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磨古斯

前段時間爲了減少築土山士兵的傷亡,宋軍除了動用神臂弓與夏軍互射外,同時還動用了攻城塔車,也動用了少量火炮,不過火炮動用的不多。

但今天則不同,各座土山上擺滿了密密麻麻的火炮、虎踞炮,大大小小的火炮投石機足足達到了近千門,火炮兩邊又站列着大羣盾牌手與弓駑手,盾牌手是保護後面將士的,弓弩手全部是最強壯的戰士,他們手中持的全是強化版神臂弓,也就是重型神臂弓,這種弓對臂力的要求達到了兩石,但經過不斷的改進,它的射程卻達到了三百步開外。

城頭上的西夏士兵一個個傻眼了。

他們還低估了這些武器的火力,隨着宋軍中軍號角聲吹響,無數炮彈、巨石、火藥包、勁弩,就象暴雨一般地灑在靈州城中每一個角落。

這種密集的火力攻擊足足持續了一天一夜。

實際上王巨這麼做,以後還不知道會招來多少士大夫的攻擊,不過王巨也無所謂,事情完了,他去了彼岸,隨便你們怎麼說。

因此他第二天做了一件更血腥的事情。

一天一夜過去,整個靈州城幾乎成了一片瓦礫,城中的百姓被這種密集的火力轟傻了眼,以至他們都忘記了失去親人所帶來的憂傷。

攻擊停了下來,宋軍將靈州川一戰所抓獲的一萬餘名戰俘推到了城下,在後面則是大羣宋軍擡着各式攻城器械。

隨着一聲號響,前面的宋軍舉起手中的提刀,將這一萬餘名戰俘全部在城外,當着城頭上西夏軍的面,一起斬殺。隨着火力再次開動,後面的宋軍同時也發起了攻城。也就是直到現在,宋軍才真正攻打靈州城。

然而城中的西夏軍民被剛纔血腥的一幕都嚇壞掉了,還沒有等宋軍攻上城頭,許多西夏士兵一起放下武器,高喊投降。

王巨再次分兵,劉昌祚與姚麟等將率領十萬大軍,五萬民夫,沿着黃河而上,第一站目標就是那個省嵬城。在此進行二次分兵,先行打探西夏北河套的兵力,但估計此時北河套沒有多少西夏駐兵了。然後分出一部兵馬,繼續順着黃河而上,直指西夏北河套的黑山威福軍司,佔領兀剌海城與牟那山,以防遼軍西上,將這一重要地區搶先佔領。不然以後遼國會隨時大軍南下,威脅宋朝這一地區的統治。餘下大部則渡過黃河,繞道賀山蘭山的後方,直指西夏的白馬強鎮軍司與右廂朝福軍司,不過王巨估計這兩個軍司爲了支持興慶府,也沒有多少兵馬了。那麼大軍繼續南下,攻克賀蘭山幾個關卡,與主力軍隊匯合,南北夾擊興慶府。

當然,這一戰宋朝出動了無數兵力,有充足的兵力讓王巨這樣的“揮霍”。

又於靈州留下一部兵馬,以防遼國派兵來救援,同時留下一些民夫,伐木造舟,甚至押着西夏百姓,加快造舟速度。

這是爲了配合河套地區運輸的。

黃河許多河段水位落差大,不是理想的航道,但從西夏這一段一直到牟那山(青銅峽到包頭),河流平穩,自古以來各朝各代都充足地利用着這條航道。比如北魏時鎮將刀雍造船兩百餘艘,用此來運輸糧草,立下赫赫戰功。唐朝也利用這條航道成立六城水運使,專門管理這段黃河的水運。遼興宗伐夏,用女真人造船,也想利用這段航道減輕運輸的困難,但還沒有利用上就在河曲被李元昊打敗了。

因此王巨重新將這段航道拾起來,用此來減輕運輸的困難,否則將糧草一步步運到北河套,消耗太大了,而且不但現在駐兵需要糧草,未來移民的安置更需要大量糧草與物資。

餘下三軍開始渡河,與河西苗授的軍隊匯合,兵指西夏順州城。

就在這時,王巨接到了王文鬱送來的急報。

西夏河西走廊數州在兩國龐大的軍隊夾擊下,加上百姓疾苦,以及王巨以前的一些佈置與拉攏,導致人心離背,軍民都無心戀戰。因此宋軍與黑汗的軍隊進軍速度都很快,王種兩路兵馬迅速挺進到了甘州,黑汗兵馬同時也兵臨肅州城下。

黑汗聞聽宋朝出兵,於是派使前來甘州,說明他們出兵的理由,一是西夏阻隔了商道,使得黑汗怨懟。這也不是搪塞之語,黑汗現在仍保留着原先西域諸國的傳統,重視商業。但是西夏把持着河西走廊,商稅極重,特別是運向宋朝的商貨,逼得黑汗不得不改走青海南絲綢之路,但這條道路十分艱難,沿途多是無人區,缺少供給,運輸成本高昂無比。由是黑汗對西夏人極其不喜。

但黑汗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說,因爲現在的黑汗已經分成了東西兩個國家,東黑汗與西方商路因爲西黑汗而阻隔,因此對東方商路越發地倚重。然而有了一個西夏擋在東方,與中原的商貿始終不暢,因此黑汗對西夏人十分憎恨。

還有一個原因,宋朝拿下蘭州後,西夏反攻,正好黑汗派出使商,用駱駝押着貨物前來中原,宋軍缺少押運物資的牲畜,於是與黑汗使者協商,將他們徵調了,結果夏軍攻破蘭州西關,將黑汗使者與駱駝一起擄走。雖然宋朝做了一些補償,但這次擄掠使得黑汗暴怒,因此在史上,黑汗兩次出兵西夏。

也就是黑汗這次出兵,一是報復西夏,二是配合宋軍拿下河西走廊,打通商路。

黑汗使者解釋了原委,王文鬱立即寫信給王巨。

王巨看完信,給予了回覆。

報復是可信的,他也記得在另一個時空史上黑汗確實出兵西夏了。

不過這個配合,只能相信一部分,多半是黑汗看到西夏空虛,派出大軍過來撈好處的。但如果宋朝不及時做出判斷,讓黑汗拿下肅州甘州,這一帶又是以回鶻人爲主,加上他們那個狂熱的宗教,那麼以後十之八九就會賴着不走了。

因此王巨做了批註,第一讓黑汗務必與宋軍交接,撤兵回去。第二不得焚燬民舍。第三在沙州與瓜州還散落着大羣漢人,有可能許多漢人也回鶻化了,但黑汗不得傷害這批漢人,更不得將他們當作戰俘,押回黑汗。至於餘下的百姓,就隨便你們吧。

不過王巨也鬆了一口氣,因爲離得遙遠,對黑汗那邊的情況王巨也不大清楚,但知道這些回鶻人十分重視商業,如果爲了佔據肅瓜沙三州與宋朝交惡,從而中斷商貿,那是得不償失的。

因爲這一點,不管他們抱着什麼心態出兵的,但不會出現大問題了。

然後王巨又囑咐王文鬱,既然奪下甘州,可以派出一部順着弱水出兵居延海了。現在居延海兩個湖泊水量充沛,面積驚人,包括弱水兩岸都是水草豐美場所。佔據居延海,就等於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大門。

信使離開,王巨下令進攻順州城。

十幾天後,再次在宋軍強大火力轟擊下,攻克順州,宋軍繼續北上,兵臨靜州。

西夏在河西築建了不少城池,其中最大的城池便是興慶府,順州、靜州、懷州與定州。餘下的小城池,西夏全部放棄了,堅守的也就是這幾個大的城池。

雖然這一帶面積不大,但因爲是西夏核心地區,百姓對西夏的忠誠度比較高,而且西夏再度採取了堅壁清野的措施,主要兵力多撤回了這一地區,所以宋軍步伐前進的步伐很慢。

又過了十幾天,宋軍纔拿下靜州,兵進定州。

同時姚麟帶着他的部下,以飛快的速度奪下北河套,分出兵力派駐牟那山,餘下兵力開始修建各個堡砦,組織防禦。這批邊軍多半會成爲北河套第一批移民,戰後朝廷會拿出豐厚的報酬,鼓勵他們將家人遷移過來,進行開墾,半兵半民。如果不願意,朝廷同樣不會勉強,讓他們返回河東,各營進行重組,拱衛河東前線安全。

劉昌祚帶着大軍攻克婁博貝(吉蘭泰鹽湖,西夏白馬軍司駐所)、克夷門(西夏右廂軍司駐所),然後兵分兩路,進攻賀蘭山的攤糧城、羅保大陷谷。

除了靈州川之戰外,實際這次宋軍一路過來,並沒有用什麼陰謀詭計,幾乎完全靠優勢兵力與精良的武器進行碾壓。

也許這樣浪費嚴重,速度也不快,但勝在無比的穩妥。

十天後,劉昌祚拿下攤糧城,兵指定州城,主力軍隊也攻克了懷州城,至此,宋朝幾路兵馬開始對興慶府正式合圍。

這時,王巨又接了兩封信函,一封是遼國送來的信函,遼國對王巨撕毀和議,表示痛責,命令王巨立即撤軍回去,如若不然,遼國必向宋朝宣戰。

抗議痛責的啥,換成了遼國,讓王巨看後不由笑了起來。

不過他暫時也沒打算激怒遼國,而是耐心地向遼國派過來的使者解釋了原委。不是俺要撕毀和約,而是西夏圖謀不詭,朝廷不得不用兵也。

用這個藉口將遼使打發回去。

遼國同時還向宋朝送去一封言詞更激烈的國書,那個王巨不管了。

但不久王巨又接到了一封密信,一個讓他想不到的人寫來的密信,阻卜頭領磨古斯。

此人英勇善戰,在阻卜各部中威望很高,在史上餘古郝死後,遼國冊封他爲阻卜新的頭領。但此人對遼國一直很不滿,因此冊封三年後,也就是四年後,磨古斯起義,遼國耗費了無數兵力財力,花了八年多時間,纔將這場起義鎮壓。

這次漫長又浩大的起義,差一點將遼國拖下了海。

今年餘古郝帶着三萬阻卜騎兵支援西夏,必然帶上了能打的磨古斯。磨古斯心中不大樂意,但迫於無奈,只好隨軍而來。

那天晚上,當宋軍換上火炮開火時,磨古斯便察覺不妙,率先帶着部下逃離戰場。隨後宋朝各路騎兵不斷地圍繳,但磨古斯溜得快,及時逃到鐵門關,在鐵門關將餘下阻卜逃兵整編後,又撤向夏州,打算自黃羊坪、地斤澤逃向遼國,從遼境繞道返回阻卜。北河套那邊沒辦法逃跑了,因爲苗麟已經率領三軍抵達北河套了。

磨古斯什麼心態王巨不清楚,甚至他都不知道磨古斯這個人,但知道有一部阻卜人向東逃向黃羊坪。

那就逃吧,現在也沒有功夫對這一部清剿,而且他們都是清一色的騎兵,速度快,真想要逃跑,也沒有好辦法進行清剿。

不過這時候發生了意外,就在他們準備逃向河清軍時,突然接到遼國發來的命令,要他們進駐夏州,說不久遼國會發兵對西夏進行支援。

磨古斯本來心中對遼國很不滿意,那天晚上又見識了宋朝軍隊的強大,或者說宋朝武器的強大,並且這時候整個西北遍佈着宋朝幾十萬兵馬,他可不相信遼國派出一部分兵力,能將宋軍打敗。

那麼留在西夏城,他們只有找死的份。

其實如果遼國讓他們撤回去,磨古斯暫時還沒有其他的想法,又拖到幾年後纔會反叛,但說不定迫於宋軍的壓力,遼國放緩對阻卜的剝削,他不反叛了。

在史上磨古斯雖然對遼國很不滿,但開始也沒有產生背叛的想法,直到遼國招討使耶律何魯誤擊磨古斯部,導致磨古斯部民產生大量傷亡,加上磨古斯本身就對遼國十分地不滿,於是磨古斯擊殺遼國領兵主將吐古斯叛遼。然後何魯掃古親率大軍過來鎮壓,被磨古斯擊敗,何魯掃古所統率的二室韋、六院部、宮分等軍及特滿羣牧全部陷沒。遼國又任命耶律撻不也爲主將,磨古斯假降,誘殺撻不也,遼軍再度慘敗。直到兩年多後,遼國調派耶律斡特剌前來征剿,雖然擊敗了磨古斯,也不過斬殺了磨古斯千餘部下。

想一想阻卜有多少丁壯吧,這些韃靼的丁壯就是戰士,那怕一小半阻卜人隨着磨古斯背叛,磨古斯也有幾萬部衆。

因此磨古斯此役雖敗,主力猶存,繼續與遼國作戰,直到六年多年,才被耶律斡特剌擒獲,耶律洪基氣憤之下,命令將磨古斯剁成肉醬。

然而因爲這次鎮壓,遼國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各部在遼國重壓下,阻卜、烏古、敵烈起義此起彼伏,雖沒有將遼國拖下海,但最終導致了遼國被女真人消滅。

也就是如果沒有這道命令,磨古斯還不會產生背叛遼國的想法。但現在遼國讓他們繼續逗留在南河套,甚至還要派駐夏州城,直接與宋軍再次對抗,磨古斯產生動搖了。

於是磨古斯派人送來密信,表示他以後會率領阻卜部依附宋朝,是依附,而不是投奔,但宋朝也不可能對阻卜的大漠產生什麼興趣。然而以阻卜的力量,是無法對抗遼國的。因此磨古斯希望宋朝提供一些支援,特別是那天晚上的勁弓與吐火的利器,也就是神臂弓與火炮。

磨古斯又送來一份情報,那就是遼國已經平定了遼東的叛亂,大軍開始回撤。至於這些軍隊會不會調到宋遼前線來,磨古斯就不大清楚了,但這也是一份寶貴的消息。(。)

第701章 場務第392章 合資第715章 犧牲品第158章 請權(下)第106章 捉他第674章 惡婚(下)第106章 捉他第728章 黃河第474章 鼓聲(上)第243章 虎踞炮第510章 雪祭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43章 大哥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623章 自保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605章 冒泡(上)第800章 點將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212章 行歌第97章 放榜(下)第235章 秋碩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38章 垂涎第606章 冒泡(中)第256章 上火把第473章 迷宮(下)第767章 控訴第661章 自曝第312章 屠刀(下)第312章 屠刀(下)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231章 迷惑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12章 殿下(上)第130章 吻合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370章 楊家將第82章 鬧大吧(一)第95章 第一躍(五)第317章 坐臥者第615章 威名(上)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468章 旅(上)第191章 初戰(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801章 後手第331章 寬厚第122章 賭第419章 剋星第343章 贖人第115章 四告(上)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380章 桑弘羊第346章 潑污第270章 縣學第619章 拉尼娜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01章 等機會第423章 畫花第754章 養豬第370章 楊家將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680章 黃雀(下)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348章 又坑了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823章 值第178章 子安第278章 述職第832章 慘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156章 文臣(下)第710章 山匪第376章 共濟會第127章 先帝第474章 鼓聲(上)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398章 困惑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801章 後手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486章 買安第235章 孩子氣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504章 放棄
第701章 場務第392章 合資第715章 犧牲品第158章 請權(下)第106章 捉他第674章 惡婚(下)第106章 捉他第728章 黃河第474章 鼓聲(上)第243章 虎踞炮第510章 雪祭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43章 大哥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623章 自保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605章 冒泡(上)第800章 點將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212章 行歌第97章 放榜(下)第235章 秋碩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38章 垂涎第606章 冒泡(中)第256章 上火把第473章 迷宮(下)第767章 控訴第661章 自曝第312章 屠刀(下)第312章 屠刀(下)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231章 迷惑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12章 殿下(上)第130章 吻合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370章 楊家將第82章 鬧大吧(一)第95章 第一躍(五)第317章 坐臥者第615章 威名(上)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468章 旅(上)第191章 初戰(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801章 後手第331章 寬厚第122章 賭第419章 剋星第343章 贖人第115章 四告(上)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380章 桑弘羊第346章 潑污第270章 縣學第619章 拉尼娜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01章 等機會第423章 畫花第754章 養豬第370章 楊家將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680章 黃雀(下)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348章 又坑了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823章 值第178章 子安第278章 述職第832章 慘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156章 文臣(下)第710章 山匪第376章 共濟會第127章 先帝第474章 鼓聲(上)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398章 困惑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801章 後手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486章 買安第235章 孩子氣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504章 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