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

莫擎宇接到命令之後,認真分析了粵北戰局的突破點。他很清楚要想真正打垮徵南軍,必須一口氣吃掉蛇嶺的主力部隊,這纔是扭轉整個戰爭的關鍵所在。可問題隨之而來,第七團與徵南軍的主力可以對峙牽制,但沒辦法在正面上打敗對方。

孫繼直是一員勇將,可惜第七團的戰鬥力實在無法恭維。

不過擺在莫擎宇面前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調動韶關城內的教導二團支援第七團,聯手擊潰蛇嶺的徵南軍。雖然教導二團比起教導一團要遜色許多,可是困在蛇嶺的南征軍已經有一個月之久,士氣和物資早已匱乏,正是趁虛而入的大好時機。

次日一早,因爲教導二團尚無團長,莫擎宇指派參謀長劉永浩帶領教導二團,即刻前往蛇嶺參與作戰。

劉永浩在半夜時抵達蛇嶺,與孫繼直會了一面。

在天亮之前,兩個人討論了進攻南征軍主力部隊的方案,第七團和教導二團炮兵隊組成正面進攻的火力網,劉永浩則帶領教導二團兩個營的步兵繞道側翼發動偷襲。

清晨七點,教導二團炮兵隊來到第七團炮兵隊陣地就位,七點三十分準時開火。

儘管教導二團連夜行軍未曾休息,可是長達一個月的養精蓄銳,早已按耐不住戰鬥的**。當孫繼直帶領第七團發動正面進攻時,教導二團馬不停蹄的向南徵軍側翼前進,直到正午總算到達指定地點。

劉永浩發出信號通知孫繼直髮動總攻,之後率部狠狠的向徵南軍側翼衝擊。

孫繼直在正面戰場上接到信號後,一邊動員作戰部隊奮勇作戰,另外一邊甚至將兩支預備隊直接投放到戰場上。

徵南軍困在山溝裡遭受雙重進攻,本來士氣已經十分低落,面對眼前的情況不禁近乎絕望。早上時,各級指揮官還能勉強組織部下迎敵,可中午過後,側翼憑空冒出了一大隊敵人,幾個山頭的連級防區迅速崩潰,牽扯到整個防線的陷入混亂。

戰鬥前前後後進行了兩天,粵軍在十一月三十日早上終於擊潰了南征軍防線。

南征軍一敗塗地,倉皇的向樂昌縣撤退。粵軍一邊收拾戰利品,一邊休整部隊,於十二月一日開始向樂昌縣挺進。

蛇嶺大捷的電報也在這一天凌晨傳到廣州。吳紹霆甚是欣慰,他知道蛇嶺一戰只是一個開端,南征軍主力的潰敗意味着南征軍全軍失去了進攻能力。接下來只要順利奪回樂昌,哪怕蕭耀南親征,也不可能再有回天之力。

很快,廣東軍政府新聞部開始大肆宣傳蛇嶺大捷,繪聲繪色的描述了南征軍潰敗的過程。

軍政府還特意從前線調回了幾名戰鬥英雄,帶着亮閃閃的獎章在省內各地配合宣傳。

一時間,全省民心軍心雙雙高漲。老百姓們並不知道江西和福建的情況,只知道革命粵軍擊敗了北洋軍,廣東安寧的日子得意保全,工商農三界歡欣鼓舞。對於即將面對江西北洋軍的革命粵軍第一師來說,這個消息同樣也是一劑強心劑,身爲革命粵軍最精銳的部隊,他們自然不能讓第三師小看。

蕭耀南在宜章縣聽說前線失利,一整夜都沒有睡上安心覺。他做了深刻的分析,認爲這場戰爭自己已經失敗了。雖然手裡還有兩個團的兵力,可是要想憑藉他們來翻盤,簡直比登天還難。對於他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翻盤,而是如何保證自己有一個體面的收尾。

他和曹錕算是栽在這場戰爭上,但並不意味着自己的前途徹底告終。

凌晨的時候,他親自動手寫了一篇檢討報告,詳詳細細羅列了這次對粵作戰的失敗之處。

除了列舉種種戰略數據和先天條件,他着重強調了以下一段話:

“伐粵之事,是以中央政府之名義,策清地方軍閥之委實,我北洋軍心齊整、武備齊全、戰力雄厚。戰湖南而湖南降,克江西則江西定,制江蘇則江蘇平。何以區區南疆久戰不下,反而誤陷困頓?蓋因粵民上下齊心,粵軍統一規行,我部內無援手,外無策應,故而我部難以寸進。不僅如此,我北洋軍平定湘、贛之後,未有統一令司,前後有失協調,猶如虎入平原遭犬欺。虎本威武,未嘗不敵區區一犬,即便一虎難以奈何,我北洋猛虎何止我部一隻?湘、贛、閩、桂四省若能齊發制粵,縱然粵省有通天之能,亦敗於覆下。”

曹錕收到這份報告時,連拍案暴怒的心思都沒有了,只是懊惱的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的道:“驕兵必敗,驕兵必敗。”

驕兵必敗這句話只是說給長沙司令部的自己人聽,曹錕當然知道他這次作戰失利的重要原因。除了蕭耀南在報告中提到的“四省不能齊發制粵”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北洋內部的派系利益分化。

焦達峰比起李烈鈞、李虎不知差了多遠,曹錕在湖南整編軍隊的時間也比李純要充裕的多,可到最後他只有五個團外加兩個臨時團的兵力,並且只有三分之一是北洋正宗;而李純在江西則有兩個混成旅外加兩個團,戰鬥力相差的不是一個級別。

段祺瑞是袁世凱的心腹臂膀,所以大總統當然更偏心於第三鎮。

第一鎮原本是清廷的嫡系部隊,如今改旗易幟,可依然不是大總統的嫡系,自然沒法跟第三鎮去比。

十二月三日,曹錕去了一封電報給蕭耀南,道:“事已至此,公當盡力保全顏面,吾已有斷腕之決心,雖不甘而亦往。江西李純已有動向,不日友軍即達。或可堅持之處,一定不可輕易言棄。待到廣東平定之日,我等雖無戰功亦有苦功。”

蕭耀南收到這份電報之後,心中算是有數了。他在兩天之後,從宜章縣發兵支援老坪石鎮,意圖重新打通深入粵北的交通線。

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24章 ,城門任務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1020章 ,列車炮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828章 ,揚眉吐氣第836章 ,瓜分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95章 ,調任營長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791章 ,開戰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959章 ,斷交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826章 ,損傷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27章 ,交通意外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76章 ,散財人氣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1129章 ,內幕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52章 ,流氓鬧事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763章 ,孫傳芳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231章 ,在瀛臺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462章 ,口供第1030章 ,收網第92章 ,大校場上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757章 ,精英團第912章 ,暗流第79章 ,傾心一言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418章 ,公開言論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
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24章 ,城門任務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1020章 ,列車炮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828章 ,揚眉吐氣第836章 ,瓜分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95章 ,調任營長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791章 ,開戰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959章 ,斷交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826章 ,損傷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27章 ,交通意外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76章 ,散財人氣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1129章 ,內幕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52章 ,流氓鬧事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763章 ,孫傳芳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231章 ,在瀛臺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462章 ,口供第1030章 ,收網第92章 ,大校場上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757章 ,精英團第912章 ,暗流第79章 ,傾心一言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418章 ,公開言論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