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三個要求

“張卿、葛卿,爲何王子安還沒有回來?”趙頊看到他們三人回來,卻沒有看到王巨,心情沒由來一陣煩躁。

“陛下,太保回來了,但人在密州。”

“在密州,”趙頊臉色立即緩和起來。

永樂城之戰後,實際西夏消耗同樣很嚴重,但他們沒有甘心,無他,雖然兩次讓宋軍慘敗,然而無定河以東幾乎全部淪陷給了宋朝,就連大里河北岸的細浮圖寨也被宋軍佔領,改成了克戎寨。這還好一點,若大的蘭州也被宋朝佔領了。

於是從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西夏對這兩處發起了多次進攻。

雙方各有勝負。

實際這還是國力的原因。

宋朝雖然兩次慘敗,但因爲龐大的國力支持,特別是熙寧變法後,國庫與內庫斂來大量儲存,並沒有象宋朝二伐遼國那樣,產生全國經濟危機。西夏雖然大勝了兩次,卻似強弩之末。

但宋朝不知道啊。

因此宋朝君臣面對着西夏一次次強勢的反撲,心中多是惶惶不可終日。

只要王巨來了,那就好辦了。

真不行,派人將王巨生生捉回來!

於是他問:“那他爲何沒有進京城,難道他還不滿意嗎?”

“非是,太保說,如果陛下想讓他回來,請陛下務必答應他三個要求。”

“還要提要求啊?”

“這三個要求並不過份,”張商英道。

“說。”

“太保說不管怎麼說,他與大長公主有染,確實有妨禮制,因此這個中書令不能接任。所以請求陛下蔡相公擔任門下侍郎,王公擔任中書令,由他來擔任中書侍郎。”

也就是三人調換一下。

但王巨不能進入門下,那是審議部門,沒有決策權。

如果這樣,未來中書則還是老王與王巨。還有張璪,門下則是蔡確與章惇,尚書則是李清臣與範純仁、蒲宗孟以及六部尚書侍郎。至於西府,沒了。馮京接替文彥博。外放到了洛陽。

還有一些政敵。

如安燾,當時在大家一起彈劾王巨時,他一直沒有作聲,趙頊也就沒有處罰,此次改遷爲戶部尚書。那已經翻不起大浪了。

趙頊想了一想,問道:“他不是要權嗎?”

這話說的……

張商英總算明白王巨這個要求用心了,不管怎麼說,王巨“乘機勒索”,皇上還是不開心啊,所以將中書令推讓給了王珪,於是他又說道:“太保他還是向陛下要了權。”

“哦。”

“這是他第二個要求,太保說,如果推行銀行司,必須推行齊商稅。然後又讓臣將在彼岸所看到的。仔細說給陛下聽聽。”

“你看到了什麼?”

張商英有些嚮往地說:“彼岸雖然羣龍無……”

趙頊冷哼一聲,張商英不敢說首了,如果羣龍有首,那才壞菜了。

不過他看到太多太多了,而且這次王巨有意安排了人,帶着他到處轉,看到太多太多的新制度,然而在宋朝卻是無法推廣的。

就象那個用善款抵消稅賦的舉措,這纔是真正的子路受牛啊。

但在宋朝能執行嗎?

人家連兩稅都要隱田,何必多此一舉?

於是他將彼岸所看到的一切。一一說了出來。

也不能說彼岸就沒有壓迫吧,有人的地方就有壓迫,就有貧富不均,不過相對於宋朝。那要好得多。或者說與宋朝對比,彼岸差不多接近於孔夫子所想像的大同世界。

而且他主持了南方十二路發運司,對財政瞭解也比原來的深刻。

那纔是一種理想的治國模式啊,可笑的是國內那麼多精英,竟然不如一羣粗魯的海客。

“去年那邊的商稅有幾何?”

“陛下,六百八十一萬有餘。並且太保說。如果沒有意外,五年後就能達到一千兩百萬貫左右,那時候僅是賦稅就可以支持彼岸的財政需要,不需要海客支援了。”

一千兩百萬貫對於宋朝財政來說,並不是一個大數字。

但考慮的是這個收入全是商稅,並且彼岸能有多少百姓?

因此這個數字就嚇人了。

趙頊沉吟了一會,又問:“那邊爲何有這麼多支出?”

“現在沒有這麼多,去年的支出只有八九百萬貫,但五年後,人口進一步增加,那麼支出也會隨之增加。”

“但這個支出還有點多。”

“陛下,是有點多,可那邊陸續地還有戰事,這要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一兩百年,是沒有辦法將土著問題解決的,如果將土著問題解決,兵費上就立即節儉下來了。同時百姓到了彼岸,還有安置的費用。平時除了官員將士的薪酬外,還有大量胥吏衙役以及授學先生的支出。並且還要帶着百姓興修道路水利,修建港口等等,也會產生費用。”

相對而言,那邊物價還比較低,否則這個支出還要更高。

同時開發彼岸的彼岸,以及在宋朝這邊接受百姓的費用,並沒有加上去,否則也會更高。

至於土著,也許一兩百年後,彼岸土著解決了,但彼岸的彼岸土著一兩百年也解決不了的,那個時間會更長,說不定哥倫布麥哲倫的船隊來到時,那邊還會在戰鬥不休呢。

但這個張商英就沒有觀察到了。

“他第二個要求是什麼?”

“太保說,如果執行齊商稅,到時候舊派大臣必痛恨之。但財政增加後,並不代表斂財。實際能夠滅掉西夏,也未必花費多少錢帛。反過來不能滅掉西夏,花費再多錢帛,也滅不掉。”

“他這麼說的。”

“是這麼說的,但想滅夏,必須國內昇平,百姓安樂,此消彼漲之下,就能將西夏一舉殲滅之。故此。他刻意安排海客們,將大量烈士家屬遷徙到彼岸。特別是陝西路各個保捷蕃兵義勇與民夫的家屬。他們所得到的撫卹有限,再加上將領與官吏的剋扣,到這些家屬手中的撫卹甚至變得很可憐。反過來遷徙到彼岸,無形中是等於替朝廷減少一個大包袱。能夠輕裝前進。”

“原來如此,孫固害朕。”

確實是如此,否則何必遷徙陝西的百姓,那得多花多少錢帛哪,多引人注目啊。況且這些百姓久在北方。只能安置到澳洲的中南部地區,不能安置到各個熱帶島嶼上。這樣用費就更多。

張商英心中說,如果不是孫固,那六十萬人如何能犧牲?說不定這時候西夏早就拿下來了。

但他不好說的,繼續道:“想要百姓安居樂業,必須輕斂薄徵,因此手實法,青苗法,寬剩錢,全部得免除掉。同時拿出一些錢帛。改善保馬法與保甲法,廢除各地的苛捐雜稅。但如此,又會讓新派大臣不樂之。因此請求陛下必須大力支持。因爲他在中書,只承諾呆上三年。三年必須將這些事落實下去,讓國內昇平。然後再去陝西,但到陝西后,請朝廷必須信任之,給予他比在兩廣時更大的權利。然後他承諾,在後面三年,會替大宋滅掉西夏。不過到真正滅夏時。不但給予他在陝西熙河的權利,還要舉國支持,任何人不得猜疑。否則仍不會成功。他還補充了一句,知己知彼。能在南方百戰百姓,但未必能勝西夏……”

趙頊深有體會了。

而且王巨用了一個裂車來比喻過。

他沉吟一會說道:“這一條朕也準了。”

其實這一條很重要。

許多人爲韓琦隱,實際趙頊才即位時差一點讓韓琦架空,對趙頊一生心路影響頗是深遠。

趙頊爲帝共分兩個時期,一是熙寧,二是元豐。

熙寧變法時。趙頊不知道王安石重要嗎?

知道,然而偏偏在朝堂上保留了許多舊黨,甚至自始至終用文彥博對王安石掣肘。

這就是帝王心術,或者宋朝的異論相攪,或者是所謂的制衡術。

但這一條,幾乎沒有任何磚家提到過。

所以王巨纔開始也發生了誤判,不然會做得更好。

這是熙寧,再到元豐,這一時期又叫鐵腕強硬時期,或者叫獨裁時期,最主要的表現有三條,原來負責新法的部門乃是司農寺,但元豐時下詔,凡涉及到新法的大事,不得隨便交所屬部門討論,必須先奏取旨,一下子將司農寺權利收回去了。

第二條便是烏臺詩案,雖然是蘇東坡大嘴巴自找的,但如果不是趙頊有意識的封殺士大夫的胡說八道,那麼李定提議能得以通過?

第三條便是元豐改制。

其實王巨所說的害怕新舊兩派大臣排斥,不是真害怕新舊兩派大臣排斥,而是害怕趙頊本人排斥。

趙頊也沒有深想,問:“爲何是六年?”

“陛下,臣也問過,太保說如果陛下給予六年的信任,還不能替陛下實現,那麼是他有負陛下的重託,還有何顏面呆在朝堂。但如果實現了,那麼他的功勞將是我大宋諸臣中趙普以下的第一人。爲了避免其他大臣有什麼想法,只能學習郭子儀了。如果到了這時候,他又何必在朝堂上。到時候退隱豈不是更好?還會成爲史書上君臣相宜的佳話。”

也就是到時候必然功高震主,沒辦法在朝堂上呆下去了,只有退!

“朕是這種心胸狹隘之人?”

還真不好說,張商英心想。

但他那敢將這個想法說出來,道:“陛下,以臣之見,先行應之,畢竟兩次慘敗,須王子安回來穩定人心,穩定士氣。”

“恩,那麼第三條呢?”

“第三條有點古怪。”

“有何古怪。”

“他說若想他回來,陛下必須按照每天飲食按照這份食譜來,若不然,他還不會回來。”張商英遞了一道食譜。

食譜上寫了許多肉食菜蔬以及水果名字與份量,特別是一些橙桔類,刻意標明,每天多食之。另外還有一個囑咐,那就是不得飲酒,任何時候都要不能喝酒。而且刻意說了一句,什麼時候趙頊飲酒,什麼時候王巨就會立即離開朝堂。

“爲何讓朕這麼做?”趙頊奇怪地說。(~^~)

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135章 蠱母第674章 惡婚(下)第192章 初戰(下)第139章 投名狀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37章 魅影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561章 扯皮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829章 機會?第230章 都想第828章 青丹谷第433章 默契第108章 姐第139章 投名狀第450章 門客第788章 酒語第261章 家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645章 長城(中)第594章 長子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717章 那個人第740章 裂車(中)第821章 一家人第795章 讓(下)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307章 南方第143章 柺子第759章 張睦(上)第701章 場務第26章 送禮第703章 大事(下)第624章 縮影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574章 維穩第315章 青澀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174章 有條魚第182章 子午山第520章 天上(下)第60章 拒第369章 雪別第636章 仙境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503章 大轉移第861章 堯舜(下)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291章 一扇窗第582章 攔道第508章 逆轉(中)第499章 清洗第26章 送禮第451章 聖斷第599章 白衣(下)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225章 礦奴第79章 人選第64章 買馬社第195章 **(上)第605章 冒泡(上)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30章 以直報怨第792章 大捷(上)第560章 請功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303章 改良第202章 不明白第768章 反轉(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226章 底氣第259章 屹立(中)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262章 斬龍(上)第421章 新世紀第14章 小翅膀第778章 瘋了第641章 文臣第433章 默契第260章 屹立(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853章 囚籠(上)第60章 拒第399章 二王(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766章 天機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8章 懷疑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705章 殺母(下)第442章 法術
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135章 蠱母第674章 惡婚(下)第192章 初戰(下)第139章 投名狀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37章 魅影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561章 扯皮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829章 機會?第230章 都想第828章 青丹谷第433章 默契第108章 姐第139章 投名狀第450章 門客第788章 酒語第261章 家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645章 長城(中)第594章 長子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717章 那個人第740章 裂車(中)第821章 一家人第795章 讓(下)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307章 南方第143章 柺子第759章 張睦(上)第701章 場務第26章 送禮第703章 大事(下)第624章 縮影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574章 維穩第315章 青澀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174章 有條魚第182章 子午山第520章 天上(下)第60章 拒第369章 雪別第636章 仙境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503章 大轉移第861章 堯舜(下)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291章 一扇窗第582章 攔道第508章 逆轉(中)第499章 清洗第26章 送禮第451章 聖斷第599章 白衣(下)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225章 礦奴第79章 人選第64章 買馬社第195章 **(上)第605章 冒泡(上)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30章 以直報怨第792章 大捷(上)第560章 請功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303章 改良第202章 不明白第768章 反轉(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226章 底氣第259章 屹立(中)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262章 斬龍(上)第421章 新世紀第14章 小翅膀第778章 瘋了第641章 文臣第433章 默契第260章 屹立(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853章 囚籠(上)第60章 拒第399章 二王(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766章 天機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8章 懷疑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705章 殺母(下)第442章 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