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水師

天子如死屍一般仰面躺在榻上,牙關緊咬,眼睛雖然睜着,目光卻呆滯無神,對旁觀張昭、荀等人的叫喊一點回應了也沒有。太醫令吉本小跑着奔了進來,分開衆人跪坐在天子面前,細細的翻了翻他的眼皮,又拉過天子的手臂切了一會脈,迅的伸手從醫箱裡掏出一個錦盒,打開錦盒,抽出一根銀針,分開天子的衣服露出他白淨的胸口,一針朝着他的檀中穴紮了下去,銀針應聲入體,只露出半截。吉本神色凝重,兩根手指捏住銀針尾端輕輕的捻動了兩下,忽然的一下抽了出來。隨着銀針的抽出,天子忽然動了一下,張開嘴,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呆滯的目光漸漸的活泛了起來,他扭過頭,看了一眼面如土色的荀、張昭,無力的呻吟了一聲。

荀和張昭長出一口氣,癱坐在的上,汗如漿出。

“陛下”皇后曹節急衝衝的趕了過來,一見大臣們在,連忙在帷幕後面停住了腳步。張昭見了,示意了一下荀,拉着吉本出了大殿,輕聲問道:“吉太醫,陛下的身體……”

“陛下是驚恐而蹶,吐出這口氣來就好了,略休息一陣即可。”吉本想笑笑,卻覺得臉皮有些僵,雖然這種治法他是很熟悉,但是檀中是人身大穴,稍有差池就會有性命之時情急,顧不得多想。現在回過神來了,想到可能的後果,他還有些後怕不已。

“哦……”張昭點了點頭。和吉本拱了拱手,吉本倒退了幾步,回到廊下等着皇后召喚問詢。張昭和荀並肩而行。他們走得很慢,兩個身軀都很高大,頭一樣花白,張昭略微富態些,而荀的腰背卻挺直些。顯然更有精神一點。兩人都沒有說話,各有所思,快到宮門口的時候。兩人不約而同的轉過身來。

“令君——”

“張公——”

兩人相視一愣,隨即又笑了。荀拱拱手,示意張昭先說,張昭謙讓了一下,撫着鬍鬚說道:“令君,你這次來,大概是爲了那個九品官人法而來的?”

荀苦笑了一聲,他是爲了九品官人法來的。所以前面用了很長的時間來講述襄陽的新政,後面剛要說到襄陽學院的學生的出路,在否定九品官人法之前先提供一個更好的參考給天子,天子卻暈倒了,還是被嚇暈的,他頗有些不解,照理說天子聽到自己的江山出了這麼多好事,應該高興纔對。就算暈倒,也應該是興奮得暈過去。怎麼會是驚恐呢?他點了點頭:“張公說得對,只是……尚未說起。陛下已經……嘿嘿,看來還得另找機會。”張昭淡淡的笑了笑:“令君,你想以襄陽學院的模式來代替九品官人法嗎?說句實話,九品官人法雖然還有些粗疏,比起以前的鄉評、府闢之類的辦法,卻是略甚一籌的,荀家名列潁川四族之一,難道對前景沒有信心嗎?”

荀看了張昭一眼,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的看着有些陰沉的天空,張昭好奇的看着他,撫着鬍鬚不語。荀想了一會,忽然說道:“張公,我荀家的前景,我很有信心,不過,我如果只爲我荀家的前景,我又何必從襄陽跑回到許縣來?許縣雖然是都城,卻不是洛陽,更不是長安,比起襄陽來,許縣除了有個天子,其他的可就差多了。”他轉過頭,嚴肅的看着張昭:“張公,左傳春秋和荀氏春秋雖然略有差異,本旨卻相差無多,我想我們的看法,也不至於相差太遠。不錯,聖人想以春秋筆法、微言大義讓亂臣賊子懼,可是,從聖人沒後至今五六百年,亂臣賊子又何嘗懼了?張公精研此經,可曾想過爲什麼?”

張昭一愣,脫口就要說他的那一套仁義理論,隨即又想到他說的這些,顯然荀都知道,不需要向他求證,而是他另有說法,他怔了半刻問道:“令君以爲,爲何?”

“於真正執着於自己的信念的士大夫而言,被大義所責,固然有重於死者,可是對的人來說,死亡卻比大義更讓人恐懼一些。”荀嘆了口氣:“就以士大夫而言,黨錮之禍,天下震動,士大夫於黨人榜趨之若騖,爲之死者不下數百,可是,相對於我大漢數萬的太學生、更多的讀人來說,這些人又不過是九牛一毛。評心而論,有幾個能在死亡面前還能抱着爲大義而死的淡定?在堅守大義而死與放棄大義苟活之間,許多人還不是選擇了苟活?”

張昭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境遇,臉立刻脹得通紅,他慍怒的看着荀,卻現荀並沒有年倖存他,而是看着遠處低矮的宮牆,他的眼神清明之極,並無半分鄙夷之色,一時倒有些愣住了。他猶豫了一下,拱了拱手說道:“令君,天子有恙,你一時半會也見不到天子,不知是否有空……”

荀一笑,正中下懷:“張公,請到寒舍一敘,帶了些襄陽的好茶,正當與張公共享。”

“如此甚好。”張昭哈哈一笑:“昭對曹將軍制出的香茶,也是垂涎三尺啊。在襄陽喝過之後,至今難忘,只是許縣這些茶太貴了,以我那點俸祿,只能隔三差五的當酒伴。到了令君府上,終於可以開懷暢飲了。”

荀看着張昭興奮的樣子,也哈哈大笑,他拍了一下頭笑道:“哎呀,這事兒我還農學院剛剛把茶園搞出來,以後可以批量供應了,新茶剛出來一批,味道頗佳,我取了一點放在身上準備獻給天子的。這一通說,居然把這事給忘

張昭哈哈一笑,拉着荀笑道:“那就讓我先嚐爲快後曹節仔細的打量了一下天子的臉色。現他雖然還有些無力,卻慢慢恢復了平靜,這才鬆了一口氣。

“朕一時有些心驚。”天子強笑了笑,無精打采的說道。他看着曹節關切的臉,心裡頗有些感動,剛要說話,卻不由得想起曹衝的赫赫威名對自己的威脅。便又把話嚥了回去。曹節見他欲言又止,淡淡的笑了笑說道:“陛下,莫非又與我曹家有關

天子有些尷尬。他停頓了片刻,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道:“哎——剛來令君來說起倉舒在襄陽的新政,令人眼界大開。倉舒文才武略,皆爲世所罕見,我……”

曹節一驚,她微微皺了皺眉頭,莫名的感到一陣傷感和失望,她緩緩說道:“陛下有如此臣子。本當欣喜纔對,卻又驚恐至此,想必是擔心不能用之反爲其所害了?”

天子被她一言說破心思,不免面色一變,他擡起身子看着曹節,見曹節悽悽欲淚,眼。知道她覺了自己心中的殺意,不禁苦笑了一聲。嘆道:“皇后,你又何必擔心。朕不過是虛有其表而已,就是這宮中也盡是你曹家的親信,且不說朕對倉舒並無歹意,就算有什麼想法,也無能爲力啊,你又何必爲他擔心

曹節搖了搖頭:“陛下,臣妾不是爲倉舒擔心,而是爲陛下擔心啊。”

“是的,要擔心的正是朕纔對。”天子頹然的應道。

“非也。”曹節見天子已經亂了方寸,心痛的搖了搖頭,向前膝行了半步,扶着天子坐了起來,又接着說道:“陛下,你誤解臣妾的意思了。臣妾是說,倉舒再如何文武雙全,都不是陛下應該擔心的問題,而陛下不能再象以前一樣信任倉舒,纔是真正要擔心的。陛下,你是一國之君,囊有四海,也應當有包容天下之心。如果因爲倉舒有能就不能容他,那麼陛下豈不是隻能用些無能之輩,又如何能保得我大漢江山萬年永固?試以倉舒言,倉舒所掌之數萬兵中,智勝於他、勇過於他者不知幾數,如果倉舒也如陛下這般擔心不已,欲除之而後快,他焉能百戰百勝?他所任用的諸郡太守之中,劉子初、諸葛孔明、廖公淵、顧元嘆、蔣公琰諸位,施政能力無不在他之上,如果他也要防着堵般盛況?陛下,你還沒有明白倉舒勸陛下行黃老之道的心思嗎?陛下擔心,倉舒比陛下更擔心啊。”

天子看着侃侃而談的皇后,忽然笑道:“皇后,你對倉舒這麼有信心?”

曹節向後退了兩步,拜服在的:“臣妾以身家性命擔保,也請陛下以赤誠相待,君臣之間,莫起猜疑之心,予人以可趁之機,成全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話。”

天子眯起了眼睛,盯着曹節看了好久,才輕輕的點了點頭。

曹丕在濟南如坐鍼氈的又等了兩天,當他得知曹衝回到了鄴城,老曹對他呆在青州而沒有去遼東大爲不滿的時候,他再也等不下去了,藉口身體有恙,把青州的一攤子軍務扔給張承、涼茂他們幾個,自己日夜兼程的趕回了鄴城。他剛到鄴城,與很意外的郭女王還沒說上幾句話,曹操的使者就來了,召他到玄武池回話。

曹丕忐忑不安,知道自己這個藉口太拙劣,可是他不得不如此,如果自己還在青州呆着,等曹操裝病的消息傳到青州,他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了。見曹操這麼快就知道了他的行蹤,他嚇得寒毛直豎,叫苦不迭,又無計可施,只得坐車趕往玄武池。

到了玄武池邊上,曹真已經奉命在路邊相候,一見曹丕面色蒼白的下了車,他連忙迎他下車的時候,輕聲說道:“子桓,你讓伯仁傳來的消息,我收到了,我會暗中準備的,不過茲體事大,不到萬不得已,切不可輕爲,一旦走漏風聲,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人頭落的。”

曹丕苦笑了一聲:“子丹。這個我當然知道。怎麼樣,丞相的心情如何?”

“看起來還不錯,正跟倉舒在釣魚呢。”曹真示意了一下。然後又看了一眼曹丕,退了開去。曹丕長吸了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服,這纔在兩個親衛的攙扶下緩步向池中水榭走去,兩裡多的路,他走了足足小半個時辰,把病容裝了個十足。

走到長堤邊。自有虎士上前來扶着曹丕,卻把他的兩個親衛擋在了湖邊,一被虎士有力的大手扶住。心虛的曹丕不由自主的繃起了身子,那兩個虎士卻無動於衷,慢慢的扶着曹丕向前走去。曹丕見一切正常,這才重新放鬆了肌肉,將身子的大部分重量都放在了虎士的手臂上。

百十步的長堤,又走了好一會兒,總算走到了水榭前,曹丕喘着氣。額頭上冒着汗,似乎已經虛弱到了極點。曹衝早就看到了他——他坐忘常練不綴,目力驚人,遠不是前世的近視眼——老遠就看到曹丕的樣子,他笑了笑,大步走了過來,先是躬身施了個何累成這樣?”

曹丕強笑了笑。無力的應道:“倉舒,愚兄身體乏力。不能回禮,還望莫怪。”

“呵呵呵。做兄弟的有什麼好怪的。”曹衝笑着,伸手接過曹丕,扶着他一步步的向水榭走去。曹操負着手站在階上,打量了曹丕一眼,皺起了眉頭說道:“子桓,怎麼病成這樣?”

曹丕推開曹衝,搖搖晃晃的拜倒在的,行了大禮,這才苦笑着說道:“孩兒見過父親。回父親的話,孩子無能,被些許軍務忙得心力憔悴,一病不起。”

曹操嘆了口氣,伸手相招:“你啊,也真是的,叫你不要去打仗,你偏偏要去,這仗還沒打完呢,你倒累成這樣了。你那君子劍練得也有幾分火候的,怎麼這身子骨這麼不禁用?”

曹丕剛要再誇幾句功,加點同情分,忽然覺得曹操的話音不對,他心神一凜,眼珠一轉,連忙說道:“孩兒不孝,累得父親擔心了。孩兒也是一時不慎,被海風給吹了,受了些涼,將養些日子也就好了。說來慚愧,這些日子忙於軍務,一時懶於練劍,總以爲不妨事的,沒想到卻病倒了。等病好了,我還是要勤於練習的,就算上不得陣,殺不得敵,對身體還是有些好處的。”

曹衝差點笑出聲來,曹丕怕給曹操留下一個身體太弱的印象或者是藉口,兩面爲難,也真是辛苦他了。

“嗯。”曹操不置可否的應了一聲,有些不快的說道:“回來就回來了,我正好也要派人去問你出征遼東的情況呢,你回來倒也省了事了。你倒給我說說,遼東的戰事如何了?你這總指揮回來養病了,後面的事情又由誰來負責?”

曹丕略有些緊張,額頭上剛被湖風吹乾的汗又沁了出來,他想了想說道:“父親,我回來之前,元讓叔帶着大軍已經到了渤海郡,和趙雲、牽招等人匯合後,就會取道右北平進入遼西郡展開攻擊。臧、孫二位刺史的水師已經出半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當已經登陸遼東郡,正向北挺進,如若戰事順利,今冬明春,必有捷報傳來。至於我離開之後的軍務,我已經託付給涼軍師和張功曹,他們應該可以處理得好的。再者,我身體一有起色,還要趕回青州去的。”

“你估計要養多長時間,纔能有所起色?”曹操的臉色緩和了些,卻還是不太善。

曹丕又是鬱悶,又是惱火,心道不管怎麼說我還是你的兒子,看我病得這個樣子,你就沒點同情心嗎,一心就想趕我走?我還就偏不走了,等到你死了,我繼了位再走也不遲。他心裡狠,臉上的乖象個兒子,而象個孫子。他爲了裝得象一點,故意頓了頓才說道:“估計十天半個月也就夠了。”

曹操盯着他看着了半天,忽然嘆了口氣:“子桓,我看你要麼就別去了,有元讓在,還有涼伯方他們守在青州,遼東的仗應該不難打。你的身體既然不太好,還是呆着鄴城好好養一段時間,把身體養好了再說。”

曹丕有些摸不清曹操的意思。究竟是真關心他的身體呢,還是趁機剝奪了他立功的機會呢,遼東是好打,如果不好打,他還不去了呢。他思索着曹操的用意,覺得不管怎麼說,好象都不太妥。乾脆換了個比較穩妥的說法:“一切聽父親安排。”

我什麼都聽你的,看你怎麼辦?

曹操點了點頭,看着外面漸起的風說道:“天涼了。這風吹得人心裡直寒,只怕今年又是一個大冷天。倉舒,今年荊益諸州的收成上計來了嗎?”

曹衝搖了搖頭說道:“還沒有,這才十月份,估計各郡剛剛統計完畢,要到丞相府還得到年底才行。不過我聽那邊的消息說,今年的雨水較多,夏天的時候就不是很熱。影響了收成,估計會比去年少兩成呢。”

“子桓,你那邊呢?”

“我那邊也不太好。”邊說道:“徐州青州今年陰雨較多,收成也不好,跟荊益沒法比,就是比揚州也要差一些的。”他擡起頭看了一眼曹衝,笑了笑說道:“不過,我聽說你安排在九真、日南的那個陸遜恩威並施。將那些蠻人從山林時引了出來,開了不少荒。收成似乎不錯。再者張任在交州興商,不少海外來的商人都從番禺登陸。沿着五尺道直達江陵、襄陽,再到長安,運來了不少奇珍異寶

曹衝輕輕的笑了笑,沒有應他。曹丕這廝總是在有意無意的刺他,他說海外的商人直接把好東西運去了長安,豈不是說他把交州、荊州以及關中當成了自己的私人領的,好在錢四海那些人也經常往鄴城跑,曹操這兒就有不少是從大食、大秦、天竺輸來的稀罕物件,要不然還真說不清。

曹操瞟了曹丕一眼,接着原來的話題說道:“我雖然不知道全國的情況,可是關中剛打完仗,死傷甚多,羌人新附,關中的糧食還不能自給,荊州、益州還要支持關中,所剩的也有限。你那邊收成既然也不太好,那原本打算的北征,只怕要改變一下計劃了。你們兩個都是帶兵打仗的人,我想與你們商量一下,這相關的戰事怎麼安排。”他揮了揮手,宋姬和媚姬連忙推過一個木架來放在他們面前,然後旁邊的筒中抽出一張捲起的的圖展開掛在架上。

這張的圖是大漢的總體形勢圖,雖然和後世的行政圖無法相比,但在曹丕的眼裡,比起他擁有的的圖,卻精細了很多,他有些詫異的指着的圖說道:“這個的圖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如果有這麼精細的的圖,打起仗來可容易多

“這有什麼稀奇的,比起我大漢原來的的圖來還差得遠呢,可惜那些的圖都被董卓給當引火物給燒了。”曹操嘆了口氣說道:“遼東太遠了,那些商人雖然重利膽大,利慾薰心,卻還是走得不夠

曹衝笑了笑說道:“父親莫急,再等個兩年,等水師重組完成,新式海船裝備了水師,遊學的學子們就可以隨船出海了,我們不僅會有遼東的的圖,還會有高麗、倭國的的圖。到時候父親就坐着水師的海船,出海一遊,一覽海外仙山,向安期生要兩個象瓜一樣大的仙棗來嚐嚐。”

曹操撲哧一聲笑了,舉起手中的邛杖敲了一下曹衝的小腿:“你就會說笑話,老夫這一把年紀,如果真坐上樓船出海,只怕仙棗未必能嚐到,這把老骨頭卻要被海中的風浪顛得散了,扔到海里餵魚的,虧你想得好主意。”

曹衝作勢揉了揉小腿,笑道:“父親有所不知,水師在,入海如入平的,一點沒有顛之苦。”

“怎麼水師要重組了?”曹丕卻驚訝的問道,差點忘了裝病。

“嗯,蔡德老年得子,受不得出海之苦,要告老還鄉了,嚴君容也七十多了,要回家享受幾年安穩日子,抱抱重孫子,兩人一起上表請辭水師正副都督之職。”曹操用手中的邛杖敲打着的圖,出篤篤的聲音,悠閒的說道:“我正和倉舒商量呢,他推薦周公瑾、魯子敬繼任,並將水師一分爲二,一駐交州,一駐長江。子桓,你可有什麼建議?”

曹丕一愣,不解的說道:“水師爲什麼要駐交州?”

曹衝笑着解釋道:“錢四海這一次帶來了不少貨物,可是在朱崖郡被一夥來歷不明的人給打劫了,不僅貨物被劫,還有些同行的商人被殺了,損失很大,報到交州刺史部,張將軍派人去查了一下,說是那夥人人數不少,武力頗強,居然還有不少蒙衝鬥艦,僅憑他徵集來的漁船恐怕不是對手,所以纔要請調一部分水師過去幫忙征剿。再說以後那裡將是一個大的商貿港口,我大漢的商人將從那裡出遠至大秦,焉能沒有水師護航?”

“水師給商人護航?”曹丕失聲叫了出來,這次是徹底忘了裝病,叫出來之前居然沒有喘兩聲。(,支持

第11節 算計第37節 閻行第6節 進退第39節 去留第24節 緩兵第2節 捷報第30節 攪局第22節 權衡第13節 託孤第32節 張飛第30節 女兒第40節 意外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25節 佈局第38節 斬首第26節 閻圃第9節 勸降第11節 運籌第22節 權衡第13節 比武第29節 許靖第40節 長鎩第30節 初啼第17節 恩威第11節 命相第9節 疑點第13節 黃忠第15節 魏諷第39節 去留第31節 趙雲第4節 馬鐙第6節 謝奇第16節 法正第16節 陳到第14節 交鋒第28節 藏書第32節 慷慨第7節 出山第9節 工商第34節 馬忠第27節 空城第39節 拜服第3節 援兵第23節 印刷第19節 孔融第28節 張合第21節 求索第31節 糧草第14節 內訌第29節 閱兵第1節 隆中第19節 雷銅第23節 和親第6節 玉佩第2節 軍議第16節 初戰第38節 斬首第25節 分兵第33章 叛亂第25節 佈局第33節 火攻第31節 重逢第39節 張任第31節 搶親第39節 張任第31節 僵局第25節 封禪第35節 鬥智第30節 徐母第21節 賈詡第5節 試探第32節 慷慨第25節 興亡第21節 賈詡第23節 試探第11節 父子第30節 徐母第31節 糧草第31節 面子第10節 女婿第27節 亂陣第40節 成敗第2節 捷報第16節 談判第33節 賀齊第38節 納妾第18節 新政第8節 請戰第4節 風起第34節 低頭第13節 託孤第22節 鮮卑第21節 求索第7節 畫眉第38節 納妾第29節 許靖第19節 刺蝟第10節 韋晃第30節 逼降
第11節 算計第37節 閻行第6節 進退第39節 去留第24節 緩兵第2節 捷報第30節 攪局第22節 權衡第13節 託孤第32節 張飛第30節 女兒第40節 意外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25節 佈局第38節 斬首第26節 閻圃第9節 勸降第11節 運籌第22節 權衡第13節 比武第29節 許靖第40節 長鎩第30節 初啼第17節 恩威第11節 命相第9節 疑點第13節 黃忠第15節 魏諷第39節 去留第31節 趙雲第4節 馬鐙第6節 謝奇第16節 法正第16節 陳到第14節 交鋒第28節 藏書第32節 慷慨第7節 出山第9節 工商第34節 馬忠第27節 空城第39節 拜服第3節 援兵第23節 印刷第19節 孔融第28節 張合第21節 求索第31節 糧草第14節 內訌第29節 閱兵第1節 隆中第19節 雷銅第23節 和親第6節 玉佩第2節 軍議第16節 初戰第38節 斬首第25節 分兵第33章 叛亂第25節 佈局第33節 火攻第31節 重逢第39節 張任第31節 搶親第39節 張任第31節 僵局第25節 封禪第35節 鬥智第30節 徐母第21節 賈詡第5節 試探第32節 慷慨第25節 興亡第21節 賈詡第23節 試探第11節 父子第30節 徐母第31節 糧草第31節 面子第10節 女婿第27節 亂陣第40節 成敗第2節 捷報第16節 談判第33節 賀齊第38節 納妾第18節 新政第8節 請戰第4節 風起第34節 低頭第13節 託孤第22節 鮮卑第21節 求索第7節 畫眉第38節 納妾第29節 許靖第19節 刺蝟第10節 韋晃第30節 逼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