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魏諷

曹秋一邊指揮着家人往裡擡一箱箱的禮品,一邊嗔怪的說道:“子文這是發了大財了,一下子給我送這麼多東西來?這貂皮就送了十張,我哪一天才能穿完。可別把那烏丸人逼急了,沒安生幾個月又反了,那才叫丟人現眼呢。”

曹衝呵呵的笑道:“阿姊,你就放心收着吧,這可不是子文搶來的,一部分是戰利品,一部分是以物易物,用鹽巴啊、鐵啊從那些烏丸人手裡換來的。你就放心的用吧,子文在烏丸有條有理的,那些烏丸人都把他當親爹供着呢。”

曹秋白了他一眼:“你又來蒙我,烏丸人有多少東西?我聽說不少烏丸人窮得連飯都吃不飽,哪來這麼多東西送給他,還不是強搶來的,我信你們纔怪呢。”她一邊說着,一邊讓侍女們將東西收拾好,看着豢們退了出去,她才提着裙襬坐在曹衝的對面,從案上拿起一杯茶,一仰脖子咕咚咚全喝了下去,愜意的抹了抹道:“這鬼天氣,才入初夏,就熱得這樣,今天也不知道會熱成什麼樣,文倩在襄陽,可受得了這麼熱的天麼?”

曹衝笑着看了她一眼,慢悠悠的說道:“怎麼,姊夫又擔心我那岳父大人了?”

“那當然,他們是父子啊。”曹秋不笑了,露出一絲歉意,一邊自己倒着茶,一邊自言自語道:“公爹跟着父親這麼多年,出生入死,爲了父親,爲了我曹家,累得那樣了,承擔了那麼多的壓力,父親一翻臉,他就什麼都沒有了,要不是有你在其中護着,我都擔心父親會不會…”

她苦笑了一聲。不再說話了。曹衝也沒有應她,只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荀爲了打消曹操進一步的想法,動用了最狠厲的招數…讓荀衍在河間指使那些人造反…以增加說服力,這讓老曹心裡很不爽快,感覺到了荀心裡那份堅決的反對的同時,也對他荀家的影響力感到很擔心。在藉機拿掉了荀衍的兵權之後,又讓荀到襄陽去治病,除了荀惲還擔任着虎賁中郎將之外,目前荀家在朝中就沒有其他角色了。作爲荀家人,還是一直和曹家站在一條陣線上的荀家人,突然遭受到這種待遇,換了誰也不能理解。荀洞悉其中地關竅,還能心平氣和一點,而荀惲。顯然不能想到那麼多,在家裡不可避免的要對曹秋使點臉色。曹秋雖然不說,可是曹衝從她的臉色可以看得出來。她們倆口子大概是在冷戰。

“岳父在襄陽…很好。”曹衝一邊想一邊說道:“有文倩照應着,有襄陽書院的讀書聲伴着,再看看襄陽的新政,我想他的心情會好一些起來,你轉告岳母,就說,岳父在襄陽不會有什麼事,如果她不放心,過些天可以隨我一起去襄陽看看。”

曹衝看着他片刻。輕輕地點了點頭:“我知道你把公爹帶到襄陽去,就不會虧待他,這點婆婆是放心的,你姊夫也是放心的,只是…你也知道的,他們特別是公爹,不是說自己身體好了,就能安心的,這後面的事情。恐怕還會越來越多,你…可有了什麼主意?”

曹衝搖了搖頭,苦笑了一聲:“我能有什麼主意,你也應該看得出來,父親是在猶豫,子桓卻是熱心得很,上次就請封王爵,就是他點起來的火,這次他急匆匆的搶在我前面趕回鄴城。也是極力勸父親要在節姊大婚之前。讓天子廢了伏後,做個名正言順的外戚。他想得,自然還是父親最好把所有地事情都解決了,他可以順其自然的繼承這

他擡起頭看了一眼沉思的曹秋,咧了咧嘴,卻沒有笑出聲來:“你也知道地,到了我家這個地步,進與退,都不是那麼好決定的…”

“你自己是怎麼想的?”曹秋一下子打斷了他的話,逼視着曹衝說道:“父親這麼疼你,你不是沒有繼續父親的機會,你自己有沒有想過有那麼一天?”

曹衝皺起了眉頭。歪着頭直直地面對着曹秋咄咄逼人地眼光。想了好久。才搖了搖頭說道:“以後地事。我不敢肯定。但現在。我還沒有。”他頓了頓。又接着說道:“不過。你也知道。有時候。人是不能只想着自己地想法做地。形勢不由人。我。也不能例外。”

曹秋看着他。一聲不吭。好久才嘆了口氣:“我也不知道你說地是真是假。可是我也沒能選擇。只能信了你。我既然嫁入了荀家。就希望荀家也能安生。不要有無妄之災。就象文倩既然嫁給了你。就會站在你地立場上說話一樣。你知道嗎。文倩在許縣陪着父親幾個月。就沒有哪一天快樂地笑過。”

“我當然知道。”曹衝嚴肅地說道:“我一看她那張臉。就能猜到大半了。所以我才特地當着岳父地面。讓她少管襄陽地事情。免得岳父又給她出難題。”

“哎…”曹秋幽幽地嘆了口氣:“還是文倩好。心裡雖然難一些。卻還能有人心疼。”她意猶未盡。卻沒有接着說下去。而是用一聲長長地嘆息作爲收尾。眉語之間是無盡地幽怨。

“姊夫…”曹衝想說些什麼。也覺得不好解釋。夾雜着政治因素地婚姻關係。總是要面臨着諸如此類地困境地。他地印象中。荀是被老曹逼死地。而荀惲和曹丕地關係又不好。不知道曹秋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地。自己來到了三國。可是能否扭轉歷史地車輪。他實在沒有把握。對於能否改變眼前這個女子地命運。他同樣沒有把握。

“你還是休息吧。我要去找從伯。看看最近許縣地風評如何。”曹衝稍坐了片刻。起身告辭了曹秋。去隔壁地荀悅府中。看看最近許縣地輿論有什麼新動向。再看看荀悅地意見。怎麼樣才能把伏皇后給廢了。又不要搞出太大地動靜。真要派豢進宮去刺殺皇后地話。這事做得可就真矬了。

荀悅正在書房裡靜坐,從襄陽回到許縣之後,他一直堅持向曹衝學來的坐忘。據他說,坐忘對改善思維有很大好處,他經常想事情想得頭昏腦脹的時候就停下來去坐一會,很快就能覺得神清氣爽。逐漸變成一種每天堅持的習慣了。這讓曹衝對左慈那個老道有了一種新地認識,而荀悅自己,也改變了對道家養生術的偏見,覺得他們所說的,倒也不全是胡扯。要知道坐忘雖然說的是孔子和顏回之間的對話,而說出這個問題的人卻是莊子,儒家地人根本不信這個,當然更沒有人去做這個。

一見到曹衝,荀悅也沒有坐起來。只是用將雙搓了搓,然後在臉上細緻的抹了幾次,才睜開眼睛微笑的看着曹衝。一邊用兩隻手握成空拳輕輕的捶擊着膝蓋,一邊笑道:“倉舒,從北疆回來了,子文那裡的仗打得可順利?”

曹衝一邊脫了鞋入座,一邊笑道:“很順利,子文一路緩步推進,進入涿郡之後走了一個多月纔到桑乾河,那些烏丸人都以爲他是膽小怕事,看輕了他。居然輕兵迎了上來。子文用田國讓的計策,先用武剛車守住,強弓硬弩侍候着,等烏丸人攻累了,他再突然殺了出去,一戰告捷,接着跟在烏丸人後面連追了一個月,把烏丸人追得跑不動道了,只得投降。”

荀悅笑盈盈的聽着。心情好得很,等曹衝說完了,他才輕拍着大腿說道:“打仗,還是打得實力,那些烏丸人也好,鮮卑人也好,都成不了大氣候,只要我大漢朝自己不亂,他們就沾不了便宜。這次子文能打贏。還是仗着你在襄陽的新政帶來的實力。沒有事先給他準備好地一年軍糧,他如何敢在路上緩步而行。引得烏丸人來攻,沒有堅固的武鋼車,他又如何能頂住烏丸人的第一波進攻,挫傷烏丸人地銳氣?這一切,都有你的功勞在裡面。”

曹衝本來也這麼想,可是荀悅已經先說了,他自然不好再王婆賣瓜,只得裝出謙虛狀,連連擺手:“話也不能這麼說,沒有子文的勇猛無前,沒有田國讓的足智多謀,換兩個庸將去,這次說不定又是個落日原,再多的糧食,不過是送給烏丸人過冬罷了。”

一提到落日原,荀悅的心情變得很差,他搖着頭長嘆一聲:“要說田(晏)夏(育)臧三將,也不是庸才,田晏、夏育當年可是隨着段徵羌大破羌人的悍將,臧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只是他們一來用心不正,二來國家實力不濟,故而才落得一個落日原大敗,說起來也是讓人心痛不已。他們以爲我大漢還是孝武皇帝的時候,能舉全國之力橫絕幕北,卻落得個身敗名裂地下場,說起來…唉!”

曹衝聽了,心情也有些不好,不想再談這個話題,就笑了笑問道:“我去北疆大半年,也不知道許縣這裡的爭鳴如何了,從伯能否和我說上一說?”

荀悅展眉一笑,興趣馬上來了。他把許縣最近的爭鳴情況向曹衝細細講來,上次因爲請封王爵的事情,在許縣引起了一場大辯論,因爲當時的輿論不利於封王,天子因此駁回了曹操的請封,只是以增加曹操的封邑爲補償,算是難得的在曹操面前佔了一個上風。更重要的是,因此在許縣聚集起了一批學者,他們由異姓能不能封王地話題,開始引申到高祖皇帝的白馬盟,再談到有史以來的政治制度,再次探討封建制度的優劣,把異姓能否封王放在了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下進行討論,不管是支持方還是反對方,都在相互探討之中有了新的啓發。從襄陽書院趕過來參加討論的荀悅、仲長統、王朗三人難得的形成了一致的觀點,對大漢朝現在地制度提出了批判,支持恢復大漢初實行地黃老之道,兼行百家之術,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爲三公的執行機構,要求天子降低內朝地權利。

天子自從駁回了曹操的請封之後,對爭鳴的態度就有些變化,偶爾來聽過幾次,就再也沒有露面,只有尚書令劉先經常進宮去備詢一些黃老之道的事情,一聽說要天子讓權,他雖然沒有明確表示什麼。但對劉先的冷遇,卻顯示出他的不甘。但許縣的爭鳴的主角是襄陽書院來地,背後的支持是曹衝,或許是因爲天子對曹衝還算是器重,除了讓伏德來參加過幾次辯論之外,倒也沒有太過激烈的反應。

天子沒有發話。丞相府也靜觀其變,一直沒有什麼態度表明,許縣的爭鳴漸有燎原之勢,越演越烈,吸引了不少學者來,除了各派的名流之外,也冒出了一批年青人。

“後生可畏啊。”荀悅略帶着興奮的說道:“你們沛國真是出人才地地方,有丞相之樣的治世能臣,有你這樣的少年英才。現在又出來一個辯才無礙的才子。”

“哦?”曹衝也來了好奇心,向前湊了湊身子,有些八卦的問道:“不知是哪個才子。能讓從伯如此看重的,定然不簡單。”

“魏諷魏子京。”荀悅撫着鬍鬚,欣慰的笑道:“此子年紀不大,學問也略不足,不過,他想問題的角度很獨特,出入經典,卻別有機杼,加上風采過人。比我們這些老頭子更能吸引人,如今在許縣可謂是獨領風騒,別具一格。加以時日,歷練歷練,說不定又是我大漢的一個大才。”

曹衝想了想,覺得有些奇怪,自己好象對這個人一點印象也沒有,三國演義裡似乎沒有出現過這個人物,至少是個非著名人物。不過這段時間他已經習慣了不再按三國演義地印象辦事。倒也沒有太感到意外。他笑着問道:“這個魏子京現在在何處?”

“在鍾元常府上做客呢。”

“噢!”曹衝應了應,卻沒有表態。鍾繇因爲失守關中的事情,在許縣閒居已經有一年多了,隨着曹丕在關中戰事的進展,曹操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個曾經給他莫大幫助,被他稱之爲蕭何地重要干將,如今在許縣做了個小盎翁。曹衝對鍾繇的印象不錯,一方面是鍾繇的書法對他影響太大了,二來他到關中徵辟馬騰和韓遂的時候。鍾繇曾經幫助過他。想到這麼一個大才現在閒着,他自然有些覺得可惜。有了這個事情做引子,他倒是想在方便的時候去拜訪一下鍾繇。做爲潁川四大家族之一的鐘家,在朝野的影響力雖然比不上荀家,但也不可小覷。

“從伯,你說這黃老之道,恢復本朝初的三公制,天子會答應嗎?”曹衝考慮了半天,不太確信的問道。

“天子當然不想答應。”荀悅笑道,他伸了手撫着頜下地花白鬍須,慢慢說道:“孝武皇帝當初爲什麼獨尊儒術?爲什麼要用內朝來分三公之權?還不是爲了能讓權利集中到皇權手中,光武皇帝取消丞相,不僅僅是因爲有那條繼漢家者爲丞相的讖語,同樣也有集權的目的。天子雖然沒有孝武皇帝、光武皇帝那樣的英明,但他同樣希望能獨掌大權,甚至因爲一直大權旁落而對集權有着更超乎尋常的渴望,人嗎,總是對得不到的東西最有興趣…”

荀悅感慨了一下,嘆息着搖了搖頭,看了正凝神聽講的曹衝一眼,又接着說道:“增加內朝的權利,把大權集中到皇帝手中,在孝武皇帝這樣地不世英主手中都沒有能做到善始善終,何況是那些普通資質的君主,從我大漢四百年的情況來看,這取消了丞相負責的三公制,還是弊大於利的。如今既然已經恢復了丞相制,又豈能輕易取消了?只是現在的三公還不完備,只有丞相大人名至實歸,而太尉由丞相大人兼任,在此非常之時,也勉強說得過去,只是這御史大夫之職,實在有些難孚衆望。”

曹衝見荀悅說到御史大夫的時候忽然停了,不免有些奇怪,他正要發問,一見荀悅看着他的眼神,很快就明白過來。御史大夫是要監察百官的,而現在地郗慮只不是老曹地一條狗,以他的資歷和能力,顯然不是當三公地材料,象荀悅這樣的人看不上郗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當然了,說郗慮可能也只是他想試探自己的意思,老曹以丞相之尊再兼任太尉的職務,可不是什麼勉強說得過去,而是一種比御史大夫不稱職更嚴重的問題。這些人一方面想恢復漢初地丞相制,好把大權從皇帝手裡搶過來。另一方面又對曹操獨攬大權看不過眼,旁敲側擊的表示一些不快。

他笑了笑,沒有接荀悅的話茬。荀悅見他裝傻,眼中有一絲失望,也沒有再說下去,兩人心照不宣的把話題扯到了襄陽新政方面。荀悅在襄陽呆了不少時間。趁着閒暇的時候,他和仲長統等人走了襄陽周邊的好幾個縣,對襄陽新政地實施情況,他或許比起曹衝這個始作俑者更有發言權,今天難得兩人都有空,他就將自己的想法合盤托出,與曹衝相互商榷。兩人興趣盎然的說了大半天,荀悅覺得有些累了,曹衝這才告辭出門。第二天。曹衝到鍾繇府門遞上名刺請見,正在家與一些年輕人閒聊的鐘繇一聽曹衝來了,意外之餘更是驚喜不已。連忙派鍾毓迎出門來。曹衝進了門,一見鍾繇站在階下相迎,連忙上前施禮,客套了一番,隨後讓人呈上帶來的禮物。

鍾繇和曹衝說笑了兩句,轉身爲曹衝介紹站在一旁,恭敬的看着他的幾個年輕人。這裡面有王粲的兩個兒子,有劉曄的弟弟,反正都是一些名流子弟。而其中一個長相俊秀地白衣青年,正是荀悅稱之爲了大才的魏諷魏子京。

魏諷中等身材,皮膚白,兩道劍眉,眼睛很有神,挺直的鼻樑,薄薄地嘴脣透出健康的血色,他朝着曹衝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微笑道:“沛郡魏諷。見過鎮南將軍。”

曹衝很是好奇的打量了魏諷一番,然後纔回禮道:“剛到許縣,就聽說魏子京在許縣大出風頭,聲名雀起,今日一見,果然是神仙中人。”

旁邊諸人一聽曹衝如此看重魏諷,都輕聲笑了起來,笑聲裡雖然有一絲羨慕,卻沒有什麼不甘的意味。曹衝聽得。覺得也是詫異,看來這魏諷確實有點本事。能讓王粲那兩個目高於頂的兒子這麼服氣,顯然不是浪得虛名之輩。

“將軍過獎,魏諷不過是口舌之辯,得些虛名,如何能跟將軍的赫赫武功相比。”魏諷微笑着,又對曹衝躬了躬身:“忝爲將軍鄉人,諷聞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方知形穢,在別人面前,諷尚敢略有自得之意,在將軍面前,諷豈敢稱神仙中人。”

“哈哈哈…”鍾繇大笑起來,側着身子讓了讓:“鎮南將軍確實是我大漢少有的英才,不過你們這幾位也是難得一見的俊傑,是年輕一輩中地翹楚,假以時日,再得將軍提攜,焉知不能一飛沖天,成爲我大漢的棟樑?將軍,我們就不要站在庭中說話了,讓外人知道了,還說我鍾繇無待客之道,來來來,進屋一敘。”

他大笑着,一邊將曹衝讓進正堂,一邊回頭對站在階下的年輕人們笑道:“諸位,也一起來聽將軍講講北疆的戰事吧,這次驍騎將軍在北疆,可是打出了我大漢的威風,甚至蓋過了五年前丞相大人親自北征的那一次,你們天天叫着要報效朝庭,何不趁些機會向將軍大人請教一下,如何纔是報效朝庭的最好途徑?”

那些人笑着相互看了看,有些猶豫,魏諷朗笑一聲,一手把着一個大步走上臺階:“諷等正有此意,既然鍾大人相邀,我們就卻之不恭了,只盼着鍾大人不要心疼香茶,我等可是貪心不足,企圖魚與熊掌兼而有之的。”鍾繇仰天大笑,指了指微笑不語的曹衝,對魏諷擠了擠眼睛,露出一絲他這個年齡難得一見地俏皮笑道:“子京,你這話可就說對了,有鎮南將軍在此,你們喝掉我再多的香茶我也不懼,到時候向將軍求一茶引,我到襄陽去再買他十斤回來也是舉手之勞,又有何懼之有?諸位,昔有漢書下酒,今日以北疆之戰佐茶,也算是一雅事。”

魏諷等人一聽,都被鍾繇的幽默逗得放鬆了神情,開懷大笑,七嘴八舌的說道:“既然如此,我等卻之不恭了。”

第14節 有喜第27節 空城第26節 脫兔第18節 密詔第26節 賦詩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32節 張飛第36節 訛詐第2節 天國第28節 張合第37節 城牆第3節 懷春第5節 天意第25節 分兵第26節 孟獲第9節 工商第11節 水師第35節 風起第15節 邛杖第34節 信心第19節 去卑第36節 生擒第15節 請辭第22節 問計第20節 呂蒙第19節 說客第31節 僵局第40節 長鎩第4節 木匠第8節 君父第1節 增援第16節 初戰第16節 試探第32節 方圓第40節 虞翻第29節 棋子第12節 耿紀第31節 重逢第25節 分兵第17節 殺人第29節 南海第28節 見駕第32節 挑撥第23節 和親第27節 談判第36節 謠言第28節 藏書第26節 劉封第4節 馬鐙第4節 解圍第23節 和親第17節 韋康第29節 閱兵第27節 空城第27節 談判第19節 孔融第20節 蒯越第29節 閱兵第12節 曹馥第14節 換血第39節 去留第18節 新政第12節 親敵第29節 重圍第4節 風起第9節 工商第28節 中計第5節 吐血第19節 劉磐第19節 劉磐第4節 風波第33節 奪橋第23節 夜話第5節 試探第4節 風波第39節 張任第33節 王異第24節 方案第37節 託孤第21節 歸來第9節 境界第34節 斷臂第28節 張既第29節 棋子第20節 轉移第28節 張合第39節 拜服第4節 木匠第19節 孔融第15節 襲肅第31節 奸細第14節 錦帆第12節 傾談第37節 閻行第6節 玉佩第40節 脫圍第26節 閻圃第22節 質子第24節 方案第4節 馬鐙
第14節 有喜第27節 空城第26節 脫兔第18節 密詔第26節 賦詩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32節 張飛第36節 訛詐第2節 天國第28節 張合第37節 城牆第3節 懷春第5節 天意第25節 分兵第26節 孟獲第9節 工商第11節 水師第35節 風起第15節 邛杖第34節 信心第19節 去卑第36節 生擒第15節 請辭第22節 問計第20節 呂蒙第19節 說客第31節 僵局第40節 長鎩第4節 木匠第8節 君父第1節 增援第16節 初戰第16節 試探第32節 方圓第40節 虞翻第29節 棋子第12節 耿紀第31節 重逢第25節 分兵第17節 殺人第29節 南海第28節 見駕第32節 挑撥第23節 和親第27節 談判第36節 謠言第28節 藏書第26節 劉封第4節 馬鐙第4節 解圍第23節 和親第17節 韋康第29節 閱兵第27節 空城第27節 談判第19節 孔融第20節 蒯越第29節 閱兵第12節 曹馥第14節 換血第39節 去留第18節 新政第12節 親敵第29節 重圍第4節 風起第9節 工商第28節 中計第5節 吐血第19節 劉磐第19節 劉磐第4節 風波第33節 奪橋第23節 夜話第5節 試探第4節 風波第39節 張任第33節 王異第24節 方案第37節 託孤第21節 歸來第9節 境界第34節 斷臂第28節 張既第29節 棋子第20節 轉移第28節 張合第39節 拜服第4節 木匠第19節 孔融第15節 襲肅第31節 奸細第14節 錦帆第12節 傾談第37節 閻行第6節 玉佩第40節 脫圍第26節 閻圃第22節 質子第24節 方案第4節 馬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