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親戚關係

脈金資源的珍貴那不用說了。

但有兩個缺點,以現在的冶煉技術,想要將脈金與伴生礦中完全單獨提煉出來,頗是不易,會產生許多浪費,手續也複雜。當然,比砂金慢慢在河沙裡淘,要好得多,而且脈金儲蓄量大,即便是小脈金礦,它們是聚集在一起的。

還有,脈金礦多有鈾、釷、鉀、氡這些具有強放射性元素伴生,而且往往含量十分高。

不過這個也好解決,讓礦工戴上口罩,手套,採用輪流開採的方法減少各個礦工開採的時間。

但不意味着讓張銓之馬上就要回去。

好不容易來京城一趟,王巨身邊也缺少幫手,京城有許多可以擔任傔客的人才,然而能值得信任的人就不多了。

這可以派人通知一聲,隨着末班船,幾個月後彼岸就接到各條注意事項了。

王巨想到的是另一種礦藏。

彼岸各個礦藏資源豐富,就象呂宋島,有着大量銅礦,至於澳洲大陸礦藏資源就更多了。但眼下還是以金銀銅鐵錫爲主。

另外就是各個玉石礦。

中國的玉石礦狹義的玉就是和闐玉,廣義的則要包括南陽玉、岫巖玉、瑪瑙、水晶等等,另外就是翡翠,但現在翡翠還藏在騰衝府,無人認可呢。最後就是各種寶石,珍珠,珍珠不是後來人工養殖的那種珍珠,而是真正的海珠,寶石則包羅萬象了,紅藍寶石。夜明珠。祖母綠等等。如果按產地材質顏色劃分。則能分出上千種。

不過後者中國出產的不多,多是來自海外的舶來品。

彼岸玉石礦藏同樣豐富,特別是一種新奇的寶石歐泊,王巨還擔心宋人不能接受,可事實比他預想的好,只要是顏色純淨鮮豔的,都能賣出好價錢。

這也是彼岸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

不過得到脈金的消息,王巨又想到一種顏色鮮豔無比的礦藏。那就是鈾礦石,這種礦石不但顏色鮮豔,五彩繽紛,還有着各種美麗的身姿。要命的是彼岸這種礦石儲量佔據着世界的五分之二以上,許多還是淺礦!

如果碰到這種礦藏,工匠們必然以爲是一種新奇的玉石,然後開採,再認真的加工……

好了,所有人都會悲催。

因此王巨用筆紙將這種危險礦藏的形式寫下來,並且還畫了一些外形。也許碰不到,那最好不過。如果碰到呢?

別惹它們……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注意事項,確實它很危險,但與銅鐵資源,甚至與金銀資源相比,儲藏量太小了,碰到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

於是王巨寫好後,開始沉思,如何利用這條好消息了。

第二天王巨繼續當值。

在宋朝做京官很舒服的,除了上朝,必須在五更三點(相當於早晨六點)進入朝殿,那麼必須從五點鐘就要在家裡動身,梳洗換裝,然後到達待漏院等候太監傳旨。

不過早朝每隔好幾天纔有一次,平時當值,則是天光大亮纔會從家裡動身,下午又早早地下值了。而且宋朝節假日特多,如果身體不舒服,或家中有事,請假也便利,因此實際官員每天工作時間往往只有四五個小時。就這四五個小時,一半時間還在聊天喝茶了。

這天,王巨“偷”了一回懶,早早將手中的事務處理完了,對老王三人說道:“諸公,我家中還有點事。”

老王說道:“若有事,就回去吧。”

於是王巨幾乎是吃了午飯,便下值了。

但王巨並沒有回去,而是來到趙念奴的府邸。

“子安,你怎麼來了?”趙念奴又驚又喜,來了,自然很開心,不過王巨身爲中書宰執,往一個寡婦公主家跑,這很不好的……

“來坐一坐。”

“那就坐吧,姘兒,替王相公沏茶。”

姘兒下去準備沏茶。

“王巨,正好,我還想說一件事呢。”

“何事?”

“官家託我打聽你手中倒底有多少艘船。”

“啊,你怎麼回答的?”

“我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

“殿下,如果下一回,陛下再問,你就說大約有一百多艘船。”

“好。”

“其實官家真的想多了,如果是陸地,或者交通條件便利,朝廷還能治理。但是海外那麼遠……朝廷如何治理?”

這還真是本心話,真要交到朝廷手中,真可能被糟蹋了。況且王巨打算推廣着另一種制度,如果能成功,它就是中原一面最好的鏡子。然而這種制度想在宋朝推廣是不可能的,那怕王巨做了皇帝。許多保守的思想與關係根深蒂固了。

於其這樣,不如放手,然後兩者互相共濟,互惠互利。

但這些話王巨能說出來嗎?

趙念奴也沒有多想,道:“王巨,你還承諾過本公主……”

“你真想去啊?”

“想看一看。”

“殿下,再等等吧,如果你真捨得放棄京城的繁華,那就去看一看。實際彼岸一些地區發展也不錯,開始出現了一些真正的小城鎮,有的小城人口幾乎達到了千戶以上,不過我今天來,是有一事相求,想請殿下將官家請來商議一件事。”

其實王巨要求直接覲見也不是不可以,之所以讓趙念奴託話,原因有二。

我就是與你姑姑有曖昧關係,你又怎的?

但真沒多大問題,趙頊早就知道了。況且人有七情六慾,趙念奴也非是聖人。

所以趙頊來到趙念奴府邸時,看到姑姑臉上帶着一絲潮紅,他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其次趙頊性格有些多疑。

所以後來伐夏。讓高遵裕擔任着主帥。當真趙頊不知道西北諸將才幹?即便沒有王巨推動。宋夏曆年的戰事以及王韶經營熙河。許多將領已經打了出來。

還有後來的徐種之爭,爲何徐禧能佔據上風,一是文臣,二是徐禧乃是趙頊親信大臣之一。

好了,咱們也是親戚關係。

還有,有的事,放在趙念奴家中這個場合,也比較好說一點。至少不象在皇宮那麼莊重。

最後就是爲了明年的安排,但也要看了,如果趙頊能真正對他百分之百的信任,給予其權利,他那個計劃就沒有必要實施了。

趙頊還在狐疑,趙念奴羞澀地說道:“官家,王相公,你們說話,臣妾退下了。”

“王巨,你……!”

“陛下。臣託長公主殿下,請陛下前來。是說一件重要的事。”王巨立即將脈金礦的事說出來。

一聽到這麼多金子,趙頊立即被轉移了注意力。

“朕早該派官員入駐。”趙頊後悔地說。

“陛下,那麼此時我就要率海軍南下了。”

“海軍?”

“不用船隊裝載大軍,如何去彼岸。”

趙頊傻了,那不是從登州到達遼東彼岸,只有幾百里路,風一吹便到了。用船隊裝載大軍攻打那麼遙遠的彼岸?

“爲何?”

“陛下,爲何不能執行齊商稅?爲何不讓所有豪強如實的報出他們的隱田?性質是一個樣。況且是遙遠的彼岸,哪裡所有的一切,全部是那些海商們帶着百姓開拓出來的,不象我朝,是祖宗生生打出來的江山。如果僅是因爲發現了一個金礦,朝廷就要收回去,那些海商們甘不甘心?不甘心,就會驅逐官員,朝廷必然要派出官兵前去鎮壓。然而除了臣,誰有這個本領到達一萬多里路的彼岸?”

“一年幾十萬兩黃金哪。”

王巨未說具體的儲藏量,再說以現在的測量技術,得到的數據同樣十分不標準,可能儲藏量最後只有幾十萬兩,還可能最後是幾百萬兩。因此只說了大約可能一年出產二十萬兩的黃金。

但若折成貫,則是五百餘萬貫了,即便拋除了冶煉與運輸成本,也可能超過青苗貸的收益。趙頊怎能不心動?

“陛下,不用爲它操神,其實以臣之見,有兩種方法,一是用我朝商貨將它們換回來,一個交換的過程,各種商稅,以及市舶司的抽解,實際就等於朝廷收回了五分之一的收益,但朝廷所付出的,僅是一些胥吏的盤查與官員的操勞。其二,朝廷可以放寬一下百姓的遷徙。彼岸現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口,相信他們得到這個消息後,一定會捐出一批黃金。只要這兩條措施落實下去,臣相信,大半黃金最終被陛下納入國庫。”

而且時間也要不了多久。

這次經王巨提議,各州縣官員將會徹查境內所有百姓戶數,頂多一個月,全國究竟多少百姓,多少赤貧的百姓,朝廷就會得知了。

相信這次盤果後的總戶數,會讓所有官員驚訝萬分。

當真人口這麼快的增漲,大家心中沒有壓力?況且王巨再三說了它的危害。

另外各州縣盤查的還有一個數據,就是各地的物價指數與各個商貨的產量。

王巨與李承之兩人合夥羅列了兩百多種關係到民生的物價,然後讓各州縣官員派胥吏覈實這些物價在這幾年的波動情況。

有了這些數據,便能徹底整頓各州縣的科配、和糴,也利於各轉運司合理調節,如果朝廷真的同意重置南方十二路發運司,那麼有了這些數據,就更好不過了。

同時也利於整治公使錢。

簡單的一個例子,就如蘇東坡從黃州赴汝州就任。

兩條路線,一條是直接從陸地去汝州,然後與汝州官員交接,汝州知州了。還有一條,就是他選擇的路線,從長江到達大運河,再從汴水返回京城,再去汝州。

官員往來,朝廷是撥了公使錢的,但從陸地去汝州能有多遠,並且蘇東坡那時是戴罪之身,能撥出多少公使錢。

然而因爲蘇東坡可能想安逸,也可能是蘇東坡想重新回京城混一個臉熟,但因爲不知道物價指數,於是選擇了水路,這條路就要僱船,僱船不說,路上得要吃,得要喝。再加上他本身手中沒有任何積蓄,於是半路上錢就用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天寒地凍,全家又寒又餓,兒子病逝,他只好讓船停下,上書朝廷求救。

實際本來大蘇還有一個機會,泗州太守劉士彥十分抑慕大蘇才情,聽聞大蘇到來,好酒好菜地招待,並且帶着大蘇到處遊玩。然後兩人來到泗州城到都梁山之間淮河浮橋上,大蘇意氣風發地寫下一首詞:

北望平川,野水荒灣。共尋春,飛步孱顏。

和風弄袖,香霧縈鬟。正酒酣時,人語笑,白雲間。

飛鴻落照,相將歸去。淡娟娟,玉宇清閒。

何人無事,宴坐空山。望長橋上,燈火亂,使君還。

劉太守看後嚇了一大跳。

因爲這個浮橋是不得隨便過的,爲了城防安全,若是老百姓夜間過橋則是要罰兩年苦役。只是江淮承平時久,劉士彥也不想擾民,於是對百姓夜間過浮橋便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然而大蘇這個詞傳出,那就是劉太守的失職。

劉士彥越想不越對,大蘇才情是不用說了,看看這首詞寫得多好啊。然而他這個比嘴巴真的坑朋友啊。於是招待了一番,立即將大蘇打發走了。

若是沒有這首詞,以劉士彥對他的仰慕之情,略略援助一番,那來的幾天後失子之悲情?

當然,作爲豪放浪漫的大才子,不會在花銷上太斤斤計較,也能理解。

但若是有了這份統計,那麼大蘇就能看到兩條道路的花銷,還會不會繼續選擇走水路?

所以有人嫌麻煩,王巨說了一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284章 應戰(下)第425章 侵利第466章 笑話第657章 海戰(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411章 第一天第275章 威名(上)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656章 龍臀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300章 一箭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436章 小人物第572章 提醒第260章 屹立(下)第331章 寬厚第592章 修房子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11章 屠刀(上)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183章 賽跑第31章 幸運草第806章 三國第178章 子安第20章 講道理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70章 潤筆費第754章 養豬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632章 右孫吳第476章 鼓聲(下)第27章 敗了第89章 高家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848章 誘餌第191章 初戰(上)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76章 藉口第657章 海戰(上)第39章 勞動吧第273章 撈好處第28章 高人第450章 門客第11章 圍殺第398章 困惑第9章 震盪第778章 瘋了第87章 鬧大吧(六)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15章 夏國劍第501章 好牌第9章 震盪第87章 鬧大吧(六)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282章 用第394章 開始了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334章 翻盤第774章 腥氣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475章 鼓聲(中)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10章 小道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636章 仙境第755章 你不懂第339章 國賊第189章 不能言第556章 生疑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649章 海盜(中)第449章 非急第265章 朱序(下)第65章 拜節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200章 動手第446章 下江南第794章 讓(上)第564章 退一步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303章 改良第729章 考驗第509章 逆轉(下)第128章 快活第488章 泄露第503章 大轉移第261章 家第487章 歪樓
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284章 應戰(下)第425章 侵利第466章 笑話第657章 海戰(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411章 第一天第275章 威名(上)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656章 龍臀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300章 一箭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436章 小人物第572章 提醒第260章 屹立(下)第331章 寬厚第592章 修房子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11章 屠刀(上)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183章 賽跑第31章 幸運草第806章 三國第178章 子安第20章 講道理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70章 潤筆費第754章 養豬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632章 右孫吳第476章 鼓聲(下)第27章 敗了第89章 高家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848章 誘餌第191章 初戰(上)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76章 藉口第657章 海戰(上)第39章 勞動吧第273章 撈好處第28章 高人第450章 門客第11章 圍殺第398章 困惑第9章 震盪第778章 瘋了第87章 鬧大吧(六)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15章 夏國劍第501章 好牌第9章 震盪第87章 鬧大吧(六)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282章 用第394章 開始了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334章 翻盤第774章 腥氣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475章 鼓聲(中)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10章 小道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636章 仙境第755章 你不懂第339章 國賊第189章 不能言第556章 生疑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649章 海盜(中)第449章 非急第265章 朱序(下)第65章 拜節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200章 動手第446章 下江南第794章 讓(上)第564章 退一步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303章 改良第729章 考驗第509章 逆轉(下)第128章 快活第488章 泄露第503章 大轉移第261章 家第487章 歪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