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

韓縝仍不大相信:“阿里骨怎麼會反呢?”

王巨矯正道:“韓公,吐蕃屬於不屬於我們大宋?”

名義是吐蕃是臣服於宋朝,但別當真,西夏也臣服於宋朝呢。

“不屬於大宋的地界,何來反字可言?而且阿里骨是那一族人?”

“回鶻人與西夏人也有仇。”

“但有沒有世仇?”

吐蕃與黨項人才有着世仇,從唐朝就開始結下了仇怨,所以木徵打糊塗心思時,但也不敢公開與西夏聯合。回鶻人與西夏有多少仇恨?不就是西夏拿下了甘州回鶻,就是那樣,人家甘州回鶻都沒有抗言,況且是阿里骨。

韓縝終於相信了。

“太保,要麼我們停止鳴沙城之戰吧。”

“韓公,不妥,”王巨搖了搖頭,想了好一會兒又說:“鳴沙城之戰必須進行,這是一次大好的機會,我朝無論經濟或者士氣,都恢復到了巔峰,不亞於王韶平滅熙河之時。但西夏政治混亂,經濟更是最虛弱的時候,如果此時不滅西夏,將來再也沒有滅西夏之時了。越是阿里骨反目,這一戰越是要打響,最大限度地奸滅敵人。不然未來想滅夏難度會更大了。”

韓縝無言了。

不僅王巨說的這個原因,還有其他呢。

比如王巨在朝中,就是一個關健的原因。

失去了王巨,誰能有把握滅掉西夏。

還有爲了滅夏,這幾年來,特別是今年春天,將無數糧草運向了陝西路。

正好就着那幾萬名戰俘了,如果這一戰勝利。又能得到大量戰俘,僅是這些戰俘,就減輕了陝西路百姓的負擔。

不提募役,如果讓一個正常的勞力不顧農活,去承擔運輸任務,朝廷最少一年得支付三十貫。這個錢朝廷也能支付得起來。然而那樣,陝西路許多農田一起荒蕪了,到時候難不成還要從中原調運糧食,養活陝西路的百姓?想一想一石糧食運到陝西路的成本吧。同樣一石糧食,從陝西路本地購買和糴,則可能僅相當於從中原或南方運過來的成本的十分之一!

但現在有了這些戰俘,就可以不支付任何薪酬,將糧食運到陝西路各地,到了秋閒後。再動員少許百姓,則就可以將糧草運輸到最前線的諸堡砦了。

因此這可能是一場不是太勞民的戰爭。

但過了這一村,再也沒有這一店了。

王巨想了想,立即寫了份書信,將他的猜測分別通知苗授、王文鬱與章楶。

同時又下了一份調令。

讓王光祖、王恩、劉法、郭景修、賈巖分別擔任甘泉堡、定西城、安西城、平西寨、龕谷堡的砦主,原各堡砦寨主不動,但必須受這五個寨主節制,用之增強這一帶的兵力。

又下令王文鬱與李憲。如果西夏人從屈吳山南下,在這幾堡城的前面還有李憲趁機建設的一些小堡砦。但統統放棄掉,讓敵人揚長直入,放到定西夏平西寨來作戰。

他們越是深入,越是分掉了西夏的兵力,並且來不及救援鳴沙城。如果他們返回了,那邊鳴沙城之戰大約也結束了。又會給章楶進一步殲敵的機會。

具體怎麼做,王巨也爲來不及細想了,必須以最快速度通知前線纔是最正確的做法,但又對王文鬱與李憲下令,務必聽從章楶指揮。以免各自爲戰。

“五員將領將五將官兵帶走,涇原路兵力可充足乎?”韓縝又擔心了。

畢竟這一戰是深入到鳴沙城,即便西夏分去大量兵力去了南會州,在靈州,在興慶府與賀蘭山,還有大量的駐兵。

“韓公,涇原路前線到了哪兒?”

“蕭關?”

“章質夫去年修了什麼道路?”

“你是指環慶路兵力?”

“不管那一路兵力,他們是不是宋兵?”

於是王巨又寫命令給种師道,同時也下令,在鳴沙城之戰前後,暫時連環慶路的兵力,也要必須受章楶節制,聽從章楶的調遣安排。

這些個命令,全部用快腳遞送向前線各將手中。

王巨又喊來一個堂吏說:“你去將章相公,許侍郎與熊侍郎請來。”

也就是章惇、許將與熊本。

滿朝頂級大臣,也就這三人懂軍事了,而且沾到軍事了,也必須請許將過來商議。

一會兒三人到來,王巨將情況略略說了說。

幾人都蹙起眉頭,其實現在的湟州吐蕃並不可怕,西夏也不大可怕了,如果單方面對付任何一個,都沒有大的問題,然而同時面對兩個,皆感到頭痛了。

“我們去見官家吧。”王巨說道。

所謂的三省制度,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六部執行,中書權利最大,可以決策全國所有軍國大事,但不是說一就一的,首先最少得過兩關,第一關,真正的軍國大事必須通報皇帝,皇帝批准纔可,第二關就是門下審議這一關。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權利的平衡以及對權臣的預防,也就是王巨所說如何合理地分權。

但唐朝一直在變,結果變來變去,將自己陷了進去。

宋朝又出現了古怪的差官制度,結果更糟糕,也許權臣確實不能控制國家了,然而層層架空,形成了嚴重的冗官冗政。

這纔有了元豐改制,不過相對於唐朝的三省制度,元豐改制後的三省制度限制更多,比如審議這一關,兩制機構仍存在着。比如軍事議策權,除了中書與兵部外,還有着同知樞密院。同時兵權仍是三分制,只不過決策與調兵權由原來的西府變成了三塊,中書、兵部與同知樞密院,掌兵的還有三衙,以及地方官員的分兵。

或者有人問,蔡京與秦檜呢。

蔡京與秦檜是權極一時,但那是趙佶與趙構給他們的權利。因此宋欽宗一上來,便將蔡京拿下,蔡京敢謀反麼?

王巨要權利要信任,並不是要破壞這種制度,而是要趙頊不要再象王安石主政之時,往朝堂裡塞一些王巨的政敵來搞什麼制衡術了。對他的決策也要相信與支持,其實所要的也就是蔡京與秦檜時那樣的權利,並沒有什麼逾制的行爲。

有重要的軍國大事,同樣,王巨得提前稟報趙頊。

發生了這樣的情況,當然到了稟報趙頊的時候。

五名大臣先是拜見趙頊,王巨將情況說了一說。

“阿里骨?”趙頊也不大相信了。

“阿里骨是回鶻人,與西夏沒有世仇。”

“這有點麻煩……”趙頊喃喃一聲,不能兩面開戰吧。

王巨看了一眼衆人。說:“諸公,有何看法?”

熊本說道:“陛下,諸公,實際現在是收復西夏的好時機,也是收復湟州的好時機。”

“收復湟州?”韓縝要暈倒了,湟州並不是只有湟州,它還包括了廓州、青唐城、溪哥城,擁有雄兵十萬人。關健那還是吐蕃人的根據地,又坐擁高原之勢。想要擊敗他們是何其之難。

“正是,湟州自古以來就是漢家土地,爲何不能收復之?”熊本說道。

但說這句話,一是章楶連連大捷,又重新給了大夥信心,二就是有王巨坐鎮。

並且現在王巨正好在宋朝。一旦他去了彼岸,可能又原還原了。

韓縝不由搖頭,自古以來漢家土地很多的,比如燕雲十六州,遼東南部。高麗的北部,嚴格來說,都是中國人的地盤,還有南北河套,當然,南北河套不算了,一旦王巨滅掉西夏,也自然而然收回來了。

但北方的那些“漢家”土地呢。

實際北方那些漢家土地也不是不能收回來,如果王巨成功拿下西夏,未來趙煦壽命再長一點,還有王巨有意識地磨礪着一些能打的小將,比如劉法等人,甚至連未來的主將都在培養着,那就是种師道。

可能种師道仍不及耶律大石,但那又如何呢,到時候彼岸說不定又能提供更厲害的武器了……

然而中間有一個高滔滔,王巨也不提了。

熊本繼續說道:“吐蕃最盛之時,仍是唃廝囉之手,但他一死,吐蕃四分五裂,由是讓我朝得到了熙河,不過董氈依然是吐蕃正統,所以湟州不可圖。但現在湟州吐蕃雖然強大,阿里骨卻不是正統所在,最少溫氏不會誠服。同時董氈死去很久,阿里骨纔敢向朝廷報喪,實際也是內部不服,整頓了許久,現在勉強稱得上將湟州接管起來了。”

總的來說,這一地區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有一個得力的人統治着,那麼仗着地利以及人和,朝廷就會頭痛。

但阿里骨接手,內部不能做到真正的團結,所以也成了朝廷收復湟州的最佳時間。

“得到了湟州,如果朝廷再花費一些財力,用大量火藥轟開大斗拔谷,那麼湟州可以支援甘州涼州,反過來甘州涼州也可以支援湟州。”

“支援甘州涼州,難道預防遼國?”趙頊問。

王巨代爲解答:“熊公之意,非是預防遼國,遼國雖然能借助阻卜道西下回鶻甘州,但他們與我國接壤的地區太多了,沒有必要自西用兵,想用兵,直接下河北河東就是了,或者直接自陰山南下河套賀蘭山。如果繞道甘州回鶻哪裡,兵力少不足對我朝產生妨礙,兵力多,一個後勤就會讓遼國窘迫。不過熊公之意,乃是預防羌人以後做亂,但是打開大斗拔谷,就可以以漢制夷,以夷制夷。比如湟州有人作亂,可以調動甘州的回鶻人來平叛,甘州的回鶻人作亂,可以調湟州的吐蕃人平叛。同時還利於商貿往來。”

“大斗拔谷?”

“就是隋煬帝徵西回來的那個山谷。”

“據說兵馬死者大半。”

“也沒有大半,主要是遇到了突寒天氣,如果真這麼兇險,吐蕃都不會自此道多次對唐朝涼州地區發起進攻了。不過那條山道確實很艱難,因此熊工說不費成本,用大量火藥。儘量將它拓寬。真要這麼做的話,就能稍稍改善道路的情況,至少在春末到秋天這段時間,能供商旅往來。”

“朕也想起來了,它在赤嶺以西。”

“是在赤嶺以西,不過赤嶺以西如今水土惡化嚴重。雖然生存着一些部族,可這些部族人口皆不多,不足以爲患,朝廷只要拿下湟州,手書一封,便可以使這些部族誠服。真不行,稍出一支勁旅,也可以平定之,不必要擔心他們。”王巨說道。衝熊本使了一個眼色,你還是說正題吧。

“關健就是看這一戰了,”原先熊本也不知道,但剛纔王巨將鳴沙城之戰的計劃順便也說了出來:“如果這一戰能成功,會極大的削弱西夏實力。那麼陝西路與河東路同時配合着用兵,則可以兩面開戰。不然,就是平滅西夏,河西走廊也不易拿下。反而會被阿里骨侵吞,並且他就是回鶻人。固然統治湟州不能使許多人人心誠服,但用兵甘州肅州,反而會比我朝官兵更受歡迎。那樣是滅一害又生一害了,相反的,我朝還要分派兵力在陰山與河西抵擋遼國,那麼西北兵力不能減反而必須增加。又因爲路途更遙遠。用費驚人。”

但說到這裡,熊本遲疑了一下,道:“但就怕遼國……”

如果說兩面作戰,是一着看似的險棋,不過有章王二人在。實際不是險棋,但只有遼國一出兵,那麼到處都是漏洞百出了。

“還好哪,如果不是太保將交趾滅掉,又藉助占城,牽制了真臘人,南方再來入侵,那真是四面皆敵。”許將道。

“遼國會不會出兵?”韓縝問。

這個誰知道呢。

趙頊看着王巨,王巨道:“陛下,臣腦袋亂得狠,容臣再想一想。其實如何做,還如熊公之言,最好等鳴沙城之戰打完了再說。”

王巨又緩了緩,說:“陛下,即便朝堂之上,也須一個懂軍旅的重臣。”

趙頊額首。

就象王巨在朝堂上,接到章楶的消息,就立即做出了判斷,而且及時下了一些命令。

如果沒有王巨,等着吵吧,吵來吵去,前面都打完了……

王巨又說:“不知熊公能否委屈三兩載?”

“何?”

“鳴沙城之戰結束後,我就要去陝西路了,章質夫同時也要調往河東,然而涇原路卻缺少一個得力的人物,公願意前往乎?”

但不是熊本特別厲害,當然,熊本也不差,不過前線不亞於熊本的重將也有好幾個,主要是讓熊本磨礪一番,那麼再調回朝堂,不是滅掉西夏就沒有事了,這個吐蕃怎麼辦,王巨還沒有想清楚呢,即便滅掉西夏,未來遼國會不會出手,內部也必有一些叛亂,那麼熊本調回來,朝廷就有了可供諮詢的重臣。

而且阿里骨攻擊宋朝,涇原路就會變得極爲重要,上溝西夏,下制吐蕃,同時以熊本的資歷履歷,也能讓前諸這羣將領震服。

當然,暫時確實會委屈了熊本。

“那麼工部……”

“陛下,以沈括代之吧,不過將利民監掛於工部名下,讓沈括抽空繼續研發。不提灌溉紡織,如果臣下去這一役能成功,大宋疆域漸漸始廣,能否始終能控制住,一決於國家財力與兵力,二決於運輸能力。”

已經看到了實物,大家都能理解王巨這句話了。至於運輸能力是什麼東東,都知道沈括這段時間在做什麼,幾乎都成了一些士大夫的笑柄。

那就等。

不足十天工夫,朝廷就接到了前線的消息,說西夏大軍南下。

王廣鬱與李憲同時按照王巨的命令,將南會州前面的幾個小堡砦一一放棄,將兵力轉移到平西城。

但樑乙逋這一行做爲十分地惡劣,對那些投誠於宋朝的部族,一路燒殺擄掠。不過兩邊的宋軍都接到了王巨通知,不管樑乙逋做什麼,皆不問。

他殺得越多,以後宋朝收復回來,當地的百姓纔會越忠於宋朝!

不過王巨用快馬送了一封信給禹藏花麻,信中只有一句話,某不日即赴陝西。

其他什麼話也沒有說,你自己看着辦吧。不要以爲你老了。但你的子子孫孫怎麼辦!

其實王巨也不指望他會配合,只要不在背後放冷刀子,前線就沒有大問題了。

…………

“張將軍,又勞你的大駕了。”章楶客氣地說道。

不提其他,張守約本身也確實老了。

“不敢,不敢。”張守約謙遜地說,怎麼辦呢,宋朝士大夫十分尊貴的,而且朝廷賦予了章楶節制環慶路的權利。不過讓張守約尊重章楶的還是章楶的軍事能力。

他轉過身指着一員虎將介紹道:“這位就是秦貴秦將軍,作爲副將,種知州也將他調了過來。”

“久仰久仰,”章楶道。

伐夏失敗後,仁多零丁兵犯涇原路,就是這個秦貴。將仁多零丁打得落花流水,差一點生生將仁多零丁擊殺。後來西夏又侵犯慶州橫山諸堡砦,讓朝廷將他調到定邊軍擔任知軍。

“慚愧慚愧。”秦貴說道。

諸將齊集,章楶將他們領入平夏城中。

張守約問:“聽聞西夏又入侵蘭州?”

“不是入侵蘭州,而是入侵定西城。”

“入侵定西城?”張守約並沒有接到王巨的通知,因此立感奇怪。

“可能吐蕃阿里骨倒向了西夏。”

這樣一說,張守約也就懂了,如果吐蕃出兵龕谷。西夏入侵定西城成功,蘭州則成了一座孤城。攻不攻無所謂了。

“那麼西夏調動了多少兵力南下?”

“十萬,可能十萬不足。”

“還能調動十萬?”

“一個窮兵黜武的國家,沒有道理可講的。”章楶道,不過這樣一來,鳴沙城之戰壓力會小得多。他看着張守約有些擔心的樣子又說道:“張將軍,你勿用擔心。定西城平西城那邊,某已經增駐了五將官兵,而且他們要的只是力求無過,並不是有功。”

他又將情況大約說了一遍。

張守約這才釋然。

一是王巨早就提前安排了。

二是西夏人並不善長攻城,只要將前面的小堡砦放棄。後面幾個堡砦不是堡砦,而稱爲城,能稱爲城者,可想有多大。對於這樣的大堡砦,只要宋朝兵力充足,城中有足夠的糧草與水源,西夏人多半無可奈何。

至於吐蕃人也是一樣。

大夥商議完畢,第二天,七萬大軍,三萬民夫,便浩浩蕩蕩的北上了。關健是他們只帶着少量的物資,主要就是火藥,餘下的糧草,早就準備在蕭關了。

因此這十萬軍民,幾乎是輕裝上陣,速度有多快?要命的是現在前線生生提到了蕭關,十萬軍民,迅速抵達蕭關,迅速衝出蕭關……

…………

不過出忽所有人意料的,吐蕃沒有用兵蘭州,而是忽然出兵洮州。

這正是吐蕃第一名將青宜結鬼章出的計謀。

阿里骨與西夏做了大約的約定,到了具體約定的時候,鬼章返回青唐城,他立即反駁了阿里骨的想法。不能圖謀蘭州與定西城,因爲這兩處也是西夏想要的,那麼這個約盟遲早得翻悔。

到那時候吐蕃就慘了,北與西夏反目,東與宋朝成仇。

而且定西城邊上就是涇原路,涇原路這個新知州看樣子十分會用兵,手下又有許多精兵猛將,即便蘭州的李憲與王文鬱也不是好惹的角色。

因此重新做一個約定,兩國同時發兵,但是蘭州定西城的宋軍由西夏來解決,熙河路的兵力由吐蕃來解決。戰後所得宋地,熙河岷洮歸吐蕃,蘭州定西城歸西夏。

並且這樣一來,吐蕃在熙河路有一定的基礎,西夏在蘭州與定西城有一定的基礎,能得之就能重新佔之。

樑乙逋面對吐蕃的突然變化,也無可奈何。

如果這樣,攻打定西城勝利的機率就小得多了。

但只要吐蕃出兵,無論這一戰是勝是負,西夏的局面都會改觀,因此只好同意,並且害怕吐蕃再次反悔,兩國互派使者在喀羅川(莊浪河)畔殺牛盟誓,以天地作證,此盟一成,不得背叛,同存同亡,同時舉兵。

於是樑乙逋率兵南下,章楶率兵北上,吐蕃同時也出動了數萬鐵騎。

不是蘭州,也不是河州,而是洮州,因爲宋朝前幾年與董氈多次聯手對付西夏,關係默契,也漸漸對吐蕃不設防了,特別是在洮州,駐紮的兵力少得可憐。

其實這也是鬼章的計策,俺出兵了,俺拿下宋朝的洮州了,但等到拿下洮州之後,宋朝必與西夏在苦戰中。

然後返回頭,乘着熙河路的兵力置於蘭州定西城之時,陳兵河州。後方失守,兩面面臨着敵人的夾攻,宋軍必然向秦州德順軍潰敗,那麼吐蕃順勢就將熙州收了回來!

並且這樣做,與宋朝精銳軍隊血戰的是西夏人,吐蕃只用了最小的代價,便將河熙洮三州拿下了。

果然,吐蕃大軍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擋,就殺入洮州境內。

看着遠處的洮州城,阿里骨說道:“鬼章,你就是我的王子安。”

王子安,便是王巨,聽到這個名字,鬼章忽然沒由來,感到心情很不安。

但阿里骨沒有多想,指着遠處的洮州城,大聲喝道:“兒郎們,殺過去!”(。)

第338章 小人第127章 先帝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338章 小人第294章 倚仗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451章 聖斷第163章 蕃騎(上)第394章 開始了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859章 落幕第156章 文臣(下)第237章 三百斤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444章 二王(上)第649章 海盜(中)第607章 冒泡(下)第591章 良臣第394章 開始了第762章 咬死第3章 伏擊(上)第814章 狗不如第857章 割土(下)第755章 你不懂第741章 裂車(下)第535章 號角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80章 磨練第127章 好高第124章 觀燈第304章 獻舞(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145章 衙內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793章 大捷(下)第161章 立威(上)第290章 驚豔第54章 插釵第606章 冒泡(中)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265章 朱序(下)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16章 人情第135章 蠱母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556章 生疑第627章 動心第624章 縮影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87章 歪樓第727章 鬧劇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519章 天上(上)第743章 逼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398章 困惑第778章 瘋了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821章 一家人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486章 買安第774章 腥氣第537章 會戰(二)第311章 屠刀(上)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19章 天翻地覆第341章 釣魚第739章 裂車(上)第532章 南來風第470章 動援第441章 火拼第838章 願望第800章 點將第724章 孤臣?第802章 有了第95章 第一躍(五)第790章 五天第87章 鬧大吧(六)第112章 省錢第730章 兩顆心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124章 觀燈第759章 張睦(上)第395章 富!第686章 山林第434章 羞侮
第338章 小人第127章 先帝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338章 小人第294章 倚仗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451章 聖斷第163章 蕃騎(上)第394章 開始了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859章 落幕第156章 文臣(下)第237章 三百斤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444章 二王(上)第649章 海盜(中)第607章 冒泡(下)第591章 良臣第394章 開始了第762章 咬死第3章 伏擊(上)第814章 狗不如第857章 割土(下)第755章 你不懂第741章 裂車(下)第535章 號角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80章 磨練第127章 好高第124章 觀燈第304章 獻舞(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145章 衙內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793章 大捷(下)第161章 立威(上)第290章 驚豔第54章 插釵第606章 冒泡(中)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265章 朱序(下)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16章 人情第135章 蠱母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556章 生疑第627章 動心第624章 縮影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87章 歪樓第727章 鬧劇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519章 天上(上)第743章 逼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398章 困惑第778章 瘋了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821章 一家人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486章 買安第774章 腥氣第537章 會戰(二)第311章 屠刀(上)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19章 天翻地覆第341章 釣魚第739章 裂車(上)第532章 南來風第470章 動援第441章 火拼第838章 願望第800章 點將第724章 孤臣?第802章 有了第95章 第一躍(五)第790章 五天第87章 鬧大吧(六)第112章 省錢第730章 兩顆心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124章 觀燈第759章 張睦(上)第395章 富!第686章 山林第434章 羞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