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後宮風雲(五)

自從明妃在羣臣宴中,舌辯羣臣,坐上了貴妃的位置後,在宮中的地位日益加重。平常的皇帝嬪妃見到她也不得不彎身,低眉。宛如宮中第二位主人一般。

作爲坤寧宮的女主人,皇后娘娘自然對此是咬牙切齒,可卻苦無良策。但往太后的慈寧宮去的次數也增多了,既然在皇上那裡得不了寵,那隻好爭取太后的賞識。太后在德武帝時期,作爲皇后她就只問佛事,不問宮中的事情,更別提朝廷的事了,升了太后以後,更是在自己的宮內吃齋唸佛,不太喜歡摻和事情。

“太后,您可要爲我做主啊,明妃一個婦道人家居然和大臣們一起辯論,皇上問大臣們的意見,她卻來摻和。這分明是藐視祖宗家法嘛。太后……”皇后不依不饒道。

太后敲着木魚,嘴裡唸唸有詞,旁邊的人都不敢打擾,只要皇后一人說話,過了良久,好象一偏佛經唸完,這才從蒲團上站起來,命人點了香拜上,這纔到一邊休息。

“你說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事情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明妃身懷龍種,無論將來生的是皇子還是公主,封個貴妃都不爲過。你也不要太固執了,不過和大臣們議事,這例可開不得,哀家自會找她說話,你退下吧。”太后有些不耐煩道。

“太后……”皇后還要說什麼,可看到太后把眼睛閉上,也就只好問安,告退了。當她一走,太后才睜開眼睛,“孫嬤嬤,擺駕明玉宮……”

明玉宮。

明妃跪在地上,向太后請安。

“你先起來回話吧,有了身孕的人,跪着對身體不好。”太后使了個眼色,孫嬤嬤小心的把明妃扶起來。

“明妃啊,哀家本來是不喜歡管事的,可有些事情卻不能不管。聽皇后說起,你前些日子和大臣們在一起辯論什麼的,這與禮法好象不合吧。皇上把後宮之事,問與大臣們,那就是政事了,後宮不該參政,這是祖宗的規矩,不能因爲你而改動,這一點你要清楚。”

明妃誠惶誠恐站着低下頭,“明妃知錯了,請太后責罰。”

“罰還是要的,哀家就罰你抄一百邊祖宗家法,這事情也就到此打住,以後不要再犯了。”太后說到這裡,咳嗽一聲,長跟着她身邊的孫嬤嬤立刻趕那些無關的人出去,只留太后和明妃在內。

“聽說你和冷相有舊,是不是?”

明妃不明白太后怎麼突然問這話,卻也不知道怎麼答,組合只好老實答道:“臣妾與冷相併沒有關係,請太后明察。”

太后看着她忽然笑笑,擺手讓她坐下,“哀家說這話也沒有其他意思。冷相是哀家十分欣賞的人,不希望他與後宮摻和到一起,如果你以後有什麼要辦的,最好不要去找他,他現在能到今天的地位,實在是來之不易,哀家不想因爲你而壞了他的前程。後宮是非太多,皇上的性子哀家也很瞭解,他是不願意看到後宮和外臣有什麼聯繫的。所以哀家想警告你,安安分分的伺候好皇上,其他的什麼也別想,如果你再違背祖宗家規,就是皇上來了也保不了你。宗人府的官員上了摺子給哀家,哀家把它壓了下來,不想再提。哀家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明妃坐在那裡,只覺背後冷汗直流,聽到太后問話,忙道:“臣妾明白。”

太后笑着拉她的手,“在後宮你儘管放心,有什麼難題就來找哀家,哀家爲你做主。你現在身懷六甲,一切要當心。吃飯之前最好都要檢驗檢驗,這個東西你拿着。”說着從袖子口袋裡拿出一隻小木盒,明妃接過打開,是朵非常精美的白色小花,但不知道是什麼做的。

“這是西域進貢的白色花針,這花用的是冰銀所造,花心有一根針對檢驗毒性十分靈驗,哪怕就是迷藥它也能檢驗出來。只要食物有問題,這花的顏色就會變,你將這個收下,以備不時之需。”太后隨後嘆了一口氣,起身就要走。

當太后離去後,明妃拿着小木盒在那裡發愣,小風子看着奇怪,在一旁道:“貴妃娘娘,太后說什麼了沒有?”

明妃搖了搖頭,再一次看了看盒中小花,長長地呼了一口氣,道:“太后真的是個好人啊。”

小風子從袖子裡拿出信,道:“貴妃娘娘,這信還要不要送到楊公府,交給冷相?”

明妃接過,將它撕碎,道:“你交代下去,本宮的人以後都不要和冷相有什麼來往,就算見到也要繞着走,明白了沒有?”

小風子感覺有些莫名其妙,道:“娘娘您這是爲什麼啊?”

明妃看着門外,道:“不要問爲什麼,就照着做便是。”說玩,走倒牀邊躺下。

話說另一頭,冷無爲在朝廷之內,還是老樣子,事不問他不答,成天往朝廷裡一站,不管不問,只有當皇上問到他的時候,他才附和着說上一兩句。但在宮外,那就另一副模樣,今天到文靜那裡睡,明天到樂靈那裡樂,後天留在府裡陪楊雪兒和蘇雨馨,總而言之,那是相當的忙。

但好日子並沒有長久,到了永元三年九月十日時,得到從北魏那裡探來的消息,楊純突然南下了,一舉攻佔北魏三座城池,分別是駱城、吉陽城、麻城。在此過程之中,北魏並沒有組織有效的反抗,而是將兵力往回縮,佈置在蒙爾客草原一帶。而與此同時,寧國的兵馬也開始往前挪移,佈置在蒙爾客草原的西線一帶。蒙爾客草原立刻變的是劍拔弩張。但是寧國並不想開第一戰,怕擔心先挑起內戰的罪責,影響民心浮動。而楊純也不敢輕易和寧國開戰,但卻把主要的兵力直指北魏。如此以來,寧國西線大軍便成了擺設,楊純只需把一支兵馬拿出去監視、對峙,就穩住了西線,於是,大漢能否出兵,事關北魏的生死存亡。

三國同盟雖然在協定上籤署了各自的義務,但是這協定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約束力,每一個國家都會按實際變化,來應付形勢的需要,不會因爲一個協定就拼死遵守,那只有傻瓜才能做的出來。

大漢朝廷也根據小現實情況,分爲兩派,一派支持出兵幫助北魏,履行協議;另一派則坐山觀虎鬥,等他們雙方打的筋疲力盡的時候,才突然出兵,一舉拿下,支持這個意見的佔爲多數。

但大漢形勢最需要的,不是談怎麼出兵,而是誰來出這個兵,誰做三軍統帥。

在朝議上,有的官員提議皇甫遠,認爲他資格最老,立過戰功,是最合適的人選;有的提議爲現在駐紮西北的郭奇,理由自然很是充分。可是誰也沒有提議讓冷無爲來當這個大將軍。原因有三:第一,冷無爲現在身居首輔,手握軍政大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提議他出任大將軍,派他到前線去打仗,這似乎有貶低之嫌;第二,怕皇上爲難,現在冷無爲在朝中地位直接影響到皇上的權力,如果把冷無爲放出去,皇上就好比失去主心骨,在朝中的影響就會降低;第三;冷無爲出任大將軍,到現在還沒有這個意思,萬一摸不準脈象,恐遭他報復。

正是這三個原因,使得百官無一敢提名冷無爲爲大將軍。

明宗皇帝也是相當的矛盾,眼前最合適也最能讓三軍賣命和了解將來形勢發展的人選,自然是冷無爲,也非冷無爲不能服衆。可是如果真把他派出去了,朝廷裡就彷彿缺少一個核心,到時候又是一盤散沙。冷無爲雖然在朝中並不怎麼攔事也不管事,可只要他站在那裡,百官都會看他的動作而行事。發號施令什麼的,百官也自然會聽從,如果說玉璽蓋的是頒行旨意的大印,那冷無爲的舉動就是讓百官去執行的大印。有他在,什麼事情都好辦,而且就算有什麼舉措失當的話,他也會盡力的去完善,把差事辦的是滴水不露,這正是自己喜歡他的原因。

明玉宮內,明宗皇帝頗爲心煩的躺在牀上,的確以前是有讓冷無爲當大將軍的心思,可那時還不知道冷無爲的優勢,現在他的優勢是越來越明顯,在百官之中無論品級高低都能和他相處融洽,頗有人緣,他一般不說話,可只要說出什麼來,其他的官員都會附和,更重要的是他是忠於自己,替自己掌的權,他不攔事就是把他自己當成朕的傀儡,任意擺佈,這也是朕信任他的原因。如果他要走了,誰能來替他,誰能甘心做朕的這個傀儡呢。

“皇上,您是不是有什麼心思啊?”明妃趴在皇上的身上柔聲的問道。

明宗皇帝嘆了一口氣,道:“愛妃,你認爲冷無爲這個人怎麼樣啊?”

明妃不明白他爲什麼會怎麼問,但還是老實道:“很好啊,他是臣妾見過的最安分守己的宰相,不愛出風頭,不喜歡攔事,皇上您說太陽從西邊升起,他絕對會說,他每天都看到西邊太陽升起,是十分聽話的臣子,也是最好用的人才。皇上,您是不是現在怕離不開他了?”

明宗皇帝笑笑,很欣賞的看着明妃,摟着她的肩膀,道:“你說的不錯,朕現在是有點離不開他了,有他在朕的身邊,百官才能安分。他一走,朕實在是有點擔心,怕局面又回到以前的老樣子。”

明妃笑笑,“皇上,您怎麼糊塗了,冷相的地位可是皇上您給的,軍機首輔大臣也是您封的。皇上要想保持局面,不如再封一個軍機首輔,重新組閣,打造一個忠於皇上的朝廷。冷相在皇上身邊有利也有弊,利的方面皇上剛纔說過了,臣妾就說弊端。在朝廷之上,冷相的門生、故交可佔了朝廷的一半,其勢力也是相當的龐大。說句不好聽的,換作以前的林相或者是蕭相,趁皇上還不能掌握全部權力的時候,左右朝政,皇上您也拿他沒有辦法。現在是一個機會,皇上正好派冷相派出去,朝中的大臣們缺少了頭,彼此就會誰也不服誰,就會相互掣肘、牽制,皇上您立個忠於自己的臣子做宰相首輔,從中平衡各方面的勢力,誰大壓誰,皇上可從中立威,這不是很好嗎?”

明宗皇帝不可思議的看着枕邊人,想不到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居然沒有想明白,心裡的結解開以後,哈哈大笑起來,“朕有你這麼一個軍事,何愁基業不穩。好,明天朕提議讓冷無爲出任大將軍,讓他統領三軍。”

明妃微微一笑,趴在明宗皇帝的胸膛之上。

楊公府。現在上上下下在忙碌着打理行裝,似乎自己家的主子馬上就要上前線一般。而冷無爲現在躺在楊雪兒的懷裡,悠閒的吃着葡萄。臥房之處,自然沒有一個人在側。

“你也是的,聖旨還沒有下,你怎麼就知道三軍統帥一定會是你?”

“這你就不知道了,皇上現在是沒有想清楚,等他想清楚,自然會派我出征。以前我是他的走路柺杖,但現在很快就會成爲他的絆腳石。我在一天,皇上就不能真正的掌權,那些官員有一半都看在我的面子上,皇上根基其實並沒有牢固,我不離開京城這樣的情況還會繼續。皇上這個人,我看的太清楚了,心胸比較偏狹,意志卻很堅定,他要做的事情沒有人能夠阻擋,也不會讓任何人去阻擋他。當他發現我的影響力太大的時候,甚至對他產生威脅阻礙他的腳步時,他自然會把我一腳踢開。這次突然到來的局勢,讓他還看不請身邊的利害關係,但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想明白,我的存在對他來說已經是雞肋了……”

楊雪兒驚詫的看着冷無爲,發覺他把什麼問題看的總是那麼透徹,一進一退總是那麼遊刃有餘,“你……怎麼這麼清楚皇上的心思?”

冷無爲沒有注意到她的詫異之色,閉着眼睛冷漠的說道:“做臣子的如果連皇上身邊的利害關係都看不到,那他離死也就不遠了。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啊,皇上把我推到那麼一個位置上,別人看做是高官後祿,對我來說那就是刀尖上。李相、林相、蕭相,他們都當過首輔,可最後都有什麼好下場,李相死後什麼爵位都被消掉,連參加他葬禮的人都倒了黴;林相自殺而亡,身敗名裂;蕭相貶爲庶民,終身不得進入朝廷,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看着這三人,我就會想到自己,走一步我都要看三步。”說着無奈的自嘲起來,“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對皇上到底有什麼用處,能用多長時間都不知道,那他也就活到頭了。”

楊雪兒看着冷無爲,暗道:這還是自己的冷無爲嗎,滿腹的心機暗算,又有這麼深的城府但又懂得韜光養晦,看別人比別人看他自己還清楚,他到底是學什麼長大的,難道他真的是一生下來就是來當官的嗎?

她不知道,冷無爲在《了敵心機》上下的功夫使他往往在察言觀色當中,看破別人的性格,更會想象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怎麼來看自己,他從來不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因爲在自己的角度看,往往把事情看的太美好,但在別人的角度上,自己的頭腦往往更清晰,所以他太清楚別人需要自己幹什麼,怎麼幹才能達到別人心裡的要求。至於自己,他會笑罵道:自己算個屁啊。

第329章 出兵(五)第五十一章第232章 軍機大臣第397章 天下大局(二)第九章第302章 大漢危機(二)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五章第345章 權力之爭(二)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二十章第104章 初戀(二)第379章 不論成敗(一)第289章 東北事變(二)第385章 不論成敗第88章 京師風雲第102章 拜訪第三十九章第96章 冷無爲推行新政(二)第329章 出兵(五)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22章 出兵西北第350章 權力之爭(七)第249章 平冤案(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85章 領旨東行(二)第196章 宮廷之爭(一)第282章 夜襲毛化龍第117章 冷無爲回京第269章 三國結盟(一)第414章 進退兩難(一)第249章 平冤案(四)第399章 天下大局(四)第五十五章第413章 退(五)第三十九章第291章 連降三級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36章 五色才女宮宮主第294章 追憶第六十六章第301章 大漢危機(一)第一百六十章第353章 權力之爭(十)第六十七章第226章 抉擇(一)第二十六章第267章 無賴當政(八)第225章 想不到的反應第四十五章第八章第400章 天下大局(五)第380章 不論成敗(二)第260章 無賴當政(一)第215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二)第122章 威逼太子第328章 出兵(四)第286章 朝內之爭第一百四十章第113章 權力重組第135章 審判(二)第411章 退(三)第264章 無賴當政(五)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383章 不論成敗(五)第195章 宮廷之爭(一)第258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第一百九十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413章 退(五)第392章 佈局(一)第195章 宮廷之爭(一)第267章 無賴當政(八)第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201章 逼宮(一)第81章 辛苦逃楚(一)第400章 天下大局(五)第205章 大亂之後(一)第四章第232章 軍機大臣第353章 權力之爭(十)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13章 苦惱的家事第403章 漕幫大會(二)第361章 謀定思動(四)第一百七十章第403章 漕幫大會(二)第336章 大戰(三)第284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九十三章第308章 大赦天下(一)第五十五章第260章 無賴當政(一)
第329章 出兵(五)第五十一章第232章 軍機大臣第397章 天下大局(二)第九章第302章 大漢危機(二)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五章第345章 權力之爭(二)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二十章第104章 初戀(二)第379章 不論成敗(一)第289章 東北事變(二)第385章 不論成敗第88章 京師風雲第102章 拜訪第三十九章第96章 冷無爲推行新政(二)第329章 出兵(五)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22章 出兵西北第350章 權力之爭(七)第249章 平冤案(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85章 領旨東行(二)第196章 宮廷之爭(一)第282章 夜襲毛化龍第117章 冷無爲回京第269章 三國結盟(一)第414章 進退兩難(一)第249章 平冤案(四)第399章 天下大局(四)第五十五章第413章 退(五)第三十九章第291章 連降三級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36章 五色才女宮宮主第294章 追憶第六十六章第301章 大漢危機(一)第一百六十章第353章 權力之爭(十)第六十七章第226章 抉擇(一)第二十六章第267章 無賴當政(八)第225章 想不到的反應第四十五章第八章第400章 天下大局(五)第380章 不論成敗(二)第260章 無賴當政(一)第215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二)第122章 威逼太子第328章 出兵(四)第286章 朝內之爭第一百四十章第113章 權力重組第135章 審判(二)第411章 退(三)第264章 無賴當政(五)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383章 不論成敗(五)第195章 宮廷之爭(一)第258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第一百九十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413章 退(五)第392章 佈局(一)第195章 宮廷之爭(一)第267章 無賴當政(八)第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201章 逼宮(一)第81章 辛苦逃楚(一)第400章 天下大局(五)第205章 大亂之後(一)第四章第232章 軍機大臣第353章 權力之爭(十)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13章 苦惱的家事第403章 漕幫大會(二)第361章 謀定思動(四)第一百七十章第403章 漕幫大會(二)第336章 大戰(三)第284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九十三章第308章 大赦天下(一)第五十五章第260章 無賴當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