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晉王的排場

姜維這一路上和升職不久的徐庶打得火熱。小嘴喋喋不休的問長問短,一會兒指着車窗外的山巒說這裡可以埋伏多少兵馬,一會兒路過一座城鎮又說是咽喉要塞,兵家必爭之地。徐庶一一的給作出解釋,並且把如何分配兵力怎樣佈置隊形,說的很詳細。聽得姜維一個勁的讚歎。受到了鼓舞姜維更加無休無止,從早上到黃昏就沒有住過口,似乎要利用行車的短暫時光把徐庶肚子裡的東西掏的點滴不剩。徐庶一看不行,在這樣下去,自己恐怕要累死,這小傢伙太有活力了,也太聰明瞭,便扔給姜維一句:“來做我的徒弟吧!”姜維高興地差點痛哭流涕,忙跪下行拜師大禮。

黃河水,滾滾強流、一瀉千里、奔騰向東。如奔馳的巨龍在大軍面前咆哮而過。從這裡過河,就是黎陽城。神聖的黃河,中華民族的國魂。象徵着權利與榮耀,象徵着統治與輝煌。

飲馬黃河!定鼎中原!十三年的征戰,耗費無數心血,統一大業即將完成。黃河,你是我的了。

白馬至黎陽,這段河道,並不平靜。高山夾持,怒濤穿行其中,暗礁、險灘遍佈。喧騰的河水飛瀉而下,迴旋沸騰的波濤造成霧氣沖天。大浪渦繞旋流,水聲如雷,幾裡之外都能聽到激流澎湃的聲音。水霧充滿山谷。

那聲音叩擊我的耳膜、心房。彷彿是戰死黎陽的數萬精銳勇士在嘶喊怒吼狂叫。“公子,你替我們復仇了!”刺激的我全身的熱血,也和麪前的黃河水產生共鳴,一同沸騰着。“勇士們,安息吧,河北軍即將橫掃天下了。”

文丑、張燕、于禁正在組織大軍搭浮橋分五路過河。

第二天清晨,,迎着天邊的旭日昏紅,晉王豪華氣派的車駕穩穩當當的開赴對岸黎陽城。

守城大將馮禮,早就在城外五十里的官道上恭候。十丈寬官道,從這裡開始被擴建成接近二十丈寬。數萬鐵甲軍,像是新栽下的兩排楊樹,手持矛戟迤邐綿延至黎陽城門。最前排是頭戴赤纓的馮禮和他的兩名副將。三人正一瞬不瞬的面對官道焦急等待,心臟劇烈的狂跳着,彷彿一張嘴就能竄出來,掉到地上。耳畔已經聽到了馬踏鑾鈴的聲響。三人身後,還有二十名校尉級的軍官,全都頂盔貫甲、佩刀佩劍。一個個緊張的,除了心跳聲什麼也聽不到。城中的無數扶老攜幼的百姓,被兩排軍旅擋在外圍。這些人更加緊張,馮禮下了嚴令,如果出了事,實行連坐。百姓連氣都不敢大聲喘出來。

“晉王駕到,跪。”

前世被無數人當作笑柄的癟三,也會有今天這種排場。不得不讓我感嘆天地無常。透過,車駕上的紅綢帳幔,我看到不遠處的千萬人羣,像地震中的高樓大廈,轟然倒塌。一起矮了下去。激動之餘。暗想,這些人,那裡是在拜我,他們只是深深地拜服於權利而已。權利你到底是什麼東西?是魔杖!還是魔法!

“平身,馮將軍辛苦了。我晉國能有今天的局面和將軍的赫赫戰功是分不開的。”只是幾句場面話。說實在的,這個晉王當起來還真的是挺累的。說話做事都要端着架子,保持威嚴。形象是第一位的!

像馮禮這樣的軍官,是用不着我下車相見的。甚至連那紅綢的帳幔也不撩起來。

馮禮惶恐,頂禮膜拜:“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微臣,爲大王盡忠,肝腦塗地在所不惜。”孃的,這種衆星捧月的感覺真的讓人癡迷,我都有些飄飄然了。同樣是一班將領,加了一個王爵上去,感覺就不一樣了。難怪,秦始皇要加冕稱帝了。像,寡人、朕這一系列的詞語說出來,就是能震懾人心。

車駕繼續前行,一路都是跪着的百姓,說是讓平身。誰敢平,連頭都不敢擡起來。

戰火荼毒後的黎陽,這幾年恢復的不錯。人口陡增,城市規劃已經更新,完成。我一路流連城中河川飄飄揚揚的柳絮、柳枝和坡地上綠油油的禾稼。眼前又涌現出,那年慘烈殊死的血戰場景——

“停車,寡人要祭奠死難的將士。”祭奠就是不忘本。苟富貴無相忘。這種收買人心的方式雖廉價,卻無比的管用。所以曹操、諸葛亮這些有眼光的戰略家,不止一次、不厭其煩的使用着。既然封了王位,心胸自然要開闊,像審配、蘇由、麴義、呂威璜、孟岱、韓猛、辛評這些戰死沙場的將領全部都要封侯,死了不要緊,由子孫世襲爵位。郭圖和逢紀就算了,這兩位實在太不是東西了。

車駕在黎陽城逗留一晚,第二天上路。我心中實在是掛念老婆和孩子,尤其是蔡琰,不知道她身體恢復的怎樣?洛陽已經攻克,牢牢的掌握在我手中,她可以回故鄉了。想到這裡,心裡好淒涼。

還有貂蟬,我該怎樣處置她——

五天後,車駕接近鄴城。

“孩子七歲了,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了。”我想着兩個孩子初生時,胖嘟嘟的小臉,心裡一陣悸動。“封了袁睿爲太子,蔡琰不會怪我吧?兩個孩子不會再次演出手足相殘吧?”不禁又擔心起來。七歲了!每天只顧得征戰,幾乎沒有抱過,親過,半點做父親的責任也沒有盡過。嚴重失職。

五十里外,場景和黎陽城外差不多。只是這次更加鋪張、隊伍更加壯觀、迎接的大臣身份更加尊貴罷了。

晉國的大臣沮授、王修、管統、沮鵠、尹楷、糜竺、韓莒子甚至閻柔和田疇也分別從無終和遼西郡趕來。這其中還包括了王后,王妃,和兩位王子。

王后甄宓,高挽雲鬢、光照靈蛇、黑色蠶衣朱雀朝服。領大而彎曲,豐膩鼓脹的胸前,露出素白的褻衣,纖細、嬌憨、晶瑩的脖頸上,一串反射光芒的綠玉珍珠項鍊垂下。袖寬一尺二寸,蜂腰上纏繞六寸琵琶型紫金帶鉤。裙邊、袖口皆鑲嵌金葉。滿頭髮釵燦爛生華,抖動之間,珠光寶氣。

甘夫人和蔡琰的服飾同甄宓大體相同,只是髮式不同。因爲等級森嚴的漢代,對這種事是有嚴格要求的。梳錯了,就是違制,就是僭越,嚴重的是要處死的。曹植的老婆,就是崔琰的侄女崔芙就是因爲穿錯了衣服,被曹操賜死的。

兩位王子,紫袍、玉帶,每人腰間配一把鑲嵌玉石的黃金劍。雖然年未及弱冠,也是英姿勃發,顧盼之間。凜凜生威。左右重臣,都不敢直視。這就是王室的威嚴,等級的芥蒂。人,怎麼說,自你一出生,尊貴、貧賤就確定了一半。當然,有貧民發跡的,也有富家紈絝子弟家道中落,門庭敗壞的。那都是少數。大多數窮人,是不會有翻身、出頭一天的。古代也好,現代也罷,全都一樣。

兩位王子在前,其後是三位王妃,然後纔是文臣武將。看到金車王架到來,立即雙膝打彎,跪倒在猩紅的氈毯上。

“兒臣,恭迎父王——”

“臣妾,恭迎大王還都——”

“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真爽!!這次不下車不行了,地下跪的除了老婆孩子,就是幫助我打下了江山的不二忠臣。可是不能怠慢。尤其是這幾個老婆,雖然在這裡顧全王室的體面,回到城內,我可是奈何不了的。

于禁、文丑今天也是鎧甲鮮亮,紅纓如火,分外的威武。黑馬之上佩戴銀鞍,馬頭馬尾都鑲金帶銀。兩人驅馬從兩邊衝出,侍奉在車駕左右,徐庶提前已經步行到車下,撩起帳幔,伸出手,扶我下車。

其實我完全可以邁開大步縱跳下去。可是徐庶辛毗已經囑咐我幾千遍了,千萬不可以失禮。否則說不定會被寫進後漢書。這不是開玩笑,真的很有可能。司馬遷在史記中不是記載了一片‘滑稽列傳’嗎。當大王,有當大王的難處啊!

我按照徐庶的排練,目中無人的昂首挺胸的走下車,踏上紅毯,邁開四方步,嘩啦啦抖動着頭頂的冠冕,用連我自己都聽着彆扭的狂傲語氣道:“衆卿平身。”

我是一身,紫袍、金綬、玉帶、袞服頭戴僅次於皇帝的王冠。撇着嘴,挺着胸,氣勢席捲冀州城外所有的眼睛。百姓大臣,一個勁的高喊千歲,千歲。其實我全身難受的厲害。這哪裡是當晉王,根本是孃的活受罪。連我的瑰麗嬌妻和可愛天真的孩子,也戰戰兢兢不敢擡頭。這,也太過了吧。

我差一點忍不住就原形畢露了。徐庶在一旁一個勁的咳嗽,使眼色,指揮我完成下一步的動作。“平身,平身。”

“謝大王。”

我心想,這羣人一點也不實在,說了一次平身,還不起來,讓我扯着嗓子多費那麼一回口舌,才起身。難道不知道寡人已經接近了金口玉言的標準,不能隨便說話嗎?

甄宓的芙蓉粉面上保持了一種雍容、慈愛的笑。這就是一個大國王后應該有的笑容吧,有點僵硬,我想,她一定是再背後對這鏡子練習過了。她清瘦了好多。不過骨感更加突出了天生的麗質,洛神的仙韻在她全身凝聚不散。

蔡琰的眼中有晶瑩如玉的淚光在撲朔閃動了。我想過去,嗅一嗅,她身上的蘭麝馨香;輕輕拍打她嫣紅多情的粉腮。可是,我不敢,史書會說晉王不正經,是個登徒子,急色鬼。甘夫人甜笑,看着我只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看着人心癢癢的,猶如貓在不停的叨。

七歲的孩子,已經齊腰高了。袁睿很冷靜,表情很肅穆,小小的眼睛裡蘊藏着難以捕捉的城府。袁政的眼中卻充滿了火樣熱情,我覺得在他的稚嫩的眼中我像父親,多過像晉王。

“大王——”甄宓含着笑,微微一福;“大王請入城。”

“入城,入城。”我對這種繁文縟節早就厭煩了。在呆下去,就要瘋。就算不瘋,只怕也要把徐庶給揍一頓,他給我訂的規矩實在可惡。令人無法忍受,這都是儒家的法典再搞鬼。吃多了撐得。像西方那樣君臣同樂多好。

“沮授先生、糜竺、閻大人、田先生、王大人、管先生。”大廳裡,我挨個的和文臣武將握手,老婆孩子先回到內堂了。先招待客人。

接下來,又是一陣歌功頌德。這些人雖都是忠臣、能臣、直臣不過,祝賀的話也還是會說幾句。詳細的詢問了平定兩川的戰役後,經過一番褒貶,話題有轉入了國計民生。別的人倒還罷了,沮授和閻柔、田疇的話,卻是很不簡單的。他們三個人,都是爲自己的打算趁機來進言遊說的。

沮授說的主要是發展農耕繁榮經濟,並且爲挺進荊州做戰略準備的事情。他雖然沒有親身經歷漢中之戰,不過在後方認真仔細研究了自褒斜棧道到白馬城、南鄭的地理。徹夜不眠的查閱了很多的古籍資料。出於大的戰略考慮,覺得一定要在漢中這塊地廣人稀的土地上屯田,把消耗糧食的軍團變成自給自足的農耕部隊。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褒斜一帶,地理複雜,運糧不便。然後大批屯兵,糧食轉運肯定就成了問題。務必要解決。

道理我是很明白的。諸葛亮也曾經在漢中屯田,聽說斬獲頗豐,可是我怎麼也找不到他屯田的地方,在我看來,漢中是先天貧瘠的,在那裡屯田無異於浪費種子。也不知道人家孔明是怎麼豐收的。

沮授用他的淵博解釋了這一點,沮授的屯田地點在漢中臨近漢水的黃沙鎮一代。他所說的地方是一片丘陵地帶我去看過沒什麼利用價值。大概是在,距離南鄭五十里外的勉縣向東再走上三十里的地方。沮授說那裡接近漢水,兩岸都是川原沃野和可屯墾的丘陵地帶。【封推了,希望各位長期支持我的讀者大大們,能夠把手中的票,投過來,支持一下。最好發表評論,支持一下訂閱,鍾離昧感激不盡。】

我有些納悶,丘陵地帶能幹什麼?

可是沮授還指出,這地方有當年蕭何主持修建的一處非常龐大,用途很大的水利樞紐——山河堰。還有所謂的六大名池的灌溉系統,是個天然的屯田寶地。經他一提醒,我總算是想起來了,姜維曾將在沓中屯田。曹真和司馬懿也曾經在陳倉和長安一代屯田。因爲長安經過連番戰亂,死傷過半,土地荒蕪無數,沒人耕種擺在那裡也就浪費了。屯田就屯田,這種利國利民的好事,我是不吝惜花錢的。我道:“就請先生,親自到漢中去主持屯田。駐守漢中的是車騎將軍李典。這個人粗中有細,智勇雙全,一定可以和先生合作的很好。”沮授這人人緣好,脾氣也好,身居高位卻沒架子,同誰都能合的來。他並不擔心人際關係的問題。接到命令以後,興奮的整個人長高了三寸,大喜道:“漢中屯田若成,明年豐收之時,就是荊州覆滅之日。”

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4章 猇亭戰略第39章 美人徐瑩第25章 險中求勝第10章 猶豫不決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4章 美好姻緣第13章 幷州郝昭第7章 糧食問題第49章 疏不間親第28章 蹋頓逃亡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38章 火力集中第25章 望風歸降第17章 伏兵四起第2章 細說原委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24章 文丑康復第40章 第二高手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3章 險象環生第23章 天下無敵第21章 黑龍騎兵第23章 患難與共第33章 首戰告捷第16章 事出突然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44章 五日苦戰第44章 五日苦戰第16章 西園禁軍第18章 豔若桃李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8章 霧夜偷襲第20章 義氣深重第45章 深夜劫營第46章 對陣逞威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9章 百年大旱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1章 悲憤詩篇第15章 虎豹騎兵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章 烏桓騎兵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0章 義氣深重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2章 百口莫辯第8章 袁氏天下第5章 司馬先生第7章 無敵子龍第21章 八路齊攻第40章 孫策之子第11章 街頭逞威第18章 美酒飄香第25章 外交政策第6章 堅壁清野第9章 妖姬貂蟬10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章 臨危受命第1章 收降徐晃第19章 穿雲排弩第29章 偷襲江陽第34章 策劃政變第4章 突來豔遇第5章 生擒竇茂第5章 罪魁禍首第20章 魏國內亂第28章 航空母艦第31章 真相大白第36章 蓋世神卜第6章 崇山峻嶺第12章 長江戰雲第5章 生擒竇茂第1章 笑裡藏刀第14章 千古奇冤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15章 以身相許第5章 捉了一批人質第51章 喜得二子第33章 戰略要地第7章 得償所願第13章 險象環生第23章 死亡氣息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28章 航空母艦第30章 暴雨驚雷第28章 奸計得逞第36章 製造冤案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11第4章 突來豔遇
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4章 猇亭戰略第39章 美人徐瑩第25章 險中求勝第10章 猶豫不決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4章 美好姻緣第13章 幷州郝昭第7章 糧食問題第49章 疏不間親第28章 蹋頓逃亡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38章 火力集中第25章 望風歸降第17章 伏兵四起第2章 細說原委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24章 文丑康復第40章 第二高手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3章 險象環生第23章 天下無敵第21章 黑龍騎兵第23章 患難與共第33章 首戰告捷第16章 事出突然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44章 五日苦戰第44章 五日苦戰第16章 西園禁軍第18章 豔若桃李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8章 霧夜偷襲第20章 義氣深重第45章 深夜劫營第46章 對陣逞威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9章 百年大旱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1章 悲憤詩篇第15章 虎豹騎兵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章 烏桓騎兵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0章 義氣深重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2章 百口莫辯第8章 袁氏天下第5章 司馬先生第7章 無敵子龍第21章 八路齊攻第40章 孫策之子第11章 街頭逞威第18章 美酒飄香第25章 外交政策第6章 堅壁清野第9章 妖姬貂蟬10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章 臨危受命第1章 收降徐晃第19章 穿雲排弩第29章 偷襲江陽第34章 策劃政變第4章 突來豔遇第5章 生擒竇茂第5章 罪魁禍首第20章 魏國內亂第28章 航空母艦第31章 真相大白第36章 蓋世神卜第6章 崇山峻嶺第12章 長江戰雲第5章 生擒竇茂第1章 笑裡藏刀第14章 千古奇冤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15章 以身相許第5章 捉了一批人質第51章 喜得二子第33章 戰略要地第7章 得償所願第13章 險象環生第23章 死亡氣息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28章 航空母艦第30章 暴雨驚雷第28章 奸計得逞第36章 製造冤案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11第4章 突來豔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