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逼

黃和又說道:“陛下,奴婢在臨離開時,少保曾說過一些話……他說,當道德敗壞了,就必須讓所有人都要遵守法則,一旦所有人都遵守法則,道德也就自然好了。但大家都以爲道德好了,卻往往都會道貌岸然,假仁假義,道德反而壞了。最明顯的就是慶曆五大君子,範文正與龐公早逝,操守也算不錯。然而後面三大君子,雖然早年皆有作爲,然而到了晚年,一個個官居高位,位極人臣,反而全墮落了。沒有一個界線分明的法則,只講道德,實際根本不是真正的道德。”

“另外還有一句話,然而熙寧變法中一些法令,確實是擾民斂財之舉,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律法。這個資本就是商業,也就是能有二分利,商賈就感到開心了。”

意思就是青苗法的二分利四分利,確實讓大家很不服氣。

所以他纔在慶州執行一分利的年息。

似乎這個立場很公正,不過呢……高滔滔還坐在簾後呢。

何謂讓所有人都遵守法則?

王巨意思是如今宋朝官場與上層的權貴,大多數人都道德敗壞,因此必須強行讓他們都要遵守國家的律法制度,包括稅賦,更包括商稅。

兩個“聖人”,自己兒想吧。

想不好,我就在這邊逍遙自在,想好了,纔派人請我回來。

兩人退下。

高滔滔說:“此子雖有才氣,仍十分霸道。”

趙頊微微嘆口氣。

確實,他也有點不舒服啊。

於是這事兒就拖了下來。

彼岸幾個知州奏章也陸續到了,大體上差不多。不過還有些區別。

呆在豐市的樂知州是最開心了,開始有了較繁榮的城市,氣候適應,就是季節是相反的。宋朝在過春天,那邊則在過秋天,那邊在過秋天,宋朝則在過春天。

然而很早王巨就說過了,大家也沒有感到詫異。

還有一個知州安排在西澳。那邊的情況也還好一點,就是人口比較少,時與土著戰鬥,嚇得他連城門都不敢出。

然後就是各個島嶼上了,其他情況還好一點,就是熱啊。

另外稟報了一個情況,那就是彼岸各個熱帶地區,也開始種甘蔗了,這是無奈,不能全種稻谷吧。所以有意識地引導百姓種植各個香料,果樹與甘蔗,然後用香料、蜜餞與蔗糖,帶動當地的經濟。

但這些蔗糖非是銷往宋朝的,難道不准許彼岸種植嗎?

其他的情況則與章高二人所說的差不多了。

隨後金子也送到京城。

大批的百姓又再度陸續帶到彼岸。

特別是陝西百姓,雖多是孤兒寡母的,但最少捲走了三四萬戶。

文彥博在洛陽以沉痛無比的語氣,連上了幾道奏章。

伐夏之戰過去了大半年,影響漸弱,所以他能大聲說話了……

並且文彥博在奏章裡公開指出。隨着彼岸人口增加,必然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而宋朝對大海控制能力很弱,東海邊又缺少相關的軍事力量,這些海客桀驁不馴。未來必成爲我大宋的危害。

趙頊看後,只是冷笑。

海客確實是桀驁不馴,但當真沒辦法對付?只是宋朝不想過份激怒海客罷了。

實際文彥博也不算是無的放矢,區別就是看這些船控制在誰手上,如果控制在倭國手上,則成了明朝最大的危害倭寇。如果控制在王巨手中,他難道想做倭寇?

不過王巨看似沒有提條件,實際提出了苛刻的條件,也就沒有人再提議召王巨回來了。

如果是這樣……王巨可能就會真流落到海外,做一個海外“小國王”了。

但是……

徐禧到了延州,爲什麼是延州,而不是渭州。這種選擇非僅是爲了西夏,還有遼國。

如果將延州到府麟路打通,構成一道森嚴的防線後,西夏就不會危脅到河東安全。不僅是西夏,宋朝一直擔心的是遼國與西夏共同夾擊河東。

所以最後捨去了李憲的策略,取了種諤之策。

其實兩策都沒有錯,錯的是執行的人。

但兩人迅速發生了爭執,按照種諤的意思是直接經營銀州。

爲什麼是銀州,種諤大軍西征,遇大雪三軍崩潰,逃向延州,但留守在宥夏石銀諸州還有官兵,他們皆陸續先逃向銀州。而且西征開始時,府麟路軍隊與鄜延路軍隊就在銀州匯合的。

當地百姓全部逃亡了,州城也催毀了。

雖然第二年西夏陸續將這幾州接收回去,然而銀州還是一片瓦礫。

如果經營銀州,則將兩路全部聯繫起來,而且還有兩路軍隊援助,並且可以得到河東路的糧草與民夫支援。

所以看似大膽,實行是一個既穩妥,又有奇效的建議。

然而徐禧不同意,銀州是在山外,太危險了。因此提議築永樂城,而且沈括已經在周邊地區建設了六個堡砦,能夠互相輔助。

種諤不同意,前面有了一個羅兀城之鑑了,便說永樂城雖能依山爲險,也看似將周邊諸砦一起聯繫起來,但無山泉,非是築城之良所。

兩人爭執不休,趙頊最後採納了徐禧的意見,棄銀州,築永樂城。又將種諤留守延州。

來了。

三十萬軍民被西夏人反覆絞殺,沈括率領的援兵與饋運皆爲夏軍所阻,然而種諤卻在延州據城觀望,託名守延,沒有做任何救援。

此役,三十萬軍民僅是少數幾萬人逃了出來,高永能等一百多名將領全部覆沒,精銳強大的鄜延路軍,折損了大半。

趙頊聽到後,號淘大哭。連續幾天都難過得沒有吃飯。

又回到原來的話題,如果不是王巨與王韶,那就是趙頊好戰之錯。

但現在呢?

不但趙頊悲憤,所有百姓都感到悲憤。想一想。如果漢武帝不信任衛青與霍去病,能不能打敗匈奴?如果唐太宗與唐高宗不重用李靖與李績,能不能出現初唐時的那種無敵狀態?

這回不是隻因數人有野心,五十萬男兒齊斷魂了。

而且成了八十萬男兒齊斷魂!

一時間無數大臣齊上書,責問趙頊爲何不將王巨召回。

不就是犯了一個錯誤嗎。難道因爲處罰,必須搭上幾十萬軍民的性命!

若論錯,趙普昔年犯下多少錯誤?然太宗爲何還能重用?

如果論趙普與趙匡義的恩怨,那就太大了。不但趙普自己做木材生意,收錢椒的賄賂,還多次陷害趙匡義,包括趙匡義手下的親信大臣與岳父。

這豈不比碰了一下公主罪過更大?

高滔滔找到趙頊,兩場慘敗,讓趙頊大病了一場,此時身體還沒有恢復過來。高滔滔說道:“召王子安回來吧。”

兩次慘敗。犧牲的人數沒有達到八十萬,但經過統計,官軍、熟羌、義保死者達到驚人的六十萬人,至於花費的錢粟銀絹更是不可勝計。

想一想當年岐溝關之敗,死了多少軍民,不過十幾萬,宋朝感到就象天塌了一般。

況且是這麼多。

更要命的是這中間將士的數量同樣接近了二十萬,包括王巨推薦的超級名將高永能。

經過熙寧之初裁減,禁兵數量只有五十餘萬,然後是各地邊軍、土軍、弓箭手。至於陝西的則有十幾萬保捷、弓箭手與蕃兵。

但這十幾萬鄉兵式的將士則是宋朝最能打的軍隊。

然而經過這兩次慘敗後,這些鄉兵折損了近半,折損的禁兵實際不多,但這少數折損的禁兵全部禁軍中最精銳的禁兵。

可以說現在遼國皇帝不爭氣。否則率軍南下,宋朝最大的危機便到來了。

但高滔滔不知道啊,她只知道死了這麼多戰士,而且多是精銳軍隊,遼國雖然與宋朝搭成和盟,可兩次乘着宋朝危機來勒索。萬一再來勒索呢,若是再來勒索,恐怕這次勒索的胃口更大。

所以這時候,能讓王巨回來,其他的就忍了。

大不了以後朝廷就當養着一個丁謂,等危機過後,再慢慢解決吧。

高滔滔只說了一句話,但不僅是讓王巨回來,還默認了讓王巨回來,朝廷所付的代價。

正好呂公著又再次上書,反對朝廷開邊。

於是趙頊將呂公著外放到定州。

然後又將王珪召到內宮商議。

商議的就是元豐改制,重新仿佼唐朝制度,事無大小,於中書取旨,門下審覆,尚書受而行之。

也就是唐朝的三省制度,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

那麼西府呢?

西府與三司則架空成宋朝原來的尚書六部了,會成爲一個空殼。

這樣政柄就回到了中書,一是省得理財之人不知兵,理軍之人不知政不知財,理財之人不知政不知兵。

二是簡化了政令。

這是謀劃了近兩年的事,因此趙頊對老王說的不是這個。

他說道:“國家危矣,須用一人。”

老王多機靈哪,立即說道:“如果王子安回來,老臣以位讓之。”

趙頊遲疑了一下說:“朕非是此意,而是讓重置中書令。”

這是指前段時間的議論,蔡確聽說朝廷準備改制,便對老王說,公久在相位,必拜中書令。

老王於是對趙頊密言,三省長官位高,恐不段置令,以左右僕射兼兩省侍郎足矣。

在唐初中書令、侍中與尚書令,乃是最頂級的官員。宋朝也置,但成了階官。

但唐高宗病重後,武則天漸漸專權,慢慢取締了這三項頂級官職,而是以左右僕射或侍郎,代替相位,用此降低宰相之權。

所以老王有了這個提議。

本來改制後權利向中書集中,大家就可能很不高興了,再置中書令,不高興的人會更多。

老王沉吟良久,說:“恐有非議。”

“非如此,此子不會回來。”

老王還是搖頭。

若是王巨現在回來擔任中書令,在兩次大敗,萬衆盼歸的情況下,不會有人敢反對的。然而數年一過,大家從慘敗中走出來,又會產生什麼樣的想法?

難道到時候再將王巨逼走?那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趙頊沉默。

老王忽然看着西邊。

如果讓王巨回來擔任中書令,也不是不行,雖然凌駕於自己之上,但相信王巨對自己一直很尊敬的。

關健是西邊有一羣人哪。

趙頊會意。

於是做了一系列的人事調動,以王珪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確爲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知交州章惇爲門下侍郎,參知政事張璪爲中書侍郎,翰林學士蒲宗孟爲尚書左丞,翰林學士範純仁爲尚書右丞。

到了今年,交趾已經漸漸平定了。

一部分交趾人回來後,老實的讓章惇安置下去,不老實的也鎮壓下去,還有一些交趾人淪流到了真臘等地界,過了這麼多年後,在那邊安定下來,也不想回來了。

章惇又於長山地區設置了一些堡砦。

可能未來交趾還會有些不太平,但不會出大問題了。

於是趙頊將章惇召了回來。

王巨不是說自己孤立無援嗎,現在朕主動給你找一個幫手。

然後又將範純仁傳到宮中,對他說,昔日王子安曾評價我朝數位大臣,章楶于軍事,薛向於理財,張載於育化,還有卿之操守,當爲我朝第一人也。

也就是以後朕將王巨召回來後,你就不要再找王巨麻煩了。

隨後連連貶罷了十幾名大臣,都是當時兇狠彈劾王巨的士大夫。

但關健還有一個人。

趙頊刻意派黃和爲中使,並且秘密吩咐一番,然後讓他去洛陽傳旨,讓文彥博知杭州。

文彥博說道,老臣致仕。

黃和立即說,如果文公致仕,請去杭州後才致仕,否則爲難奴婢。

爲何呢,如果現在文彥博致仕,他就象富弼一樣,身上還有一大堆職官呢,那麼就可以繼續呆在洛陽,在後面煽風點火。然而隨着調任杭州,這些職官大多數都拿掉了。

其實黃和最想說的一句就是,你請求致仕可以,但也將自己身上的職官階國爵位一起辭掉吧。

文彥博說,老臣老了。

黃和譏笑道,文公雖人老,但心不老啊,就是朝堂上的士大夫也沒有你上書多吧。

老臣上書乃是爲了國事。

好一個爲了國事,逼走王子安,犧牲六十萬人,這就是國事!

你這個奴婢!

文公莫要動怒,奴婢雖是奴婢,也是爲了文公好啊,文公雖然年高,可子孫年不高。

你敢威脅我!

文公機謀之深,無人能及之,難道看不清大勢所向嗎?。

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11章 圍殺第128章 快活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120章 上眼藥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379章 不可行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472章 迷宮(中)第373章 增兵第231章 迷惑第492章 夜襲第582章 攔道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336章 安靜第824章 遲了第624章 縮影第715章 犧牲品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307章 南方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30章 跑吧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168章 坦白第235章 秋碩第605章 冒泡(上)第719章 雙鵰第802章 有了第795章 讓(下)第636章 仙境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659章 海戰(下)第212章 行歌第416章 潑(下)第272章 來了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381章 五分心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531章 斬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446章 二王(下)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88章 提前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662章 破城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851章 雙保險第438章 求親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145章 衙內第474章 鼓聲(上)第69章 泄密者第81章 命案第425章 侵利第400章 二王(下)第54章 插釵第400章 二王(下)第744章 擔擾第586章 值得第65章 拜節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537章 會戰(二)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641章 文臣第704章 殺母(上)第257章 吾願往第816章 響第560章 請功第704章 殺母(上)第657章 海戰(上)第135章 蠱母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156章 文臣(下)第433章 默契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343章 贖人第539章 會戰(四)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822章 是他第355章 驕傲(下)第171章 貴人第197章 大捷第22章 禍福第624章 縮影第646章 長城(下)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457章 拿捏(下)
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11章 圍殺第128章 快活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120章 上眼藥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379章 不可行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472章 迷宮(中)第373章 增兵第231章 迷惑第492章 夜襲第582章 攔道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336章 安靜第824章 遲了第624章 縮影第715章 犧牲品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307章 南方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30章 跑吧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168章 坦白第235章 秋碩第605章 冒泡(上)第719章 雙鵰第802章 有了第795章 讓(下)第636章 仙境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659章 海戰(下)第212章 行歌第416章 潑(下)第272章 來了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381章 五分心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531章 斬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446章 二王(下)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88章 提前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662章 破城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851章 雙保險第438章 求親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145章 衙內第474章 鼓聲(上)第69章 泄密者第81章 命案第425章 侵利第400章 二王(下)第54章 插釵第400章 二王(下)第744章 擔擾第586章 值得第65章 拜節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537章 會戰(二)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641章 文臣第704章 殺母(上)第257章 吾願往第816章 響第560章 請功第704章 殺母(上)第657章 海戰(上)第135章 蠱母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156章 文臣(下)第433章 默契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343章 贖人第539章 會戰(四)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822章 是他第355章 驕傲(下)第171章 貴人第197章 大捷第22章 禍福第624章 縮影第646章 長城(下)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457章 拿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