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共濟會

“種將軍,你誤會錯了,有兩種方法練兵,一種是李廣式的練兵,士兵愛戴,可軍紀散漫,故李廣能大勝也能大敗。當時我在華池與種兕將軍練兵也是變相的李廣式練兵,不斷地用燒酒的利潤刺激將士苦練。但這個方法不能長久。第二種就是程不識、曹瑋以及令兄的練兵方法,以森嚴的軍紀練兵。不過那是禁兵,保捷軍相對要淳樸一點,令兄式的訓練就不必了。”王巨很公平的說道。

主要禁軍現在的軍紀太差。

種諤也無奈,爲了震懾這羣打又不能打,平時卻散漫驕狂的禁兵,有犯法之輩立即斬殺。但還不起作用,種諤苦逼了,於是想出一個辦法,不斬首了,將手下將領召過來,飲酒吃飯,然後再將犯法的兵士推上來,先剖取肺肝,然後再斬首。

他的手下諸將掩面不敢看,他照常喝酒吃飯。

不怕硬的,還怕不怕橫的?

因此軍中立即肅然。

不過有的大臣用就此來彈劾,然而趙頊也知道禁軍糜爛了。別的不看,看看圍林寨兩支禁兵的所作所爲,一支近半兵馬化爲強盜,一支貪功意欲屠殺村民。

即便曹瑋現在整頓禁兵,也要用狠手了。

爲什麼王巨說將禁兵遷徙於城外,連高滔滔都沒有反對,不能怪禁兵,生活在京城這個繁華世界裡,得要什麼樣堅定的心,纔不能迷失?

“子安是說建議我們從嚴練軍,但不能過於苛刻?”

“正是,一支鐵軍,必須有森嚴的軍紀,但笞杖即可。當然,十惡不赦之輩,屢教不改之輩。不必仁慈了。慈不掌兵,這麼多軍隊駐紮在這裡。必上戰場。今天縱容,明天則害了他們。”

“棒打出孝子?”王君萬道。

“非也,棒子未必能打出孝子,溺愛同樣要不得,應當是嚴父出孝子,父親要嚴厲,但嚴厲中要透出關懷。這就是中庸之道。或者陳摶所畫的太極,陽中有陰。陽中有陰。或者治國之道,以仁愛爲心,律法爲表。”

“子安,我一下子明白了,這也是吳起治軍之道,軍紀同樣森嚴,但他卻能爲士兵吸吮膿包。”

“王將軍,中的也。要麼最後一件事,我也說一下,你們不必刻意關注與干涉。這件事實際也是我發起的,我讓這些將士的家眷們成立了一個共濟會。”

“共濟會?”

王巨惡搞了這個名字,但這個共濟會確實也有一些意義。

“保捷軍正式減糧帛是從他們開始第一次豐收起計算。”

“這個我們知道。”苗授說。

也就是說,什麼時間安頓下去,並且分到地,開始第一次收割,比如去年安頓下去的保捷軍,到了今年夏初,蕎麥小麥收割上來,衣食完全有了保障後,這纔開始免去糧食與布帛的供給。從而從始到終,保捷軍與家人衣食有所保障。

“因此暫時保捷軍手中還略有些經濟。我讓他們家眷共同結社。以十營官兵就近爲一社,每一營官兵爲一小社。其一平時交流一下耕作紡織,讓大家互相學習先進,調解夫君之間的糾紛,幫助貧困。”

“這個妙啊,”苗授道,這樣一來,妻子團結,丈夫就易團結,一支團結的軍隊纔是真正強大的軍隊。

“不過這是特例,主要她們能聚結,京城的能聚結,可生活成本太高了,有的妻子都被迫做軍妓養家餬口,如何結社。”

“是啊,京城物價太貴了。”

“禁兵的事非是我們所管的,還是說這支共濟會,這是其一,其二就是經營,第一年他們手中略有錢有糧,因此讓他們每戶出兩貫錢,用這個錢買耕牛,另外每一營開一邸店,每一大社聘請一個經濟人,每次各小社選出一兩個代表,反饋他們所需要的物事,由經濟人統一購買過來,發放到各個邸店裡。邸店裡再請一個家中勞力富餘,精明強幹的人管理,每年給二十五貫薪酬。以後每戶每年再給兩百文錢陸續投入。同時各營家眷手中有什麼特產,也統一由共濟會收徵上來,由經濟人對外銷售。以防被奸商苛薄。這個利潤所得,平時幫助各營的貧困家庭,若是作戰時,幫助犧牲烈士家屬渡過最初的難關,或者聘請教授,教育子女。這是他們家眷所爲,望你們不要干涉。”

“這是好事兒,子安果然有妙思,我們一定不負子安所託。”

“是不負朝廷所託。我要說的就這些,你們也說說你們的想法。”

這就是一次交流。

這些人真的能打,但現在還缺少了相關的經驗,互相溝通一次,對大家都有好處。

王巨留他們吃晚飯。

這次談過了,他就要去京城了,幾將下來前,他也接到朝廷的詔書,讓他進京述職。

晚飯還算豐盛,這也是“中庸”,王巨生活不是很樸素,但也不奢侈。

但野龍咩勝的妻子做飯手藝越來越提高了,飯菜還算不錯。

幾人一邊喝酒一邊談心。

王君萬說道:“若是子安能知邊陲大臣就好了。”

這也說得是實際話。

宋夏五小路,府麟路那是一個例外,餘下四路長官都是文臣。

要麼是一個狄青,那也是在生背疽時從陳州攆到了延州,幾個月後就死了。不是知延州,而是坑狄青。

然而文臣有幾個會打仗的?手上的兵再勇,將再強也不管用哪,除非遇到了蔡挺這樣的主,但蔡挺又有幾個。種諤是立功了,但那是他單幹的。

“這個恐怕不行,我年齡不夠,”王巨說道。

指望自己來統帥,那有的等了,沒辦法。

但也不能輕視了文臣,馬上幾個文臣就會讓你們傻眼。不要說王韶,就是章楶也在飛快地進步。再磨勘幾年,有資格擔任一個邊路的知州吧。

然而王巨這一回是猜錯了。他知道自己早晚要擔任四州中一州的長官,但也沒有料到會來得這麼快。不過離那個擔任還有一段時間……

…………

“這次述職又會滯留多少時間。要麼妾身隨你去吧。”李妃兒說。

新婚莞爾不久,又要分離,李妃兒有點難受。

“大娘子,不要難過,別人想都想不到呢。你以爲什麼官員都能述職啊?”瓊娘說道。這幾年連續三年,王巨都要進京述職。

何謂述職?諸侯或地方官員進京城向天子陳述職守,這纔是述職。想一想,一年當中。能有多少官員得到過這樣的待遇?

但這個大家不是很吃味。

年青的官員望洋興嘆,知道內情的更是自愧不如。

要知道這幾年王巨幾次述職,那一次述職,王巨都帶來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不說大順城大捷,第一次述職述出來一個鄭白渠,馬上就要竣工了。第二次述職有點隱晦,但有一些人知道朝廷今年最得計的裁兵與坊場河渡,以及這個木棉子,都與這次述職有關。第三次述職又會述出什麼?

至於年長的官員看不下去的。不過王巨的一些做法過於強硬,其他的還好一點。有功勞,不自居。平時也低調。對人也有禮貌。但又拘於年齡,對他們位子不會形成妨礙。

然而王巨也得到了好處。

那就是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所以瓊娘安慰道:“大娘子,你將要見證一個傳奇。”

“傳什麼奇,你啊,”王巨都不知道怎麼說好了,她這種心態純粹是俺拼命地要做鳳凰身上的附件,前提就是你不讓我掉下來,不管什麼附件,那怕是尾巴。

“我纔不管官人如何呢。只要官人平安就好了,”李妃兒說。

“這纔是我的乖妃兒。”王巨開心地說。

瓊娘不以爲然,呆在地方上無所謂了。若是擔任長官更無所謂了,所有人是巴結你的。但到了京城,那純粹是一個大染缸,丈夫在鬥,妻子也在鬥。李妃兒本來性格單純,王巨還要往更單純上培養,一旦到了京城擔任京官,那些官員夫人們鬥吧,李妃兒很慘的。

她這個想法也不能說不對。

然而王巨的想法更簡單,能交則交,不能交俺不交。難道到了京城,就找不到說話的人?

王巨又說道:“很快年關就要到了,過了元宵節,渠工開始,官家不會久留我的。不過元旦節與元宵節就不大好說了。”

主要是去年發生的事,王巨擔心朝廷有人折騰,將他調走了,於是讓趙度放出風聲,由百姓來挽留。沒有想到趙頊最後給司馬光下了封口令,直到今年夏天才鬆了這道“封口令”。

但鄭白渠上卻傳言紛紛,許多豪強又開始大肆圈田。王巨回來後處理了好一段時間,才平息下去。爲這個地,王巨傷透了腦筋,因此將妻子家人留下來,也是一種表態,我只是述職,不會象華池縣那樣述着述着,就調走了。

實際這次進京述職,他同樣有點不大喜歡,熙寧變法,他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還沒有想好呢。

“不過元旦節時,大約南方會帶回一樣好東西。”

“棉被?”

“不是,那是內藏庫的財產,雖然延州幾戶人家也去了南方,但我再三戒告了,讓他們不要碰,無論是買或者是送,都碰不得。以免授人話柄。”

“那是什麼?”

“一樣吃的東西。”

“我纔不嘴饞呢。”

“新奇嘛,嘴饞並無關係。”王巨說着騎馬走了。

瓊娘掰着手指,心中想到,還有四年哪,這個時間太漫長了。

王巨迅速騎馬到了京城。

剛到驛館,便被趙頊叫到宮中。

他看着王巨,說道:“又變黑了。”

“上白渠與中白渠不及渠道工程之難度,但有許多山區渠工,包括燧洞水堰,也不能馬虎,因此臣時常親自過去察看,不過快了,明年秋天時大約能竣工。”

“那就好,”趙頊長吐了一口氣。

即便鄭白渠竣工了,也不能全部立即得計,第一缺少耕牛,即便各個軍營想將耕牛湊齊,也要好幾年時間。第二許多耕地要慢慢開墾出來。明年竣工,最少還要再過三四年才能勉強全部開墾種植起來。

但一旦全部開墾種植起來,那起的作用無可估量了,四萬餘頃良田,就打算一半種莊稼,一年也會收五百萬石以上的糧食。得養活多少百姓與兵士?

至少軍糧就不用愁了。

事實也不用幾年後,今年就陸續得了計,自秋後起,朝廷再也沒有刻意從中原採購糧食過去,僅是鄭白渠採購的糧食,就足以做到自給自足,甚至還用小車子運了一部分到綏州去換牛換牲畜。

“坐吧。”

王巨也坦然坐下。

趙頊開始吐槽了:“王巨,你知道京城一牀棉被多少錢嗎?”

“臣的妻子也買了幾牀。”

“你妻子……”

“陛下,有什麼不對嗎?”

“她倒是有傻福……這個不提,她一牀花了多少錢帛?”

“二十貫,京城多少錢帛?”

“朕讓內庫交給他們的是六貫錢,他們不過請了織女工匠略加了一個被套,然後一牀就是十幾貫錢,後來漲到了二十貫,現在漲到了二十五貫。”趙頊讓這些商人漲得快要氣瘋掉了。()

第374章 奢侈品第376章 共濟會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235章 秋碩第197章 大捷第851章 雙保險第450章 門客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814章 狗不如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12章 殿下(上)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1章 背騾子第493章 夜襲(下)第404章 私軍(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805章 授業第473章 迷宮(下)第640章 前世第266章 龍手(上)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718章 拯救第510章 雪祭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532章 南來風第300章 一箭第726章 微調第98章 祭父第202章 不明白第200章 動手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120章 上眼藥第604章 幾振(下)第456章 拿捏(上)第426章 楚懷王第556章 生疑第493章 夜襲(下)第816章 驚喜第397章 名額第162章 立威(下)第816章 響第608章 下馬第7章 路窄第106章 捉他第406章 來巧了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738章 哭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230章 都想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731章 假像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355章 驕傲(下)第613章 虯髯客第524章 夜聲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20章 屍車第782章 捨得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455章 存在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235章 孩子氣第264章 朱序(上)第258章 屹立(上)第618章 大錢第290章 驚豔第715章 犧牲品第168章 坦白第606章 冒泡(中)第127章 好高第39章 勞動吧第828章 青丹谷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348章 又坑了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687章 飛錢司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195章 **(上)第493章 夜襲(下)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823章 值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762章 咬死第415章 潑(上)第304章 獻舞(上)第115章 四告(上)第14章 小翅膀第73章 自作孽第411章 第一天第478 鼓聲(續下)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634章 足跡第580章 遙思第632章 右孫吳第395章 富!
第374章 奢侈品第376章 共濟會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235章 秋碩第197章 大捷第851章 雙保險第450章 門客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814章 狗不如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12章 殿下(上)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1章 背騾子第493章 夜襲(下)第404章 私軍(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805章 授業第473章 迷宮(下)第640章 前世第266章 龍手(上)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718章 拯救第510章 雪祭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532章 南來風第300章 一箭第726章 微調第98章 祭父第202章 不明白第200章 動手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120章 上眼藥第604章 幾振(下)第456章 拿捏(上)第426章 楚懷王第556章 生疑第493章 夜襲(下)第816章 驚喜第397章 名額第162章 立威(下)第816章 響第608章 下馬第7章 路窄第106章 捉他第406章 來巧了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738章 哭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230章 都想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731章 假像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355章 驕傲(下)第613章 虯髯客第524章 夜聲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20章 屍車第782章 捨得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455章 存在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235章 孩子氣第264章 朱序(上)第258章 屹立(上)第618章 大錢第290章 驚豔第715章 犧牲品第168章 坦白第606章 冒泡(中)第127章 好高第39章 勞動吧第828章 青丹谷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348章 又坑了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687章 飛錢司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195章 **(上)第493章 夜襲(下)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823章 值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762章 咬死第415章 潑(上)第304章 獻舞(上)第115章 四告(上)第14章 小翅膀第73章 自作孽第411章 第一天第478 鼓聲(續下)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634章 足跡第580章 遙思第632章 右孫吳第395章 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