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軍閥與政客(下)

由於桃花峪黃河鐵路橋的一座橋墩被撤退的北洋軍炸燬,使得整斤,京漢鐵路交通中斷,火車已無法通過,黃河兩岸的交通又回到了從前那種原始狀態。

木船、羊皮筏,這就是現在桃花峪黃河兩岸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量的聯合陣線部隊就是利用這種落後的交通工具渡過黃河,繼續向北進軍。後勤輻重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從南岸運送到北岸的,而且由於北岸的鐵路車皮嚴重匿乏,即使在北岸。也必須依靠騾馬大車進行後勤保障。

現在的桃花峪人喊馬嘶,一片喧鬧。因爲鐵路通車而失去用途的黃河渡船再次派上了用場,那些丟掉手藝多年的船工也被召了回來,繼續着那黃河之上喊了幾千年的號子。現在是汛期,黃河水流湍急,不然的話。聯合陣線甚至打算在這黃河之上架設一座浮橋呢。

聯合陣線原本打算就在那座鐵路橋旁邊架設一座以木船、木板爲基礎的浮橋,但是當那個意大利橋樑技師得知之後,立即阻止了這一行動。他用計算公式和草圖說服了那些軍官,讓他們明白,漢江上可以架設浮橋,但並不代表着黃河上也可以這麼照葫蘆畫瓢,聯合陣線的工兵部隊嚴重缺乏歐洲軍事強國的工程設備和機器,在汛期是不能蠻幹的。

現在,那位意大利橋樑技師正指揮工人和技術人員在鐵路橋上忙碌,這既是爲了修復這座鐵路橋,同時也是爲了給這位麥利那多先生掙一筆可觀的酬金,爲了掙到一萬英傍,而不是五千英傍,這位意大利橋樑技師甚至就在橋上搭了座帳篷作爲自己的寢室,吃住都在大橋上。

現在,又到了吃午飯的時候,當那開飯的軍號聲響起之後,麥利那多先生不得不留下幾名工人看着那橋墩上剛剛澆注的混凝土,用溫度計測量混凝土的溫度,然後讓其他工人趕緊到岸上吃飯。

工人們走後,麥利那多不甘心的也離開了橋墩。上了一艘木船。負責保護他的那幾名士兵划起船槳。將船刑向南岸。

到了渡口,那裡已擁擠不堪。麥利那多焦急的看了眼掛錶,然後吩咐士兵將船划向蘆葦蕩,他要從那裡上岸,然後再去引橋吃飯。

顯然有人與麥利那多做着同樣的打算,所以。當麥利那多的船駛進蘆葦蕩之後,另一艘木船也跟了過來。幾乎同時在淺灘上擱淺。

麥利那多扭頭看了眼那艘木船,發現船上有幾個小販打扮的漢子。這與這裡的氣氛格格不入,自從南北開戰以來,這種肩挑負販的小販幾乎在豫北消失了,現在戰爭實際上還沒結束,這些小販怎麼有膽量到這裡做買賣呢?

作爲一個意大利橋樑技師,麥利那多隻關心技術上的問題,商業問題他並不懂,所以並沒有在那幾個小販身上浪費時間,上了岸後,便帶着兩個貼身保鏢向引橋方向走去,而那幾個小販也一直跟着麥利那多。直到接近引橋的時候才分開,向鐵路橋管理處方向走去。

這幾個小販到了鐵路橋管理處。立刻被尖兵攔了下來,搜身之後被帶往渡口指揮部。

渡口指揮部司令是總參謀部派來的一個上校參謀,見了那幾個小販。只談了幾句,便批了條子,讓一名參謀領着他們去了車站,半個小時後。一列運送輻重的火車被搬空了車廂,調頭往南行駛,這幾名小販就跟着參謀上了火車,坐在守車裡直接就趕到鄭州城。

離開鄭州火車站,那參謀領着這幾個小販先去了城防司令部,然後又在一名副官的陪同下帶着這幾名小販去了城北一處兵營。

現在,這座兵營戒備森嚴,因爲總司令趙北就在這裡視察,並慰問官兵,所以,這幾名小販就只能在兵營外頭等候,這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直到總司令一名貼身衛兵趕來,纔將這幾名小販帶進了兵營。

“這位長官,見了總司令的面,俺們是叫“總司令。好,還是叫“委員長,好?”其中那名看上去像是領頭的小販問那具兵,這一開口,就是山東口音。

那衛兵抓耳撓腮,想了想,說道:“叫“委員長,好了,你們雖然是兵,可是現在不是咱們聯合陣線的,叫“總司令。好象不方便

那小販急忙從褡褳裡摸出幾塊鷹洋,塞給那衛兵,笑味咪的說道:“兄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還望長官多多提攜,這點小意思,長官拿去喝酒。”

衛兵急忙將小販的手推開,說道:“這可使不得。咱們共和軍軍紀森嚴,跟你們北洋軍可不一樣。”

小販急忙收回鷹洋,仍舊是一副笑臉,說道:“兄弟不懂規矩,得罪之處,長官海涵。其實啊,俺們十七師也不能算北洋軍,俺們師長說了。俺們現在是北洋的皮、革命的心,不然,也不會派俺們幾個來給委員長磕頭了。對了,不知長官如何稱呼?聽口音,似是四川人?”

“我叫秦四虎。你別一口一句“長官”叫我“秦少尉。就可以了衛兵哼了哼。

“長官姓秦?那可巧了,俺也姓秦,聽祖輩們說過,俺們祖上是四川人,唐朝的時候才遷去山東的,說不好啊,俺們五百年前還是一家人呢

小販套着近乎,秦四虎也沒當真。跟着總司令這麼長時間,這中國的歷史還是學過一些的,不說別的。就是唐朝和現在,那距離也不是五百年啊,不過他這個人倒不是話匣子的性格,也沒跟那小販羅嗦,只是在前頭領路,將他們一直領到了總司令面前。

趙北現在正站在一門新式德制山炮前!與幾名炮兵指揮官交談。秦四虎就領着這幾個小販等在一邊,直到趙北向他望了一眼,他才帶着幾個小販走了過去。

“就是你們要拜見我?”趙北打量着那幾個小販,他也知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於是手一擺,吩咐秦四虎將他們領進了一座帳篷。

趙北隨後也進了帳篷,命令一下,帳篷四周警戒嚴密,無關人員不得靠近。

趙北在上前選了把椅子坐了,又指指另外幾張椅子,示意那幾斤小小販坐。

但是那幾名小販卻是先在趙北跟前跪下,規規矩矩磕了幾個響頭,然後纔在椅子上落座,這舉手投足之間到是乾脆利落。

“你們給我磕頭,這是什麼意思啊?難道你們北洋陸軍新編第十七師裡不是按照北洋軍禮行禮?。

趙北倒也沒覺詫異,畢竟他的情報部門也不是吃閒飯的,北洋陸軍新編第十七師是個什麼來頭,他也略知一二。

北洋陸軍新編第十七師是馮德麟的部隊,這馮德麟又叫馮麟閣,本是遼西地區地方衙門裡的一個衙役班頭,黑白兩道通吃,後來勾結土匪的勾當曝光,在衙門裡混不下去了,索性乾脆拉了一票人落草做了土匪。由於他落草較早,又有官府背景,在整個東北地區的綠林中,這馮洲的輩分很高,橫行一時的遼西巨匪杜立山、金萬福、甩義本等人都算是他的晚輩,當年張作霜被人告發勾結土匪,遭到官府追輯。無處可去,本欲投奔這馮德麟,但卻沒被接納,因此也只好另外拉桿。卻不料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與馮德麟一樣,都由匪變兵,成了滿清官府的爪牙,在遼西一北一南,坐地稱霸後來共和建立,他們更是被袁世凱收編爲北洋軍,番號分別是每個六師、第十七師。

因此,這北洋陸軍新編第十七師就是一支由土匪改編而成的部隊,這幾個來給總司令磕頭的小販,說不定就是當年那呼嘯白山黑水的土匪小頭目,能被馮德麟派來給總司令磕頭。就算不是左右手,恐怕也是親信一類人物。

“回委員長的話,俺們馮師長說了。俺們第十七師是受編不受調,是北洋的皮,革命的心,北洋軍的規矩在俺們第十七師裡是不招待見的。俺們還是講江湖義氣,這三跪九叩是給大當家的禮數,一跪三叩是給軍師的禮數,剛纔俺們給委晏長行得是一跪九叩,這是俺們出門前師長特意叮囑過的,這意思是,委員長雖然不是俺們第十七師的,可是這地位卻不在大當家的之下。”

那帶隊的頭目規規矩矩回答。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努力做出一副不卑不亢的表情。

“原來如此。那麼,你們大當家的不就是那位馮師長嘍?此次他派你們幾位過來,是想幹什麼啊?”趙北拿出官腔。

“回委員長的話。俺們師長派俺們幾個過來,是想投誠,用貴軍的話來講,那就是“起義對方的回答倒是不出趙北意料。

“馮師長能夠深明大義,我是很欣慰的,前幾天北洋軍的那位李厚基旅長也派人過來,向聯合陣線輸誠,現在馮師長也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這就說明聯合陣線是衆望所歸。聽說現在你們第十七師就駐在彰德,如果你們能夠在彰德起義,配合革命軍佔領那裡的話,你們就爲革命立下大功了,將來革命成功。馮師長也是要論功褒獎的。”

趙北先敷衍了幾句,然後立刻言歸正傳。

根據審訊北洋軍戰俘得到的情報,馮德麟的第十七師原本是打算開到鄭州,加入馮國璋的北洋南進第二軍的,但是因爲鐵路的運力不足,直到北洋第二軍在豫南全軍覆沒。這第十七師也沒開到黃河南邊來,這行動之遲緩,既有北洋軍指揮混亂的原因,但未必沒有馮德麟保存實力的原因,或許他的那句“北洋的皮、革命的心”可以從側面反應一下他的真實想法。

“革命的心”那是扯淡,這支土匪部隊能有什麼革命的鬥志,革命是破壞與建設雙管齊下,而土匪只會破壞,不會建設,而且,去年年底同盟會在東北策動綠林響應南方革命。這馮德麟和張作霜不僅沒有響應。反而跟着曹鋥一同將革命的火苗踩滅,這可不是革命行動;“北洋的皮”這句話到是入木三分,這第十七師僅僅只是穿上了北洋軍的軍裝。拿起了北洋軍的步槍而已,骨子裡還是那支綠林武裝,無論是從戰鬥力來看,還是從軍紀來看,這第十七師就是袁世凱送到河南戰場上的炮灰,只不過馮德麟運氣好,而且小算盤也打得精,這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下場。

對於聯合陣線來說,這第十七師就是一盤菜,吃起來很容易,總參謀部甚至已經將該師列入了下一步軍事打擊方案,畢竟,如果要北伐,首先必須佔領彰德,那不僅是京漢線上重要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直隸南部的門戶,控制了彰德,北京和天津就是囊中之物了,更爲重要的是,現在炮貴卿的部隊就在彰德南邊佈置防禦,如果馮德麟能夠在彰德倒戈的話,無異於在鮑貴卿背後捅了一刀,能進一步減輕革命軍進軍阻力。

現在,馮德麟主動派人前來示好。此舉固然是他投機政治的需要。但對於聯合陣線來說,如果能夠兵不血刃拿下彰德,這將大大加快北伐進程,甚至可能會對整個戰局和戰略造成深遠影響。

“委員長說得是,俺們馮師長向來心向革命,當年同盟會在東三省建立分會,俺們師長也走出過力的,若不是日本人和俄國人,此次革命在南方發動之後,俺們師長也是打算扯旗造反的,可是那個張作霜卻派人過來威脅,說如果俺們師長造反。他就帶人來打,再加上袁世凱很快就發動兵變,結果俺們師長到底是沒有動手。”

那帶隊頭目聲情並貌,一邊給馮德麟塗脂抹粉,一邊給張作霜下爛藥。當初張作霜投奔馮德麟未果,後來卻自己拉桿成就了一番事業,現在與馮德麟同爲北洋軍師長,這軍事實力也是不相上下,對此,馮德麟除了後悔之外,剩下的就是嫉妒。此次派人過來與聯合陣線取得聯繫。也沒忘了給對方下爛藥,不管將來怎樣,至少現在,馮德麟是抓緊一切機會詆譭張作霜這個競爭對手,除了在聯合陣線和總司令這邊下爛藥之外,在北洋那邊,他也同時對張作霜使絆子。

也就是說,現在的馮德麟不僅與聯合陣線取得聯繫,同時也繼續維持着北洋方面的聯繫,他是想兩面下注。邊走邊看,不過相比北洋,他還是更看好聯合陣線一邊。

現在的馮德麟,與其說是一個軍閥,不如說更像一個政客,哪邊贏的機會大他就向哪邊靠攏,這不僅是生存的謀略,更是發展的謀略。

如果袁世凱沒有病倒的話,馮德麟不會這麼快就向聯合陣線方面示好,但是隨着徐世昌“代理大總統”任命的公佈,馮德麟立囊派出了聯絡特使,向聯合陣線方面輸誠。

因爲他不看好徐世昌,在東三省與徐世昌打了兩年交道,馮德麟自問已經看清楚了徐世昌的底,那位東海徐帥玩弄政治手腕可以,但是若說到力挽狂瀾,就有些強人所難了,雖然徐世昌號稱“北洋新軍元老。”但是馮德麟卻從曹鋌與徐世昌之間的微妙關係中領悟出了一斤,道理:徐世昌指揮不動北洋將領。所以。徐世昌只是一個北洋政客,他的手裡沒有直接武力,對於北洋軍的控制力,徐世昌遠不及袁世凱。

豫南一敗,袁世凱威望大減。現在袁世凱病重,說不好什麼時候就一命嗚呼,如果袁世凱死去,就憑徐世昌現在的威望,很難再將已有些人心渙散的北洋團結起來。

更加複雜的情況是,南北之間的戰爭還沒有結束,面對咄咄逼人的聯合陣線,北洋集團很可能四分五裂,甚至全面崩潰。

現在這種局面,不是政治手段可以解決的,只有軍事手段才能解決。徐世昌不是軍閥,他是個政客。趙北不僅是個政客,他更是個軍閥。

軍閥對政客,馮德麟買軍閥贏。!~!

..

第1069章 推進第304章 東守西攻第317章 戰西平(下)第502章 東北亞危機第81章 合電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36章 連消帶打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第874章 國際角力(下)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1028章 籌備行動(下)第641章 錦州(上)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1159章 海軍的未來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629章 第一場戰鬥(上)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285章 隱憂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929章 海參崴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220章 孤軍(上)第11章 同仇敵愾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871章 誰也不沾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966章 難忘1919第464章 四兩搏千斤(下)第77章 茶園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941章 軍令狀第411章 進京(上)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184章 空襲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802章 激進分子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391章 利用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520章 風波第644章 消除隱患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270章 特殊戰場(下)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6章 先鋒官第1208章 牛蛙第479章 削藩第54章 貳臣(下)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1143章 雷雨(上)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632章 混亂(下)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102章 黃鶴磯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57章 鐵律第702章 援軍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702章 援軍第7章 船工第319章 各爲其主第171章 內外交困第678章 接觸第972章 變數(下)
第1069章 推進第304章 東守西攻第317章 戰西平(下)第502章 東北亞危機第81章 合電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36章 連消帶打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第874章 國際角力(下)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1028章 籌備行動(下)第641章 錦州(上)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1159章 海軍的未來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629章 第一場戰鬥(上)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285章 隱憂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929章 海參崴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220章 孤軍(上)第11章 同仇敵愾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871章 誰也不沾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966章 難忘1919第464章 四兩搏千斤(下)第77章 茶園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941章 軍令狀第411章 進京(上)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184章 空襲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802章 激進分子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391章 利用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520章 風波第644章 消除隱患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270章 特殊戰場(下)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6章 先鋒官第1208章 牛蛙第479章 削藩第54章 貳臣(下)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1143章 雷雨(上)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632章 混亂(下)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102章 黃鶴磯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57章 鐵律第702章 援軍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702章 援軍第7章 船工第319章 各爲其主第171章 內外交困第678章 接觸第972章 變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