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外交辭令

前來西山別墅拜訪趙北的是美國駐華公使司戴德,雖然他確實也算是趙大總統在政治上的“朋友”,但是此次過來,司戴德倒不是爲了什麼私人友誼,而純粹是爲了公務,準確的講,是爲了美國的利益,遠東利益。

作爲一個後起的工業強國,美國的工業實力實際上已經是世界第一位,但是由於歐洲老牌強國都只是將美國視爲經濟上的暴發戶、政治上的“無足輕重”的角色,因此,美國政府近些年來正在尋找一切機會,以求達成戰略上的突破性進展,實現“與美國工業實力相稱的國際地位”。

當年的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初步奠定了美國在戰略上崛起的勢頭,但是在那之後,由於國際形勢的限制,美國無法進一步取得戰略上的優勢,而在協約國集團與同盟國集團分庭抗禮之後,美國就成了對立雙方極力拉攏的盟友,但是偏偏這種時候,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高漲,美國政府也就無法真正的利用這個機會,只能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經濟擴張上,直到西奧多.羅斯福上臺,美國政府才正式確立了“金元與大棒”並立的政策,但是始終偏重於金元,大棒只是拿在手裡嚇唬人而已。

但是美國的國力太強,這根“大棒”確實很能嚇唬住一批人,就拿海軍實力來講,美國海軍在1914年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三十艘戰列艦的建造,組建了“兩洋艦隊”,依靠這支海上力量,美國政府可以堅定不移的貫徹它的戰略,美國政府之所以那麼關注巴拿馬運河的修建工作,正是爲了方便海軍艦隊的調動,只要運河修建完畢,美國海軍艦隊主力就能很方便的往來於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可以輕易的改變東西兩個方向的海上力量對比。

由於美國政府的戰略重心始終在歐洲那邊,因此,美國海軍主力艦隊主要錨地都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由於缺少足夠的軍港以及太平洋沿岸煤價過高的緣故,美國海軍只在太平洋上部署了少量的主力戰艦,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用途。

在這種局面之下,太平洋遠東地區的局勢目前出現了讓人擔憂的變化,由於東南亞地區局勢的動盪,以及英國海峽殖民地發生的武裝衝突有越演越烈的趨勢,這嚴重威脅到了美國的遠東利益,也正因此,美國政府再次訓令駐華公使司戴德,“務必採取一切措施穩定遠東局勢”,也正是在這個訓令之下,司戴德才會輕車簡從的來到西山別墅拜會民國總統趙北,跟他一起過來的只有一名翻譯,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甚至都沒驚動東交民巷的外交使團。

或許是看明白了司戴德低調的原因,趙北也非常低調的接見了這位外國“朋友”。

趙北是在西山別墅的客廳裡接見司戴德的,陪同在場的人只有兩人的翻譯,雖然司戴德在華已有多年,中國話也學了不少,可是並不非常熟練,因此還離不開翻譯。

“總統先生,此次冒昧前來打擾,主要是爲了南洋地區的局勢。根據美國政府得到的可靠情報,英國政府已經決定從印度抽調兵力,增援海峽殖民地,以穩定當地的局勢。在美國政府看來,英國政府的決定表明英國政府已經決心用武力捍衛英國的殖民地秩序,捍衛英國的遠東利益,雖然現在歐洲戰爭已經爆發,英國陸軍很快就將遠征歐洲大陸,海軍也將全力以赴的應對德國海軍的挑戰,但是這並不代表着英國政府已經對南洋地區的亂局束手無策,實際上,英國政府已經通過外交渠道,請求美國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協助,雖然美國政府一向奉行中立原則,但是在涉及到美國的遠東利益的時候,美國政府將毫不猶豫的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武力,在這一點上,美國政府與英國政府一樣立場堅定。

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政府授權我與貴國中樞政府進行密切接觸,隨時保持與總統先生的聯繫,一旦形勢變化劇烈,在行動之前,美國政府會通過我向總統先生提出相關的備忘錄,尋求總統先生的諒解。美國政府知道,在南洋地區,有大量的中國僑民,雖然其中的許多人實際上從法律意義講已經不能歸於中國公民一類,但是考慮到民族的感情問題,美國政府完全理解中國政府在相關問題上的主動立場,不過美國政府也希望總統先生能夠謹慎行事,沒有必要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司戴德這官腔是打得十足,無論怎麼理解他的話中真實意思似乎都可以,樂觀的看,美國政府不反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採取保護僑民的必要措施,悲觀的看,美國政府顯然不願意看到中國利用東南亞地區的局勢混亂渾水摸魚,要摸也只能先叫美國摸。

趙北盡力在樂觀與悲觀的看法之間尋找平衡點,所以,他很長時間保持着沉默,直到司戴德講完了所有美國政府的觀點,趙北才擡起頭,望向司戴德。

“公使先生,感謝你的提醒,在南洋地區的問題上,中國與美國有着許多利益共同點,或許我們可以聯手進行干預,不過在正式達成一致意見之前,還是應該首先解決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問題。

據最新的情報,在日本殖民控制下的臺灣島上發生了平民的起義,這場起義的性質與當年在古巴、菲律賓發生的起義性質完全一致,都是當地平民無法忍受殖民當局的殘酷壓榨而導致的,如果時光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話,我們也可以在北美大陸上看到類似的一幕,美國也正是在殖民地平民的武裝暴動下得以建立的。

現在,日本政府正打算對起義武裝實施殘酷鎮壓,對此,我和中國中樞政府都非常關切,畢竟,臺灣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只是因爲當年腐朽的滿清王朝的無能,才使這一寶島被日本奪去,但是無論現在島上的形勢怎樣,生活在那座島嶼上的居民多數都是中國人,我相信美國政府會理解我國政府對此的關切,剛纔公使先生也說過,美國政府理解我國政府在民族的感情問題上的立場。

聽說美國政府正在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日本戰後建設,現在的日本,國內的經濟狀況一塌糊塗,如果沒有美國資本的幫助,日本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從這個意義上看,現在美國政府出面向日本政府施加壓力,日本政府肯定會聽從美國政府的建議,所以,我希望能夠首先在臺灣島問題上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確保臺灣島局勢的穩定,我可不希望看到馬尼拉會談的結果會將臺灣島迴歸問題排除在外,更不希望日本政府對島上的中國人進行肆無忌憚的殺戮。”

趙北決定先將話題扯到臺灣島問題上,這個問題看似與南洋形勢無關,但是實際上卻有很深遠的意義,就算美國人不幫忙,趙北也會單獨行動。

趙北的話讓司戴德堅定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中國人將利用這場對日戰爭解決臺灣島的迴歸問題,而這個問題恐怕也是此次馬尼拉會談中難度最高的問題。

司戴德也能夠理解趙北爲什麼要對他講這番話,這位“狂人總統”的用意很明確,他想通過美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施加外交壓力,迫使日本接受中國的條件,歸還臺灣島。

但是日本政府會向美國政府的外交壓力屈服麼?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日本政府有屈服的可能,就像趙北剛纔說的那樣,現在日本想加強工業建設,以便將本國經濟恢復到正常水平,然後投入到對世界市場的爭奪中去,以最終恢復國力。可是由於戰爭的影響,日本國內極度缺乏資金,再加上中國金融界對日本開展的金融戰爭,進一步加劇了日本國內資金的短缺局面,在這種背景之下,日本急需外國資本的投入,而現在由於歐洲列強忙於戰爭,也面臨着工業資金匱乏的局面,現在唯一有實力、有興趣對日本投資的外國商人只剩下美國人,至於其它國家,要麼資金不足,要麼工業實力虛弱,對於日本政府的經濟恢復計劃並無太大幫助,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美國以此爲要挾,日本政府未必不會做出退讓,畢竟,殖民地失去了還可以重新奪取,可是如果本土失陷,那麼日本就永遠也沒有崛起的希望了。

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在對中國的戰爭中慘敗,日本國內羣情洶洶,而臺灣島對於日本而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與經濟價值,在這種局面之下,日本政府到底有多少決心無視國民的意願,這卻是不好說,所以,美國政府對日本政府施加外交壓力還有可能會進一步刺激日本政府內部和民間的激進情緒,日本政府很可能拒絕妥協退讓,而且與美國的關係會進一步降低,甚至走向對抗。

所以,司戴德現在根本就不能給趙北答覆,這需要請示美國政府,而且司戴德也必須以非常的勇氣向美國政府提出這個話題,畢竟,隨着中國擊敗日本,美國政府已經注意到了中國的潛在威脅,雖然目前來講,這種想法或許有些杞人憂天的感覺,但是美國政府卻不會冒險,也正因此,美國政府纔會鼓勵民間資本投向日本工業,這一方面固然是爲了追求利潤,並控制日本工業命脈,但是另一方面卻也有拉日本一把的用意,利用日本與中國相互牽制,不使任何一方獨大,並最終威脅到美國的遠東利益。

“總統先生,關於您的這個建議,我會向美國政府轉達的,不過並不能保證什麼,畢竟,美國政府現在還在專注於歐洲局勢的發展,不太可能在遠東地區投入太多力量。”司戴德用標準的外交辭令迴應了趙北的這個建議。

“我理解美國政府的立場,其實在南洋問題上,中國與美國政府的立場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維護南洋地區整體的穩定。”

趙北點了點頭,一副通情達理的姿態,但是實際上,他從來也沒有將美國的立場作爲他行動的指南,無論美國是否反對,目前的南洋戰略都必須貫徹下去。

第1150章 陽山(下)第790章 命令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644章 消除隱患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809章 置身事外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661章 犧牲(下)第931章 滿洲里第215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上)第50章 陰謀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721章 普蘭店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1176章 演戲(下)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198章 架秧子第92章 撤退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91章 先遣司令第889章 求戰心切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663章 進京(下)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868章 新局面第1014章 大佬(下)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1206章 秋風1944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1219章 古姆(上)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307章 武勝關(下)第424章 當務之急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635章 好戲剛剛開場第568章 新局面第972章 變數(下)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423章 大買賣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541章 青島(上)第45章 要塞與炮艦第817章 總統臂助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929章 海參崴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1001章 對手第8章 危局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1268章 導彈時代的序幕第317章 戰西平(下)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708章 鐵軍第979章 火箭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685章 博羅堡第1058章 雷鳴第481章 局(上)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849章 新規範第399章 又一個迷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910章 鐵錘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1082章 颱風第1147章 突破阻擊(上)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479章 削藩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655章 拉攏(下)
第1150章 陽山(下)第790章 命令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644章 消除隱患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809章 置身事外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661章 犧牲(下)第931章 滿洲里第215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上)第50章 陰謀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721章 普蘭店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1176章 演戲(下)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198章 架秧子第92章 撤退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91章 先遣司令第889章 求戰心切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663章 進京(下)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868章 新局面第1014章 大佬(下)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1206章 秋風1944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1219章 古姆(上)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307章 武勝關(下)第424章 當務之急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635章 好戲剛剛開場第568章 新局面第972章 變數(下)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423章 大買賣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541章 青島(上)第45章 要塞與炮艦第817章 總統臂助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929章 海參崴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1001章 對手第8章 危局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1268章 導彈時代的序幕第317章 戰西平(下)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708章 鐵軍第979章 火箭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685章 博羅堡第1058章 雷鳴第481章 局(上)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849章 新規範第399章 又一個迷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910章 鐵錘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1082章 颱風第1147章 突破阻擊(上)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479章 削藩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655章 拉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