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2)

也有人試圖用統計數據說話,以求客觀地看待MBA是否有用,比如《商業週刊》上有一篇文章詳細地對比了是MBA的首席執行官和不是MBA的首席執行官業績的對比。以前我也傾向於MBA確實沒有用,但如果更加廣泛地想一下,又有哪門學科真像我們認爲的那樣有用呢?我們所謂的有用,不過是建立各種圈子壁壘的藉口而已。MBA是沒有用,但是其他學科又能有多大用途呢?任何學科最主要的用途不過是給予你機會,是人類建立圈子的一個通行證而已。

托馬斯·弗裡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只是從技術層面看到了世界正在“變平”的趨勢。但是由於更爲深刻的生物法則的存在,世界不太可能是“平的”,在一個圈子林立的生物社會中,各種各樣的組建圈子的潛規則都是我們自私的基因在起作用。無論是背景、學歷、工作經驗、國籍等所有的因素,就其實質性的效用來看,都沒有我們認爲或者“希望”的那麼重要。

“我可以讓你成爲網絡工程師。”有一次,我對秘書說。

“不行啊,我沒有專業背景,又是學文科的。”她回答。

“不需要任何背景和專業知識,只是需要背誦幾個名字縮寫,並搞清楚它的大體含義就可以了,成爲網絡工程師比任何學科領域所需的知識量都少,並且非常死板。”我說。

最後,她還是缺乏信心學習網絡知識。事實上,圈子的建立有賴於自我評價和周圍評價的調整。一隻狼如何在狼羣中確定地位呢?展現和鬥爭是必要的,但是完全像足球聯賽的全循環方式來進行是困難的,因爲成本過於高昂。羣居動物形成等級的方式就是展示、搏鬥再加上週邊的評價和自我評價的調整,相信這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正如詹姆斯·鮑德溫所說:

社會能夠讓那些被賦予較低社會地位的人接受並相信自己的地位,這是社會最大的成功—同時也是社會最大的失敗。

很多擅長觀察的人都像鮑德溫一樣發現了一些人類行爲中不太合乎情理的現象。從羣體利益的觀點來看,這很容易解釋,問題是羣體進化已經被證明是膚淺的、不正確的,必須從個體本身的利益來解釋這種現象。就人的本性而言,自從有了文明約束以來,尚未有足夠的時間形成非常大的進化上的變動。想象一下人類社會極爲原始的組織形態,接受並相信自己的地位肯定比實事求是、斤斤計較的行爲對個體更有利,任何搏鬥必須權衡風險和收效,只要風險稍微大一些,非冒險行爲就會被進化選擇,我想這大概是本質上的原因。

對於文明社會,個人是接受還是挑戰現有的組織規律和秩序,顯然也是一個現實問題。雖然人類組織向着能夠發揮每個個體潛能的方向進化,但我們必須承認,到現在爲止,尚未有一個真正的組織可以發揮每個人的實際才幹。

任何處於高位的人,都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處於低位的人,傾向於埋沒自身的潛力。這和動物是一樣的,因爲圈子不僅僅靠明文規定和各種規章制度確立,自我評價和周邊評價的調整是圈子得以形成和相對穩定的“熱力學”條件,否則一個圈子就處於不穩定的躍變狀態。

羅納德·漢弗萊設計了一個模擬的商業辦公室,以證實這一現象。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其中一些人扮演經理,而另外一些人則扮演員工。和真正的辦公室一樣,經理給員工發佈命令,自己負責較高級的工作。結果員工和經理認爲同等能力的兩者中,扮演經理者更有智慧、自信和樂於助人—就好像真的經理一樣;同樣扮演下屬角色會產生降低自我感覺的效果。

圈子效應隨處可見,在一個單位中,如果是秘書,即使整天在領導眼皮底下混,不乏有很多表現機會,但是想要晉升成業務員是十分困難的。假如你只是基層員工,上升到中層就非常困難。一旦你處於中層,即便是業績和能力被證明很不合格,待在這個圈子裡面問題也不大。從組織的觀點來看,我們把這種現象輕而易舉地解釋成爲了維護組織秩序,降低打破秩序的成本和風險。

圈子現象,從本質上說也是我們細胞裡面的基因在起作用。權力階層的各個成員之間,雖然也有勾心鬥角的利益爭奪,但相比異種侵犯的代價要小得多。它背後的現實是一旦沒有經驗者進入本應該是有經驗的人才能工作的地方,那麼就會無情地證明經驗其實沒有我們“公認”的那麼重要,這種損失對於任何一個靠吃“經驗”這碗飯的人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通過基因,人總是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進行各種各樣的算計,以求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行動。哪怕些許的利益也會在進化中取勝,人類形成的層級關係就是較早時期取得利益的一種上策。

英國動物學家尼古拉斯·廷伯根(NikolassTinbergen)在動物中觀察到了“強龍壓不住地頭蛇”的現象,他在一個大魚缸中放了兩條雄性刺魚。它們在魚缸的兩端各自做了巢,並各自“保衛”其巢穴附近的水域。廷伯根將這兩條刺魚分別放入兩個大的玻璃試管中,再把兩個試管並排放在一起,只見它們隔着玻璃管試圖相互搏鬥,於是產生了十分有趣的結果。

當他將兩個試管移到刺魚A的巢穴附近時,A就擺出進攻的架勢,而刺魚B就試圖退卻;但當他將兩個試管移到刺魚B的水域時,因主客易地而形勢倒轉。廷伯根只要將兩個試管從魚缸的一端移向另一端,他就能指揮哪條刺魚進攻,哪條魚撤退。很顯然,兩條刺魚實行的都是簡單的有條件策略:“凡是留駐者,進攻;凡是闖入者,退卻。”這種行爲的好處到底是什麼呢?就是留駐者具有“地利”的因素,它們更熟悉環境,興許還有援軍,即“人和”的優勢,但就其真實情況而言,這種優勢不見得很大,勝率也許就是51%∶49%。就是這一點優勢讓地頭蛇者處於有利地位,不怕地頭蛇者因此消亡了。實際上,我們人類也進化出來這樣一種非常明顯的心理特徵。

以上所揭示的現象,只是複雜生存法則中的一種策略而已。現實中的策略是多種多樣的,著名的大企業都把製造流程搬到了中國,很顯然是因爲中國有更低的綜合製造成本。從生存法則的意義上來說,他們之所以能夠招聘很多和他們不一樣背景的人去那裡工作,是因爲事前已經進行了隔離—他們建立了一個保護層,新物種的入侵,無法威脅到現有圈子的利益。在任何一個外資製造企業中,都可以看到同樣的崗位,由不同國籍的人擔綱,其收入差距非常大的事實。按理說,一個理性的資本家,應該選擇同工同酬的方式,這樣可以將成本降到最低。他們並非是厚此薄彼的少數人,但他們必須屈服於細胞裡基因的圈子壓力和社會形成的記因圈子壓力。

社會充滿了藩籬

在潛意識中,我們總是非常痛恨各種圈子壁壘的,這不僅是因爲圈子是提高社會成本的一種零和遊戲,更重要的是我們總是傾向於高估自身的能力,由於圈子壁壘的存在,才使我們不能擴大領地。換言之,在圈子運動中,我們傾向於認爲自己是入侵者而非防守者。在NBA的後備隊中,雖然只有5%能真正進入NBA,卻有60%的人認爲自己屬於5%以內的人。

在擠公共汽車時,我們可以觀察到人類競爭的基本法則。一輛滿載乘客的公共汽車停靠在汽車站,乘務員總是在喊:“往裡擠一擠。”車裡面的顧客傾向於無動於衷,因爲他們不希望新的乘客進入,進一步壓縮自己的空間。一旦有人好不容易擠上來了,他就變成了車上乘客,便高喊:“快關門,已經上不來了。”此時,他已經轉換成另外一個圈子的人,車上的人也因爲無望把他趕下車,而將其納入到自己的圈子,於是一致對外的圈子就形成了。

動物總是通過自然分羣的方式把種羣的個體數量維護在一個合適的尺度,這個尺度就是投入產出比最好的尺度。對於圈子內部的人來說,圈子策略總是以投資收益比來衡量,在這方面我們和其他羣居動物大概是伯仲之間,難分高下。各種不同性質的企業或者人類社會的一個組織,由於存在不同的資源限定條件,賺錢的可能邊界也被確定下來,於是不同的圈子策略就很快地優化出來了。

像高等院校這樣的非營利性組織,儘管也在拼命地贏利,但是大多數都是個體行爲,而非組織目標,所以他們的收入邊界大體上是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建立圈子會考慮的條件包括:

並不重視每個個體對組織可能潛在的實際用途,也就是說他們預期“好”的個體不會增加收益,“差”的個體也不會有所損失。那麼他們可能獲取的剩餘價值是什麼呢?就是包裝。於是,文憑在這些地方簡直就是一場軍備競賽,沒用幾年的工夫,現在大學教師的招聘條件已經以博士爲門檻了。高校僞造引進國外教授的數量並不奇怪,因爲這是給他們帶來收益的途徑。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採用“一刀切”的方案,會破壞秩序,提高成本。比如他們將招聘條件修改成博士或者符合條件的碩士,一定會有一些不太合格的碩士也會趁機而入,從而降低學校的“整體形象”。

生存策略極其複雜,我們通常會認爲像中科院、高等學校這些地方理應由高學歷的人才組成。殊不知,正是我們這樣“認爲”,纔是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人們的想法影響了結果,反過來又驗證了人們的想法。

糟糕的是,這種由高素質、高學歷的人設計的領地策略,也許不比低智商的土狼設計的領地方案更好。由於資源極其有限,同時又具有邊界的束縛,象牙塔內的羣落,並非都是名不副實的包裝產品,也有相當數量的物超所值者,他們一方面受限於自身建立的圈子策略失敗,另外一方面,圈子之所以能夠達到平衡,最重要的是進入者的數量大體相當於走出去者的數量。它之所以呈現出平衡狀態,必定存在着較高的輸出壁壘,不管是出於行政的原因還是心理的原因。總之,看似合理的生存法則,卻並不優化。在任何一個羣落裡,生物爭奪完全相同的資源,都因爲缺乏互補性從而縮小了每個個體的所得。農民早就知道,一塊地不能每年種同樣的作物,不同種類的作物輪種更能發揮土地的潛力。

對一個營利性組織而言,他們潛在的收入基本上沒有多少邊界限制。此時建立圈子的策略就較爲開放,他們總是在產品包裝和產品實質之間做成平衡的選擇。所以能否較好地發揮潛力,制定更合適的組織規則和外界壓力(或者說誘惑力)關係很大。

在中山市小欖鎮的一個製造工廠,一位只有中專文憑、負責現場管理的主管,年薪達到了100萬元,並非因爲這個工廠錢特別多,而是因爲老闆認爲他值這麼多錢。越是小的公司越注重程序員的實質性能力,越是大的公司越在乎文憑。在深圳的科技園有很多小公司在開發中等複雜程度的產品,開發人員通常都不到10個人,令人非常吃驚的是,他們總是能找到不錯的程序員,不是因爲他們出的價格高,而是因爲他們總是非常注重“產品”的真實價值。

組織秩序靠能量差來維持

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狀態下,缺乏能量的注入,自然界總是趨於無序。人類的組織是有序的,那麼,它需要不需要某種能量來維持呢?

“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輕”這樣的俗語揭示了一種生存策略,而“同行是朋友,文人相親”也是一種生存策略。不管是哪種方式,本質上都是爲我所用的自私策略的一部分。

第22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3)第38章 競爭與協作 (2)第38章 競爭與協作 (2)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40章 進化壓力 (2)第45章 分化 (3)第2章 前言 (2)第50章 預知未來 (2)第10章 越生物的進化原理 (1)第28章 自私的由來 (1)第22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3)第36章 生存鬥爭 (3)第30章 鷹派的終結 (1)第28章 自私的由來 (1)第23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4)第10章 越生物的進化原理 (1)第7章 達爾文的學說 (1)第17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1)第36章 生存鬥爭 (3)第19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3)第28章 自私的由來 (1)第14章 文化:本能的軟件處理方式 (3)第39章 進化壓力 (1)第34章 生存鬥爭 (1)第32章 鷹派的終結 (3)第37章 競爭與協作 (1)第15章 試錯 (1)第39章 進化壓力 (1)第43章 分化 (1)第47章 同化 (2)第15章 試錯 (1)第42章 三種自然選擇 (2)第36章 生存鬥爭 (3)第10章 越生物的進化原理 (1)第49章 預知未來 (1)第28章 自私的由來 (1)第42章 三種自然選擇 (2)第39章 進化壓力 (1)第8章 達爾文的學說 (2)第12章 文化:本能的軟件處理方式 (1)第16章 試錯 (2)第4章 人性與財富 (2)第48章 同化 (3)第51章 預知未來 (3)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18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2)第37章 競爭與協作 (1)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32章 鷹派的終結 (3)第35章 生存鬥爭 (2)第33章 鷹派的終結 (4)第7章 達爾文的學說 (1)第43章 分化 (1)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19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3)第39章 進化壓力 (1)第34章 生存鬥爭 (1)第21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2)第51章 預知未來 (3)第17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1)第4章 人性與財富 (2)第15章 試錯 (1)第51章 預知未來 (3)第46章 同化 (1)第21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2)第36章 生存鬥爭 (3)第43章 分化 (1)第33章 鷹派的終結 (4)第16章 試錯 (2)第44章 分化 (2)第45章 分化 (3)第38章 競爭與協作 (2)第19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3)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20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1)第6章 人性與財富 (4)第42章 三種自然選擇 (2)第16章 試錯 (2)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2章 前言 (2)第35章 生存鬥爭 (2)第4章 人性與財富 (2)第3章 人性與財富 (1)第43章 分化 (1)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50章 預知未來 (2)第18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2)第7章 達爾文的學說 (1)第13章 文化:本能的軟件處理方式 (2)第1章 前言 (1)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38章 競爭與協作 (2)第27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4)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
第22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3)第38章 競爭與協作 (2)第38章 競爭與協作 (2)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40章 進化壓力 (2)第45章 分化 (3)第2章 前言 (2)第50章 預知未來 (2)第10章 越生物的進化原理 (1)第28章 自私的由來 (1)第22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3)第36章 生存鬥爭 (3)第30章 鷹派的終結 (1)第28章 自私的由來 (1)第23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4)第10章 越生物的進化原理 (1)第7章 達爾文的學說 (1)第17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1)第36章 生存鬥爭 (3)第19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3)第28章 自私的由來 (1)第14章 文化:本能的軟件處理方式 (3)第39章 進化壓力 (1)第34章 生存鬥爭 (1)第32章 鷹派的終結 (3)第37章 競爭與協作 (1)第15章 試錯 (1)第39章 進化壓力 (1)第43章 分化 (1)第47章 同化 (2)第15章 試錯 (1)第42章 三種自然選擇 (2)第36章 生存鬥爭 (3)第10章 越生物的進化原理 (1)第49章 預知未來 (1)第28章 自私的由來 (1)第42章 三種自然選擇 (2)第39章 進化壓力 (1)第8章 達爾文的學說 (2)第12章 文化:本能的軟件處理方式 (1)第16章 試錯 (2)第4章 人性與財富 (2)第48章 同化 (3)第51章 預知未來 (3)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18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2)第37章 競爭與協作 (1)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32章 鷹派的終結 (3)第35章 生存鬥爭 (2)第33章 鷹派的終結 (4)第7章 達爾文的學說 (1)第43章 分化 (1)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19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3)第39章 進化壓力 (1)第34章 生存鬥爭 (1)第21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2)第51章 預知未來 (3)第17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1)第4章 人性與財富 (2)第15章 試錯 (1)第51章 預知未來 (3)第46章 同化 (1)第21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2)第36章 生存鬥爭 (3)第43章 分化 (1)第33章 鷹派的終結 (4)第16章 試錯 (2)第44章 分化 (2)第45章 分化 (3)第38章 競爭與協作 (2)第19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3)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20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1)第6章 人性與財富 (4)第42章 三種自然選擇 (2)第16章 試錯 (2)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2章 前言 (2)第35章 生存鬥爭 (2)第4章 人性與財富 (2)第3章 人性與財富 (1)第43章 分化 (1)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50章 預知未來 (2)第18章 企業是進化的生物 (2)第7章 達爾文的學說 (1)第13章 文化:本能的軟件處理方式 (2)第1章 前言 (1)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第38章 競爭與協作 (2)第27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4)第26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3)第25章 羣居生活的後遺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