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三十萬

“遼國?”幾個宰相全部傻眼了。

這是王巨最想不通的地方,其實宋遼戰爭中,除了高梁河與岐溝關慘戰外,其他戰役裡卻是互有勝敗,特別是在宋境內發起的防禦戰,勝率達了七成,即便是澶淵之盟前的數場戰役,也多是宋朝勝了的,然而提起來遼國,一個個面如土色。

當然,在今天這種情況下,如果夏遼聯手,對宋朝發起進攻,宋朝確實會有危險。

王巨不得不開口:“諸公,無妨,你們難道忘記了河曲之戰?”

“對啊,那是契丹的恥辱。”趙頊道。

“慶曆戰爭,給我朝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但西夏那邊更爲不堪,包拯等大臣在疏奏上也寫了此事,說西夏人因爲貧困飢寒,捕鳥挖鼠爲食,甚至吃樹皮泥土。雖然河曲之戰,遼國大敗。如果我朝與契丹人聯手,契丹人爲了報復,必然同意,那麼西夏必亡。然而爲何仁宗陛下沒有發兵,僅僅是坐山觀虎鬥,甚至提前迅速搭成契約,每年給西夏二十五萬五千?”

“那有那麼容易,當時如果與遼國聯手,然我朝將士屢戰屢敗,最後未能侵佔多少西夏疆域,反而爲遼國所得,一旦靈夏橫山爲遼國所得,我朝才真正危矣。”文彥博道。

“文公,如果現在萬一遼國出手,我朝又迅速與西夏搭成契約,聯手對付遼國,遼國怎麼辦?”

“這不可能。”

“爲什麼不可能?如果我朝讓出綏州,再將五十萬給遼國的歲幣賜給西夏,西夏會不會答應?”

“這更不可能!”

“爲什麼不可能。用一個綏州換回燕雲十六州。難道我朝不想嗎?”

“西夏人不會眼看着我朝獨大。”

“但西夏會不會也學習慶曆之時。既得了好處,又能看宋遼慘戰,他們在一邊或和或趁機撈取更大的好處?”

文彥博無語了。

“五十萬哪,對遼國來說,也是巨大的錢帛,還有以前夏遼的仇恨,以及未知的風險,遼國會不會盲目的配合西夏出兵?”

“他們爲什麼會同意?”趙頊問。

“原因簡單。不同意,西夏就休戰了,同意了,西夏纔有膽量與我朝慘戰不休,那麼遼國好從一邊看好戲,甚至及時撈便宜。”

諸人這才鬆了一口氣,吳充忽然問:“你是如何得到這個消息的?”

今天這番討論,乃是王巨送了一封密奏,密奏上說西夏派使者去遼國請求遼國救援西夏,遼國同意發兵。梁氏大喜。因此一邊反攻羅兀城,一邊從各地抽出龐大的軍隊。準備兵伐大順城。到時候兵力可能接近三十萬。

趙頊看到密奏,大驚失色,立即將幾位宰執召集商議,隨着又將王巨召進了延和殿議事。

但這條消息裡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了,比如吳充這一問。

宋夏遼都建立了一套間諜系統,但這個有效範圍,只是在邊境,其實只要想一想,如果西夏有效範圍不要說開封了,只要達到了長安,那宋朝如何調兵遣將?

吳充還不是指這條,而是指王巨對陳襄所說的那番話,王巨如手中有這麼強的“地下勢力”,又放在打探各個大臣隱?私或者過錯上,以後誰還敢說王巨的壞話?

這絕對絕對不准許!

王巨也不可能犯下這個錯誤,他說道:“吳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燒酒作坊所得之利,幾乎全部交給了國用,因此賬目陸續出現了混亂。”

幾人額首,這比較好容易理解的,燒酒作坊算是不錯了。

“所以我讓我請來的傔客韓韞前去京兆府,主持燒酒作坊,不過臨行前,我囑咐他,如果有機會,可以利用讓利等形式,通過私酒渠道,看看能否打探到西夏的有用消息。”

雖然宋朝比較憎恨私商,特別是私鹽商人,但王巨那個燒酒作坊性質不同,一是謀利完全用在國家上了,二則賺的不是宋朝人錢,而是吐蕃人的錢,西夏人的錢,甚至聽聞都運到西域與阻卜那邊。

所以若是韓韞會做事,運氣好,聽到這則消息也不奇怪。

實際上爲了這條消息,韓韞搭上了近萬貫的貨物,不過王巨就不解釋了。

而且王巨也不是怎麼看重,即便韓韞未送過來這條消息,相信這麼大規模的兵力調動,宋朝邊境將士遲早也會得知。頂多說能提前半個月準備吧。

但就是不準備,李復圭也不會失去慶州與大順城。只能說能在西夏那邊漸漸收買幾條有用的消息渠道,對於將來會大有幫助。

“韓韞接到消息後,立即派人快馬將情報送到我手中,我又交給了官家。”

吳充,你就不要疑神疑鬼啦!

“原來是這樣,那爲何西夏又打大順城的主意?”

“不是打大順城的主意,而是打慶州的主意,慶州有子午山,一旦讓西夏人得到慶州,又可以子午山爲界,阻擋我朝大軍反攻,環州許多蕃人首鼠兩端,又能迅速得到環州。環慶二州一失,整個陝西邊防危矣。此只是其一。其二李諒祚攻伐大順城兵敗,自己也重傷身亡,若梁氏奪到大順城,不但替丈夫報仇雪恨,在西夏的地位也得到了鞏固。”

“梁氏是漢人哪。”

“韓德讓也是漢人,難道不忠於契丹?慕容延釗、党進、康延澤兄弟、折家軍都是蕃人,難道不忠於我大宋。安史之亂當懲戒之,然不能草木皆兵。就更不要說人家乃是一國太后,兒子乃是一國之主。西夏與遼國境內有許多漢人,可我朝境內同樣有許多蕃人蠻人,如果不包融之。將其割裂。必然動亂不休。況且西陲有許多蕃兵正在爲我朝浴血奮戰!”

吳充老臉一紅,又問:“慶州位置如此重要,爲何李元昊不攻之?”

“吳公,李元昊不是李諒祚與梁氏這兩個傻貨。”

王安石無語,人家好歹是一國之主與太后吧,居然成了傻貨。

王巨繼續說道:“李元昊雖也敗過,被唃廝囉大敗,被張亢大敗。然在戰略眼光上,無幾人能及。因此他陣兵府麟路,鄜延路與涇原路,因爲在這三路用兵,不會對我朝構成致命的危脅,能佔則佔,不能佔則利用這幾路離京城與京兆府遙遠的優勢,將我朝大軍擊敗。”

“爲何?”

“立國!爲何要立國,看看吐蕃就知道了,因爲唃廝囉未立國。他一死,吐蕃四分五裂。甚至子孫不顧吐蕃與黨項的世仇,居然有人與西夏人苟和。但西夏立國了,正統一定,因此從李諒祚到現在的梁氏,國家總體比較安定,至少未產生分裂。這就是正統的作用。所以當時聽聞李元昊自立爲君,仁宗暴怒,包括遼國對李元昊也產生了極度不滿。”

“若是李元昊陣兵慶州,我朝會與李元昊不死不休,這對李元昊不利?”

“吳公這句話就中的了,慶州離長安太近了。雖然李元昊也曾兵至長安,不過只是危脅了一下,隨即撤軍回去。隨後我朝拿出二十五萬五千歲賜,承認其爲國主,加上遼國出兵,所以李元昊就未曾再用兵於西北,臨死前也留下遺囑,讓後人不得與我朝交惡。但李諒祚力小心大,試圖蛇吞象,故親政沒幾年,便兵伐大順城。梁氏還是如此。”

“上次他們慘敗了。”

“是啊,可現在遼國支持,並用口頭上承諾會出兵相助,加上他們可能會聚集三十萬大軍,那麼拿下大順城還不可能嗎?拿下大順城,慶州門戶一失,用什麼來阻擋三十萬軍隊的進軍?”

“瘋子,這個婦人乃是一個瘋子,?難道她不顧西夏百姓嗎?”馮京罵道。

西夏有多少戶百姓與軍隊,這是一個謎。首先是軍隊,在李元昊晚年,置十八軍監軍司,委酋豪分統,北河套至臥羅娘山七萬軍衆,以備契丹,白豹城到天都山五萬軍衆,以備環慶與涇原路的宋軍,宥州五萬軍衆,以備鄜延路與府麟路的宋軍,甘州三萬軍衆,以備回鶻與吐蕃,賀蘭山駐兵五萬,靈州駐兵五萬,興慶府駐兵七萬,總掌全國。也就是那時西夏兵力達到了三十七萬。

西夏軍制,男子十歲就要進入預備役,十五歲到六十歲就要自備甲冑弓矢以行,若是隱瞞不報會處以重刑。一戶丁數肯定不止一丁,所以有人以爲西夏只有三十萬戶百姓。這也是王安石說僅陝西一路戶數就是西夏四倍的原因。

但實際上豈止三十萬戶。

比如河西走廊,那麼肥美的地方,難道只有兩萬餘戶?

這與宋朝一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制度是制度,執行時未必如此。所以王巨的說法比較準確些,那就是整個西夏戶數會達到七十萬戶。這也是後來西夏軍隊居然膨脹到了六十多萬的原因。

不過因爲西夏貧困,又是戰亂不休,因此每個戶數人口遠不及宋朝,即便有七十萬戶,人口頂多三百來萬,不會超過四百萬,其戶數僅是陝西路的三分之二,人口僅是陝西路的一半。拋卻沙漠地區,西夏面積不及陝西路面積,可是陝西路除了關中地區外同樣是多山地區,西夏卻有靈夏平原與河西走廊。因此王巨這個說法,還是得到許多大臣承認的。

但就是按照王巨的說法,那也是兩戶就要出一丁作戰了。

或者打一個比喻,如果宋朝也學習西夏,整個北方將會抽出三百多萬軍隊,那會給國家與百姓帶來何等的負擔?

況且抽出三十萬軍隊,其他地區難道就不發兵留守了嗎?因此馮京說梁氏瘋掉了。

王巨冷哼:“未必,如果西夏成功拿下大順城與慶州,僅是擄掠,便可彌補這次出兵的消耗。”

這也是中原王朝悲哀與爲難之處。中原王朝想要出兵,必須攜帶大量的後勤,但胡蕃入侵中原王朝,只要不是慘敗,僅是抄掠便可保障一部分後勤供給。

兩個用兵成本相差太大了。

王巨這麼說,大家開始相信王巨提供這條消息的可靠了,可幾人全部變色,三十萬哪,想一想曹操下江南,真正的兵力有多少吧。

“調兵吧。”陳昇之道。

“如何調兵?西夏多是騎兵,行動迅速,我朝現在調兵來不及,而且興師動衆,財政如何?或從陝西其他幾路抽調兵力,其他諸路空虛,正好讓西夏趁機入侵。”文彥博道。

趙頊急得揉腦袋。

第427章 擔心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493章 夜襲(下)第563章 羞侮第178章 子安第54章 插釵第399章 二王(上)第358章 不可傳第379章 不可行第371章 爲難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469章 旅(下)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391章 鬥將第660章 漁翁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173章 攏心第262章 斬龍(上)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30章 以直報怨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750章 張睦(下)第794章 讓(上)第816章 驚喜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474章 鼓聲(上)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88章 酒語第805章 授業第108章 姐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524章 夜聲第120章 上眼藥第405章 頂替第209章 真相第615章 威名(上)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146章 相約第424章 軍監司第479章 貪婪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112章 省錢第715章 犧牲品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126章 捉婿第464章 四樣物事(上)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501章 好牌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335章 高利貸第630章 條件(下)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805章 授業第80章 磨練第331章 寬厚第116章 四告(下)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762章 咬死第290章 驚豔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411章 第一天第278章 述職第174章 有條魚第294章 倚仗第613章 虯髯客第411章 第一天第146章 相約第386章 謠傳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531章 斬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851章 雙保險第164章 蕃騎(下)第623章 自保第330章 餿主意第1章 背騾子第289章 水中壩第163章 蕃騎(上)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499章 清洗第39章 勞動吧第358章 不可傳第322章 小痛痛第255章 分裂第816章 驚喜第418章 神臂弓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814章 狗不如
第427章 擔心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493章 夜襲(下)第563章 羞侮第178章 子安第54章 插釵第399章 二王(上)第358章 不可傳第379章 不可行第371章 爲難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469章 旅(下)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391章 鬥將第660章 漁翁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173章 攏心第262章 斬龍(上)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30章 以直報怨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750章 張睦(下)第794章 讓(上)第816章 驚喜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474章 鼓聲(上)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88章 酒語第805章 授業第108章 姐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524章 夜聲第120章 上眼藥第405章 頂替第209章 真相第615章 威名(上)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146章 相約第424章 軍監司第479章 貪婪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112章 省錢第715章 犧牲品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126章 捉婿第464章 四樣物事(上)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501章 好牌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335章 高利貸第630章 條件(下)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805章 授業第80章 磨練第331章 寬厚第116章 四告(下)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762章 咬死第290章 驚豔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411章 第一天第278章 述職第174章 有條魚第294章 倚仗第613章 虯髯客第411章 第一天第146章 相約第386章 謠傳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531章 斬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851章 雙保險第164章 蕃騎(下)第623章 自保第330章 餿主意第1章 背騾子第289章 水中壩第163章 蕃騎(上)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499章 清洗第39章 勞動吧第358章 不可傳第322章 小痛痛第255章 分裂第816章 驚喜第418章 神臂弓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814章 狗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