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殺母(下)

“讓他進來吧。”王巨很不悅地說。

王安禮走了進來。

王安石這兩個寶貝兄弟,王安國就算了。王安禮與王巨矛盾可不小,王安禮也知道,因此他沒有什麼寒喧,就直奔主題。

“子安,我聽聞了依政的事。”

“王府尹,與你無關吧?”

“與我當然無關。”

也不能有關哪,就是有關也不能說有關,否則王安禮就下海了。

“那你爲何提及此事?”

“子安,得饒人處且饒人。”

“王府尹,古怪來哉,我這幾年一直在南方,得罪了誰,誰又饒過了我?”

“子安,莫要激動,我在成都聽聞官家馬上就要舉行季秋明堂大禮。”

王安禮所說的季秋明堂大禮實際就是宋朝的祭天大禮,共分爲三種大禮,一是正月圜丘祈谷大禮,這個在宋朝很少舉行,可以忽略不計,二是冬至圜丘南郊大禮,這是最多的祭天大禮,三就是這個季秋吉辛日明堂大禮。

在前面幾代人君裡,宋仁宗時祭天大禮舉行的次數最多的,除了這三個大禮外,他還帶着大臣們舉行了什麼藉田禮、袷享禮、恭謝天地禮,也不能說是一無是處,隆重的祭天大禮在古代能或多或少向百姓論述皇權的合法性,增加皇權威嚴,還有每次大禮的封賞,也是一個籠絡人心的機會。然而每次大禮都得花費千萬貫以上的錢帛,因此王巨在早年上書說節流就刻意說了要減少祭天大禮的次數。

不過到了今年,國家政績不但不緊張。反而國庫充盈。再加上南方的捷報。所以朝廷舉行一次祭天大禮也很正常了。

說不定趙頊還會在明堂上向趙匡胤趙匡義述說他的功勞呢,至少在俺手中疆域擴大了許多……

王安禮意思說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依政縣事件傳到朝堂,就會破壞這種喜慶的氣氛。

“還有,姚畚是呂晦叔的門生。”

兩人有矛盾,話不投機半句多,王安禮說完,也就離開了。

瓊娘在屋子裡也聽到了。她擔心地說:“沒想到那知縣竟然是呂相公的門生……”

“亳州呂家?”張難陀也驚訝地問。

“師陀,你也知道呂家。”

“我在大理聽說過,亳州呂家,大宋第一官宦世家。”張難陀也有點擔心了,別看王巨馬上就要成爲東府副相,如果呂家對王巨仇恨,帶頭對付王巨,再加上王巨以前那些政敵,王巨就會有麻煩了。

“與呂晦叔無關,”王巨笑道。

“爲何?”

“因爲有一個殺母案。”

“殺母案?”

“這個案子發生的時間很長了。乃是前年太湖縣的一個案子。太湖知縣陳世儒上報他庶母(後媽)因心口痛突發去世,朝廷便下詔準他丁憂。於是陳家發喪還歸京師。誰知陳家剛到京城,陳府就逃出來一個奴婢,到開封府衙檢控陳母並非死於急病,而是中毒而亡。開封府尹蘇子容(蘇頌,北宋另一個科學家,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天文鐘)派下屬到陳家推鞫此案,正好陳母未來得及下葬,忤作立即開棺驗屍,經忤作檢查,陳母確實死於中毒,不僅中毒,其胸口還釘着一根致命的釘子。”

“有古怪。”

“說說看。”

“雖是庶母,可她入殮時,陳知縣總得要看一眼吧,那麼大的釘子,難道看不到?”

“是啊,但如果那麼簡單,也不值得我講述它了。當時聞聽屬下彙報後,蘇子容立即審訊,陳府的奴婢供稱乃是諸婢以藥毒之,可沒有毒死,於是到了夜裡拿着釘子釘在其胸骨上,導致陳母死亡。”

“啊,”瓊娘嚇得捂起嘴,又道:“這些奴婢那來的膽子?”

“奴婢肯定沒有這個膽子,蘇府尹繼續審問,才得知乃是陳妻李世與婆婆一直不合,於是對諸婢說,博士一日持喪,當厚餉汝輩。”王巨說到這裡,怕張難陀聽不明白,又解釋了一句:“這個博士便是指陳世孺的職官。因此諸婢才大着膽子殺死了陳母。然而這個案子在開封府拖了大半年,卻一直沒有結案。”

“咦?”

“直接原因非是陳妻,她是逃不掉了,可是陳知縣有沒有參與?”

“就算沒有參與,陳知縣也知情吧?”

“小娘子說得對,那麼大的鐵釘子,入棺時陳知縣難道看不到?”

“拖有拖的原因,主要是有官員認爲陳妻李氏並沒有明言害死婆婆,所以法不至死。蘇府尹雖未說李氏法不至死,但堅持認爲陳知縣不知情。”

“這分明是包庇。”

“官家也認爲蘇府尹是包庇,並且害死的是母親婆婆,因此將蘇府尹召到皇宮大怒地說,此人倫大惡,當窮竟。蘇府尹卻說道,事在有司,臣固不敢言寬,也不敢諭之便使之重。”

“古怪。”

“其實一點也不古怪,主要是這兩人的背景,陳世孺乃是前朝宰相陳執中的獨子,那李氏就更不簡單了,她的父親是三司使李中師,母親呂氏則是呂晦叔的女兒。”

“最後如何?”

“最後拖久了,蘇子容也拖不下去了,而且真相也漸漸揭開。事實案發後,李氏便立即找到呂大娘子,呂大娘子於是又立即找到她的父親呂晦叔,請他去跟蘇府尹疏通疏通。據傳呂晦剛直不阿,拒絕了她的請託。不過呂晦叔沒有出面,他的侄子大理寺評事呂希亞(呂公綽之子)與贊善大夫晏靖(富弼的舅子,晏殊第七子)卻過問了案情。”

“這樣說,呂相公還能說沒有參與?”

“瓊娘,你怎麼當真了呢?”

“後來呢?”

“直到去年。此案拖得太久。這讓官家很不滿意。於是將蘇府尹貶到濠州,再加上御史彈劾開封府所鞫不盡,官家將案子轉到大理寺審問。正好大理丞賈種民乃是新黨人,斷決陳知縣乃是知情弒母,陳知縣岳母呂氏從中因緣請託,致使案件久拖不決,也將陳知縣、呂希亞與晏靖一起抓捕起來,然後指控呂晦叔曾親自向蘇府尹請託。”

“有可能是啊。”

在宋朝以孝爲百善之首。殺死的雖然是陳世孺的後母,但確實是母,非是陳執中的小妾,在古代,這個案子無疑是驚天大案了。不說蘇頌包庇,最少讓三朝老臣蘇頌猶豫不決了,能讓他猶豫不決了,憑藉一個婦人與官職不算很高的呂希亞、晏靖可能麼?

因此瓊娘才說有可能,王巨繼續說道:“是有可能啊,官家也這麼認爲的。因此下詔書去濠州責問,可是蘇頌卻堅決說。誣人死,不可爲已。官家無奈,只好再貶蘇府尹知滄州,又將案子轉到御史臺審問。”

“御史臺裡有許多新黨哪,”瓊娘笑道。

“蔡確、李定、舒亶等確實是新黨,於是在去年秋後斷決陳知縣不願意呆在太湖縣當知縣,便默許了李氏唆使婢女殺母,以便利用丁憂機會回到京城。”

“這有點略過了吧。”

“嗯,這個說法是很勉強了,況且太湖縣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我的判斷那就是這個李氏乃是一個惡毒的婦人,因爲婆媳不和,才唆使了婢女殺害婆婆,隨後陳知縣肯定是知道的,然而畏懼妻子,或者不想事態擴大,便掩瞞了這件兇殺案。不過到了新黨手中,必然想利用這件事打擊呂晦叔直至呂家。官家看到不妙,便說陳執中止有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御史中丞蔡確反問官家一句,陳世孺大逆不道之罪,可郝邪?官家無言以對,只好用了另一種手段將事態縮小化,下詔說賈種民爲了窮究此案,不顧制度禮法尊卑,跑到呂晦叔家中將其子叫到院子當中,用言語恐嚇以逼供。因此詔書賈種民、大理卿崔臺符,大理少卿楊汲與監察御史何正臣等人各罰銅十斤,以示警戒。蔡中丞這纔將案子迅速了結,陳家夫婦與參案婢女十九人處死,呂希亞與晏靖因干涉此案而貶官。”

“那呂相公呢?”

“還是呂相公。也因爲此案,所以我說與呂晦叔無關,雖然他是舊黨,但爲人比較溫和,不那麼惡毒,至少不會象文公、司馬光、楊繪那樣無所不用其極。其次時間不對,之所以有這個惡毒的說唱本,主要是官家讓我擔任參知政事,但此案乃去年了結的,還有些影響,這時呂公只會小心翼翼。”

“既然如此,官人,那爲何這個王安禮刻意點明姚知縣乃是呂晦叔的門生?”

“現在的御史中丞非是蔡確,而是李定,同樣是新黨,手段更激烈,報復心也更強,正好此案影響還沒有平息下來,只要案子到了京城,李定必然會再次窮究此案,以便徹底扳倒呂晦叔,那樣,我就深深地牽連進去了。因此王安禮警告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邛州官府去處理此案。”

“難道官人就應當讓人誣衊嗎?”

“瓊娘,你又說錯了,在他心中,那唱本上所寫的不是污衊,而是事實,我就是一個禍國殃民、心狠手辣的屠夫。”

“官人,是不是此人唆使的?”

“也不是,雖然那唱本上將我無限地醜化,可拋開這些攻擊污衊外,幾乎接近了真相,憑藉他,還接觸不到的。不過依政縣離成都這麼近,雖然非是他唆使,但他有九成知道這個唱本存在,至少知道有人在刻意抹黑我。”

“那我們怎麼辦?”

“莫急,咩勝,你帶着幾個人,平民打扮,在成都各個坊間聽一聽。”

“喏。”

幾天後,野龍咩勝回來稟報:“少保,坊間各個瓦肆並沒有關於少保的唱本,不過我倒聽到了一條消息。”

“何?”

“據說在我們進入成都城時,成都官府就暗中通知說唱社,讓他們不要說唱任何有關少保的唱本,並且說依政縣正因爲說唱少保,讓少保不滿意,便心狠手辣地殺死了十幾個人。”

“這個王安禮,真不是東西。”瓊娘怒道。

她動怒不僅是因爲王安禮變相地恫嚇王巨,也不僅是因爲這條抹黑的通知,還有,王巨住進這個客棧,請大夫替她治病,王安禮都上門了,相信成都官員也知道了,可幾天下來,居然沒有一個官員來拜訪?王巨即將是東府副相哎,這正常麼?

“娘子,勿用動怒,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王巨說道。

想找真正撰寫這個唱本的幕後者,估計不大可能了。不過王安禮敢這麼做,王巨不介意,讓王安禮也陪葬進去!

第509章 逆轉(下)第126章 捉婿第190章 亮劍第128章 快活第705章 殺母(下)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580章 遙思第627章 動心第38章 垂涎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294章 倚仗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773章 開業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469章 旅(下)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18章 折服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71章 天塌了第174章 有條魚第54章 插釵第306章 愛護第143章 柺子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442章 法術第338章 小人第636章 仙境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485章 人樣子第520章 天上(下)第351章 共妾第644章 長城(上)第20章 講道理第453章 三十萬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41章 文臣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767章 控訴第312章 屠刀(下)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259章 屹立(中)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794章 讓(上)第718章 拯救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37章 魅影第848章 誘餌第572章 提醒第756章 第一步第168章 坦白第64章 買馬社第206章 重諾第152章 弟仇(下)第418章 神臂弓第23章 香玉第373章 增兵第704章 殺母(上)第108章 姐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719章 雙鵰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423章 畫花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90章 好兆頭第369章 雪別第727章 鬧劇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120章 上眼藥第762章 咬死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830章 反轉第196章 破\處(下)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79章 人選第291章 一扇窗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112章 省錢第592章 修房子第756章 第一步第311章 屠刀(上)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743章 逼第690章 正統第622章 都在變第521章 蔣幹第504章 放棄
第509章 逆轉(下)第126章 捉婿第190章 亮劍第128章 快活第705章 殺母(下)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580章 遙思第627章 動心第38章 垂涎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294章 倚仗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773章 開業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469章 旅(下)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18章 折服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71章 天塌了第174章 有條魚第54章 插釵第306章 愛護第143章 柺子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442章 法術第338章 小人第636章 仙境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485章 人樣子第520章 天上(下)第351章 共妾第644章 長城(上)第20章 講道理第453章 三十萬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41章 文臣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767章 控訴第312章 屠刀(下)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259章 屹立(中)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794章 讓(上)第718章 拯救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37章 魅影第848章 誘餌第572章 提醒第756章 第一步第168章 坦白第64章 買馬社第206章 重諾第152章 弟仇(下)第418章 神臂弓第23章 香玉第373章 增兵第704章 殺母(上)第108章 姐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719章 雙鵰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423章 畫花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90章 好兆頭第369章 雪別第727章 鬧劇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120章 上眼藥第762章 咬死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830章 反轉第196章 破\處(下)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79章 人選第291章 一扇窗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112章 省錢第592章 修房子第756章 第一步第311章 屠刀(上)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743章 逼第690章 正統第622章 都在變第521章 蔣幹第504章 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