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

陸裕光拍案震怒,昨天王成武還信誓旦旦的發來電報告知勝券在握,沒想到才過了一夜又變了樣。不過他或多或少還是認爲有情有可原的地方,粵軍援軍的消息必須儘快探查清楚。

接下來幾天,封開縣戰場的戰事自白石界陣地一輪爭奪之後,漸漸趨向了對峙狀態。雖然交火只有三天時間,可是粵桂雙方損失都十分慘重。再加上肇慶的預備役順利補充了二團兵員,增加了白石界防線的戰鬥力,桂軍知道短期之內要想有所突破很困難,索性偃旗息鼓。

唯一還有戰火的則是六團和炮兵團,不過桂軍第三混成協進攻的勢頭下降不少,山區的戰事也只剩下零零碎碎的小規模駁火。粵軍炮兵團原打算趁着這個空隙狠狠發威一場,哪裡知道連續四天的開炮,終究引來了一場意外。一門格魯森大炮竟然炸膛了,三個炮手和一個炮兵指揮當場炸翻,兩死兩傷。

張達開不得不下令暫停各炮作業,這些大炮長時間作戰確實讓人不放心。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炮兵這樣的技術工種尚且屬於高危行業,其危險性不亞於在二十一世紀核電站工作的工人。連外國進口的大炮都無法保證質量,更別說國產貨了。

直到八月十九日,兩廣的新聞聚焦點終於從封開縣戰場轉移到了北線信義縣戰場。

莫榮新率領梧州四個營兵力北上之後,一開始態度十分柔和,並沒有與粵軍第一團和教導團硬碰硬,他的目的是拖住敵人南下進犯梧州,沒必要帶着強烈的進攻性質。然而韋汝驄沒有莫榮新那樣淡定,他的任務是進攻梧州。

粵軍連續發動了兩次圍攻,在十五日下午掃清信義縣桂軍殘部,攻佔了信義縣全境。

莫榮新收編了信義縣獨立營殘部,在廣賀官道沙頭鎮設下司令部,選擇了地理十分開闊的沙頭鎮北面,花了四天四夜,動用全軍不間隙的趕工,佈下了橫切面六裡之長的塹壕陣地。

對於莫榮新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大膽的戰略決策。六裡之長的陣地,就算不計較縱深,第一線至少要容納三個營的兵力進行防守。他手裡滿打滿算只有五個營的兵力,全部投入陣地之中也不足組織兩道防線,更別說還要留下預備隊和督戰隊。

雖然如此,可粵軍若要發動進攻,也必須投入相同的兵力來作戰。也就是說這個戰場同一時間可以容納超過六個營的攻守兵力,保守的計算可達到三千人。

莫榮新知道封開縣戰場的高強度作戰,已經讓粵軍大敢壓力,如果信義縣這邊再次開闢第二個高強度戰場,只怕粵軍根本消耗不起。當然,桂軍同樣消耗不起。他只想利用大規模的陣防線打一場心理戰,如果能嚇住粵軍那是最好,北線將會是一場無聲的戰爭,如果粵軍不計後果的發動進攻,大不了拼一個魚死網破。

桂軍消耗不起還能重頭再來,粵軍消耗不起可是亡省亡軍的下場。

韋汝驄確實猶豫了兩天時間,他知道用四天時間挖出來這麼長的塹壕,工事肯定不牢固,可是就算不牢固也是一道防線,突破防線是要拿士兵的性命去填。他同樣也很清楚莫榮新的想法,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一場狠的。

其實韋汝驄此番南下作戰的目的已經達到,成功吸引了梧州後續兵力到北線來。莫榮新現在擺出這個架勢顯然也是不想打。與其兩個戰場同時決勝負,還不如省一省心,把決戰的任務推給封開縣戰場好了。

從十五日到十七日,韋汝驄一直在召開團部軍事會議,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分析眼前的戰局,以及推測整個兩廣的大局面。可是無論從哪一個方面去想,一團和教導團跟莫榮新打這一場硬仗都是不划算的。

韋汝驄的戰略任務已經達到,莫榮新的戰略任務也已經完成,這個時候再打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真要硬碰硬,等到北洋軍南下時,粵軍主力消耗太大,吃虧的肯定還是自己。

然而,如果不是一道從南寧突然發來的情報,或許韋汝驄真的會選擇保持現狀跟莫榮新對峙。都督府特勤處南寧情報站剛剛組建的第一天,十分幸運的蒐集這份情報,這份情報對整個粵桂戰爭的局面影響極大。

十七日晚上,陸榮廷在南寧都督官邸大發了一通脾氣。今天下午他接到了一份來自梧州的電報,詳細彙報了跟廣東開戰以來的作戰細節,桂軍雖然攻佔了廣東境內的封開縣,可是十天不到的時間裡竟然損失了將近八百人的兵力,各種戰耗物資超過五十萬。

這份電報是原第三混成協協統林俊廷留在梧州的心腹發來的,在這份電報送達之前,陸裕光故意限制了梧州發往南寧的所有電報。前段時間作戰的彙報,陸裕光幾乎全部是報喜不報憂,甚至還添油加醋、謊報戰況。

陸榮廷一直很信任也很器重自己的這個義子,再加上調任陸裕光坐鎮梧州之前,他在南寧跟李漢章制訂了一套詳細的戰略佈局細節,只要陸裕光遵照這套方案執行即可,根本不存在任何擔憂的地方。因此這八、九天時間裡,他一直以爲陸裕光送來的戰況彙報是真實的,沒有深入辨析。

哪裡知道陸裕光膽子竟然這麼大!今天的這份電報如同當頭一棒,打的他差點吐血出來。

“老子想要跟吳紹霆硬碰硬的話,還他媽的等到今天嗎?在賀州老子就跟粵軍拼上了。說了多少遍,走之前我說了多少遍?咱們的戰略是拖住粵軍,不是兩廣打得兩敗俱傷。要打也是北洋軍跟吳紹霆打,坐收漁翁之利的人是老子,是老子!”陸榮廷話語配合着手勢,情緒十分激動,發福的臉上早已經填滿了怒色。

陳樹勳、李漢章以及一衆軍官站在面前,所有人臉色都不好看。倒不是因爲都督大發脾氣,而是陸裕光在前線闖出了這麼大的禍,顛覆整個軍政府參謀部制訂的計劃。這可是威脅到大局利益的事。

喘了一陣粗氣,陸榮廷緊接着又大罵了起來:“早知道,早知道就不該把老林調回來。老林留在梧州肯定能看得住這孽障!現在可好,難怪曹錕在湖南一直磨磨蹭蹭不肯南下,姓曹的就是在看我們的好戲!”

陳樹勳嘆了一口氣,沉着聲音說道:“都督,現在說這些都沒用。當務之急我們應該儘快想出解決之策,不能再讓前線的損失加劇下去。陸少帥主動反守爲攻,放棄了梧州的防守優勢,突入粵境作戰,這幾乎完全是揹着計劃而行呀。”

他故意隱藏了自己的怒意,畢竟陸裕光是陸榮廷的義子,有些話還是要留有餘地。

第20章 ,請客吃飯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769章 ,北京大本營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67章 ,重傷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1089章 ,僵局第80章 ,一介武夫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365章 ,初見袁世凱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65章 ,自討苦吃第25章 ,值班首日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84章 ,張謇青睞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58章 ,雞毛令箭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478章 ,轎車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429章 ,全省振興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509章 ,戰之心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1217章 ,內況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809章 ,空襲開始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628章 ,開春之四川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201章 ,拜年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78章 ,拜訪恩師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856章 ,信與證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393章 ,北方帶來的消息
第20章 ,請客吃飯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769章 ,北京大本營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67章 ,重傷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1089章 ,僵局第80章 ,一介武夫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365章 ,初見袁世凱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65章 ,自討苦吃第25章 ,值班首日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84章 ,張謇青睞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58章 ,雞毛令箭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478章 ,轎車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429章 ,全省振興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509章 ,戰之心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1217章 ,內況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809章 ,空襲開始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628章 ,開春之四川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201章 ,拜年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78章 ,拜訪恩師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856章 ,信與證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393章 ,北方帶來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