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餿主意

趙員外要動身,王巨又說道:“對了,務必記住,繼續區別對待,對有些人再傳一句,有人說本官好的,那不要當真,有人說本官壞的,也不要當真。不過有一條,本官會信守承諾。只要他們要求不過份,不鬧事,再做一些退讓,本官馬上就會給他們一個滿意的交待。”

“那就好,那就好。”

“這樣吧,我等會秘密送一個賬薄給你。”說着,王巨從裡面拿出一本厚厚的賬冊。

實際這麼多天下來了,王巨基本摸清楚周邊各大主戶的田產情況。

雖然這個數據也不大標準,但誤差不會超過一成。

王巨也做了賬冊,記了下來,也就是王巨手中這本厚賬冊。並且繼續又派了一些人手,暗中再複覈一遍。

“上面標註了我可能會是我最終給的各戶田畝數量,但它也是我的底線。”

這也要區別對待的,對王巨表示獻忠的各戶,那會以補償的名義,最後會多得田。一些沒有表態支持,也沒有表態反對的,這些人往往多是鄉下的中小地主,他們也急,可力量小,只能乾着急,不過王巨也會給一些補償,不會讓他們太吃虧。實際這些人也隱田,不隱田的地主現在幾乎根本找不到。但他們縱然隱,也隱得不多,同時手中的耕地也有限。

還在繼續嘀嘀咕咕,心存不滿的,王巨那也不會客氣。馬上到來的“大會戰”,便是王巨與這些人的戰鬥。

趙員外說道:“我能翻翻嗎?”

“翻吧,就是給你看的。”

趙員外翻了翻,看了幾個熟悉主戶的田畝,這些人有多少隱田,他是比較知根底的。看了看,經過“補償”後,基本補回來十之八九了。有的人可能王巨沒有查好,幾乎全部補齊了。

不過就是補不齊。差的也不會多,基本能交待過去。

他合上賬薄,說道:“那我就放心了。”

畢竟王巨態度很強硬,即便趙員外,心中都沒有底。

“但這本賬薄,你心中清楚就行,且莫給其他人看。即便代替本官做出承諾時,也要模棱兩可。否則傳將出去,少的會鬧,甚至多的也會跟在後面吵鬧不休。”

“這個輕重我知道的。”

“那就這樣吧。”

“不過明公不進城中住,大家還是不放心。”

“我住不住城都一樣個,住在這裡,就近能處理渠工,本官反而感到方便。況且有了這個賬薄上承諾的畝數,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好來。”

趙員外離去,王巨又去了渠工。

主渠只有一里地了,兩邊施工的人羣能遙遙相望。

經過一天多勞動後。終於兩邊主渠聯在一起。

剎那間,幾乎所有軍士與民夫發出歡呼,有的人高興地翻起了跟斗。

王巨也高興地握住了楊蟠的手。儘管楊蟠不知道握手動作的含義。

當然,還沒有引水進來。

這必須等一些相關的支渠全部修好後,才能將渠首打通,再放水進來。但到了那時,真正的戰鬥也將要開始了。

王巨說道:“楊勾使,這樣,你再將大夥帶到小鄭泉。”

楊蟠點了點頭。

這一段主渠是修好了。這次朝廷支持的力度很大,前前後後僅是軍士就派來了三萬多人,趙頊內庫揭不開鍋了。也沒有短了渠工的糧草與物資,還有火藥……加上王巨的帶頭。大家幹勁足,所以渠工修建的速度比他們預算的要快。

可它只是第一段。還有第二段,第三段。

第一段主渠修好,那就要轉移到第二段戰場上了。

最後支渠修好後,那些勞力再轉移到渠首,第一段渠工告捷。

“對了,楊勾使,在那邊順便替我再蓋幾間茅屋。”

“子安,難道這餘下兩年多時間,你真全部呆在這個茅屋裡?”

“爲什麼不能呆?”

那就呆吧,楊蟠也不再勸。

侯可說道:“這一回朝廷應當能滿意了吧?”

前幾天他們派人大約估量了一下,只要馬上一放水,就能使一萬九千多頃耕地受益。不過這中間還有原來的耕田,特別是南白渠是低灌溉區,朝廷以前又修了幾次,因此原耕田比例比較高,大約會有一萬兩千頃左右。但隨着渠工向第二段第三段轉移,原耕田比例就開始大幅度下降了。

可這也算是成績,即便原耕田,同樣會分爲三六九等,許多耕地因灌溉水不足,產量很低下。這次大修,最少九成變成了真正的良田。

王巨說道:“侯知縣,應當能滿意了,雖然我在中書說過,可能會使數萬頃耕地得到灌溉,但那時心中的想法則是,那怕能得到五千頃耕地,放在關中,其意義也會截然不同。”

意義有多重要,幾名負責修渠的官員都知道了,可以說在這裡出現五百頃良田,其作用也勝過了萬春圩那一千多頃肥沃的圩田。

“不僅是灌溉,這麼多水堰,又可以養魚,載種茭葑,又能使許多百姓受利。”

“茭葑……立即張貼露布,嚴禁任何人在水堰裡載種茭葑。”

“爲何?”

“可以在岸種載種樹木,也可以在水堰裡養魚,甚至可以養鴨子,但切記,茭葑不能移載,一是會產生許多糾紛,二是會壅塞水堰。我外父家的管事,前段時間路過我這裡看望我,說到杭州西湖,便說到現在西湖開始壅塞。我沒有去看,但估猜一部分就是因爲這個廣載茭葑之故。”

這些都是細節問題,但往往會是大問題。

比如春天時王巨讓朝廷下令,涇水兩岸廣載楊柳。

二月末,王巨騎馬上去看了看,執行得不嚴格,因此立即寫了私信給各個官員。你們不聽詔令,就不要怪我打小報告了。

卻沒有想到接到蔡挺一封私信,他就說了一件事。本官可以責令下屬各個官員配合,但你有沒有想過前線涇水各條支流能不能廣載樹木?

王巨只好做了補充。延慶水自業樂鎮上,馬嶺水自環州城上,蒲川河、大胡河、陽晉水上游地區,不用執行這道命令。

實際這些支流多數上游地區水土已開始了嚴重惡化,然而爲了軍事作用,王巨只好作出讓步。

程昉懷疑地問:“有這麼嚴重?”

“程都監,比你想的還要嚴重,而且這些水堰非是象我們刻意所建的蓄沙池。在枯季時先將渠首那五個陡門一起關死,再放掉蓄沙池裡的水,派幾百名民夫,勞動數天,就可以將淤沙挑走。一旦各個水堰淤塞,到時候清除茭葑在主家反對下會麻煩,清淤更麻煩。”

王巨反對,這也是寧肯信其有,不能信其無的,於是幾人便不在堅持。

四人又坐下來商議着洪堰制度。用水則例。

不能修好了,就撒手不管了。

以後還有很多事,比如維修。不維修,再好的水利工程,十幾年下來也垮了。

再比如各條支流水位高低不同,汛期甚至都不同,水位的調節。

還有枯水時季,對各個灌區水源的分配等等。

要派官吏管理與維修。

還必須有一套成熟的制度,渠工是四人合力主持的,也是最熟悉水渠的人,並且馬上就要用到這個制度了。因此幾人協商着,順便將此事解決。

談了好一會。楊蟠又帶着軍士與民夫匆匆趕回小鄭泉。

…………

若是正常情況,這個消息傳到城中。肯定會響起一片鞭炮聲。

但現在涇陽城中很古怪,明明許多老百姓臉上浮現出喜悅的神情,城中卻是安靜一片。

大串連開始。

二十幾個員外來到彭員外家。

“諸位,平流陡門前開始刻水尺了。”

原來楊蟠是打算用水龜的,一是喜慶的建築,象徵渠工會象龜的壽命一樣長久。二就是用來測量水位,水的流量與深度。文言文說法叫水則。

水到烏龜什麼位置,就能看到引水規模。如“水到龜兒嘴,百二十徼水”,一徼水即渠道過水斷面爲一平方尺的水。

王巨說道:“還是省省錢吧,不就是看一個水流量與水位嗎,何用一水尺替代,反而會一目瞭然。”

楊蟠懷疑用水尺太簡陋。

王巨又說道:“你們恐怕還不知道朝廷錢帛有多緊張,看看河北災民,朝廷撥出多少錢款賑災?”

這一說,大家全部醒悟。

不看朝廷一批批錢糧物資撥過來,那是咬緊牙關撥過來的。

於是聽從王巨意見,改用水尺替代了水龜。

這也意味着馬上就要打開渠首了。

二十幾人面面相覷。

趙員外帶着一大批豪紳在向王巨表示獻忠,他們是清楚的。

可這些人勢力比較強,特別是彭員外曾員外他們,有的被王巨毒打過,有的狠狠地敲走了一筆錢帛,因此不甘心屈服。

然而王巨這一手很厲害,這一分化,他們的力量立即變弱。

現在兩條道路,一條立即改變主意,向王鉅獻忠,不過這時候獻忠,大約也來不及了,即便所謂的“補償”也不會很多。況且還有的人不信邪。

第二條道路對抗倒底,王巨一直沒有出手。杖打了李員外他們,也不過是他們蠱惑幾名胥吏家屬到京城告御狀,勒索,那是九戶人家派了下人攻擊王巨,特別是曾員外的妻子,攔着大街,公開對王巨指槐罵桑。

至於其他的,王巨還真沒什麼動靜,甚至默視了他們繼續圈田。

不過這些人心中都清楚,王巨不出手則己,一出手那將是無比兇狠的一擊。

“李員外,你說怎麼辦?”曾員外道。

“這小子心狠手辣,不得不防哪。”

二十幾個人臉色都有點不大好看,爲什麼有那麼多人屈服,也立即將那些圈田的標誌拿走,不是他們自覺,而是真怕,害怕王巨到時候施出什麼兇狠手段,甚至連人都敢繼續卡嚓了。

“這小子一定會有狠手,否則趙員外請他回城,他都不回城,還說什麼送神容易請神難,他以爲他是什麼,神!神個鬼啊!”

“李員外,你都是說一句話,當初讓李羣攆他出城的,可不是你的主意?”

“我當時只是想逼他一逼,那曾想他立即出城,反弄巧成拙了。不過就不逼他出城,他能屈服嗎?”

這句話聽起來很奇怪,一羣地主商人居然逼迫堂堂的官員屈服,但別說,還真有,包括涇陽知縣,有好幾個知縣“屈服”過。

“我倒是向我侄兒打聽過,他說這個鄭白渠朝廷很慎重,官家與韓公對其十分重視。”彭員外說道。

“他還說了什麼?”

“他不在朝堂上,哪裡知道那麼多。”

“那還不等於沒說,”幾人抱怨道,關中這麼大的水利工程,邊境有西夏之壓,朝廷能不重視嗎?

李員外走了幾步,說道:“我倒是有一個主意。”

“這回不是餿主意吧?”

“不餿,但各位保證不能對外泄露,參與時大家一起參與。”

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才能保密!

“我們發誓。”

“這個主意分爲兩個策略,一個是公開去做,我們聯合起來,去問侯知縣,問他如何處理諸位的耕田。侯知縣肯定支吾不說,我們再帶着下人,重新去縣衙詢問,然後一股作氣,闖入賬房,將那小子收集上來的田冊一起燒掉。”

現在王巨圖窮匕現了,爲什麼到現在穩如泰山,就是手中有那些田冊。

我只認田冊說話,不認實際耕田說話。

慘就慘在這個田冊上,田冊一燒,王巨沒有憑證,只有翻白眼的份。

“不妥,爲什麼他能猖獗,修水利的是以保捷軍爲主,他打了一場勝仗,保捷軍軍士對他崇拜,水利分田,他們也會得到實際好處,因此聽從他指揮,一旦我們這樣做,保不準各位的項上人頭會掉下一半。”

“那我們就採用第二策,明處燒不成,暗處燒,我們各家派出機靈的人手,下半夜潛入到縣衙賬房處,一把火將這些賬冊全部燒光。”

其實古代還真有官員將豪強激怒了,豪強燒縣衙的故事。

並且古代與後世不同,各個官員爲了表示清廉,多不喜修縣衙,往往縣衙都能因年久不修,破爛不堪,包括涇陽縣衙,以及旁邊貯放賬冊的賬房。

大家細細一想,不一會兒,一個個面露喜色,幹這活不需要太多人,一家派出一個人,就能做得漂漂亮亮了。那一家找不到一個可靠的人?()

第444章 二王(上)第273章 撈好處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376章 共濟會第621章 膽子大第80章 磨練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860章 堯舜(上)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54章 囚籠(中)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792章 大捷(上)第291章 一扇窗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157章 請權(上)第427章 擔心第694章 一天第182章 子午山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744章 擔擾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860章 堯舜(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391章 鬥將第82章 鬧大吧(一)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75章 對子第81章 命案第238章 不能比第124章 觀燈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756章 第一步第386章 謠傳第370章 楊家將第764章 進京第382章 掏心窩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338章 小人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79章 人選第65章 拜節第266章 龍手(上)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837章 三明第86章 鬧大吧(五)第120章 上眼藥第820章 屍車第235章 秋碩第135章 蠱母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635章 抽解第35章 關學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498章 後方第89章 高家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441章 火拼第156章 文臣(下)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206章 重諾第280章 不早死第537章 會戰(二)第371章 爲難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654章 不會吧第331章 寬厚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398章 困惑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189章 不能言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855章 囚籠(下)第150章 葬花第50章 滿意第560章 請功第710章 山匪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425章 侵利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63章 親戚第577章 啪啪啪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436章 小人物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233章 此堡不能拿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
第444章 二王(上)第273章 撈好處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376章 共濟會第621章 膽子大第80章 磨練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860章 堯舜(上)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54章 囚籠(中)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792章 大捷(上)第291章 一扇窗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157章 請權(上)第427章 擔心第694章 一天第182章 子午山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744章 擔擾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860章 堯舜(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391章 鬥將第82章 鬧大吧(一)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75章 對子第81章 命案第238章 不能比第124章 觀燈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756章 第一步第386章 謠傳第370章 楊家將第764章 進京第382章 掏心窩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338章 小人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79章 人選第65章 拜節第266章 龍手(上)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837章 三明第86章 鬧大吧(五)第120章 上眼藥第820章 屍車第235章 秋碩第135章 蠱母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635章 抽解第35章 關學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498章 後方第89章 高家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441章 火拼第156章 文臣(下)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206章 重諾第280章 不早死第537章 會戰(二)第371章 爲難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654章 不會吧第331章 寬厚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398章 困惑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189章 不能言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855章 囚籠(下)第150章 葬花第50章 滿意第560章 請功第710章 山匪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425章 侵利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63章 親戚第577章 啪啪啪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436章 小人物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233章 此堡不能拿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