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開胃菜(上)

司馬光去了永興軍,上面有曾公亮壓着,能扯王巨後腿嗎?能,絕對的能,曾公亮真的老了,所以司馬光一去永興軍,馬上就能將具體的事務接手過來。

慶州的後勤得從永興軍調撥吧,鄭白渠屬於那一州府管轄,永興軍!近半撤離的環慶百姓安屯在哪裡,鄭白渠!

就憑這兩點,就足以讓王巨喝上一壺了。

還有呢,司馬光筆桿子好,他到了永興軍,得看,得聽,這個沒關係,關健是他看只看他想要看到的,聽只聽他想聽到的,那怕不添油加醋,只要將他這個想看想聽的記錄下來,獻給朝廷,朝堂再替他掀風鼓浪,最後王巨就是將西夏三十萬兵馬全部吃掉,頂多也落一個功過相抵的下場。

實際在另一個時空,司馬光還真去了永興軍。

西北多處與西夏交戰,曾公亮年老,力不從心,同樣在文彥博運作下,司馬光去了永興軍。當然,這也是宋朝古怪的官制,就象延州,現在有兩個一把手,那麼長安有兩個一把手也不奇怪。

然後韓絳苦逼了,司馬光不僅嚴重地扯韓絳的後腿,動不動還以民生爲藉口,小報告還打個不停。

當然,和平是好事。

可是想和平只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將西夏打服,但司馬光會認可這條嗎?

第二條就是默視西夏築起十二盤堡與鬧訛堡,將金湯城與白豹城聯繫,並且如同二鬼拍門。將大順城關起來。再歸還綏州。但這樣真能換來和平?

就是將整個陝西路割讓給西夏。也休想從大梁與小樑手中換來和平!買能買到安買到和平,纔怪呢。不錯,遼國那邊似乎是買安了。但爲何慶曆戰爭時遼國來敲竹槓?

不過好在後來遼國出兵西夏,但這個出兵不是應宋朝的請求,宋朝沒那麼大面子。更非是爲了興平公主,遼國的公主不要太多。換得着爲了一個死去多年的公主出動十萬兵馬嗎?

這主要是遼興宗看到西夏與宋朝打了好幾年,國破民殘,想撈便宜的。結果在河曲被西夏打得落花流水。原來西夏這麼不好打啊。那麼可以對比一下,宋朝與李元昊交手,敗多勝少,但敗不會象他那種慘敗,況且還有數場大捷呢。那麼宋朝同樣也不好對付,再加上有五十萬買安,遼國也就默認了這種買安。就是這樣,以後依然還來敲了一回竹槓子。

因此買安是假的,實力纔是真的。

但司馬光能這麼想麼?

趙頊一怒,將他調往許州。

司馬光急了。俺這是越混越回頭哪,因此從長安去許州。刻意麪見趙頊,乞求以判西京留守的身份回御史臺,趙頊不報。司馬光只好去許州,最後又去洛陽修書。

當然,文彥博也不是爲了對付王巨。

主要是他隱約猜到趙頊對司馬光越來越反感,索性不如讓司馬光去永興軍,時勢造英雄,現在司馬光到長安,參與慶州之戰則有戰功,主導和平則有和平之功,反正嘴巴兩塊皮,這樣說也行那樣說也行。

至於王巨的想法,見鬼去吧,誰管王巨有什麼想法。實際不是文彥博等人力保,趙頊也早將司馬光貶下去了。

不過他低估了其他人的智慧,就象不久後無恥的東明縣事件,同樣被王安石揭穿。

呂惠卿又說道:“陛下,請切記大非川薛郭二人不和造成的下場。”

文相公,別搞事了,這是血淋淋的歷史教訓。

不要懷疑司馬光,以司馬光的手段心機,以及對王巨的仇視,他去了長安後,會比郭待封做得更過份。

趙頊道:“曾公亮年高是事實,不過現在非常尋常時刻,等慶州戰事結束,此事再議吧。”

文彥博無奈了。

不過趙頊臉色也平靜下去,起先他接到消息時,雖然不滿王巨主動放棄優勢議和,但還是很高興的。自從慶州戰爭爆發,他一直憂心仲仲,這才接到王巨這一大疊奏報,同時又接到秦州的情報,說是董氈即將出兵河西了,他才放下心,甚至欣喜若狂。

弱宋啊,自宋太宗時,對外戰績總是敗多勝少,勝還不能大勝,那會象現在生生幹掉了九萬敵人?

然而朝堂上諸位大臣的表現,卻讓他感到很失望。

不過冷靜下來了,他也能思考更多的東西,又說道:“將慶州戰報,用邸報通知全國,特別是陝西路,以便民心安定。”

這纔是正事,三十萬夏軍入侵,整個隴右震動,民心不安。得先將民心穩住。可憐的,到現在沒有一個人想到……

…………

朝堂上這種情況王巨早就料到了。

當然章楶想到了宋吉,只是爲了穩住夏軍。必須得將夏軍拖上幾天,這不僅是爲了穩妥,也不僅是爲了等永興軍的援兵到達。

現在還不能小視夏軍的,特別是兩個主力部隊帳下都有着大量騎兵。這次西夏前來,騎兵幾達十一萬餘人,大多數都還在仁多零丁與樑乙埋帳下。

當然,這些馬也讓王巨垂涎哪。

大順城一役,只繳獲了四千來匹戰馬,萌門三岔一役,只繳獲了三千來匹戰馬,如定哥帳下的騎兵很少,因此安疆堡下一戰,僅繳獲了幾百匹戰馬。慶州城與業樂鎮兩戰繳獲的牲畜不少,可戰馬也不多,不足兩千匹。

因此王巨盯着兩支西夏主力軍隊的戰馬,都要流口水了,宋朝最缺的是什麼,戰馬!這玩意兒就象美帝的高科技一樣,遼夏兩國都將它當成戰略物資,對宋朝封鎖的。

儘管他與高懷忠說騎兵不可懼,但當真騎兵在慶州就不能發揮其威力了?

因此必須等,幾天後西夏的士氣與形式會比現在更糟糕。就能抵消騎兵的優勢。

這是放走宋吉的主要原因。

不過王巨隨着就想到朝堂的種種。因此又將這件事寫在奏報裡。

然後與章楶、王君萬略略說了原因。章楶能理解,都是一個體系的。王君萬卻聽愣了。

實際王巨最能理解,宋朝弱嗎?至少宋朝敢與遼夏打一打,並且與西夏越打越佔據上風,敢開邊河湟,敢將交趾打得差一點亡國。至於買安,種種援助不是變相的買安嗎?五十步不能笑百步,但百步譏笑十步豈不是更可笑。

和平是好。但實際真正的和平只是傳說中的東東,實際不可能有真正和平存在的。就是理論上的和平,也絕對不是買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只不過聰明的做法,是如何去用最小的代價勝利,戰後用什麼手段善後,使得戰果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發展。

之所以解釋一下,是王君萬的性格有嚴重缺陷,因此爆料給他聽,以免他象史上那樣。爲宋朝打了半生,結果晚年被人諂害。落得便賣家產還債,並且自己活活氣死的下場。

不過眼下三人正在看着面前蔡挺派人緊急送來的情報。

王君萬說道:“難怪夏賊向西谷砦增派了那麼多軍隊,並且多是騎兵。”

這兩天除了柔遠寨還在繼續進行着慘烈的攻防戰,餘下基本都很平靜。但這一回有了氣球傳遞消息,柔遠寨軍心穩定下來,夏軍那邊士氣卻越來越低落,雖然寨中傷亡慘重,城外的土山也越堆越高,但寨中的危機沒有那麼嚴重了,而且這種辰光也要結束了。

要麼就是宋軍不停地利用熟悉地形之便,夜晚派出遊騎騷擾敵營。這個看似沒有什麼殺傷力,但最後會有奇效的。只是西夏人還沒有想到,以爲宋軍有意沮喪夏軍的士氣。

另外便是西谷砦的這次增兵,一度讓王巨想不懂。增兵西谷砦能幹嘛,反攻萌門三岔纔是對的嘛。況且想攻下西谷砦,至於要用騎兵嗎?

然而兩天過去,西夏人還不撤離。

足夠了,時間拖了下去,並且也堵住了朝堂各個大臣的嘴巴。

不過王巨一直在猜測西谷砦的這次增兵。

直到今天早上得到蔡挺送來的情報,他才意會。

蔡挺要圖謀天都山,但也不能盲目出兵,因此這幾天暗中派出斥候打探地形以及其他的情報,特別是沒煙峽的地形,那道峽谷裡面的峽道很多,主道又不是直的,因此不熟悉地形的人往往進去,都能迷失方向。

幾個斥候昨天晚上便看到五千夏騎從天都山而來,然後在石門川紮營,匆匆回去稟報了蔡挺。

斥候想不明白他們爲何而來,蔡挺能想明白。肯定不是爲了對付鎮戎軍,就是鎮戎軍抽調了五千兵馬支援慶州,但守各堡砦的兵馬還是有的,因此蔡挺就迅速想到了這五千騎兵是奔着環州去的。

於是立即派人通知王巨。

王巨接到消息後,天未亮,便將章楶與王君萬叫過來商議。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敵人是騎兵,說不定下午就能撲到環州側翼了。

但環州西側各堡砦兵力相對都比較空虛,況且還有西谷砦那麼多敵騎虎視眈眈,隨時潛入環州,與之配合。另外也不止來的是這點兵馬,既然西夏人動用了天都山的騎兵,又是從沒煙峽過來的,肯定會動援環州西側的西夏各村寨百姓過來協助。也就是下午夏軍撲過來時,還不止是五千兵馬,可能是八千,可能是一萬。至於多少,就看那邊西夏已經抽調了多少丁壯,餘下丁壯還能動援多少。這個斥候也無法打探到了,更來不及打探。

當然,對於蔡挺肯定開心了,他可以放心大膽用兵天都山了。

不過王巨得立即將這個危機解決。

章楶看着地圖說道:“他們目標不可能是歸德寨,如是歸德寨,不如自山後(指兜嶺、殺牛嶺的北面到青崗峽再進入歸德川的道路)過來。”

王鉅額首認同。

“也不可能是定邊寨,儘管生活這裡的西夏百姓多(這一帶屬於蒲川河的上游,有許多小河塬子,因此人煙密集),定邊寨與平遠寨還有不少桀驁不馴的慕容族人,但自定邊寨到環州太遠了,即便他們拿下定邊寨、平遠寨,環州早有防備,失去奇兵作用。因此目標只有烏侖城與肅遠寨。不過烏侖城卡在烏侖山口,易守難攻,因此也非他們的目標所在。那麼只剩下肅遠寨。”

如果西夏人能迅速拿下肅遠寨,那麼西谷砦的兵力再隨即出動,東西夾攻,永和寨也就拿下了,儘管前面還有一個歸德寨,但歸德寨卡不死歸德川,那麼整個歸德川便會暢通無阻。

並且肅遠寨西側是駱駝坪,大落乾川,現在都屬於西夏疆域,同樣也生活着不少百姓。而且肅遠寨周邊地區又生活着一些慕容族的百姓,等於半主場作戰,這些都是對西夏人有利的地方。

“難道西夏人改變了進攻方向?”王君萬問。

“很有可能,現在他們拿慶州諸堡砦無可奈何,又不願意甘心帶着沉重傷亡撤退回去,可能轉移了進攻方向,若是拿下環州前方諸堡砦,再加上奪回了安疆堡,又有了歸德川道作爲後勤道路,那麼退能回去勉強交差了,進也可以虎視整個環州。但這是好事,如果西夏兵力西移,對下面我們的行動會很有利。不過得先將眼下危機解決。”王巨說道。

西夏兵力分爲兩部,可是宋朝兵力也不在一處。要麼先啃仁多零丁的兵馬,要麼先啃樑乙埋的兵馬。

修改了作戰方案後,大家打算先啃樑乙埋的兵馬,可樑乙埋這一部兵力雄厚,還是很難啃的,現在西夏主動分兵肯定是好事。然而也不能將環州打成爛攤子。

並且問題是時間太急,還要立即做出決定。

第743章 逼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216章 報復第724章 孤臣?第50章 滿意第150章 葬花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292章 首相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563章 羞侮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25章 侵利第388章 交好他第164章 蕃騎(下)第429章 道第323章 吃柿子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61章 堯舜(下)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304章 獻舞(上)第796章 露底第309章 帶頭第799章 不敢碰第568章 隱患第822章 是他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459章 空談嗎?第479章 貪婪第756章 第一步第231章 迷惑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605章 冒泡(上)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414章 粗人第86章 鬧大吧(五)第591章 良臣第397章 名額第738章 哭第363章 霸道第27章 敗了第634章 足跡第235章 秋碩第830章 反轉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540章 春雷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816章 響第500章 大殺器第264章 朱序(上)第51章 想法第282章 用第578章 和平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13章 殿下(下)第9章 震盪第92章 第一躍(二)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196章 破\處(下)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263章 斬龍(下)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335章 高利貸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52章 地獄(下)第178章 子安第645章 長城(中)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837章 三明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772章 不殺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831章 降第441章 火拼第774章 腥氣第816章 驚喜第158章 請權(下)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619章 拉尼娜第502章 驚喜第631章 不過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767章 控訴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848章 誘餌
第743章 逼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216章 報復第724章 孤臣?第50章 滿意第150章 葬花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292章 首相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563章 羞侮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25章 侵利第388章 交好他第164章 蕃騎(下)第429章 道第323章 吃柿子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61章 堯舜(下)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304章 獻舞(上)第796章 露底第309章 帶頭第799章 不敢碰第568章 隱患第822章 是他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459章 空談嗎?第479章 貪婪第756章 第一步第231章 迷惑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605章 冒泡(上)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414章 粗人第86章 鬧大吧(五)第591章 良臣第397章 名額第738章 哭第363章 霸道第27章 敗了第634章 足跡第235章 秋碩第830章 反轉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540章 春雷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816章 響第500章 大殺器第264章 朱序(上)第51章 想法第282章 用第578章 和平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13章 殿下(下)第9章 震盪第92章 第一躍(二)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196章 破\處(下)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263章 斬龍(下)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335章 高利貸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52章 地獄(下)第178章 子安第645章 長城(中)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837章 三明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772章 不殺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831章 降第441章 火拼第774章 腥氣第816章 驚喜第158章 請權(下)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619章 拉尼娜第502章 驚喜第631章 不過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767章 控訴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848章 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