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

“哦,哦,吳將軍,既然如此,您就更不需要躲躲藏藏了,做爲您的好朋友和合作夥伴,就算這是一種新技術,難道對我們而言就沒有共同開發的機會嗎?吳將軍,只要您能讓我們德國技師親眼目睹一下,如果你們的履帶技術真有可用之處,我願意做爲中介方購買這種技術。安德烈拿出一副真摯的樣子,不肯罷休的說道。

吳紹霆尋思了一陣,他自認爲自己與張志誠設計的履帶無甚可道之處,索性就讓德國人看上一看,哪怕真的看中了也不要緊,正好還能多賺一筆。

“那好吧,過幾天我安排一下。”

“哈哈,吳將軍果然是值得信賴的朋友,我們德意志帝國絕不會忘記你這個合作伙伴。”安德烈十分愉快的說道。

就在這時,一匹快馬闖進了碼頭大門,馬上是一名士官。

士官經過一番通報,總算把一份都督府通訊數剛剛接到的電報交到了鄧鏗手上。

鄧鏗先看完電報,臉色立刻大變,急忙趕到吳紹霆這安,低聲說了道:“霆帥,四川和武漢出事了。”

吳紹霆皺起了眉頭,卻沒有急着詢問,他先向安德烈告辭,把剩下的事情交給何福光來處理,自己返回了小轎車上準備打道回府。上車之後,他才向坐在副駕駛席上的鄧鏗問及事情原由。

“六月六日,四川督軍陳宦聯合劉存厚向成都的熊克武開戰,熊克武的三個師猝不及防,激戰兩天之後從成都敗退,現盤踞在川康北部,羅佩金、戴勘等部自稱中立。六月九日,袁世凱委任徐樹錚出任代理長江中游警備司令,率領第一師一部、第七師一部、鄂軍兩個旅組成討賊軍,準備從南北夾擊白朗起義軍。”鄧鏗拿着電報唸了道。

聽到後半句話,吳紹霆不禁暗暗嘆了一口氣,昔日因爲收復外蒙而名聲大噪的大英雄徐樹錚,如今竟然淪爲鎮壓國內起義農民軍的小人物,真不知道這算不算造化弄人。

“這兩個消息是怎麼來的?”吳紹霆冷靜的問道。

“四川的情況是熊克武部下餘際唐發出的電告,北京的消息是國府正式通電。”鄧鏗道。

“陳宦和劉存厚怎麼突然就向熊克武下手了,他們是以什麼名義開戰的?”吳紹霆尋思一陣,接着又問了道。

“餘際唐在電報裡有說這一點,北京方面於六月五日又頒佈了新法令,收編各省雜餘武裝,統一省府,除軍政府之外所有勢力皆限期整改。這個法令昨天下午都督府通訊處也收到了,不過當時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咱們廣東省內並無雜餘勢力。”鄧鏗立刻說道。

“限期整改?哼,六月五日頒佈的法令,六月六日就開打,這是在說笑話呢。滇軍和黔軍只怕也被收買了,要不然統一省府的行動爲什麼不拿他們開刀?”吳紹霆冷冷的笑了起來,他現在可以確定袁世凱的用意了。所謂的統一省府,無非是給了各省軍閥一個口實,讓南方各省內部勢力爭個你死我活,北洋政府則坐等漁翁之利。

四川只不過是挑起一個開端,拿出一個榜樣來讓其他督軍看在眼裡。熊克武好歹還是四川省省長,手裡的兵力也不弱,結果就這麼被打的一敗塗地。由此可見,其他省內任何勢力都有機會做大,今天的督軍未必能坐穩到明天,到底是要看看誰先下手。

除了四川之外,只怕接下來要行動的就是廣西和福建。一年前陸榮廷還是堂堂的廣西督軍,粵桂戰爭之後卻讓人橫刀割掉了半壁江山,這口氣自然咽不下去。再者袁世凱這次利用新法來針對廣東,正是陸榮廷報仇雪恨的大好時機。福建李厚基雖然不如陸榮廷這般深刻,但只怕仍然會唯命是從,許崇智的那點人馬不過是泰山一葉罷了。

鄧鏗見吳紹霆不語,嘆了一口氣,憂心忡忡的說道:“袁世凱果然是在步步緊逼,只票用不了多久,廣西、福建也會出事。更讓人擔心的還是整個國內的局勢,各省勢力錯綜複雜者比比皆是,誰都不甘心丟掉自己的地盤,弄不好會成軒然大波。”

吳紹霆表情鎮定,嘴角帶着一絲若隱若現的笑容,不疾不徐的說道:“既然袁世凱招招使狠,我若再不做出反應,只怕他還會來更狠的。至於這場‘軒然大波’,未必對我們沒利益,關鍵還在於我們到底怎麼應對。”

當天晚上,吳紹霆召開了一次參謀長會議,正式決定做出更強硬的迴應。

僅僅兩天之後,廣東軍政府對外公開發布軍事通電,高調宣佈無限制擴軍計劃。就在通電的當天,密謀準備已久的裝甲團和騎兵團由預備役狀態轉爲正規軍編制,編成廣東第一騎兵師。騎兵師長由第三十七師副師長李濟深調任,副師長由第七團團長孫繼直升任併兼任總政委員,原第十一騎兵團團長李文範升任總參謀長。

第一騎兵師轄下第一裝甲團,第二裝甲後勤團,第十一騎兵團,第十五騎兵團。林文龍繼任第十一騎兵團團長,唐生智調任第十五騎兵團團長。總計兵力八千五百三十三人,預計十五天之內完成所有建制。

爲了表彰第十一騎兵團在騎兵師的特殊地位與昔日戰功,吳紹霆特意將第十一騎兵團定名爲光榮騎兵團,並着令軍事部永久保留其番號。

騎兵師是早在計劃之內,並且精心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無論戰馬、人員和武器裝備,早在廣東戰爭結束之後立刻就開始籌備。因此騎兵師的組建並無太多難度,幾乎命令下來,各級單位按照計劃內的編制迅速就位,很快就形成了規模。

就在騎兵師有條不紊進行組編之際,沒過多久,吳紹霆又公開宣佈組建廣東第二衛戍師的計劃。衛戍師包括第十二邊防大隊,廣州城防團,江門、中山等地的海防團,以及直屬都督府憲兵部隊。這些部隊將統一整編爲廣東防衛部隊的序列,主要負責廣東境內安保防務。

計劃內一共編制五個團,分爲南方防務團、粵北防務團、梧州防務團、梅汕防務團以及憲兵團。其中憲兵團爲特殊編制,分爲憲兵司令部和近衛隊,前者負責廣東各軍執法,後者爲作戰部隊,專事保衛廣州城境。第二衛戍師只設副師長、總參謀長以及總政治委員,師長不設,由吳紹霆直接統御領導。

吳紹霆在公佈計劃的第二天,即任命鄧鏗爲衛戍師副師長,陳炯明爲總參謀長兼任總政治委員。全師總計一萬二千三百人,是粵軍師級作戰單位最大的編制,預計最快需要四十五天的時間完成所有序列的編組。

廣東軍政府兩個師的擴建消息一經公開,廣東全省最先震動,隨即這種震動猶如傳染病,席捲了整個南方,直至傳到北京國府中央。一年前吳紹霆纔剛剛與袁世凱握手言和,並接受陸軍部的番號改編,短短一年之後這份薄弱無力的限制即被打破,廣東一下子從三個師的編制擴增爲五個師,預計總兵力接近五萬。

遙想當年粵軍區區兩萬人就能跟北洋打得天翻地覆,如今兵力翻了一倍,真不知道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南北雙方再次到了劍拔弩張的地位,局勢氣氛裡瀰漫的硝煙味道越來越濃,所有人都在擔心,不知何時何地迸出一粒火星,一下子燃爆了整個中國。雖然老百姓們不喜歡打仗,可是卻熱衷於討論打仗。對於這次國內局勢急劇逆轉,幾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是北洋派在故意挑釁,但終歸還要看究竟誰先打響第一槍。

六月二十八日,北京新華門懷仁堂大總統辦公室。

袁世凱冷笑着“哼”了一聲,把電報扔在了桌面上,接着慢條斯理的說道:“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我倒要看吳紹霆這次能怎麼掀風推浪。現在的局面很明白,大家都自顧不暇,誰也不想打仗,所以在這個時候誰先開火誰就是衆矢之的。”

段祺瑞皺着眉頭揣摩着袁世凱的話,他心裡可沒有袁世凱現在這麼輕鬆,吳紹霆公開打破了一年前陸軍部的番制條例,這可是不給陸軍部好顏色了。再者他也覺得廣東擴軍很棘手,大總統原本想要打壓廣東,現在卻適得其反,一旦局勢失控一切可都很難說了。

站在一旁的楊士琦同樣一臉疑惑,不過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連忙說道:”大總統,難道你沒打算開火?”

袁世凱大聲的笑道:“用得着我來開火嗎?我在這個位置上,自然有更好的辦法。廣東再能打也不過就那麼幾萬人,吳紹霆自詡得了人心和大義,敢孤注一擲的跟我一拼,去年我們已經吃了一虧,今年怎麼可能還在同樣的地方犯同樣的錯誤?”

楊士琦有些擔憂的說道:“在下知道大總統意欲利用南方軍閥互相混戰,從而消耗南方的實力。可是陸榮廷去年就不是廣東的對手,今年吳紹霆擴增軍備,只怕陸榮廷未必能按照大總統的心意辦事。”

第170章 ,會師第1114章 ,預言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916章 ,被俘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1130章 ,改變困局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210章 ,分裂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1004章 ,發落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0章 ,空額規則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75章 ,以德服人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558章 ,碼頭上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910章 ,事先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254章 ,巷戰第1135章 ,改制第215章 ,開刀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530章 ,急流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58章 ,雞毛令箭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78章 ,拜訪恩師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690章 ,榮歸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935章 ,條件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953章 ,毒氣彈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959章 ,斷交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416章 ,交心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246章 ,窗戶紙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936章 ,用意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1027章 ,在越南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732章 ,答應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659章 ,梧州深夜
第170章 ,會師第1114章 ,預言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916章 ,被俘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1130章 ,改變困局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210章 ,分裂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1004章 ,發落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0章 ,空額規則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75章 ,以德服人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558章 ,碼頭上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910章 ,事先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254章 ,巷戰第1135章 ,改制第215章 ,開刀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530章 ,急流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58章 ,雞毛令箭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78章 ,拜訪恩師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690章 ,榮歸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935章 ,條件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953章 ,毒氣彈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959章 ,斷交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416章 ,交心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246章 ,窗戶紙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936章 ,用意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1027章 ,在越南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732章 ,答應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659章 ,梧州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