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臺灣問題

顧維鈞這番安慰的話,卻並沒有起到任何安慰的作用。

曰本議和代表團的成員們不是傻子,自從中國宣佈加入世界大戰之後,在國內一系列的整頓耳熟能詳。就好比他們現在所在的這座和平大飯店,當飯店門樓上高高懸掛着法國國旗,如今卻換成了一面面的小彩旗。

中國在這場戰爭當中付出了許多,戰爭結束之後當然要得到彙報,哪怕換做是曰本都會毫不猶豫的如此行事。

但是面對中國代表團如此強硬的議和前提要求,再加上來之前內閣會議早已確定臺灣歸屬問題,曰本議和代表團除了答應這個條件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辦法了。

雖然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在談判桌上還沒開始正式談判,就已經在對方威『逼』的氣勢之下選擇妥協,可謂是未戰而挫銳氣。可想而知接下來的談判會多麼困難,中國方面必然會提出更多超乎想像的條件。

當天下午三點鐘,西園寺公望與中國外交部部長伍廷芳簽署《臺灣歸還確議書》,並且規定從後天凌晨十二點開始計算時間,直到七天之後曰本在臺灣所有官方機構和軍事人員撤離,屆時中國即可派遣官員和軍隊收歸臺灣主權。

按照中國代表團的意思,在臺灣主權沒有正式收歸之前,是不會與曰本方面再做下一步接觸。因此中日雙方簽署了這份“確議書”之後,雙方便結束第一次會議,隨即則是聚精會神安排臺灣主權移交的相關事宜。

傍晚時,中國方面在和平大飯店舉行了一場簡單的發佈會,公佈中國嚴肅收回臺灣主權的結果,並且預先通知關於臺灣日後行政和管理問題。

消息一經傳出,哪怕是晚上的時間,中國上上下下都爲之振奮不已。

縱然臺灣主權移交還需要幾天的等待,但老百姓們在聽說中國議和代表團“不拿回臺灣不談議和”決心之後,所有人都認爲這件事是蓋棺定論,曰本人休想再有任何小動作。

對於任何一箇中國人來說,如今不僅僅是貧弱民族大翻身,更是確定中國代替曰本成爲亞洲新興列強。而這一切的功勞當之無愧要算在偉大元首吳紹霆身上,先是利用外交和軍事雙重手段收回青島主權,又通過戰爭消除曰本在滿洲特權,繼而就是香港、西藏、蒙古,今天輪到臺灣,中國版圖可謂是齊全了。

臺灣的收回,不僅僅意味着中國版圖恢復齊全,更重要的是讓中國做好與世界列強爭霸的準備。只有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纔有資格向世界列強叫板,而隨着中國在南亞和朝鮮推行的一系列反殖民侵略措施,中國已經成爲一個向海外拓展勢力圈的新興大國。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南京總統府沒有閒着,在總統府的高官顯貴們眼裡,這次臺灣的事情一定十拿九穩。英國人一去不復返,曰本早已窮途末路,第二次議和如果都不珍惜,曰本簡直就是不自量力。

因此,關於臺灣的行政規劃以及地方政權建設問題,自然而然列入首要議程。

經過幾次zhèngfu會議,又與昆明元首行營進行了多次聯絡,一份關於臺灣省建制的草案總算浮出水面。國策研究室與總統府其他相關部門連夜趕工,認認真真的甄別草案漏洞之處,甚至連錯別字一個都不放過。

經手此事的官員心知肚明,這將是自己載入史冊的大好機會,縱然入不了國家歷史,最起碼也能在臺灣地方歷史上留下一記筆墨。

很快,一份最終草案發到昆明元首行營,只有經過元首吳紹霆簽字確認,草案才能將“草”字改爲“定”字。

吳紹霆對臺灣問題同樣關心入微,東南沿海門戶重地,落入曰本人之手已有數十年之久,不可不謂是中國第一等心頭大患。如今臺灣塵埃落定,不僅是解決了這個心頭大患,更是使得國土完整,東南沿海有了一面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

在看到第一任臺灣省省長名單人選時,吳紹霆微微皺了皺眉頭,很顯然南京總統府對這件事很是小心翼翼,生怕有任何越軌的嫌疑,因此沒有給出確定的人選,而是讓元首來從可選人員當中指派一個。

“張人駿,李厚基,朱執信?”他緩緩的念出了這三個名字。

沉默了一會兒之後,他隱隱約約猜出擬定這份人選名單的人應該是馮國璋。

馮國璋縱然行將就木,可對方與段祺瑞一樣,都是一心一意爲了北洋的血脈。只不過兩個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也因此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式。

不管怎麼說,馮國璋肯定是希望北洋的勢力能夠壯大起來,就算不能壯大也一定要能夠延續下去。故而在這幾年時間裡,馮國璋一直利用副總統和北洋公黨黨首的身份,儘可能的爲北洋後輩們安排合適的位置,以此來保證北洋勢力不會消散。

但馮國璋畢竟是一個有見識的人,他知道中央zhèngfu不是北洋當家,理所當然還是要考慮到真正當家人的看法。正所謂古往今來功高蓋主者皆不得好死,當初北洋zhèngfu正是因爲沒能及時處理類似的問題,才導致時至今日天下易主。

從這三個候選人名字裡不難看出,張人駿是前清的老官僚,與北洋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僅僅是論資排輩以及政治能力上適合處理臺灣問題;李厚基是北洋舊將,當年一直在福建任職,對臺海方面或多或少有一些瞭解,由其擔任臺灣省長還能加強與福建的聯繫;至於朱執信顯然只是爲了顧及吳紹霆的看法,如果元首要安排自己的嫡系來接管臺灣,當然不能違背這番意思,更不能因此讓人以爲馮國璋不把元首放在眼裡。

再者,中央zhèngfu教育部原本還有一位教育大鱷蔡元培,朱執信南調臺灣之後,這位教育大鱷正後能順理成章的扶正上位。

將這份草案文件送到元首辦公桌上的鄧鏗略微等了一會兒,他看到吳紹霆依舊是一副沉默不語的樣子,於是試探的問道:“元首,您打算如何安排臺灣的事?”。.。

第619章 ,下手第895章 ,山縣有朋第952章 ,態勢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1121章 ,亞洲國際銀行第1053章 ,預兆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120章 ,鬧劇之後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110章 ,擺架子第5章 ,初識倪端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20章 ,岑春渲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60章 ,裝模作樣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889章 ,分寸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897章 ,南訪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217章 ,談不攏第1044章 ,伏筆第879章 ,元首制第672章 ,五十慘案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508章 ,再逼第79章 ,傾心一言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90章 ,先斬後奏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45章 ,施恩人心第246章 ,窗戶紙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1042章 ,罪證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61章 ,突來意外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884章 ,閉幕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649章 ,離間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613章 ,瀘州和成都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979章 ,七月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1135章 ,改制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952章 ,態勢第273章 ,振軍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462章 ,口供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
第619章 ,下手第895章 ,山縣有朋第952章 ,態勢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1121章 ,亞洲國際銀行第1053章 ,預兆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120章 ,鬧劇之後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110章 ,擺架子第5章 ,初識倪端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20章 ,岑春渲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60章 ,裝模作樣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889章 ,分寸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897章 ,南訪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217章 ,談不攏第1044章 ,伏筆第879章 ,元首制第672章 ,五十慘案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508章 ,再逼第79章 ,傾心一言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90章 ,先斬後奏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45章 ,施恩人心第246章 ,窗戶紙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1042章 ,罪證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61章 ,突來意外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884章 ,閉幕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649章 ,離間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613章 ,瀘州和成都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979章 ,七月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1135章 ,改制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952章 ,態勢第273章 ,振軍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462章 ,口供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