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

趙北仔細打量了一下面前這兩個青年,那個孫武因爲名字與同盟會領導人孫文名字很接近,一文一武,因此在辛亥革命中曾被人訛傳爲孫文的兄弟,雖然錯得離譜,不過這倒是爲他開展工作提供了方便。

這年頭鬧革命,沒點威望是不行的。

“是,鄙人孫武。”戴學生帽的青年也是一愣。“司令以前聽過我的名字?”

“你的名字倒是讓人想起了同盟會的那位孫先生。”趙北摸了摸額角,說道:“你不是共進會的麼?怎麼又是同盟會的幹部了?”

兩個青年頓時一驚,面面相覷,彭漢遺說道:“不錯,我們也是共進會的,屬於同盟會的外圍組織,不過,我們同時也是同盟會的會員,共進會去年纔在東京成立,不想總司令竟也知道。”

原來共進會是在東京成立的啊。趙北糾正了自己的一個錯誤歷史認識,看了兩人一眼,說道:“我是光復會的人,消息靈通,當然知道共進會。不知兩位來找我,有何貴幹?是想加入共和軍麼?如果你們願意,我可以請你們做我的參謀。”

孫武回過神來,急忙搖頭,說道:“不!我們回國有任務,不能半途而廢。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能否找個僻靜的地方說話?”

趙北“嗯”了一聲,跨進司令部,帶着四名衛兵走進一間簽押房,與兩位同盟會的革命同志詳談。

“兩位回國的任務,想必是在長江一帶建立組織吧?”趙北開門見山。

兩人對望一眼,隨即點了點頭,此次回國,他們正是奉了共進會的命令,到兩湖地區運動會黨、建立組織的,這個任務極爲機密,不想卻被對方一語點破。

孫武說道:“總司令說得不錯,本來我們是回國運動會黨的,不過現在看來,把注意力放在運動新軍上似乎更好一些。和會黨武裝比起來,新軍更有紀律,也更有戰鬥力。這一點,光復會看到了,同盟會沒有看到,現在,我們共進會也打算策動新軍。”

趙北點了點頭,歷史上的辛亥革命中,文學社和共進會正是依靠新軍發動了起義,現在看來,由於安慶起義和九江易幟的刺激,共進會已經認識到了新軍在反清起義中的重要作用,不過既然歷史已經隨着他的穿越而發生改變,那麼,恐怕已沒有共進會的機會了。

彭漢遺接着說道:“我們在半個月前從日本回國,本來前些日子已到了湖南的,可是在長沙聽說安慶新軍起義成功的消息,大夥一合計,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去聯絡安慶起義軍,另一路繼續策動湖北、湖南的會黨,響應起義,可是路過江西時,正好趕上貴軍九江易幟,我與堯卿便自做主張,前來聯絡貴軍,希望貴軍能夠支援我們一些槍炮,由我們帶回湖南,武裝會黨,在湖南發動起義,策應貴軍。”

“貴組織在國內的首腦是哪位?”趙北問道。

“湖南是焦達峰同志負責,江西是鄧文翬同志主持,不過他們尚未回國。”

趙北端起茶,沉吟片刻,說道:“實不相瞞,我軍彈藥也不充裕,太湖新軍參加秋操,本來就沒帶多少實彈,進攻九江,我軍又消耗了一部分彈藥,繳獲的武器也不多,對於貴會的請求,我是有些愛莫能助。不過,既然大家都是反清革命同志,援手還是可以伸一伸的。我跟你們亮個底,其實我軍馬上就要西征武漢三鎮,到時候佔領了漢陽兵工廠,就可以支援貴軍一些槍彈。如果貴軍到時能夠在湖南起義響應,我軍西征將更加順利。”

“可是,貴軍發佈的‘迥電’上說,貴軍的進攻目標是江寧和廣東啊。”彭漢遺問道。

“聲東擊西而已。”趙北放下茶盞。“進攻武漢有個不利的因素,那就是已經竣工的京漢鐵路,如果清軍沿着鐵路南下,可直達漢口,最多隻要兩三天的工夫,清軍就能鞏固武漢防禦。所以,我想將清廷注意力引向東邊和南邊。”

“如果清軍不上鉤呢?”彭漢遺問道。

“那也沒辦法,只能強攻。無論如何,都要拿下武漢,那裡不僅有兵工廠,還有鋼鐵廠、織布廠,是個工業基礎不錯的城市,又是九省通衢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考慮到武漢之戰很可能是一場硬仗,軍火消耗很大,目前我軍的武器彈藥只能自己使用,無法支援貴軍。”

“爲何不直搗東南?那裡向爲富庶之區,籌餉籌糧均方便一些。”彭漢遺又問。“兵工廠可不止漢口有,上海的江南製造總局也是座大兵工廠啊,李鴻章、劉坤一經營多年,機器設備均爲新式,所制槍炮不比鄂廠差,而山炮質量更佳,而且江寧尚有一座兵工廠,拿下東南,至少可掌握兩座兵工廠。而且,東南一帶革命力量基礎較好,一呼百應,如今江蘇第九鎮已爲總司令控制,江蘇一帶清軍兵力空虛,若以第九鎮爲先鋒,不惟江寧指日可下,便是整個江南的光復也不是難事。”

彭漢遺與孫武均感不解,目光投向趙北,看他如何作答。在他們看來,直搗東南是目前最佳方案,而逆流西攻湖北實在是有些冒險。

對此,趙北也曾有所猶豫,但一想到東南地區的特殊情況,他就打消了東征的念頭。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東南地區是同盟會、光復會經營多年的根據地,勢力錯綜複雜,根深蒂固,如果他率軍去了那裡,就等於是進了別人的地盤,成了客軍,到時候能不能控制軍隊還是其次,萬一惹惱了地頭蛇,甚至有可能被人幹掉,這可是歷史上的前車之鑑,不可不防;其二,東南雖富,但那裡也是列強勢力最強盛的地區,對於革命事業來說,牽絆太多,無法放開手腳進行革新,而且靠近海洋,列強軍艦隨時可以掩護步兵登陸。

反觀湖北,一向是革命黨人忽視的地區,那裡的同盟會、光復會勢力微弱,但又不是落後閉塞的地區,工業、商業都有一定基礎,如果趙北率軍佔領湖北,便是游龍入海,誰也控制不了他,雖然湖北的富庶遠比不上東南地區,但列強勢力卻相對較弱,依附於列強的買辦勢力也虛弱得多,如果想在那裡進行革新,應該是個好試驗場,何況,“湖廣熟天下足”,湖北、湖南早已成了中國的糧倉,一手有兵,一手有糧,到時逐鹿中原,誰又敢保證最後問鼎天下的人不是他趙北?湖北又向稱“九省通衢”,向西可直逼四川,向東則可順流而下,兵鋒直指江南,向南可橫掃西南,向北則可進取中原,退可以守,進可以攻,實在是塊割據稱霸的好地方。

當然,相應的,這也是塊“四戰之地”,如果沒有一定的信心,湖北確實不是根據地的首選,這恐怕也是孫武、彭漢遺更願意選擇東南方向的原因。

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708章 鐵軍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328章 藍牆(下)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626章 夜鷹(下)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409章 北行第427章 制度與協調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1151章 佯攻(上)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359章 軍閥與政客(上)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81章 合電第91章 先遣司令第827章 金鷹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1265章 戰爭機器的小小零件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523章 利益與利益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841章 龍行南洋(上)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449章 急轉直下第128章 一幫刺客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578章 嘉峪關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97章 派系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998章 歸來(下)第996章 幕後之人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1143章 雷雨(上)第536章 替罪羊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560章 南苑會議(下)第423章 大買賣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462章 防守(下)第520章 風波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909章 恰克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708章 鐵軍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1144章 雷雨(下)第139章 歸來第952章 攻擊(下)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529章 各有所第758章 戰場妖霧第543章 東大洋上第599章 單刀赴會第751章 奇兵(上)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1232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下)第1170章 特使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306章 武勝關(上)第296章 聯合陣線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344章 倒袁(下)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376章 局勢詭異(下)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352章 北巡(下)第966章 難忘1919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1207章 逃兵第748章 戰前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475章 回京之後第684章 椴島海域第1214章 敵人的陰影 丹丘
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708章 鐵軍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328章 藍牆(下)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626章 夜鷹(下)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409章 北行第427章 制度與協調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1151章 佯攻(上)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359章 軍閥與政客(上)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81章 合電第91章 先遣司令第827章 金鷹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1265章 戰爭機器的小小零件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523章 利益與利益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841章 龍行南洋(上)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449章 急轉直下第128章 一幫刺客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578章 嘉峪關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97章 派系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998章 歸來(下)第996章 幕後之人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1143章 雷雨(上)第536章 替罪羊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560章 南苑會議(下)第423章 大買賣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462章 防守(下)第520章 風波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909章 恰克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708章 鐵軍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1144章 雷雨(下)第139章 歸來第952章 攻擊(下)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529章 各有所第758章 戰場妖霧第543章 東大洋上第599章 單刀赴會第751章 奇兵(上)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1232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下)第1170章 特使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306章 武勝關(上)第296章 聯合陣線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344章 倒袁(下)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376章 局勢詭異(下)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352章 北巡(下)第966章 難忘1919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1207章 逃兵第748章 戰前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475章 回京之後第684章 椴島海域第1214章 敵人的陰影 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