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

小蘇繼續在思考。

王巨今天是放開了,沒辦法,想做事了,必須找朋友,更想找小蘇這樣的朋友。所以必須將他的腦子說得“開竅”。

“兼併之害,當真沒人知道?秦朝暴政不算,西漢外戚篡國我也不算。東漢呢?實際說起來,王莽變法,也同樣是兼併害的!再到東晉,孫恩之亂爲何?再到我朝,王小波與李順之亂爲何?”

不但在宋朝,後世繼續來。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難道不知道嗎?但爲什麼有那麼多“帶路人”?爲什麼有那麼多攻擊母國的香蕉人?當真沒有一個強大的母國,他們會活得更有尊嚴?

一樣的道理!

“你們看到的只是會產生騷動,但有沒有看到真正的危機?遼國比西夏好一點,但也不能稱爲老實,比如宋夏開戰時,他們爲何陳兵幽雲?爲何歲幣從三十萬變成了五十萬?西夏就更不用說了,無論給多少歲幣,他們一直就沒有老實過!然而這—?}.個積欠無疑就是一個大火藥包。積欠一天不解決,這個危機就一天無法化解。陛下與介甫公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那麼不斂財,還能有其他什麼好辦法?”

小蘇開始沮喪了。

“我再說一件事,鄭白渠不是我自誇,做得很好了吧。但有沒有做好?沒有!爲何,且聽我說,我爲了減少麻煩與衝突,並沒有真正查沒隱田,只是逼着他們將隱田變成了明田。另外我還帶着他們注意商業。隱田變成了明田,是多交了稅。好了。問題來了。是多交了稅。然而因爲得到很好地灌溉,他們收入實際在增加中。轉移到商業上,財富積累更快。也就是他們越富就越富。”

“我再說一下貧困百姓,因爲我分了一些新得的耕地,又能灌溉,能喘一口氣了,不過這些地終有限的,雖然能豐收。以後國家稅務必然會傾斜,必然會加重,因此勉強不過能維持溫和生活罷了。但有災害呢?就算災害還能自保。二三十年後,人口增漲後,這些地又不夠用了。但另一外少數一羣人正在積累更龐大的財富。遇到困難,兼併又再度開始。子由兄,我說的你會意了吧。看似我做得不錯,實際只是治標,沒有治標,仍然爲鄭白渠未來的中貧困百姓埋下了一個超級大的火坑。就是這樣牽就。我離開後,依然有許多豪強對我不滿。”

“這還是有鄭白渠之灌溉之利牽就。若沒有呢?子由兄,不做事便罷,一做事受益者未必感謝,受害者必然仇恨。但一個個不做事,如何了得。難道繼續讓這個積欠發展下去,最後三億,五億,十億?到了那時候,天下揭竿而起,不知道你我又何去何從?子由兄,你打算怎麼做,從逆賊謀反,或者任由逆賊殺害?”

小蘇又好氣又好笑地說:“那不可能。”

“不可能?現在人口一千三百多萬戶了,象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到達兩千萬戶是四十年,還是五十年。兼併又是如此的厲害,兩千萬戶了,你以爲我說的可能性會有多大?”

“那怎麼辦?”

“子由兄,看這些變法,不能看其法,而要看其變法的背後。國家兩大危機,一個危機就是眼下的積欠與空虛的國庫,想一想,英帝大行,陛下都喊沒錢用了,不得不只出三分之一的賞賜,河北大旱了,國家任由災民自生自滅,去年黃河兩處決堤,經濟稍緩一點,然而陛下還不得不拿出內藏庫的珍珠與香料便賣救災,一旦遼夏聯手舉國來犯,用什麼財政來禦敵啊?說仁政,都想仁政,但沒有錢帛,用什麼來仁政哪?”

“沒想到啊,沒想到。”

“子由兄,你能關心國家前途,很不錯了,至少我感覺你比富公高尚。”

小蘇啼笑皆非。

“但也不能怪你,你不知道真相嘛。因此國家當務之急,是將這個積欠填補上,使國庫略有盈餘,這個道理與置兵一樣,我可以不窮兵黜武,但不能不備武。”

“斂財是對的了?”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不好意思,最後得出一個結果,那就是對的。但準確的做法,就是以後如何矯正。我再說桑弘羊,本來這是一個容易遺忘掉的名字,因爲介甫公變法,這段時間屢屢提起,都說是小人,奸臣。然而子油兄,若無桑弘羊,漢武帝后期的經濟能恢復過來嗎,若無桑弘羊打下的基礎,能有昭宣之治麼?霍光很了不起,但將他放在漢武帝后期的國政當中,看他會不會有良策,將財政轉好?但我爲什麼說他了不起,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及時地將桑弘羊變法中的一些弊病收了起來。你我現在資歷淺,地位低,暫時不是你我的舞臺,因此何必急之。最明智的做法,不是參與,不是爭執,不是吵架,而是觀看,思考,以便幾年後你我同時成長起來後,大家聯手,學習霍光那樣,及時的將變法中的一些弊病收起來,等到國家財政轉好,將一些真正屬於真正斂財的法門,慢慢地杜止。這纔是智者所爲。”

“可我在條例司哪。”

“放心吧,你屢屢反對介甫公,介甫公還會讓你呆多久?”

“但你也到了條例司。”小蘇又讓王巨說得氣樂起來。

“別說,我正苦惱着呢,看如何能謝拒這個職位。”

“你也不參與?”

“現在參與了,以後有什麼資格參與到收當中?難道讓我做兩面派,那種沒節操的人?”

“哈哈,”蘇轍與張載同時樂了。

“然而我不參與,但我對介甫公表示理解。實際子由,有的我也在做了。”

“這個我知道一些。”

“還有你知道的,卻想不到的。”

“何?”

“比如南方的木棉。大家看到的是我替朝廷斂財。然而隨着南方開發。人口就會向南方轉移,並且是自發地轉移。這也是疏散人口壓力的一個辦法,並且我還在思考其他法門。”王巨道。

這就得要感謝宋朝了。

因爲宋朝內治政策上比較開明,沒有閉關封鎖,也不禁止人口流動,所以人口對流動不排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南宋一度將市舶司置到馬六甲海峽。

否則就是有了好辦法,百姓在閉塞的政策環境裡。本來就是一個思念故土,不願意離開家園的民族,那麼只有強行遷徙,強行遷徙會有多麻煩。看一看曹操強行將漢中百姓遷到關中的結果。

再看看唐朝多次發出詔令,鼓勵百姓遷於寬鄉,有沒有成功?

強行遷徙的代價太大了。

但這次南方遷徙一旦成功,那麼它就是一個極好的試範,會起到無比的作用。

小蘇訝然道:“難怪介甫公下詔令,責令福建路南方各州,將下五等戶遷往廣南。”

“責令?”

“剛下的詔書。”

王巨想拍腦袋。正想着強遷壞處呢,來了!

這個王安石。斂財真斂瘋掉了。明白,理解,前年去年是勸說,有不少百姓過去了,但這個是自發自願的,數量仍遠遠不能達到王安石的需要。既然是賺錢的行當,何不索性強行遷民。一爲國家謀利,二是替這些下五等戶尋找一個出路。

然而沾到強遷,能有好事麼?

不僅如此,王巨將王安石的坊場河渡搶走了,不過沒有完全搶走,那就是酒稅,全國大多數州府榷酒都是盈利狀態的,但有極少數州縣情況不佳,或者盈利不多。這也是胥吏官吏管理不善出現的毛病,想根治很難了,或者說到了積重難返的時候,因此不如索性也將整縣整縣的榨酒經過實封投狀法,由價高者所得經營。

也就是將宋朝所有不良資產,一起拍租出去,再加上火藥賺來的一些利潤,最後所得將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這些不清資產清點起來也很麻煩的,一是清點,二是必須由官員做出一個格理的估價後才能拍賣,所以它的時間很長,最少還得有三四年時光,才能大約地清點出來。

這個爭議不大,況且連這條也反對的話,那麼國家當真不想好了?

王巨不由地嘆息一聲。

然而怎麼辦呢,遷就遷吧,反正未來變法蝨子多,也不怕癢了。

“子安,今天聽君一席話,我全然明白了,這一切,就是爲了斂財,那麼再無疑問。”

“不過子由兄,雖然是斂財,但你心中怨氣消解了吧。”

“就不知會斂到何時?”

“這幾年內是休想停下了,”王巨說道。一是積欠,二是河湟開邊,三是西夏不時地侵犯,還要分一些到軍費上,再說王安石這些變法,不是一次性推出來的,今年,明年,後年,大後年,因此直到熙寧七年,恐怕財政還沒有真正的扭轉,然大旱到來,賑災不力,讓反對派們找到攻擊理由了。也就是到熙寧七年,五年後,財政還沒有完全變好。

但這一世不同,自己提前在推動,另外還有蔗糖與棉花這兩個真正的開源,不知道到了那時會不會好一點。再者,也不知道趙頊怎麼想的,他想經營西夏,即便自己勸,王安石下,趙頊還不會停下斂財的步伐。

天知道呢。

但王巨話鋒一轉:“然而話說回來,在這幾年,你我有話語權嗎?到了扭轉過來時,我們也有了話語權,那時再說話,豈不是更好,更明智?”

“子由,子安的話,你應當聽進去的。”張載插了一句。

“恩師,未必啊,也許有人忘記自己真正的身份,想攀龍附鳳,附和某些權貴上位呢。”

“你別拿我開心,”小蘇道。

“那就釋然了?”

“不釋然奈何?”

“好,釋然了,我們就吃酒吧。”王巨道。他看重小蘇也有其原因的,一是小蘇的立場可以拉攏,二是以前他在京城科舉時,兩人就有來往,關係也算不錯,這就是基礎。

王巨在找朋友,呂公著也在找朋友。

王安石一直向呂公著示好,呂公著沒有當成一回事,這個心態就不對,南方人就是壞人哪?王安石也不是好惹的,一怒之下,將他換成了御史中丞,噁心了呂公著。呂公弼被逼辭職,趙頊破例沒有同意,繼續將呂公弼留在西府。但當真事情就結束了?沒有。只要呂公弼一天還呆在西府,呂公著一天就不好進諫彈劾。反過來說,只要呂公著一天還呆在御史臺內,呂公弼就會尷尬一天,不好做事。一個任命,封住了呂公著的嘴巴,捆住了呂公弼的手腳!

然而呂公著同樣也不是好惹的角色。

因此他迅速就看到了一個人,一個了不起的人,程顥。

爲什麼要找朋友?

看看慶曆新政,范仲淹等人當真很了不起嗎?他們只是一些地方官罷了,真正的大佬是章得象、杜衍與呂夷簡、晏殊他們。兩相對比,就象現在的呂惠卿與富弼文彥博那樣的差距!

爲什麼能成功上位,抱成了團,互相鼓吹,於是君子在此,諸神避位。

後來失敗是新政沒有具體的策略,光在哪裡打壓異己了,並且韓範分裂,讓政敵找到了契機,將他們擊敗。實際當時的情況,也如歐陽修朋黨論所寫的那樣,小人不成朋,君子才能成朋,是君子黨成了朋黨,所謂的小人們還真沒有結黨成夥。

然而失敗了嗎?失敗的是慶曆新政,他們政治生命並沒有失敗,正因爲這種結團成夥,一個個迅速又上位了。

再到濮儀之爭。

韓琦多厲害啦,背後還有趙曙,前面還有歐陽修。爲什麼言臣們與他們三個大佬戰得平分秋色,正是因爲言臣結成夥了,雖然地位遠不及。然而人多力量強大。生生將趙曙拖到死,濮儀也沒有真正落實下去。

現在反對派實際真的很可怕,由司馬光爲樞紐,串起來幾條讓人望而生畏的線,第一條主線,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

第二條主線,司馬光,呂公著,範純仁,呂誨。

第三條主線,司馬光,富弼,王拱辰。

還有未來的第四條主線,司馬光,韓琦,歐陽修。

可怕的四條線,如果論資歷,每一個人都能將眼下的王安石爆出十萬八千里!

但這張網還在擴大。

張載上位與王安石無關,而是文彥博,文彥博不好出面,於是讓呂公著推薦。不過讓他們失望,張載對變法不是很排斥,因此沒有與他們站在一起。

俺不會爲了富貴而改變自己立場,節操有了,王巨也尊重了,但官場上也就那麼一回事了,早晚得回家種田!

拉攏張載不成,但儒壇上還有一些有名氣的人物,比如大程。

大程風塵樸樸從下面回來,王安石召見,兩人語。但張載不說井田制了,大程依然將井田制拋出來。當然王安石也想井田制啦,人人耕地一樣多,不得買賣,不得轉讓,兼併問題也就解決了。但能實施井田制嗎,因此王安石十分失望,僅給了一個秘書省著作佐郎的身份。他失望了,大程更失望了。

呂公著的召見,來得正是時候!(……)

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90章 好兆頭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640章 前世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582章 攔道第403章 私軍(上)第772章 不殺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183章 賽跑第262章 斬龍(上)第564章 退一步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503章 大轉移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674章 惡婚(下)第322章 小痛痛第536章 會戰(一)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168章 坦白第114章 請教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93章 大捷(下)第235章 秋碩第122章 賭第654章 不會吧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348章 又坑了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182章 子午山第326章 背後的賬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463章 喜相逢第539章 會戰(四)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603章 幾振(上)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674章 惡婚(下)第502章 驚喜第539章 會戰(四)第645章 長城(中)第200章 動手第444章 二王(上)第84章 鬧大吧(三)第534章 小孩子第151章 弟仇(上)第650章 海盜(下)第65章 拜節第587章 燕歸來第125章 有點難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83章 鬧大吧(二)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592章 修房子第190章 亮劍第191章 初戰(上)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113章 侍讀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800章 點將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537章 會戰(二)第1章 背騾子第768章 反轉(上)第306章 愛護第291章 一扇窗第635章 抽解第520章 天上(下)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256章 上火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371章 爲難第269章 那一公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806章 三國第314章 錦袍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506章 飛天(下)第214章 故人第370章 楊家將第373章 增兵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504章 放棄第635章 抽解第471章 迷宮(上)第601章 保馬第126章 捉婿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139章 投名狀
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90章 好兆頭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640章 前世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582章 攔道第403章 私軍(上)第772章 不殺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183章 賽跑第262章 斬龍(上)第564章 退一步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503章 大轉移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674章 惡婚(下)第322章 小痛痛第536章 會戰(一)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168章 坦白第114章 請教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93章 大捷(下)第235章 秋碩第122章 賭第654章 不會吧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348章 又坑了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182章 子午山第326章 背後的賬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463章 喜相逢第539章 會戰(四)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603章 幾振(上)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674章 惡婚(下)第502章 驚喜第539章 會戰(四)第645章 長城(中)第200章 動手第444章 二王(上)第84章 鬧大吧(三)第534章 小孩子第151章 弟仇(上)第650章 海盜(下)第65章 拜節第587章 燕歸來第125章 有點難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83章 鬧大吧(二)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592章 修房子第190章 亮劍第191章 初戰(上)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113章 侍讀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800章 點將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537章 會戰(二)第1章 背騾子第768章 反轉(上)第306章 愛護第291章 一扇窗第635章 抽解第520章 天上(下)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256章 上火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371章 爲難第269章 那一公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806章 三國第314章 錦袍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506章 飛天(下)第214章 故人第370章 楊家將第373章 增兵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504章 放棄第635章 抽解第471章 迷宮(上)第601章 保馬第126章 捉婿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139章 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