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

儘管因爲路途遙遠,電報延遲過長,之前梁啓超積極與北京聯絡,敦促熊希齡、張謇等人儘快辭職南下,爲這次聯合聲明搖旗助威,至今還沒有收到正式回覆。不過樑啓超相信熊希齡、張謇等人不會分不清形勢,就算不南下也會自動辭職,在北京呼應聯合聲明。

梁啓超此次同樣肩負着極大壓力,貿然在進步黨統一意見之前,站出來代表進步黨發表了這次聲明。

《兩黨聲明》痛批袁世凱非法行爲,擅自篡改臨時約法,違背民主共和的精神和國際慣例,正式宣佈拒不承認袁世凱所頒佈的正式約法。這份聲明在要求上尚且有所保留,沒有直接宣佈彈劾袁世凱的總統身份,只是強調袁世凱必須限期重開國會、參議院,修改正式約法,否則纔會採取彈劾總統的進一步行動。

在新聞發佈會進行到一半時,鄧鏗忽然走到吳紹霆身後,悄悄遞了一張紙條到吳紹霆手裡。吳紹霆把手放在桌子下面打開紙條,上面的內容是都督府通訊處剛剛接到的消息,今日凌晨三點,桂林告失,劉谷香下落不明,劉震寰僅率殘部五百餘人逃往兩廣交界的賀州。

他表面不動聲色,將紙條揉成一團塞進了口袋,心中卻在醞釀着第一步行動的計劃。

陸榮廷在動身前往桂林的火車上收到了廣州《兩黨聲明》的通電,桂林總算拿了回來,這讓他的心情非常好,因此坐不住的就要前去桂林親自主持善後。在接到這個消息之後,他的興致依然沒有減弱,吳紹霆在廣東再怎麼折騰那也是針對袁世凱,與自己毫無關係。要說之前在柳州、桂林開打的時候,他尚且有幾分擔憂,以爲吳紹霆會找藉口援助桂林,至於現在更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站在一旁的陳樹勳等着陸榮廷看完了電報,欠了欠身子問道:“大帥,吳紹霆總算有動作了,那咱們下一步還要遵照大總統的要求向梧州進逼嗎?”

陸榮廷冷冷“哼”了一聲,嘴角掛起了一絲冷酷的笑容,說道:“袁世凱的小算盤打的很精明,他自以爲用一百二十萬就能讓我重蹈粵桂戰爭的覆轍。我雖然沒有他老奸巨猾,但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還不至於看不出來。”

陳樹勳緩緩的點了點頭,他同樣認爲這件事不能掉以輕心,頓了頓之後,他說道:“大帥,聽說吳紹霆已經在肇慶、雲浮和潮州、梅州調集大軍了,這個時候我們有必要避其鋒芒。如今的粵軍可不是以前的粵軍,讓吳紹霆這麼一帶,都能跟北洋軍拼個你死我活了。”

陸榮廷皺了皺眉頭,這句話是他心頭病之一,三年之前南方最強的陸軍可是自己的桂軍,如今卻讓一個毛頭小子奪了桂冠,如何不生氣?他不想談論這個話題,隨即說道:“聽說李厚基已經準備向漳州下手了。”

陳樹勳忙說道:“大帥,福建有海軍掩護,自然底氣十足,咱們沒必要跟他們瞎摻和。”

陸榮廷看了陳樹勳一眼,笑着說道:“你還真擔心我會跟廣東挑起戰事!告訴你,我今天之所以高高興興的坐在火車上,就是料定吳紹霆沒有向我開戰的藉口,理所當然不會自討苦吃。去年讓袁世凱坑了老子,老子今年就讓北洋軍嘗回來。回頭到了桂林,你發一份電報給北京,就說我桂軍調整之後必然響應福建攻勢。”

陳樹勳頓時疑惑不已,一時聽不明白陸榮廷的意思。

陸榮廷笑道:“你還不明白?我口頭上許他一個空頭承諾,讓北洋軍先跟廣州打個你死我活,老子就穩坐廣西看這場好戲。”

陳樹勳恍然大悟,原來陸大帥果然是沒打算跟廣東開戰,這下自己放心了。他連忙讚歎道:“大帥英明,咱們今年就來一個一箭雙鵰,收復了桂林,也報了去年北洋軍耍我們的仇。如此甚好,說不定廣東與北洋軍拼的兩敗俱傷,大帥還有漁利的機會。”

陸榮廷哈哈大笑不已,聲音在專屬車廂裡響亮的迴盪着。

幾天之後,《兩黨聲明》如同龍捲風一般從南中國席捲到了整個中國,甚至在各國列強之中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國會第一大黨與南方新生政黨站在一起,聯手抵制袁世凱新法,並揚言還會採取更激烈的應對手段,這可是中華民國建國以來又一次重大政治事件。

熊希齡和張謇果然很配合,在袁世凱辭退他們之前選擇了自行辭職,公開響應這份《兩黨聲明》。熊希齡沒有急着南下,他向廣州的梁啓超回覆了電報,決心要把這次《兩黨聲明》事件徹底鬧大,因此計劃在北方遊走,聯繫進步黨地方督軍和各界人士,推波助瀾一番。

張謇與廣東有舊交,所以早早收拾了一番,與一部分進步黨官僚定了南下的行程。

此舉在北洋政府內部同樣引起了不小震動,隨着熊希齡和張謇的辭職,其他不少進步黨內閣官員、國務員,盡皆宣佈辭職,新華門總統府和國務院辦公大樓一下子銳減了不少行政人員。看着這些人紛紛選擇南下,縱然明知道這些人無關痛癢,可終究心理有陰影,氣勢上也動搖了不少。

張一鏖最近忙壞了,一個人要兼顧三個人的工作量。讓他感到驚訝的時候,袁世凱卻依然輕鬆自如,絲毫不在乎發生在身邊的變故。他知道自己不能說服袁世凱,於是抽空與段祺瑞、楊士琦會了一面,請求二人出面提醒大總統多留幾個心思。

段祺瑞也正爲這件事煩心,他不似袁世凱那樣只醉心於實權,就是再實際的權力也需要一層漂亮的外衣來掩飾,現在進步黨人大舉辭職南下,這就等同於一針一線拆掉了這層外衣。當即,他來到了懷仁堂大書殿,面見了袁世凱,陳述此事的利害。

聽完段祺瑞言懇意切的一番大論之後,袁世凱反而好整以暇的笑了起來:

“芝泉,你跟杏誠怎麼還沒看穿這件事?先前杏誠纔來找我,說了一堆話。現在你又來了,說的又是一大篇不新鮮的話。早先我以爲你們明白了我的意思,既然正式約法從國會、參議會那裡通過了,那這套正式約法就是合法的約法。進步黨在國會、參議院少了幾個席位就大呼小叫,我還巴不得他們早點滾蛋,在身前身後礙手礙腳,實在是討厭的很。”

段祺瑞暗叫晦氣,怎麼讓楊士琦捷足先登了一步,要是早先收到消息,知道袁世凱的態度,自己剛纔的話也不會成爲一大篇“廢話”。他嘆了一口氣,只好加重了語氣繼續說道:

“大總統,這不是關於國會、參議院席位,也不是關於進步黨礙手礙腳,現在的問題是這些人南下去了廣州,咱們北洋與廣州的聲勢可是此消彼長。昨天孫部長來找我,連洋人們都在追問這件事,國務總理走了,內閣部長辭職三人,國務院辭職二十二人。大總統說的沒錯,這些人辭職不足爲惜,可他們站在廣東一邊一起唱反調,這可是要反天了。”

袁世凱不想跟段祺瑞在這件事上廢話,他負着雙手,慢吞吞的走到段祺瑞身邊,不溫不火的說道:

“內閣總理走了就走了,我正考慮讓芝泉你來接任。財政部長我早就想從進步黨人手裡奪回來,現在進步黨人自己離去,正好給了我一個大好機會。至於農林部長、司法部長,都是些無關痛癢的位子,隨意找幾個有資歷又談得來的人補上就是。”

“大總統,這可是國家大事,豈能兒戲?”

“正好我打算改國務總理爲國務卿,芝泉,這第一任國務卿的人選非你莫屬。”袁世凱慢條斯理的打斷了段祺瑞的話。

段祺瑞不禁一怔,讓自己出任國務卿,這可真是一件難得的好事。一直以來他都希望在北洋團體內部彰顯自己獨特的地位,而現在正是這個大好時機。但話又說回來,出任國務卿是一回事,眼前面臨的難題是另外一回事,他可是有理智的。

袁世凱從段祺瑞的臉色上看出了一層意思,他不等段祺瑞繼續開口,笑呵呵的先一步說道:“我知道你現在顧慮的事情很多,不過你放心,我還沒有到老糊塗的地步。孫寶琦昨天就把洋人的話轉告給我了,這份所謂的《兩黨宣言》的確在國內引起了轟動,可說白了就是兩個失意的政黨不滿現狀,跳出來大呼小叫想要爭權奪利罷了。”

段祺瑞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憂心忡忡的說道:“問題是如果這股聲浪久久不下的話,對咱們的壓力可不容小視,相比之下對吳紹霆和進步黨人反而越來越得心應手。如此一來,不僅這次我們打壓南方氣焰的計劃不得順利,弄不好還會反噬自身。”

袁世凱罷了罷手,深意的笑道:“早上我就派楊士琦去說服湯化龍、劉崇佑等人,他們與梁啓超、林長民、熊希齡早有隔閡,這次雖然國會、參議院的席位削減,但正好梁啓超這一派選擇辭職南下,空的名額全部挪給了湯化龍這一派。”

湯化龍、劉崇佑之前是從共和黨加入民主黨,經過三黨合併之後才成爲進步黨成員,因此在進步黨內他們與梁啓超這些合縱派早已貌合神離,不僅政治主見不同,連最基本的進步黨黨綱都有異見微詞。袁世凱就是利用了這一點,故意拉攏進步黨內的民主黨勢力,許以國會、參議院爲數不多的席位,企圖將昔日一手撮合的進步黨再次分裂出來。

段祺瑞聽到這裡,馬上反應了過來,原來大總統早就留了一手。如果這個時候進步黨分裂,以湯化龍爲首的一派仍然站出來支持北洋政府,那這次南方製造的《兩黨聲明》聲勢必然銳減不少。他暗暗的嘆了一口氣,大總統果然是大總統,薑還是老的辣,早就預留了這一手來做防範。

長嘆一聲之後,他先前凝重的臉色漸漸舒展開來,說道:“原來如此,大總統真是深謀遠慮、防範於未然啊。”

袁世凱眯着眼睛笑了起來,隨後又轉身緩步來到金魚缸面前,懶洋洋的說道:“芝泉,組閣的事你不用擔心,缺額的人選我都已經安排好了。財政部長讓範元濂來接任,司法部長交給章宗祥,農商總長讓老周(周自齊)再回來坐鎮就是。”

段祺瑞心頭一涼,他本以爲袁世凱讓自己出任國務卿是因爲對自己的信任,沒想到袁世凱還是沒有完全放下心,連內閣名單都親自擬定下來。他頓時有一種不痛快的感覺,本來還盤算着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籠絡一些心腹,現在一切都落空了。只怕他這個國務卿比熊希齡還要窩囊一些,畢竟熊希齡出任國務總理還能邀請幾位進步黨的同仁入閣。

他保持着平靜的臉色,把這股不滿暫且壓在了內心深處。

第998章 ,風聲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809章 ,空襲開始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548章 ,東南沿海鐵路網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757章 ,精英團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54章 ,拯救行動第846章 ,造勢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59章 ,別有用心第273章 ,振軍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732章 ,答應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62章 ,堅持到底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5章 ,借力打力第25章 ,值班首日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920章 ,處理第76章 ,散財人氣第398章 ,求婚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280章 ,策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975章 ,山地狼行動結束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299章 ,退和攻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59章 ,別有用心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1025章 ,在成都第979章 ,七月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690章 ,榮歸第1217章 ,內況第201章 ,授勳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167章 ,重傷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465章 ,清理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826章 ,損傷第879章 ,元首制第761章 ,婚姻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1026章 ,風滿樓
第998章 ,風聲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809章 ,空襲開始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548章 ,東南沿海鐵路網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757章 ,精英團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54章 ,拯救行動第846章 ,造勢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59章 ,別有用心第273章 ,振軍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732章 ,答應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62章 ,堅持到底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5章 ,借力打力第25章 ,值班首日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920章 ,處理第76章 ,散財人氣第398章 ,求婚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280章 ,策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975章 ,山地狼行動結束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299章 ,退和攻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59章 ,別有用心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1025章 ,在成都第979章 ,七月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690章 ,榮歸第1217章 ,內況第201章 ,授勳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167章 ,重傷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465章 ,清理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826章 ,損傷第879章 ,元首制第761章 ,婚姻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1026章 ,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