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下馬威(上)

山海關,南關火車站。

由於關內外鐵路就從山海關經過,而且山海關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否處於戰爭時期,這山海關的防務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放鬆的。

明末清初,八旗鐵騎就是從山海關南下的,可以說,滿清王朝的建立與山海關有直接關係,對於滿清王朝來講,山海關不僅是一處重要的關隘,更是連接中原統治區和關外“龍興之地”的咽喉要道,控制了這裡,一旦中原形勢有變,八旗在中原呆不下去了,那麼,旗人還可以由山海關撤回關外的“龍興之地”,不至於舉族覆滅於關內。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滿清王朝一直對山海關格外重視,把守山海關的不僅是八旗中的精銳部隊,而且統率部隊的也多半是忠心耿耿的“名將”,像太平天國戰爭時期的清軍將領向榮、捻軍戰爭時期的清軍將領西凌阿等人都曾駐守過山海關,清末洋務運動興起,山海關駐軍鳥槍換炮,白銀可以買來洋槍洋炮,但卻買不來國防的現代化,一場甲午戰爭,滿清王朝所有軍事力量的腐朽以及不堪一擊徹底暴露在外國人眼前,山海關不再是穩如泰山的軍事堡壘,而變成了滿清王朝的肘腋之患,日俄戰爭之後,來自關外的威脅加劇,清廷不得不調新軍到山海關接防,試圖以此保衛距敵咫尺的京城。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與滿清王朝的新軍部隊一同“保衛”山海關的還有英隊,這是列強根據取得的特權,但同時也是英國政府維持遠東戰略均勢的重要措施,英國雖然是沙皇俄國的盟友,但是從心底裡講,英國確實不願看到俄國力量越過山海關南下。

“戊申革命”爆發之後,英國加強了山海關防衛,但與此同時,滿清王朝卻將駐守山海關的部隊盡數南調,加強南下軍隊實力,試圖鎮壓南方革命,挽救滿清王朝的統治。

但是人心盡失,滿清王朝的舉動是徒勞的,帝制終結,共和建立,滿清王朝退出了歷史舞臺,取代它統治中國的是一個短命的北洋中樞,山海關也曾短暫的恢復了北洋部隊的駐紮,但是不久之後,南北大戰,北洋軍也是盡數南調,於是,山海關又失去了可靠的保護,現在,就靠一幫烏合之衆守衛這座在風雨中屹立了數百年的古老關城。

現在駐紮在山海關的中隊總共五千餘人,除了少數毅軍、熱河馬隊之外,多數都是張作霖北洋陸軍第十六師的部隊,從人數來講,總共三千人,不過是三個團的兵力,勉強組建了一個步兵旅,這些部隊都是張作霖上次奉袁世凱軍令南下時匆忙從關外招募的,其中不少還是強拉的壯丁,不僅沒有多少戰馬可用,就連士氣也是相當的低迷,稱之爲“烏合之衆”倒也不算誇張。

統率這支烏合之衆的是張景惠,目前也是這個步兵旅的旅長。

張景惠,字敘五,遼寧檯安人氏,豆腐匠出身,爲人豪爽不羈,膽量也足,當年“庚子國變”之後東北局勢混亂,土匪蜂起,爲了身家性命考慮,檯安縣八角臺鎮的一幫縉紳富戶商議組建“保險隊”,於是請張景惠出面做保險隊的隊長,從此,張景惠開始與各方綠林好漢打交道,並逐漸成爲了八角臺鎮的土皇帝。

當時的東北,羣雄並起,張景惠在八角臺做土皇帝,張作霖也在自己的“保險區”裡發展事業,不過張作霖鋒芒太露,不僅得罪了俄國人,也得罪了綠林同行金萬福,於是俄國人與金萬福聯起手來,對張作霖的隊伍來了一次突襲,殺得張作霖元氣大傷,而且不得不落荒而逃,去投奔當時東北的綠林前輩馮德麟,但是在去馮德麟地盤的路上必須經過八角臺鎮,而對於八角臺鎮的百姓們而言,讓一支外地的“保險隊”過境有些冒險,因此多數鎮民都不同意張作霖借道,最後還是張景惠以保險隊長的身份發了話,張作霖這才得以擺脫追兵,進入八角臺鎮。

張景惠與張作霖一見如故,也不知是看到了張作霖身上散發出的王霸之氣,還是真的自慚形穢,總之,張景惠在招待了張作霖幾天之後,就毅然決然的讓出了八角臺鎮保險隊長的位子,請張作霖坐了這頭把交椅,而張作霖也沒有辜負張景惠的禮讓,一改八角臺保險隊過去那種“老死不相往來”的作風,開始主動出擊,與周遍的各地“保險隊”加強聯繫,聯絡感情,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張作相保險隊、湯玉麟保險隊也併入了八角臺保險隊,勢力壯大,從此,八角臺鎮就擺脫了外地匪幫的騷擾,而張作霖也由此而聲名大震。

沒有八角臺鎮就沒有張作霖後來的風光,而沒有張景惠的主動讓賢,就更不會有張作霖的崛起,或許,他張作霖現在只能在馮德麟麾下當個小嘍羅了,因此,對於張景惠這個人,張作霖不僅是信任,更是信賴,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格外親密。

山海關是聯繫關內外的咽喉要道,張作霖讓張景惠率軍駐守山海關,這就是對他信賴的證明,也是對他的回報,因爲山海關是關內外貨物的進出孔道,山海關駐防司令一職不僅關係重大,而且也是肥缺,就是從過關的每樣貨物上蹭一點皮下來,這積累下的財富也相當可觀。

對於張作霖的信任,張景惠也是心裡透亮,於是上任以來,不僅將山海關所有稅局、厘金局接管,而且還特意在火車站設立了司令部,爲的就是保證“雁過拔毛”,而這賺來的利潤他也沒有獨吞,而是分了一半運去洮南第十六師師部,供應軍餉,這麼做就是“義氣”,不能叫人說他張景惠不講江湖道義,一個張作霖,一個張景惠,這一主一仆倒是配合默契。

有張旅長在上頭做表率,這底下的人自然是有樣學樣,第十六師的這個步兵旅駐守山海關不過十多天的工夫,這山海關就被弄得烏煙瘴氣,民怨沸騰,不少機靈的商人甚至結束了山海關的生意,逃回關內去了,這山海關的商業就更是蕭條了。

由於橫徵暴斂,山海關的一些商人甚至去北京向工商部告狀,前幾天中樞發過來一封公文,“勒令”張景惠停止在山海關征稅,並將徵收上去的稅款一律就地封存,等待中樞派員接收。

本來,張景惠對這封中樞公文不屑一顧,但是張作霖卻比他聰明,在前天張作霖就拍了封電報給張景惠,叫他“收斂一些”。張景惠雖然不把中樞放在眼裡,但是張作霖的話他還是不敢不聽,於是這兩天裡,他一直忙着在山海關“整頓秩序”,至於那些徵收上來的稅款麼,他也急忙派人送去了洮南,這也是張作霖的命令,至於帳本麼,張景惠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給中樞來個死無對證,想來中樞也抓不住這第十六師的把柄。

但是中樞似乎不是那麼好糊弄的,這不,張景惠收到電報,說是中樞將把國防軍暫編第105師派到山海關駐紮,這其中的用意麼,恐怕就得仔細斟酌斟酌了。

自從接到電報之後,張景惠就在發愁,他給張作霖去了一封電報告之此事,但洮南師部給他的回電卻是張作霖已經帶着隊伍趕去山海關了,不過不是給他撐腰,而是去拜見那位105師的師長吳光新,據說還帶了許多見面禮。

既然大當家的都不敢得罪吳光新,那麼張景惠就更不敢小看這位吳師長了,今天就是吳光新率領105步兵師進駐山海關的日子,張景惠一直忙着籌備歡迎吳師長的事情,不僅命令山海關所有店鋪裝飾一新,而且也約束了軍紀,以免被吳光新抓住小辮子,畢竟,那是北洋出身的將領,還去過日本留學,不比這東北的綠林好漢,講究一個無拘無束。

上午九點剛過,就從南邊車站傳來消息,說運載105師的第一輛軍列已經過去,再過二十多分鐘就到山海關南站,接到消息,張景惠急忙指揮士兵到車站集合,還將那些強拉過來的工商各界代表、社會名流也趕羊一般趕到了火車站,拿着彩旗歡迎國防軍的到來。

九點二十五分,軍列準時進站,在站臺邊停了車,軍樂隊是沒有的,不過禮炮倒是可以放一放,於是張景惠一聲令下,擺在火車站前的幾門老掉牙日本野戰炮就轟轟的響了起來,嚇得城裡城外的百姓有些不知所措。

本來這禮炮要響九十九響的,但是聽到二十一響之後,火車上的吳光新坐不住了,急忙派了一個副官下車,讓張景惠停止放炮,上車去見他。

雖然對方架子很大,但是張景惠還是二話不說上了車,而且考慮到江湖義氣,他是一個馬弁都沒帶,頗有些單刀赴會的從容。

“卑職張景惠,見過吳師長。”

見了吳光新的面,張景惠慢吞吞的走上前打了個千,倒是沒有行軍禮。

“來人,將他拿下!”

吳光新也沒有還禮,一聲令下,當即上去兩個衛兵,將張景惠押了起來。

鴻門宴?下馬威?

張景惠傻眼了,他這才意識到,面前的這位吳師長不是綠林出身,江湖義氣他是不講的。

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1213章 試探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423章 大買賣第134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156章 掮客(下)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895章 海戰(上)第932章 步步緊逼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826章 進步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67章 拉肥豬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1179章 共識(上)第77章 茶園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400章 金融阻擊戰第56章 氣球隊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1079章 前線(上)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748章 戰前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334章 落幕第272章 籠中之鳥(下)第1141章 激戰巴庫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929章 海參崴第927章 干涉(上)第89章 釣翁漁叟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207章 搶桃子第748章 戰前第832章 虎口奪食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658章 進攻(上)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155章 掮客(上)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930章 伯力第1031章 夜雨(上)第1052章 獵鷹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第132章 交易第1266章 曼斯坦因防線的危機第760章 交涉(上)第48章 前哨戰第245章 酒鬼冒險家第1136章 1940年(下)第687章 訓政促進會(下)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271章 籠中之鳥(上)第733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542章 青島(下)第570章 煙幕彈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1125章 陣地前沿(上)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1101章 獵人(上)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6章 先鋒官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1191章 衛士第101章 被服廠第747章 困難與希望第23章 大時代第352章 北巡(下)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523章 利益與利益第12章 密議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63章 漢冶萍(上)第832章 虎口奪食第488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158章 事變第43章 東京第7章 船工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717章 讒言第991章 宅廬主人(上)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267章 逃犯第934章 1918年
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1213章 試探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423章 大買賣第134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156章 掮客(下)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895章 海戰(上)第932章 步步緊逼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826章 進步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67章 拉肥豬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1179章 共識(上)第77章 茶園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400章 金融阻擊戰第56章 氣球隊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1079章 前線(上)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748章 戰前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334章 落幕第272章 籠中之鳥(下)第1141章 激戰巴庫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929章 海參崴第927章 干涉(上)第89章 釣翁漁叟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207章 搶桃子第748章 戰前第832章 虎口奪食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658章 進攻(上)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155章 掮客(上)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930章 伯力第1031章 夜雨(上)第1052章 獵鷹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第132章 交易第1266章 曼斯坦因防線的危機第760章 交涉(上)第48章 前哨戰第245章 酒鬼冒險家第1136章 1940年(下)第687章 訓政促進會(下)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271章 籠中之鳥(上)第733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542章 青島(下)第570章 煙幕彈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1125章 陣地前沿(上)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1101章 獵人(上)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6章 先鋒官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1191章 衛士第101章 被服廠第747章 困難與希望第23章 大時代第352章 北巡(下)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523章 利益與利益第12章 密議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63章 漢冶萍(上)第832章 虎口奪食第488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158章 事變第43章 東京第7章 船工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717章 讒言第991章 宅廬主人(上)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267章 逃犯第934章 19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