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戰之心

都督辦公室裡,軍政府重要人物幾乎都在場,衆人面色俱怒,之前大家只以爲袁世凱利用新法故意挑起事端,可現在這兩份電報揭露了是袁世凱在幕後操控的陰謀。從四川熊克武到廣西的劉震寰、劉谷香,接連發生的戰爭變故廣東方面一直沒有插手,可袁世凱非但沒有收斂,反而得寸進尺,進逼的更厲害,這口氣無論如何都忍不下去。

吳紹霆看手裡的兩份電文,氣沖沖的丟在了辦公桌面上,臉色十分震怒和陰沉。

何福光看到吳紹霆這樣的態度,心裡已經知道這位年輕的將軍不可能再忍讓下去了。他上前一步,鄭重其事的說道:“霆帥,是可忍孰不可忍,咱們退一寸袁世凱就進一丈,再這麼下去袁世凱可就要欺負到咱們頭上來了。”

陳炯明也義憤填膺的連忙說道:“是啊,桂林的事可以不顧,漳州鎮守使許將軍可是我們共進會成員,我們共進會成立的消息傳出去之後,許將軍是外省第一個申請入會的人。漳州與廣東脣齒相依,它可不能跟桂林相提並論。再者,梧州那是粵桂戰爭兄弟們流血流汗拼下來的,豈能輕易丟掉!”

吳紹霆豁然從座位上站起身來,雙手撐在辦公桌上,用一種氣勢十足的語氣說道:“袁世凱咄咄逼人,還真以爲我們廣東好欺負。既然他敢進逼,那我們也敢反抗!馬上通知第三十七師、三十九師傅,分別在雲浮、肇慶和潮州、梅州全軍集結,總後勤部和各師後勤部着手籌備戰略物資。今晚我親自去見樑卓如,北邊就不用再等了,吩咐秘書處於主任,兩天之內把聯合聲明的草稿擬定,我要親自通電全國,抵制袁世凱新法。”

何福光頓時感到大戰臨頭的氣氛,不過卻沒有任何怨言,在他看來廣東早該有所動作纔是。他莊重的點了點頭,大聲答應道:“明白!全軍備戰最多隻需要七天時間,這次一定叫袁世凱好看!”

鄧鏗也趕緊說道:“我這就去通知卓如先生。”

說完,兩人率先退了出去。其他幾位部長也都各自告辭,着手忙碌備戰事宜。辦公室裡只剩下岑春渲、陳炯明和鄒魯三人。

吳紹霆看了三人一眼,心頭的仍有餘怒,臉色很不好看,生硬的說道:“諸位,自從去年廣東戰爭結束,我廣東一直安分守己,一心只圖謀安定省內、保境安民。至於成立國民共進會,一切後果諸位也曾考慮其中,但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中華民國誕生之初,已然賦予民權,憲法也保證我們組建政黨的合法。現在,袁世凱擔心我們共進會威脅他的地位,不僅擅改約法,專橫無理,利用種種卑鄙的手段來打壓我們。”

岑春渲、陳炯明和鄒魯三人目光嚴謹的盯着吳紹霆,聽着這番發自肺腑的言論,幾乎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之處。

吳紹霆深吸了一口氣,語氣嚴肅的又說道:“我知道,諸位心中都不希望再招惹兵災,也省得讓外人以爲我們廣東軍政府恃強自大、頻頻發動戰爭!但是我要試問諸位,難道大家都希望不做任何努力,讓苦心醞釀一整年的共進會就這麼解散,甘願接受袁世凱不合法、不合理、不公正的新法嗎?”

陳炯明不假思索,立刻說道:“絕不!我們成立共進會的目的,就是希望放棄干戈的手段,以政治的方式來協商國家大事。我們已經在努力避免兵戎相爭,真正想要大動干戈的人不是我們,而是袁世凱!”

鄒魯沉重的嘆了一口氣,咬着牙說道:“就算這次忍了,袁世凱也不會善罷甘休,他必然會想盡辦法打垮我們廣東軍政府纔會收手!”

吳紹霆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大聲說道:“竟存,海濱先生,你們的話說出了真正的道理。沒錯,不管我們用什麼方式來改善南北的關係,只要袁世凱在大總統位置上一天,我們的努力都是白費,我們始終都是他的眼中釘!”

岑春渲微微嘆了一口氣,臉色顯得很冷靜,他一直都沒說話,而現在向吳紹霆問了一個問題:“霆帥,你真的決定開戰嗎?”

吳紹霆停頓了一下,隨後擲地有聲的說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等道理任誰都懂。我吳紹霆一介武夫出身,恩怨分明,自有原則,哪怕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也不會讓人欺負到頭上來。”

岑春渲深沉的說道:“既然霆帥心意已決,我等自然願與霆帥共同進退。軍事不是老頭子所擅長,但老頭子這伏櫪之軀必不會退縮半分,竭盡所能貢獻力所能及。”

前幾年他一直寓居上海,觀察局勢,坐而待沽,自從選擇南下廣州,已經是做出了人生一大轉折的決定。他之所以南下廣州並非是圖謀一個地方軍政府高官厚祿,而是提前把賭注押在吳紹霆身上,等待着吳紹霆做出一番驚天震地的大事。雖然才才短短不到兩年時間,但眼觀現在國內的情況,未嘗不是一次崛起的大好時機,該是放手一搏的時候了。

無論廣東能否對抗北洋集團,他都相信以廣東目前的實力,在南方奠定更大的勢力並不難。這個地方軍政府也該挺身而出,站在競爭國家大權的位置上。

幾天後,《廣州民報》刊登了袁世凱與廣西、福建的密電原文。這是吳紹霆故意安排鄒魯披露這件事。他知道袁世凱能夠把新法頒佈出來,已然不會在乎國內的怨言聲勢,披露這份電報也不能給北洋政府帶來實質上的壓力。不過,他公開這份電文的目的最主要的還是鼓動廣東省內,讓省內各界都看清楚形勢所趨,爲廣東開戰營造合情合理的原由。

電文一經刊出,當天就在廣東全省引起了轟動,戰爭的陰雲再次瀰漫天空,但廣東民間的輿論一致都在指責袁世凱是挑起戰爭的元兇。輿論聲勢漸漸水漲船高,怨言很快轉變爲怒言,無論是軍政府的筆客還是文化界的知識分子,很快撰寫出多篇文章,先一輪向北洋政府發動了口誅筆伐。

就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吳紹霆與梁啓超在廣州都督府共進會大禮堂召開了一場新聞發佈會。這場新聞發佈會恰逢其時,與之前披露袁世凱密電的輿論聲勢相輔相成,碰撞出極大的火花。吳紹霆代表的國民共進會與梁啓超代表的進步黨,在新聞發佈會上正式發佈了《兩黨捍衛國家法度和民主共和精神的鄭重聲明》。

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72章 ,誓師大會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424章 ,在日本第18章 ,敢作敢爲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05章 ,又見不屑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3章 ,碼頭別見第1140章 ,佈政第1102章 ,投彈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82章 ,不期而遇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60章 ,裝模作樣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090章 ,扭轉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880章 ,鞏固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732章 ,答應第80章 ,一介武夫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74章 ,展示效果第1039章 ,人肉炸彈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310章 ,打垮蕭耀南第220章 ,岑春渲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253章 ,戰賀州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937章 ,預計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434章 ,清數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82章 ,不期而遇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826章 ,損傷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27章 ,交通意外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982章 ,肇事第803章 ,大夜襲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85章 ,起義會議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434章 ,清數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11章 ,整頓軍務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
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72章 ,誓師大會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424章 ,在日本第18章 ,敢作敢爲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05章 ,又見不屑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3章 ,碼頭別見第1140章 ,佈政第1102章 ,投彈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82章 ,不期而遇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60章 ,裝模作樣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090章 ,扭轉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880章 ,鞏固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732章 ,答應第80章 ,一介武夫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74章 ,展示效果第1039章 ,人肉炸彈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310章 ,打垮蕭耀南第220章 ,岑春渲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253章 ,戰賀州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937章 ,預計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434章 ,清數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82章 ,不期而遇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826章 ,損傷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27章 ,交通意外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982章 ,肇事第803章 ,大夜襲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85章 ,起義會議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434章 ,清數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11章 ,整頓軍務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