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宮中(三)

從鄧襄交換到邵衡防區,形勢就不一樣了。

佔據永郴兩州的叛軍,看似有兩三萬兵馬,但叛軍與南面佔據嶺南道諸州的靜海軍即便徹底的勾結到一起,實力也是遠不能跟北面的樑軍相提並論的。

說實話,主要也是大楚開國這些年,一直都沒有騰出手。

要不然的話,接下來第一個要收拾的,不會是樑軍,也不會是川蜀,而是會在嶺南、閩東兩大勢力中間選擇其一進行征伐,擴大大楚的疆域。

靜海軍野心也不強,即便在金陵事變期間,靜海軍與永州叛軍聯絡頻繁,有意趁大楚內亂將永郴兩州併入其境的意圖,但在延佑帝收復金陵登基之後,靜海軍又迅速老實起來,迫不及待的與永州叛軍撇清關係。

對於鄭氏而言,能收復永、郴兩州的話,不僅能建立耀眼功勳,更爲主要的,將永郴二州收下來,將完全可以當作他鄭氏的地盤經營。

更不要說後續還可以通過郴州往南面靜海軍佔據的嶺南道諸州擴張勢力……

而對晚紅樓一脈而言,柴建所率左神武軍,可以說是從晚紅樓分出去的昌國公府一脈,昌國公府已衰敗,將左神武軍移駐鄧州、襄州,可以加強對其的控制,差不多能將信昌侯(昌國公)府的殘餘勢力,重新聚攏到晚紅樓的旗下。

而從舒州分一部兵馬移駐隨州,除了將整個荊襄北部的鄧襄均隨郢五州變成他們的勢力範圍之外,還能拉攏西南駐守荊州的張蟓。

這也難怪呂輕俠這些天來,對棠邑、淮東、壽王府媾和到一起完全沒有反應啊。

說到底,她們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盤。

她們這時對棠邑、淮東、壽王府的媾和選擇隱忍,當然也是希望她們在打如意算盤時,韓家、壽王府能不橫加阻撓;又或者她們在時機恰當之時,有可能會直接找到韓家、壽王府,作爲交易籌碼談這事?

要不然的話,就算鄭氏願意交換防區,這事能做成的希望也極渺茫。

只是黔陽侯韓謙會坐視不理嗎?

雲朴子心裡琢磨着事,回過神來看到呂輕俠還盯着他看,意識到呂輕俠還在等他有所回報,便說道:

“陛下或許還是心切,我今天與王貴妃信口說了幾句‘兵強馬壯’的話,陛下便對我一個不相關的外人提起舒州上書之事——說來也是奇怪,陛下不找沈漾、楊恩問兵強馬壯之法,卻不拘老道胡言亂語,真是奇怪。”

呂輕俠眉頭微蹙,雲朴子這話細琢磨也有好幾層滋味在其中,與其他渠道所獲得的信息是對應的,也更詳細,也能抓準楊元溥此時微妙的心態。

“王貴妃對黔陽侯可有期待?”呂輕俠問道。

“……”雲朴子卻是笑而不語,卻不願意將清陽郡主的心事、想法如實相告。

“樑帝朱裕重建舊都,聽說榆樹巷大體保持舊貌,你可曾想過有生之年能再踏入榆樹巷,撐一把油紙傘在大雪霏霏的午後,遇到一個在匪兵馬蹄下驚慌失措的女孩?”呂輕俠似陷入對往事的沉溺之中,看着雲朴子霜白鬢髮,幽幽問道。

“前塵往事皆如煙雲,還提這些作甚?”雲朴子嘴角微微抽搐了兩下,嘆了一口氣說道,接着又狼狽不堪的揭開車簾子,示意御者停下車來。

姚惜水並不知道老一輩人物之間的恩怨,甚至迄今都不知道夫人當年到底憑什麼叫雲朴子退隱茅山,這時候也只是看着雲朴子蹣跚的爬下馬車,冒雪往崇福觀方向走去。

…………

…………

雖說韓謙會直接將王珺迎接到歷陽城拜堂成親,不會在金陵大肆操辦婚宴,但韓府這時候也已經喜氣洋洋的張燈結綵,以示好事將近。

十數盞明角燈,將明居堂前的院子裡照得明亮如晝。

雖說雲朴子今日才得知舒州上書之事,那是他在身在皇城之內的崇福觀裡,信息來源閉塞,但韓道銘身爲戶部尚書、參知政事,昨日已經見到奏函原件。

今日馮繚代表韓謙渡江過來談事情,韓道銘便直接將舒州奏函的抄件遞給他看。

“舒州能上這樣的奏函,應是已與鄭氏暗通聲氣吧?”馮繚看過抄件,擱到桌角上,跟韓道銘猜測說道。

他對整件事的判斷更爲直接,畢竟長期以來都在琢磨呂輕俠、李知誥等一干人的動靜,甚至是太后王嬋兒這段時間連續幾次召見鄭榆的事情,他們也有關注。

至於呂輕俠她們能與鄭氏交換怎樣的條件,也不難猜測。

韓道銘點點頭,說道:“這麼重要的事,要是呂輕俠、李知誥沒有跟鄭氏暗以聲氣,直接上奏函,無異於是將主動權拱手讓出,很容易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

“我們目前有自己最緊要的事去做,無暇去拖別人的後腿;而侯爺一向的態度跟姿態,就是不屑去拖別人的後腿,”

馮繚說道,

“今年敘州棉花種植沒有繼續擴張,但棠邑這邊新開墾三十萬畝棉田,來年要往外輸出的棉布將高達六百萬匹、軋過花的皮棉高達上千萬斤。後續敘州、棠邑的棉織業,對外商貿即便保持這個規模、不再擴大,每年猶能直接貢獻上百萬緡錢的賦稅;更不要說能爲敘州、棠邑內部增加更大規模、可源源不斷持續投入進去擴大生產的財源。不過,想要江東、淮東、江西以及荊襄等地的平民百姓都能熟悉、認同棉絮、棉布的好處,需要一個過程,可能是三五年,可能需要更長久的時間——目前也就湖南諸州及黔中諸州縣接觸棉布的時間稍稍久一些,接受程度要高一些。侯爺的意思,在敘州、棠邑之外,我們所要做的,還是要千方百計的加快這個進程……”

“我等在朝中能做什麼事情?”韓道昌問道。

“侯爺的意思,戶部要是能爭取今明年順利將棉布、棉絮,與麻、絲帛一同納入秋賦納徵的實物名目之列,在與絲帛、葛麻的折算上,再稍稍提高棉布的比價,就能叫後續很多事情變得相對容易起來。到時候赤山會也將進一步壓低對江東、江西、湖南等地輸出的棉價,地方上的有人看到有可趁之機,便有足夠的動機驅使他們低價收購棉布、棉絮,頂替絲帛、葛麻納繳秋賦,”

馮繚說及他這次代表韓謙渡江進金陵城的目的,說道,

“第二個,還要兩位大人,在朝中儘可能爭取禁軍及侍衛親軍的將卒兵服,都從早初的葛麻改用棉布及填充棉絮。棉布、棉絮在保暖等各方面性能都要比葛麻及草絮等填充優越得多,兩位大人大可以理直氣壯的在政事堂、在諸部院司大聲呼籲體恤將卒、推進兵服寒衣變革。而等到州縣押解大量的棉布、棉絮進京作爲實物稅抵充中樞歲入,中樞首先就應該想到要怎樣將這些棉布、棉絮用出去,而不是囤積在庫房裡。”

韓道昌在度支使司任職,點頭讚道:“此策甚妙,十數萬禁軍及侍衛親軍每年數套兵服寒衣及被褥,一年少說需要上百萬匹棉布、二三百萬斤棉絮纔夠。而倘若朝廷賞賜官員及侍宦的俸祿,將棉布納入其中,將能進一步促進黔陽布輸出。”

馮繚說道:“我渡江過來,覺得這兩件事要徐徐圖之,急切不得,但看到舒州奏函,我心裡便想,要是呂輕俠、李知誥他們跟鄭氏沒有交易則罷,要是有交易,相爺與二大人可以趁機上奏疏,將這兩樁事提出來。這兩件事,要是年底之前能成,哪怕是僅僅開出一道口子,明年的棠邑,日子都要輕鬆許多。”

不提敘州,棠邑新開墾三十萬畝棉田,倘若半數能夠成功輸出,也就意味着能爲棠邑換回相當於七八十萬石糧谷的各類物資回來,也就意味着棠邑明年能開墾出更多的水田。

敘州目前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旱田以棉、麥豆連作、水田以稻及油料及麥豆作物翻種、體系。

今年棠邑以守禦滁河、浮槎山爲先,內側荒田恢復耕種,也是以地勢較高的旱田爲主,根本沒有多餘的錢糧及人力去興修堤壩、河渠等水利設施。

故前期恢復耕種的田地,以畏澇耐旱的棉花爲主,秋收後會再翻種一茬麥豆,等到明年春季就會有收成。

不過隨着後續建設的深化,修築圩堤、開挖河渠等事陸續展開,也有餘力打造更多的水車,低窪區域、利於種植水稻的水田開墾,現在也正逐步擴大規模……

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詢問舊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計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氣勢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戰奪寨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七百九十六章 勸嫁(三)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貨殖之道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鋒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嫁(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見肘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詔(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章 增減第六百六十章 交換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詔(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絕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縉雲司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七百八十章 絕望突圍第五百八十七章 閒時雨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書第九十九章 窺探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七百五十五章 關中(二)第四十七章 王族楊恩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宮舊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權第二十二章 差點壞事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六百零二章 迎親(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稱臣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七十四章 相贈佳人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七十五章 楚州館第四百章 計劃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憚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六百二十章 北上(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謀蜀主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圍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
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詢問舊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計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氣勢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戰奪寨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七百九十六章 勸嫁(三)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貨殖之道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鋒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嫁(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見肘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詔(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章 增減第六百六十章 交換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詔(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絕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縉雲司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七百八十章 絕望突圍第五百八十七章 閒時雨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書第九十九章 窺探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七百五十五章 關中(二)第四十七章 王族楊恩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宮舊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權第二十二章 差點壞事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六百零二章 迎親(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稱臣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七十四章 相贈佳人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七十五章 楚州館第四百章 計劃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憚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六百二十章 北上(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謀蜀主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圍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