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栩的視線在方紹樸身上晃悠了兩圈。方紹樸只覺得他看到哪裡, 哪裡就起了雞皮疙瘩, 他仔細想想方纔的話, 納悶自己難道哪裡又得罪了這位祖宗?都已經五體投地了, 這姿態已經低到皇帝馬蹄子下頭去了,總該給他匹馬了吧……

一盞茶——五體投地?你意指的是哪五體?趙栩鼻子中出了一口氣, 笑意不減,卻眯起了桃花眼:“看來你說的那句‘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很有些道理。再跑上一個月, 紹樸你便能和禁軍媲美了。”

方紹樸腦子嗡嗡作響, 氣都喘不過來了,看着飛馳而去漸漸模糊在飛揚塵土中的馬屁股,深深覺得自己沒拍到馬屁拍到馬腿了。

十幾個親衛同情地看了方紹樸一眼, 趕緊揮動馬鞭飛速跟上。成墨看着他們遠去的身姿, 牽着手裡那匹悠哉悠哉的“傳說中方醫官的軍馬”, 搖了搖頭, 默默哼起了小曲:“你有一匹大駿馬, 你從來也不騎——”跟着不知不覺變成了:“方醫官的馬, 是幸福的馬——”

大趙最有前途的御醫官方紹樸險些摔了個狗啃泥。遠處大營裡早就開始埋鍋造飯,這次西征糧餉充足,天天晚上都有肉吃。但由於莫須有的罪名, 他每次跑回營去, 連肉湯都不剩一滴了。

方紹樸在心底裡又給皇帝記了一筆。醫官報仇, 十年不晚。待他回了汴京, 見了九娘, 獻上他最近開始落筆的大作——《少年皇帝的煩惱》。不行,白白送給九娘不成,怎麼也要賣個兩貫錢,他可還畫了那許多配圖呢。拿了錢以後,他要去吃橙釀蟹、鵪子羹、桂花浮丸、鱔魚包子……

成墨聽到身後方醫官的喘氣聲,扭過頭去,看到他滿頭大汗,俊秀的臉上浮現出一奇異的光彩,看起來精神抖擻,不由得暗歎了一聲,人的潛力果然是無窮的。方醫官發明了“潛力”這個詞,真是厲害。他轉瞬搖了搖頭,能挖出方醫官的潛力讓方醫官都跑這麼快的陛下才最厲害。難怪方醫官五體投地了。

***

洛陽宮城內太極殿上,還要再過幾日園陵除服,此時朝中幾派正因圍城之局爭論不休。有主張遣使和談的,有主張力戰的,也有勸說趙棣放棄自立的。因趙棣是太皇太后所立,本就柔和有加威嚴不足,衆臣也無所顧忌暢所欲言。

殿內四品以上的官員,大多都是原先洛陽的在任官員,另外有河東路河北路叛變後調遣而來的,還有投奔太皇太后而來的一批官員。文臣之中以孟在爲首,因他深受太皇太后信任,又是皇后孟氏的父親,在士林之中素有隆譽,不少官員也都等着他發話。

孟在卻捧着玉笏眼皮低垂。太皇太后之薨,對洛陽局勢實在大大不妙,不僅各路觀望的文武官員們紛紛倒向趙栩,更令趙棣對他越發疏遠防範。但阮玉郎去了,倒再也無人能要挾他了。身爲翰林巷孟氏後人,六娘又應該已迴歸汴京。他反而比先前更安全了些。他篤篤定定地立如青松,胸有成竹。

岐王的目光落在孟在身上,見他一直默然不語,大概也猜到他必然不主張戰,但因身份微妙卻也不可能主張降。

“陛下,臣有一言,不得不說。”岐王出列,沉聲道。

殿上慢慢地靜了下來。趙棣緊皺的眉頭略鬆開了些:“皇叔有何高見?”

岐王舉了舉玉笏:“太皇太后得官家和聖人悉心侍奉,來洛陽後鳳體日漸安康,突然崩於迎春殿,竟無遺詔,亦未詔衆宰執宗室入宮。御醫官語焉不詳,臣深感不安,早有上表。如今再過幾日文武官員即將除服,臣斗膽敢問,大理寺於宮中詔獄審理得如何?可否允臣聽審?”

趙棣未料到岐王竟會在圍城之際當場發難,掩在寬袖中的手一緊,下意識看向殿上百官,見衆人面色各異,腦中一陣發熱心驚肉跳起來。

四位當朝宰相中,有兩位也站了出來,附和道:“臣附議。”

不少忠於太皇太后和趙氏宗室的文臣武將回過味來,岐王乃太皇太后親出,又掌着大宗正司,竟未能見到太皇太后最後一面,心存疑竇上了表,而宮中也真的設了詔獄,由大理寺在審理,看來太皇太后去的確有蹊蹺。不少官員暗自琢磨起來,這洛陽宮城裡,皇后早就失蹤了,統共才那麼幾位太妃和一個賢妃,誰敢對太皇太后不敬?除了深受聖寵的賢妃張氏,還能有誰……

孟在大步上前,站在了岐王身後。趙棣心中一緊。

“陛下——”孟在神情溫和,聲音卻十分響亮。

殿上的嗡嗡議論聲頓時消歇了下來。

“陛下,宮中禁軍宿衛,皆太皇太后親點,理應萬無一失。”孟在舉起玉笏,語帶哽咽:“得太皇太后恩寵,降旨冊小女爲皇后。小女手無縛雞之力,居於深宮,卻在衆人眼前無端失蹤,隨身女史、宮女都被拘於宮中詔獄。臣身爲父親,至今連一句話也未能詢問,不知始末,毫無章法。”

這殿上的官員雖然都心知肚明皇后失蹤一事,但這宮闈秘事誰也不能提,更不能對外宣示。誰想到孟在竟然竹筒倒豆子在這太極殿上全撕扯開來了,更沒想到孟在自己也是兩眼一抹黑,立時都騷動起來。

孟在含淚道:“太皇太后仙逝那日早間還宣召臣妻入宮,言道小女失蹤一事已有了眉目,夜裡便突發園陵崩!”

太極殿上剎那間鴉雀無聲,又猛然炸了開來。皇后失蹤案纔有了眉目,太皇太后便驟然薨了,要說這兩件事毫無干系,誰信?

趙棣方纔被岐王一番言語說得心驚肉跳,可孟在這長篇大論一出,他險些感覺不到心還在跳了。孟在這一刀捅得實在太過兇狠,他根本回不過神。

孟在朗聲道:“陛下,臣以爲娘娘薨逝和小女失蹤深有關聯,宮中諸事實在蹊蹺,應將一應相關人等移出詔獄,由大理寺、宗正寺、禮部聯合審理。此外,小女失蹤已逾月,無論生死安危如何,不宜佔據中宮之位,還請陛下三思!”

岐王眉頭揚了揚,這三段話委實狠辣,連皇后之位都不要了,真是慈父,真是忠臣啊,這可把皇帝和賢妃張氏架在火上烤了。在情在理,都無法推拒。孟在這是鐵了心要扳倒賢妃,也是要撇清和皇家的關係。

孟在心裡,究竟是如何作想的?岐王暗自揣摩起來。趙栩派人給他送了幾次信,提醒他太皇太后之死乃張氏所爲,要的自然是他歸順汴京,最好能開了洛陽城門,送上趙棣。太皇太后在,那是他親孃,他看着她一意孤行,只能勸,不能不從,否則是不孝不忠。如今坐在上頭的是趙棣,卻又不同了。

文武百官紛紛附和孟在,一時羣情洶涌。

***

這日入了夜,張蕊珠疲乏得很,就着晚詞的手喝了兩口蔘湯,因腹中胎兒不敢多喝,但不喝委實有些撐不住。她每日主理喪事三更就要起身,夜裡亥時也不能入眠,宮中事務紛雜,雖有錢太妃搭把手,但好不容易獨當一面,代掌了皇后冊寶,哪裡肯放手,加上延春殿上下要收拾,詔獄裡那許多人的審理,雖有了趙棣的示意,她還是不放心。費心又費力,擔驚又受怕,統共只能睡上一個時辰,夢裡不時還會出現太皇太后冷森森的目光,斜睨着她似乎在說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她每每驚醒,總覺得身上涼颼颼的,又因斬衰孝期內,不能和趙棣同房,不免怕得很,這幾日都是晚詞自請上夜,抱着被子睡在腳踏上陪着。

晚詞去外間轉了轉,再回來,垂首低聲將太極殿上的事說了。張蕊珠一顆心跳得比眼皮還快。孟在這廝一定是衝着自己來的。孟六娘明明已經回了汴京,他還充瞎裝聾,借刀殺人。她死死握緊了手,指甲戳在掌心裡生疼。

她那夜就說了,得將延春殿那幾個尚宮、供奉官和女史們一併處死,可趙棣卻沒這個膽子,唯恐引人懷疑。

待趙棣不得已帶着岐王等人入了宮,進了詔獄,又將一衆人犯重兵押送宮外大理寺獄,禮部、宗正寺的人一一對了花名冊,因爲孟在的諫言,把皇后身邊的貞娘、金盞銀甌等人也一併提了出去。

張蕊珠一聽趙棣掩頭藏尾的解釋,這才體會到太皇太后素日那般看着趙棣的心情,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她卻不能如太皇太后那般專斷和不留情面,只抽泣道:“陛下何苦因妾身同重臣宗室們不對付,一切都是蕊珠失手引起的,陛下這般維護我,蕊珠死也無憾。”她背過身去,肩頭一聳一聳:“陛下還是將實話說給皇叔聽罷了,待蕊珠生下孩兒,該殺該剮,蕊珠心甘情願。”

趙棣伸出手臂攬住她,閉上眼深深地嘆了口氣。怎麼交?交出她,他的皇位也要不保,他的隱瞞,他的授意,他是她的同謀。可他也已筋疲力盡,趙栩兵臨城下,岐王和孟在都極爲不滿,阮玉郎的手下士氣已無,文武官員各有各的打算。他們就算降了趙栩,一樣還能保住他們的官位,會死無葬身之地的,只有他和她還有她腹中的胎兒。他們一家三口,身在危船之上,波濤洶涌,小舟即刻會翻,可他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一刻,趙棣突然生出一絲怨氣。若不是母親錢氏的教導,他爲何會鬼迷心竅想要做這個皇帝,他原本也可以做個逍遙快活的親王。若不是太皇太后屢屢示意,他哪裡敢妄想。她們不過是藉着他,想要遂他們自己的心願。

終究,只有蕊珠一個,全心全意爲了他而已。

趙棣慢慢低下頭,伏在張蕊珠的肩窩裡,哽咽道:“蕊珠,你說這種傷我的心的話作甚。我又怎會負了你。”

張蕊珠抽泣漸停,埋在趙棣胸前的雙眼卻毫無溫度。

早已經負了,只是他還不自覺而已。能保住她的人,這個局勢下,還有誰?若指望這個枕邊人,那她就真的蠢不可及了。

***

半圓不圓的秋月涼涼地照在汴京宮牆上,琉璃瓦上有層極薄的寒露,桂花早已謝了,九月中的皇宮大內,有些冷清。

城西呼喇喇飛來一羣鴿子,月色下圍着宮城轉了轉,巡邏的禁軍擡頭看了看,副統領揮了揮手,這是孟二郎再三交代過的,這個時辰還飛來的,定是陛下的飛奴,不能射殺。

一隻飛奴穩穩地降落在趙淺予的手上,她伸手摸了摸那灰色的羽毛,溫熱溼潤,纖細的腳爪上綁了一根細管。周圍陸陸續續又飛來七八羽飛奴,見到假山上的鴿舍,都落了下去,自有人趕緊取下它們腿上的細管。

槅扇門開了,廊下亮了起來。九娘笑道:“仔細它啄你。”

趙淺予伸手取下細管遞給九娘,將飛奴放了:“已經啄了兩口,怪癢的。一定是哥哥的信。”

九娘接過細管:“謝謝阿予,你進去陪陪你娘吧。”

趙淺予點點頭,神情古怪地道:“你可記得要告訴我哥哥都說了什麼。不該說的就別說了,我還小呢。”

九娘臉一紅,趕緊掐了趙淺予一把,轉身逃了,心裡忍不住又怨了趙栩一次。

自從趙栩回了前線,九娘便又得了樑老夫人首肯,留在宮中照顧陳素。陳素那日清醒了不久,又暈了過去,幸好傍晚方紹樸趕了回來,這大半個月來,九娘一直守在她身邊,起居和湯藥皆不假手於他人。孟彥弼也銷了休沐,親自帶着十八班直的精兵守着。

惜蘭將琉璃書燈挪得近了些,帶着宮女進了屏風裡頭鋪牀展被。

“惜蘭——”聽到九孃的聲音,惜蘭趕緊放下手中的軟枕,轉了出來。

“阿昉表哥今日可有送信進來?”

惜蘭搖了搖頭:“二郎昨日只給了那一封,今日並無音信。”

九娘點了點頭,又問:“看來晚詞的消息不假——我給六姐寫一封信,六姐若是有信送去洛陽,你派人想法子一定要送到我二伯手中。另外你派人去慈寧殿看看,娘娘可安歇了,若還未安歇,便說我有要事求見。”

第261章第179章第135章第266章第213章第17章第三百四十一章第200章第80章393.番外第210章第243章第三百四十章第23章第83章第265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百零二章第2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380.番外第96章388.番外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二章第193章第234章第200章第236章第183章第三百一十四章第241章第137章第282章392.番外第三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241章第272章172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七章第108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260章第126章395.番外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61章第三百一十六章第227章第229章第三百一十四章第207章第251章第69章第271章第184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226章第三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150章第150章第246章第185章第32章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六章第202章第三百三十六章377.番外第84章第284章第三百六十三章第291章第181章第150章第148章第292章第264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96章第123章第114章第37章第28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90章第75章第18章
第261章第179章第135章第266章第213章第17章第三百四十一章第200章第80章393.番外第210章第243章第三百四十章第23章第83章第265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百零二章第2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380.番外第96章388.番外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二章第193章第234章第200章第236章第183章第三百一十四章第241章第137章第282章392.番外第三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241章第272章172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七章第108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260章第126章395.番外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61章第三百一十六章第227章第229章第三百一十四章第207章第251章第69章第271章第184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226章第三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150章第150章第246章第185章第32章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六章第202章第三百三十六章377.番外第84章第284章第三百六十三章第291章第181章第150章第148章第292章第264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96章第123章第114章第37章第28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90章第75章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