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海軍副官

新書推薦:

一月二十四日,江淮一帶下了一場冰雨。

之前的一段時間中國各大報紙都在刊登青島戰爭和國民大會的消息,而這兩件重大的事件儼然成爲這個冬天最熱門的話題。南京政府放出了消息,哪怕公務員取消今年的傳統佳節春節,也必須先召開國民大會。

民間衆說紛紜,在談完了青島戰爭之後就是議論國民大會,雖然很多人對國民大會仍然感到陌生,唯一的認知就是大總統會從國民大會中誕生,不過大家都覺得這是明擺不過的事。除了現任大執政官的吳紹霆,還有誰有資格出任大總統?吳紹霆不僅維護了國家主權,打敗了侵略者,在他所代表的國民共進會政黨還提出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這纔是中華民國真正需要的領袖。

然而從這天開始,南京發行量最大的《民國時報》突然刊登出青島戰爭時的日軍暴行。頭版是一篇英國記者親筆撰寫半個月前在煙臺民政署的親身經歷,詳細的描述了日本士兵向平民開槍、投擲手榴彈,還着重描寫了民政屬官員向日軍抗議時遭到劈砍的情況。隨同這篇文章還有幾張黑白照片,包括戰後現場勘察,遇難者屍首,以及民政屬官員被砍斷雙手雙腳的屍體。

雖然一些有文化的人都知道《民國時報》是由南京政府新聞部幕後控制,可是外國記者的描述以及眼見爲實的照片,只要是看一眼就知道這是一次事實報告。

就這樣,仇日的情緒突然之間再次爆發,甚至連冰雨的天氣都無法阻擋這股怒火的燃燒。無論是政治場上的人物,還是文化界的名士,又或者是還在學校的學生,所有人都不能容忍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尤其還是以戰勝國身份面對戰敗國!

學生們最先有所行動,他們冒着冰冷的凍雨奔走在大街小巷上,通過義演話劇、發宣傳單、組織聚會遊行等活動,把日本士兵在山東所犯下的暴行一一的揭露出來。當然,其中難免會參雜着個人情緒,多多少少不能避免誇大其實的情況。學校在一夜之間就編排了好了話劇,直接把舞臺搭建在南京使館區外圍的一處小廣場,聞訊圍觀者直接把使館區的外圍街道堵塞了起來。至於學生的聚會、遊行、演說等等,都是在使館區周邊,不僅有中國人圍觀,還有許多洋人好奇的撐着雨傘湊過來觀看。

凍雨淅淅瀝瀝的下着,可是絲毫阻擋不了學生們的憤慨之情。

“嚴懲戰爭兇手,嚴懲日本人不顧人道主義的罪行!”

“小小的倭寇犯我國疆已經無法容忍,如今這些倭寇還在我們國土上肆意製造暴行,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同胞們,同胞們!你們都要覺醒呀,我們中華民國在英明神武的吳紹霆大執政官領導下,已經不再是昔日弱小的國家。日本人是戰敗國,他們在戰爭期間所犯下的暴行,做爲中國人我們應該理直氣壯要一個交代!不,不止是要一個交代,是要他們雙倍奉還!”

“卑鄙可惡的小日本,從今天開始,大家誰都不要再購買日本貨物了!”

“對,抵制日貨!”

每一聲的嘶吼都是充滿爆發式的感**彩,而周圍圍觀的中國老百姓也都跟着振奮的響應起來。雖然這裡僅僅只是使館區的外圍,可是好幾場的示威抗議活動,在冥冥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共鳴,中國人憤怒的聲音早已是籠罩在所有使館的上空。

日本公使館和英國公使館聯名向南京總統府發去通知,以使館區安全爲理由,要求南京方面立刻疏散外圍的示威抗議羣體。南京總統府接到消息之後,只是出於外交禮儀客氣了一番,然後還是照例把任務下派到地方警察局。

地方警察局從總統府秘書處得到了一些暗示,於是不慌不忙的先派了兩個騎警到現場去觀察。騎警逛了一圈,發現所有示威抗議活動並沒有直接進入使館區,哪怕是造成了使館區外圍交通的擁堵,也沒有觸犯任何外交條例。到最後騎警連彙報都免了,直接也在一旁觀看學生們的活動。

學生們的活動很快就帶動了更劇烈的仇日情緒,而這股情緒就好像是傳染病似的,從南京開始傳播,飛快的就襲遍了大江南北。尤其是山東半島的人民,他們是親身經歷了這場戰爭,再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日本人的惡行。山東本地的學生、學者、報刊工作人員甚至政府工作人員自發組織抗議活動,在萊陽、煙臺、膠州甚至濰坊軍事基地附近,把親眼目睹或者親身經歷的事實用紅字寫在白布上,三、五個人一起舉着白布,就是不聲不響的站在那裡。

到了一月二十六日,南京的凍雨非但沒有因爲中國人民仇日情緒的高漲而消弱,好像也是在抒發不滿似的反而越下越大。清晨的時候凍雨裡還夾雜着許多冰粒子,可是這樣仍然無法阻止深入民族性的怒火。

晌午時分,南京總統府內,秘書處剛剛將國民大會召開的詳細程序遞交到吳紹霆的辦公桌上,吳紹霆簡單的看了一眼,並沒有太過在意這些照本宣科的程序,之後繼續處理北京大本營以及日本第二艦隊軍艦安置的文件。

國防部海軍部雖然已經成立,不過暫時並沒有任命海軍部長。之前吳紹霆在北京與海軍部的將領們會談時,是全權將海軍部交給海軍來打理,而海軍部內部當然不能不顧慮到吳紹霆的意思,因此決定在國民大會結束之後、正式大總統的選舉塵埃落定,然後在決定第一任海軍部部長的人選。

不過爲了更有效率的處理海軍事務,在去年十二月份時吳紹霆特意任命上海艦隊司令程壁光擔任大執政官海軍副官,留在總統府這邊處理一些總統府與海軍部之間的往來事務。而上海艦隊則由副司令高廣徵全權代理。

在海軍部臨時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的俘虜第二艦隊安置計劃裡,海軍部打算重振“北洋艦隊”,就以被俘的三艘日本戰列艦和其他幾艘大型巡洋艦爲主力不敵,在天津至青島海域鋪設海軍基地設施。至於操作大型艦船的海軍人員,大可從現役艦隊當中抽調有經驗人員,或者聘請德國海軍顧問到戰艦上親自教導實習人員。

“北洋艦隊?”吳紹霆看着手裡的報告,喃喃自語的叨唸了一句。

“哦,是這樣的,按照之前吳執政提出的海軍計劃草案,屆時全中國海軍編爲三支海軍番號,北洋艦隊、長江艦隊以及南洋艦隊。這裡的北洋艦隊正式按照吳執政你的意思來辦的。”坐在大總統辦公桌對面的程壁光看着吳紹霆疑惑的樣子,立刻出言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吳紹霆緩緩的點了點頭,這段時間自己忙得有些昏了頭,把之前在北京說的話都忘記大半了,“我剛纔看了一下新北洋艦隊的訓練情況,這比我預期的時間要長很多啊。程大人,你是海軍前輩,對海軍的建設以及北洋海域周邊環境的預知都有經驗。如果我們不能在短時間之內完成新北洋海軍的組建,只怕一旦讓日本海軍恢復元氣,他們很快就能採取報復行動。雖然這只是單方面的猜測,可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啊。”

“此事部裡早有討論過,所以才提出了在天津和青島兩處修建海軍工事,一旦發生突發情況,艦隊可以及時轉移到膠州灣內停靠。利用青島要塞的岸防炮再配合中德雙方的海軍力量,就算日本想要硬碰硬都很難。不僅如此,之所以在天津也開下海軍基地,目的就是在告訴列強,我們中華民國有能力維護自己的海權,向他們宣佈我們中華民國是真正崛起了。”程壁光表情肅穆的做出了這番解釋。

“嗯……”吳紹霆陷入了一陣沉吟,他知道天津海域對中華民國的重大意義,自從庚子國難之後,天津做爲國都的門戶,早已成爲列強軍艦、油輪任意出入的公共海域,這意味着中國中央政府一直在列強的虎視眈眈之下。天津不僅淪爲列強的租界,更是喪失了國都門戶的尊嚴。在天津重新成立海軍基地,加強對領海的統治權,哪怕只是象徵意義,也是給國內國際一個鄭重的宣告。

程壁光在等着吳紹霆的回答,剛開始他還很有信心,以吳紹霆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爲肯定會輕而易舉答應下來,可是直到現在看着對方沉默好一會兒還不開口,不禁有些奇怪了。

緩緩吸了一口氣,吳紹霆最終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海軍部的意思去做吧,所有開支就算在國防部的預算裡面,等國民大會結束之後我會盡力促成這些預算。”

程壁光心中很是奇怪:爲什麼吳執政的語氣會是這樣……?他忍不住問道:“吳執政,是不是有什麼難處?”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217章 ,談不攏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979章 ,七月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23章 ,虎頭蛇尾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665章 ,事未息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39章 ,突然交火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38章 ,偷聽內幕第892章 ,朝鮮人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31章 ,一些水果第14章 ,氣勢服人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68章 ,張家邀請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419章 ,遇刺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77章 ,深入軍心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648章 ,動身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86章 ,問題而來第33章 ,天價贖金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370章 ,梁啓超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880章 ,鞏固第868章 ,探監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95章 ,調任營長第45章 ,施恩人心第29章 ,又見刁蠻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961章 ,通電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1053章 ,預兆第13章 ,展開訓練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42章 ,初次立功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760章 ,十月底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162章 ,不和諧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917章 ,行刺第401章 ,北上前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922章 ,對話張作霖第140章 ,被迫升職
第217章 ,談不攏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979章 ,七月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23章 ,虎頭蛇尾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665章 ,事未息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39章 ,突然交火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38章 ,偷聽內幕第892章 ,朝鮮人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31章 ,一些水果第14章 ,氣勢服人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68章 ,張家邀請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419章 ,遇刺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77章 ,深入軍心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648章 ,動身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86章 ,問題而來第33章 ,天價贖金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370章 ,梁啓超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880章 ,鞏固第868章 ,探監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95章 ,調任營長第45章 ,施恩人心第29章 ,又見刁蠻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961章 ,通電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1053章 ,預兆第13章 ,展開訓練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42章 ,初次立功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760章 ,十月底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162章 ,不和諧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917章 ,行刺第401章 ,北上前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922章 ,對話張作霖第140章 ,被迫升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