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

孫文有時會與來訪者高談一番,有時又會閉門謝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這個居室不利的情況下,他心中的壓力是多麼沉重。隨着廣東停戰的消息越來越清楚,閉門謝客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到了四月初時,幾乎很長時間都聽不到孫文的任何消息。

今天一整天門房都沒有開門,個別幾個客人在門廊處等了一會兒,隨後各自散去。

早上十點鐘過後,一輛小轎車停在了公寓門口的大街上,從車上下來四個身穿風衣的人,徑直踩着臺階走進門廊。其中兩人留在了門廊,警惕的盯着外面,另外兩人甚至沒有讓門房通報一聲,快步來到公寓二樓,敲開了孫中山的房門。

開門的是一個女僕,她剛想勸說來者離開,可是看清楚來者的模樣後,立刻拉開房門讓他們走了進來。

“孫先生呢?”爲首的一人問了道。

“先生在書房,我這就去請先生出來。”女僕恭恭敬敬的說道,先請兩人在客廳坐下,之後便轉身去往另外一室的書房。

這兩人摘掉了帽子拿在手裡,正是陳其美和蔣志清。他們沒有把帽子放在衣架上,也沒有褪去外套的意思,顯然不打算在這裡久坐。

過了片刻,孫中山穿着一身白襯衣,罩着一件合體的馬甲,帶着疲倦的神色走了出來。他吩咐女僕是準備茶水,然後向陳其美和蔣志清二人簡單的打了一聲招呼。

陳其美和蔣志清起身相迎,等到孫中山落座之後,他們才又坐了下來。

“怎麼樣,這麼多天了,你們跟廣東取得聯繫了嗎?”孫中山平靜的問道,他的表情似乎不對陳其美等人抱有任何希望。

“先生,派去廣東的何雲生六號那天剛到碼頭就被警察局的人銬走了。宋先生那邊也沒有消息,聽說他已經去浙江了。”陳其美嘆了一口氣,十分無奈的說道。

“唉,怎麼會這樣……”孫中山憂慮說道。

“先生,就算咱們跟廣東取得聯繫又怎麼樣?吳紹霆已經向袁世凱投降了,報紙的上消息您不相信就算了,南京和淞江警備司令部的內部消息總該可以證明。吳紹霆是真真正正的背叛咱們革命陣營,淪爲了袁世凱的走狗了。就算何雲生不在上海碼頭被抓,等到了廣州遲早也會被抓。先生,您還是不要再對他抱有幻想了。”陳其美咬牙切齒的說道。

“英士,我不希望你這麼輕易的妄作定論。吳都督傾盡心力跟北洋軍作戰,就算現在停戰議和那也是迫不得已的舉措,這不能算是投降,也絕不是淪爲北洋派的走狗,或許我們應當看作是吳都督的明哲自保、保存實力。”孫中山嚴肅的說道,他還沒有到那種分不清青紅皁白的地步。

“先生,不是我故意詆譭吳紹霆,您想想,他若真心爲了革命,何苦還要選擇求和?他大可像李俠如、克強先生他們那樣通電下野,犯得着跟北方求和,把咱們革命的名聲都給糟蹋了。”陳其美沒好氣的堅持道。他還記得去年在滬寧鐵路醫院與吳紹霆手下的摩擦,心中對這個毛頭小子很是不爽,自然會有一些本能的偏見。

“吳都督的心思用不着我們去瞎猜。要知道,吳都督與北洋軍鏖戰大半年的時間,比起江蘇、江西的戰事加起來都要更長久,這也說明他在這場戰爭中所付出的代價。更何況,吳都督在停戰協議上已經表明,此時此刻應該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優先處理外蒙古和西藏之事。這可是一種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大義之舉。”孫中山教訓道。

“先生,你相信袁世凱這老賊能做到嗎?這無非只是吳紹霆保留自己顏面的藉口罷了。”

“唉,袁世凱狼子野心,但我始終希望他多多少少能做一些有利於民國的決定。”

“先生你就是太仁慈了,把所有事情都想得那麼容易。袁世凱跟吳紹霆是一丘之貉,都只是在惺惺作態罷了。”

“英士,我說過了,我們現在不要妄加評論。”孫中山嚴肅了起來。

“就算他是真心爲了維護國家主權,那也沒必要連革命粵軍的番號都取消了,北方傳來的消息是吳紹霆的粵軍改爲**編制,也就是成了北洋軍的一份子了。先生,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陳其美加重語氣說道。

孫中山沉了沉氣,臉色顯得很猶豫,他不知道用什麼話來反駁陳其美,也不知道是否該聽信陳其美的言論。不過他總算能確認一件事,那就是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二次革已經徹底失敗,自己寄希望利用推翻封建政權大革命之後的餘波,推波助瀾一舉打倒袁世凱的想法徹底破滅,甚至連前路該何去何從都甚是迷茫。

一時間,客廳陷入了沉默。直到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蔣志清小心翼翼的開口了:“先生,頭山先生和平周先生從日本打來一萬日元的旅費,上海鎮守使鄭汝成也早派人點匯了五千元,並且還派人說只要先生肯離開上海,上海任意碼頭都不會查檢先生。您看……”

陳其美又說道:“胡展堂先生已經在日本安排好了一切接應,只等先生動身。我看,咱們是時候離開了,洋人和鎮守使府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萬一要是有什麼不測,中國革命大業可就真的完了。”

孫中山現在也沒有多餘的選擇,他沉思了片刻,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對,咱們是時候離開了。我原本還希望去一趟廣州的……”

陳其美焦慮的道:“先生,你還對吳紹霆抱有懷想?這是何苦呢?吳紹霆既沒有加入國民黨,也沒有堅持擁護先生的決心,他着實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大軍閥呀。”

孫中山苦笑道:“世人都知道我們沒有兵、沒有錢,更遑論權勢之說。我輩之革命用的是一顆熱血、忠誠和堅定不移的心。軍閥在太平盛世故然是不好的,可是如今我中華民國之所以有軍閥出現,正是反應了這些掌兵者對中央政府的不滿。我們與這些軍閥合作,建立起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中央政府,到時候這天下自然會心悅誠服。”

陳其美知道現在說服不了孫中山,索性不再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他說道:“先生,先不說這些了。您打算什麼動身,我和志清儘快安排好上海這邊的事,順便也好提前告訴胡展堂他們。”

孫中山搖了搖頭,說道:“這件事還是你來安排吧,我現在正是心力俱疲的時候。唉。”

陳其美點了點頭,鄭重的說道:“先生放心,我即刻安排好所有事。大約也就在這周之內動身,希望不會太倉促。”

孫中山嘆道:“就這樣辦吧。”

又聊了一下相關事宜,陳其美與蔣志清便起身告辭。出了公寓,上了小轎車,沿着街道開出去之後,蔣志清忽然有些沉不住氣,側身向陳其美問道:“英士大哥,爲何你剛纔不對孫先生提及你要派人去北京的計劃呢,這不是我們說好的嗎?”

陳其美瞥了蔣志清一眼,語氣很不好的說道:“你剛纔也看到孫先生對吳紹霆的態度,他是絕對不會贊成我們的行動,索性還是不要讓孫先生知道好了。”

蔣志清有些焦急,連連說道:“可是,既然沒有孫先生的指示,我們不應該輕舉妄動纔是。不管吳紹霆是什麼人,他是廣州首義的功臣,二次革命他也帶領粵軍流血犧牲,怎麼可以戰爭剛結束就派人刺殺他呢?”

刺殺吳紹霆的計劃是陳其美在月初是剛剛想到的,這段時間他一直在積極策劃行動細節,已經擺出了非幹不可的態度。蔣志清知道這個計劃之後,一直猶豫不定,雖然以前組織裡幹過不少諸如此類的勾當,可畢竟那時候敵人明確、目的清晰,現在竟然要對吳紹霆下手,無論如何都有說不通的地方。

蔣志清前前後後向陳其美勸說了好幾次,總算說服陳其美把這個計劃告訴孫中山,由孫中山來決定有沒有必要。可是剛纔見到孫先生時,孫先生的態度十分明確,但陳其美似乎並無打消念頭的意思,真是讓自己焦急不已。

陳其美對蔣志清來說亦師亦友,是他走進革命大門的牽頭人,這麼多年來自己從來沒有懷疑過陳其美的決定。這也是爲什麼剛纔在公寓裡,他沒有當着孫中山的面出賣陳其美的原因之一。可是不出賣不代表無異議,就算他再怎麼把吳紹霆往壞的方面去想,也想不出必誅此人的理由,陳其美未免太操之過急了一些。

“你難道不懂嗎?吳紹霆打着革命的旗號,竟然出賣了革命,這種人要是不嚴懲,如後任何一個人都敢如此,到那時我們還怎麼完成革命大業?”陳其美強硬的說道。

“大哥,可是吳紹霆他未必是出賣我們,依我看,他極有可能是如同孫先生說的那樣,只不過是保存實力罷了。”蔣志清反駁道。

“這是保存實力嗎?在沒開打之前,他什麼都不是,都督的職銜還被免除了。你再看看戰爭結束之後,他不僅得到了都督正式名號,還加封了什麼陸軍中將、什麼榮武將軍。何止是出賣,簡直從一開始就是在利用我們革命的名義換取一身榮華富貴。這種狗賊,人人得而誅之。”陳其美說的唾沫星子直飛,一副氣勢洶洶、蓋棺定論的態度。

蔣志清看着陳其美,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心裡仍然覺得陳其美的話有些強詞奪理之處,可是對陳其美本人的信任,又讓自己不由自主的偏向到對面。他心中很糾結,或許自己不知道這件事要更好一些。

陳其美見蔣志清不說話,卻在臉上寫滿了自己的情緒,於是又說道:“志清,這件事你索性不要管,我來處理就好。成或者不成,我陳其美一人承擔後果。”

蔣志清嘆了一口氣,遲疑的問道:“大哥,我想……我想真的沒必要這麼急。不管吳紹霆是不是叛徒,不管他有沒有背叛革命,正所謂日久見人心。在這個時候動手,真的太欠缺理智了一些。大哥,您看……”

陳其美斬金截鐵的說道:“不行。我們這一走也不知道要過多少時日才能回來,也許一年,也許兩年。吳紹霆這種卑鄙小人,我一刻都不希望他過的好。若是就此縱容了,指不準這廝日後會更加張狂,氣焰更加囂張,我們再要下手可就難上加難了。”

蔣志清苦悶的嘆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說什麼。

陳其美見蔣志清不吭聲,只當對方是默認了自己的行動計劃。他調整了一下坐姿,目光漸漸轉向車窗外面。他心中默默的盤算着自己的計劃,其實之所以要對付吳紹霆,並不是簡單的因爲這廝背叛革命,也不是因爲個人喜好,而是關係到革命黨人的一項重大利益。

第791章 ,開戰第45章 ,施恩人心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678章 ,反擊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406章 ,進京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1030章 ,收網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690章 ,榮歸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201章 ,授勳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1章 ,整頓軍務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344章 ,最長的一日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678章 ,反擊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1053章 ,預兆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509章 ,戰之心第201章 ,授勳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899章 ,到福州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74章 ,展示效果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419章 ,遇刺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415章 ,一談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63章 ,炮標參謀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629章 ,在重慶第286章 ,獨裁手段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201章 ,授勳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52章 ,上任新軍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15章 ,借力打力第37章 ,追擊行動第1090章 ,扭轉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
第791章 ,開戰第45章 ,施恩人心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678章 ,反擊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406章 ,進京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1030章 ,收網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690章 ,榮歸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201章 ,授勳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1章 ,整頓軍務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344章 ,最長的一日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678章 ,反擊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1053章 ,預兆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509章 ,戰之心第201章 ,授勳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899章 ,到福州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74章 ,展示效果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419章 ,遇刺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415章 ,一談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63章 ,炮標參謀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629章 ,在重慶第286章 ,獨裁手段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201章 ,授勳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52章 ,上任新軍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15章 ,借力打力第37章 ,追擊行動第1090章 ,扭轉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