天前最後一次空軍偵查,似乎發現日軍從東邊開始撤軍,打算在新義州古城設置新的防線,看來他們是知道山區是守不了多久了。”蔡鍔緩緩的說道。

“我們三十七師的主力部隊幾乎已經全部渡江,自從山地狼行動之後,我們在西邊拉開的缺口越來越大,小鬼根本沒辦法堵上這個口。現在我們佔領了山頭,迫擊炮、重機槍和小口徑大炮能居高臨下壓制小鬼在東邊的陣地,他們確實應該看出來這片山區是守不住了。”徐永昌點頭說道。

“新義州城區作戰對我們來說還算有利,但是我們一定要先行搶佔東邊的河港,保證後勤交通線能夠快速的支援前線。第二十二旅基本上不指望了,這兩個月下來,他們損失太嚴重,也算是盡力了,我們總第把這個番號保留下來,不能讓它打沒了。搶佔河港的行動由南岸部隊從陸面發起進攻,說不定還能奪下幾艘小鬼的快艇、魚雷艇。”蔡鍔說道。

“總司令所言極是,稍後我們師部會盡快拿出具體作戰方案,等雨停了就立刻發動進攻。”徐永昌正色說道。

“很好。另外,我們師目前傷亡的情況怎麼樣,最近不僅是因爲下雨的原因,另外後方的兵源有限,補充兵可能會出現一些漏洞。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儘可能的降低大規模傷亡情況。”蔡鍔一邊說着,一邊從小板凳上站起身來,把放在火爐邊緣烤乾的件都整理好,小心翼翼的放進一旁的書架上面。

以山地狼行動爲始,南岸作戰部隊發動了三次總攻。第一次總攻將“狼點”向西的陣地全部控制,並且把整體戰線向山坡上方推移了大約五百米作用。在七月初時發起的第二次總攻作戰,雖然遭到了日軍增援部隊的強勢阻擊,甚至還被打了一個反擊戰,不過持續五天鏖戰過後總算守住並鞏固了現有陣地。

至於第三次總攻是持續時間最長,也是截止於目前規模最大的一次作戰,是在日軍發動主動進攻之際,由集團軍司令部直接下令的防守反擊戰。幾乎三個團的兵力同時投入反撲,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槍聲、炮聲、喊殺聲。整個戰鬥前後持續了天,陣地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反反覆覆鏖戰不休。最終在三十七師主力部隊持續不斷的增兵之下,徹底壓垮了日軍的攻勢,先頭部隊拔掉了日軍山頂橫切面大約四百米左右的陣地據點,自此之後日軍第十師團完全進入防守狀態。

儘管這三次總攻整體上都是完成了任務,可高強度的激戰以及時常發生傷亡率極高的肉搏戰,致使三十七師的生力軍大幅銳減。甚至這段時間連集團軍司令部都無法統計具體的傷亡情況,北岸這邊的戰地醫院早已爆滿,在七月旬連續加開了三座戰地救護基地、動員了許多民間醫生參與醫療救助工作,仍然有許多負傷的士兵還要排隊等候治療。

北京、天津、承德、奉天四地的新兵營和徵兵處都已經用盡了全力,幾乎大部分的儲備兵力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已經都調往前線。如果需要在短時間裡繼續向前線保持兵力,那就得由總統府下令提升國家安全等級和動員令等級,徵召退役兵和民兵參戰,可是顯然國目前還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根據昨天下午的整理,目前我們三十七師只有一個大概的缺額統計,大約有四千人的缺額。三十四師那邊還不清楚,估計要比我們三十七師好一些,稍後我會聯繫三十四師師部,讓他們把傷亡統計送過來。”徐永昌說道。

缺額統計是按照連級單位,統計不在戰鬥單位的人員數額,這些不在戰鬥單位的人員有可能是失蹤,有可能是陣亡,也有可能是負傷,還有可能是逃兵。具體是什麼情況只能等待進一步的調查和核對,不過這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報告。

“我們三十七師總計兩萬八千人,現在居然缺四千人,這個缺額可不小啊。”蔡鍔緩緩的嘆了一口氣,臉色微微有幾分憂慮。

“或許我們可以加大補充兵的招募力度。”徐永昌建議的說道。

“招募的都是新兵,太快的補充新兵只會讓我們三十七師的戰鬥力越來越弱。正如我剛纔所說的,眼下我們要儘可能的控制傷亡情況,不能讓我們的營盤太頻繁的更換血液。這段時間好好休整一番,把已經拿下的地區鞏固好即可。明天我會回一趟奉天參加元首召開的統帥部成立大會,看看元首有什麼新的安排,然後再製訂下一步作戰計劃。”蔡鍔說道。

“我明白了。”徐永昌點了點頭應道。

隨後,蔡鍔與徐永昌離開書房,這裡實在太熱了一些。他們來到指揮所大廳時,蔡鍔習慣性的向通訊處詢問一下關於第三十八師的情況。吳佩孚親自帶領三十八師從延邊出發之後,一直等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才收到一份電訊彙報。

這份電訊是從臨近曰本海的清津港發來的,日期是七月七日,吳佩孚彙報三十八師已經佔領了朝鮮東北部大部分地區,但是考慮到清津港是臨海地區,極有可能遭到曰本海軍的炮擊,因此僅僅在清津港稍作停息,再向惠山方向前進。

隨後到了七月十日又收到第二封電報,吳佩孚在電報稱已經佔領會寧、茂山和白巖等地,準備由白巖向惠山後背發起猛攻。這是近半個月來最後一封電報,至今沒有再收到任何關於第三十八師的情況。

“總司令,三十八師那邊又沒消息了?”徐永昌吃驚的問道。儘管吳佩孚是北方第一集團軍總參謀長,可是如果集團軍司令部無法掌握部隊的行蹤,那他這個總參謀長同樣屬於失職的行爲。整個三十八師深入敵人腹部,這麼多天都沒有消息,司令部該如何協調細節上的戰術調整呢?

“是啊,我前幾天還爲這件事惱火,三十八師最起碼要找一個固定的師部保持通訊暢通,既然他們已經佔領了會寧、茂山,這兩個地方都能成立固定的指揮所,真不知道這個吳玉到底在幹什麼!”蔡鍔有些鬱悶的說道。

過了一會兒,通訊處派人來回答蔡鍔的話,說還是沒能聯繫上三十八師。

蔡鍔沉默了一會兒,隨後臉色有幾分陰沉的說道:“給奉天發一封電報,等天氣轉好之後讓他們派一艘飛艇去朝鮮東北部,給我把三十八師的位置找到。”

通訊兵趕緊在記事本上記下來,然後應道:“是!”

徐永昌嘆了一口氣,想了一會兒之後,對蔡鍔說道:“總司令,在下當年素問吳總參謀長是北洋最懂戰略的將才,以吳總參謀長的做爲,這次理應不會有什麼差池。延邊到朝鮮境內的地勢多爲崎嶇山路,交通不方便,通訊理應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三十八師好歹數萬人的大編制,必然不會有什麼閃失的!”

蔡鍔冷着臉說道:“這不是差池、閃失的問題,這是紀律問題。他吳玉把大軍帶着到處跑,讓司令部一點都不清楚位置,後勤方面該怎麼供應?大局上該如何協調?這是行軍最基礎的道理。我倒是希望吳玉能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然後在惠山打一場奇襲戰給我看!”

徐永昌剛想順着蔡鍔的話說下去,可是又覺得自己沒必要摻和這件事。他同樣希望吳佩孚能帶來一場驚喜,如今日開戰事關國本,還有什麼比國家利益更重要的事情呢?

第93章 ,公正之名第356章 ,碰巧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9章 ,留下印象第57章 ,張小雅言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645章 ,遷徙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215章 ,開刀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63章 ,在師部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690章 ,榮歸第855章 ,支走第763章 ,孫傳芳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558章 ,碼頭上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84章 ,張謇青睞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912章 ,暗流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8章 ,初到後哨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1117章 ,對日軍事限制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1090章 ,扭轉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505章 ,在柳州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851章 ,真格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37章 ,追擊行動第56章 ,張家大少第665章 ,事未息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370章 ,梁啓超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32章 ,遭遇劫案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25章 ,值班首日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32章 ,思索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419章 ,遇刺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283章 ,新年第98章 ,舊部後哨第633章 ,大選之前
第93章 ,公正之名第356章 ,碰巧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9章 ,留下印象第57章 ,張小雅言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645章 ,遷徙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215章 ,開刀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63章 ,在師部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690章 ,榮歸第855章 ,支走第763章 ,孫傳芳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558章 ,碼頭上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84章 ,張謇青睞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912章 ,暗流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8章 ,初到後哨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1117章 ,對日軍事限制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1090章 ,扭轉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505章 ,在柳州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851章 ,真格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37章 ,追擊行動第56章 ,張家大少第665章 ,事未息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370章 ,梁啓超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32章 ,遭遇劫案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25章 ,值班首日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32章 ,思索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419章 ,遇刺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283章 ,新年第98章 ,舊部後哨第633章 ,大選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