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

革命粵軍第二師在聽說要出省作戰之後,當晚就有一些會黨成員結伴逃走。不過負責在城中尋訪的新軍士兵,連夜把這幾個逃兵抓了回來。

黃興對這件事感到很憂慮,他深知會黨不可靠,這些人在起義之前是反清的中堅力量,可是一旦起義成功之後,即刻又恢復了地痞流氓的本性。第二師幾乎每天夜裡都有大吵大鬧的情況發生,全部是會黨成員聚衆賭博、喝酒作樂。如今第二師還沒有出征,又發生了逃兵的情況,這革命大業還怎麼進行下去?

至於吳紹霆的第一師則一切正常,上次作戰會議結束之後,他已經制定了同時進攻肇慶和新安的計劃。務必在兩天之內光復肇慶和新安,然後集合兵力全力進攻韶關。只要打通了韶關,第二師就能順利出省,北上進攻江西。

據消息稱,江西現在的局面十分危急了,當然這個危急是針對官府而言。

江西省的會黨頻頻作亂,到處煽風點火,爲革命粵軍抵達出兵江西打好基礎。同時,李烈鈞在1月4日這天返抵南昌,與昔日舊部和武備學堂的少壯派軍官集結,隨時準備相應革命,在南昌發起起義。李烈鈞甚至將江西與廣東邊境舊軍佈防的地圖都繪製了出來,派人加急送到了廣州。

進攻肇慶和新安的時間定在1月9日,第一師第二團出擊肇慶,第一團和炮兵團夜襲新安。在出兵之前,吳紹霆沒有采取任何保密措施,反而大肆放出革命粵軍要進攻肇慶、新安的消息,這麼做的目的有兩點,其一是讓肇慶、新安的革命人士做好準備,其二是威懾這兩地的頑抗勢力。

哪裡知道1月8日早上,新安防軍總營龍靚光發來電報,率領防軍總營一千五百餘官兵起義反正,並與中午時分攻克新安縣府,抓捕新安知縣。下午,龍靚光就派人把新安縣知縣等大小官員押解到了廣州。

當天傍晚,肇慶發生兵變,李耀漢率領本部綠營軍推翻肇慶縣,並通電響應革命政府。

面對這兩處不戰而降,廣州革命政府歡喜不已,認爲廣東全省光復不日可成。

但是吳紹霆卻一點都不高興,龍靚光和李耀漢這兩個人都不是簡單的貨色。前者與其弟龍濟光相互呼應,正是二次革命之後龍濟光統制廣東的幫兇;後者是肇軍的創始人,也是長久霸佔肇慶粵系小軍閥之一。

他之所以要採取武力光復的行動,就是希望能夠掃清這些地方小軍閥,實現真正的全省集權。不過現在看來,既然龍靚光和李耀漢都反正了,他不可能還要出兵去討伐,否則只會引起內外公憤。

這天夜裡,吳紹霆臨時召開了第二次作戰會議,制訂下一步進攻韶關的計劃。

不過這個時候,他心中的策略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武力統一廣東省顯然是不合適了,所以出兵韶關也變得很消極。這次會議他雖然依舊是商討進攻韶關的行動,但是在部署上基本都是虛張聲勢,希望能夠逼迫吳祥達自己投降。

其實肇慶和新安的不戰而降,已經給全省做出了一個標榜。

尤其是廣州西南方向的佛山、江門、中山三地,已然是感到壓力倍增。這三個小縣城本來就沒多少兵力,現在連比較有實力的肇慶、新安都反正了,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堅持不動?此三縣不約而同,在一月九日凌晨時再次發來電報,表示歸順革命政府。

吳紹霆一直沒有在乎這三個小縣,要對付他們只要派遣廣東水師一艘巡洋艦沿着珠江走上一圈,這三個縣城就自動投降了。

然而接二連三的光復,並沒有撼動韶關。

吳祥達既沒有發電報歸順革命政府,也沒有表示反對革命政府。很顯然他還在猶豫,因爲單單一個廣東省光復,是否能夠影響全國的變局,自己身爲一介武夫根本是沒有預判性的。所以,他保持着現狀,等待進一步變化。

這就讓吳紹霆感到不快了,如果吳祥達遲遲不肯投降,他只能發兵去韶關走上一趟。

下午的時候,陳炯明來到東校場軍部找到吳紹霆。吳紹霆在自己簡陋的辦公室接見了陳炯明。陳炯明穿着一身新訂做出來的軍服,胸口還彆着亮閃閃的革命勳章和同盟會徽章,看上頗有一種神氣,只是他臉色很平靜,讓這種神氣消弱了不少。

“競存,坐吧,都是自己人就不用客氣了。”吳紹霆笑着招呼了一聲。

陳炯明坐了下來,他直接進入正題,說道:“震之,今日來找你,主要是有兩件事。其一是我們第二師的公事,也就是軍火和餉銀的事宜。震之你應該知道,我們第二師的槍械不統一,子彈供應很困難,尤其是那一批美式步槍,最近我們問了好幾個軍械庫,根本找不到匹配的子彈。”

吳紹霆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我明白了。因爲那批軍火是美國最新的步槍,所以咱們國內還沒辦法仿製子彈。不過我上次是向美方訂購的軍火是分兩批運達,第二批應該已經到了,只是因爲廣州城起義的事情讓這些外國人頗有戒備,所以纔沒有交到我手上。”

“就算有第二批軍火,但子彈問題如果不能徹底解決,這可不是長久之計呀。”陳炯明憂心忡忡的說道。

“嗯,你說的對。我會讓廣東兵工廠接手此事。最近太忙了,兵工廠那邊到現在還沒復工。我晚上就安排一下。如果兵工廠能仿製美式步槍的子彈,那這件事就好解決了。如果短時間內不能仿製的話,我會再想辦法。”吳紹霆說道。

“震之,我們第二師馬上就要出省了。如果軍火上供應不及,這可是大麻煩。”陳炯明嚴肅的說道。

“你放心吧,哪怕我們第一師跟你們第二師換槍,也會保證你們順利出師的。”吳紹霆鄭重其事的說道。

聽到這裡,陳炯明總算放心了,他點了點頭,接着又道:“至於餉銀我們師鬧得很厲害,在起義之前我們曾答應這些民軍兄弟,起義成功後會發光復餉。在惠州起義時,我們已經把惠州府的官庫存銀都派下去了,只是惠州官庫存銀不多,還有很多兄弟沒有拿到光復餉。此外李福林、關仁甫還有黃明堂他們的手下最近也吵着要光復餉,如果這件事不解決,只怕會鬧出兵變呀!”

吳紹霆知道很多省區爲了刺激軍隊起義,都是拿光復餉做誘餌,不過他在發動新軍起義時,根本就沒有提及這件事。新軍士兵餉銀雖然不多,但好在將軍府從來沒有斷過,士兵願意起義一方面是革命渲染,對清廷仇視,另一方面是他的威望使然。現在陳炯明跑來要光復餉來安撫民軍,這讓他怎麼向新軍士兵交代?

“競存,光復餉的事我一直不知道。這是你們惠州那邊許下的承諾,我們廣州這邊可從來沒有拿着銀子說事呀。更何況,就算要光復餉,你也應該去向財政部要呀!”吳紹霆故作生氣的說道。

“震之,難道你一定要讓我把話說得徹底一些嗎?”陳炯明深深吸了一口氣,表情嚴謹了起來,“我之前去找過善公,善公說廣州新軍起義伊始,總督府、省府的銀庫都是新軍佔領了,這些庫銀應該都在你手裡纔是。”

吳紹霆臉色一變,一月一日那天發動起義時,他確實強調進城之後佔領官庫,可是直到今天他也沒有收到一筆官庫的銀子。他原本以爲這些銀子是被兩廣總督袁樹勳轉移了,又或者遭到了散兵和革命失敗的哄搶,所以一直沒有過問下去。現在陳炯明跑來對自己詢問這件事,擺明就是認爲自己私吞了這筆官庫銀。

他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平靜的說道:“競存,不管你信或者不信,我根本就不知道廣州官庫的銀子去哪裡了。也許是起義時被人哄搶,又或者讓其他人霸佔了。可是我可以發誓,我絕對沒有碰過這筆銀子。我在通福銀莊還有幾十萬的存款,這些都是我開公司賺來的錢,如果你要給第二師發光復餉,我明天可以去把錢提出來給你!”

陳炯明看着吳紹霆極其認真的臉色,忽然覺得自己誤會了對方。

“震之,你別生氣,我不是懷疑你。我也只是想把這件事弄清楚。”他立刻說道。

第99章 ,踐行籠絡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1102章 ,投彈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1135章 ,改制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876章 ,決裂第765章 ,見曹錕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3章 ,碼頭別見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263章 ,在師部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803章 ,大夜襲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602章 ,在宜賓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706章 ,大戰前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892章 ,朝鮮人第294章 ,貸款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558章 ,碼頭上第14章 ,氣勢服人第24章 ,城門任務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370章 ,梁啓超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75章 ,以德服人第162章 ,不和諧第891章 ,法租界第665章 ,事未息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462章 ,口供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46章 ,志同道合第895章 ,山縣有朋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91章 ,鬧大事情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434章 ,清數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15章 ,借力打力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8章 ,初到後哨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
第99章 ,踐行籠絡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1102章 ,投彈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1135章 ,改制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876章 ,決裂第765章 ,見曹錕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3章 ,碼頭別見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263章 ,在師部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803章 ,大夜襲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602章 ,在宜賓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706章 ,大戰前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892章 ,朝鮮人第294章 ,貸款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558章 ,碼頭上第14章 ,氣勢服人第24章 ,城門任務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370章 ,梁啓超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75章 ,以德服人第162章 ,不和諧第891章 ,法租界第665章 ,事未息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462章 ,口供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46章 ,志同道合第895章 ,山縣有朋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91章 ,鬧大事情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434章 ,清數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15章 ,借力打力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8章 ,初到後哨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