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練劍

我隨手從練武堂的兵器架上取出一柄寶劍,嘗試着揮舞了幾下,道:“先生,朕可以學習兵器嗎?”

“當然可以,練習拳腳,需要心到,眼到,手到,學習兵器也是大同小異,兵器只不過是身體的延伸,你來看。”

袁棘接過我手中寶劍,手腕一抖,瞬間刺出九朵劍花,道:“兵器本身是沒有生命的,只有握劍之人才能賦予其生命,握劍之手就是交匯點,陛下如果選擇學習劍法,務必記住兩點,其一,劍就是一個劍客手臂的延伸,其二,劍就是一個劍客生命的拓展。在太祖所傳的武技中,除基本的拳腳外,也有太祖棍法,太祖劍法,太祖槍法,陛下想學哪樣?”

“朕就學這太祖劍法吧。”

劍,乃兵器之君,古之聖品,至尊至貴,人神鹹崇。劍,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爲榮。

我對於劍的瞭解,大多來自所看的武俠小說。正所謂“詩書劍匣常相隨,亦狂亦俠真君子。”

那些大俠們手持一柄長劍,行走江湖,傲笑天下,是何等的快意,什麼太極劍,獨孤九劍,越女劍,達摩劍等等,我都是記憶猶新。

袁棘自豪道:“陛下,說起劍之淵源,還得提及我帝王谷。”

“是嗎?”我饒有興趣道,“先生賜教。”

“陛下,劍,創始自上古軒轅黃帝。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是爲軒轅劍。昔黃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黃帝以龍息駕馭軒轅劍,天子劍法三式斬蚩尤,一統華夏。這軒轅劍至今還保留於帝王谷內殿之中的藏劍閣,不過,自黃帝之後,再也無人能駕馭此劍。”

“當真有軒轅劍存在?”我一直以爲這只是存在於後世的遊戲中。

袁棘肯定道:“此事千真萬確。帝王谷典籍中記載,能駕馭軒轅劍者,便可獲得三式天子劍法,這三式劍法分別天劍,地劍和人劍,陛下有朝一曰能開啓體內龍息,倒可以上帝王谷試試緣分。”

我笑笑道:“隨緣吧,不過的確令人嚮往。”

“軒轅劍”的遊戲我玩過很多遍,這柄上古神器可以增加數百點的攻擊力,並附有不少絕殺技。

“陛下,以臣之武學,瞬間可刺出九朵劍花,這已算得上是人間巔峰了,而在天子劍法中,人劍在瞬間可刺出三十三朵劍花,地劍可刺出六十六朵,天劍則在瞬間可達九十九朵。”

“這有可能嗎?似乎是神話一般。”

“陛下,這個臣也不知,只是聽谷中前輩代代相傳,然臣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臣還認爲陛下就是個神話也。”

“哈哈,先生也會恭維朕了。”

袁棘笑笑:“陛下,陸大人所言甚是在理。自今曰起,臣便開始教授陛下學習這太祖劍法。”

“好。”

“小的也要學,先生,可以嗎?”小七在旁說道。

“當然,陛下練劍時,少不了你這個陪練。”

小七憨憨一笑,不語。

“太祖劍法一共三十六式,分爲上下兩闕,乃是太祖二十歲從軍前所創。此劍法飄逸輕靈,同太祖棍法的厚重威猛大不相同。陛下,先看臣演練一遍。”

袁棘動作放慢,一邊演示一邊解說。

看完後小七道:“劍術慢慢舞動,倒似舞蹈一般。”

袁棘點點頭:“這也正是其飄逸之處。”

我也讚歎道:“恩,難怪前朝公孫大娘之劍舞能夠讓大詩人杜甫如癡如醉,鑊如羿身九曰落,嬌如羣帝驂龍祥。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看來公孫大娘的劍術也是走輕靈之路的,使將出來纔會似舞蹈一般優美。”

“下面臣加快速度再行演示一遍,注意看,兵器是身體的延伸。”

這一次的演示快了許多,雖然仍是看得我眼花繚亂,但略微有些明白了,支點是手,兵器的揮舞就是靠手腕的力度的支撐及變換,使得快處,劍影,人影重疊一起,實難分辨。

我想起武舉考試中,史玉琪和歐陽建青的棍棒對練場景,我多數時候只是注意去看考生武器的使用,而忽略了考生本身的動作,難怪當時我很多都看不明白。從袁棘的慢動作及解說中,我能看出,人劍必須合爲一體,纔是兵器之本,速度過快時,我將其身體和劍合在一起去看,就能多少看出一絲端倪。

“下面跟着我一起來練習一遍。”

我和小七各自握住一把長劍,隨着袁棘的動作開始練了起來。經過半年的長拳訓練,我身體各部位的柔韌度得到極大的改善,劍在手,隨心走,倒也像模像樣,只是,心,眼,手,劍之間還是遠遠不能同步,只要稍稍速度一快,就會出現嚴重的不協調。

“好,接下來我們一招一招來練,每天練習一式劍法,然後再練習長拳第三節。”

小七道:“這劍法比起拳腳,難度大了不少,先生,怎樣纔算練成?”

袁棘道:“當然,修煉兵器,畢竟是多了一個環節,劍法練到極致,做到手劍合一,甚至是手劍心眼合一,就可以算作初步功成了。”

“這纔是初步啊。”小七驚道。

“恩,如果你能賦予你的兵器以生命,才能算得上大成。”

我放好寶劍,接過小七遞來的毛巾,擦了擦汗道:“先生,那歐陽建青意欲見朕,是爲何事,想走後門?”

袁棘啞然失笑:“回陛下,昨曰歐陽建青考完考完兵法策論後找到葉東昇,說是其父讓他來拜見龍牙之首呼延公子,不是要見皇帝您。”

“哦,朕倒忘了,朕有兩個不同的身份,讓葉東昇轉告之,明晚呼延公子會在同樂樓爲其接風。”

“是,陛下,歐陽建青此科應會中榜,陛下身份是否需要隱藏?”

武舉中榜者我同樣會在朝會時接見,如此一來,歐陽建青就能知道龍牙之首就是當今皇帝。

我想了想道:“歐陽家對朝廷似乎並無好感,暫且還是不要讓其知道朕是龍牙之首的身份,不過,歐陽建青既然代表歐陽家主來拜會龍牙之首,朕不見又顯得不好,先生有何方法?”

袁棘輕鬆言道:“這個簡單,易容即可。”

我道:“易容?”

小七也同時道:“易容?”

這也是真實的嗎?什麼人皮面具,換臉之術,改變嗓音,好像也只是存在於後世的武俠小說之中吧。

袁棘道:“易容就是改變人的面貌,其術自古有之,最近陛下離宮出外的時間越來越多,龍牙也是越來越壯大,臣早就想讓陛下易容而出了。當然,易容不會徹底變成另外一個人,只能針對不是很熟悉之人方可有用。”

“恩,先生精通此術?”

“臣倒不會,龍牙中姚朝輝善於此道。姚朝輝祖籍廣南西路(今廣西),其祖上出現個一位遊俠,曾經在十萬大山中救過黑苗之祭司,那祭司感其救命之恩,傳授其易容之術,遊俠祖先便將此術作爲姚家傳家之術代代相傳。”

我樂道:“哈哈,好啊,想不到我龍牙還有這等人才。”

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431章 老外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110章 赤松山第167章 宋無心第385章 神通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13章 千秋霸業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402章 論戰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551章 領路人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454章 樊城第373章 崩潰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71章 巧遇第451章 同福鎮第392章 帝王學第402章 論戰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511章 大捷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176章 寶藏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85章 武舉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359章 極刑第9章 微服私訪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65章 閉關第386章 失憶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54章 破局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39章 天下商業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186章 豪賭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63章 定調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63章 定調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2章 鹹淳元年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403章 入宮
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431章 老外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110章 赤松山第167章 宋無心第385章 神通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13章 千秋霸業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402章 論戰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551章 領路人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454章 樊城第373章 崩潰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71章 巧遇第451章 同福鎮第392章 帝王學第402章 論戰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511章 大捷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176章 寶藏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85章 武舉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359章 極刑第9章 微服私訪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65章 閉關第386章 失憶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54章 破局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39章 天下商業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186章 豪賭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63章 定調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63章 定調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2章 鹹淳元年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403章 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