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bookmark

也正是因爲糧食,百里無忌無法再徵召新兵擴建新軍,只能調原有的軍隊進行整編,百里無忌知道,明國已經有些脫力,一切需要時間修整。

這也是百里無忌決意不直接滅遼,而與遼國和談劃河而治的根本原因。

柴榮卻對此毫無所知,下了旨意之後,他便一直臥牀養病,每天的朝會也臨時改成了兩天一次。

半個月後,王樸終於從大定府回來了。

王樸一回到開封就被柴榮緊急召見,由此可見柴榮迫切之心。

沒等王樸見禮,柴榮便把身邊的衆人趕出,將班師途中所發生的一切傾囊告訴了王樸。

“文伯,朕就等你回來爲朕好好查查,看看究竟是誰在出妖蛾子。”

王樸聞聽,只是點頭,他是柴榮心腹,但無法對柴榮的結義兄弟和姐夫評頭論足。

看着憔悴的柴榮,王樸不覺得心中一嘆,皇上真是生不逢時啊,唐亡以來,中原早已形成一種“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陋習,什麼天地君師、父子兄弟,這些倫理綱常早已成了塊遮羞破布,誰的手裡掌控兵權,那誰就能問鼎寶座、逐鹿天下。

眼前的柴榮是個重情義之人,其實如果依王樸來說,此事很容易解決,若信任趙匡胤、張永德,那就裝作沒聽見;若不信任,則立即下旨捉拿二人,寧可錯殺,不可放過。根本無須傷神費力,更無須探根糾底。

只可惜如果太祖郭威能多活幾年。爲柴榮奠定一些根基,想來柴榮會輕鬆一些。王樸再一次在心中嘆道。

柴榮見王樸無語,以爲他怕擔干係。遂許諾道:“文伯放心,此事不管牽涉到誰,你都可一查到底。朕授你全權。”

王樸想了想,硬着頭皮勸諫道:“皇上。周國經兩年多的戰爭之後,朝廷國庫早已是一貧如洗,百姓更是民不聊生,如今戰事漸息。正是收拾朝政、積蓄國力之時。臣惶恐,斗膽懇請皇上暫且放置此事,留待日後再行計較。以皇上聖明。必能體恤臣拳拳之心。”

柴榮被王樸一席諫言說得發愣,文伯究竟想幹什麼?我真已經到了昏饋的地步了麼?莫不是王樸與趙匡胤、張永德等人私交甚篤,不願意查辦此事?不,不。文伯是朕心腹。怎會也棄朕於不顧。柴榮心已亂……。

王樸見柴榮神色有異,心知柴榮必定因爲自己的這一番話動了猜忌之心,但覆水難收,王樸只能繼續勸道:“皇上,流言止於智者。周國的江山社稷僅屬於皇上所有,只要皇上心中不亂,定下心來,外人再如何出妖蛾子。也動搖不了皇上在臣民心中的地位。臣請皇上三思。”

柴榮深吸了一口氣,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至少是外表平靜下來。柴榮已經沒有和王樸繼續談下去的心情,他不懷疑王樸的忠誠,但顯然王樸已經無法揣測聖意。

柴榮是想將裹亂的奸人揪出來,掃清自己心中的糾結,以便正趙匡胤、張永德等人的清白,如此,自己才能放心地使用他們,交於他們重任。

如果不查清此事,柴榮無法讓自己當成沒有發生過此事,他分辨不清趙匡胤、張永德等人的忠奸,何以將重任交到他們手上?

王樸太熟悉柴榮的性格了,沒等柴榮下逐客令,王樸便轉換了話題,說道:“臣此次奉旨前往大定府列席明、遼和談,正欲稟告皇上,請皇上容臣一些時間,臣簡要地敘述一下此行經過。”

柴榮聽到此話,才醒覺是該知道一下明、遼的和談細節,畢竟這也關係到周國的利益。

見柴榮默許,王樸便一五一十地將明、遼和談細節敘述給了柴榮。

開始是簡述,但柴榮顯然聽出了興致,漸漸地問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細。

這一說,一直說了一個時辰還未結束,進膳時間到了,侍從進來勸膳,都被柴榮逐出,連累王樸也只能餓着肚子陪柴榮繼續聊着。

“文伯,那百里義真向上京開炮了?”

“正是。耶律璟堅持以大定府爲界,那百里義便率明軍北上,調集東側明軍、西側我武行文部進逼上京,後又令數千火炮齊射,最終迫使耶律璟簽訂了城下之盟。”

“好。好。好。”柴榮連贊三個好字,“朕太久沒有聽到如此解氣的好消息了,朕要重賞武行文,此戰中,其所立軍功朕都要重重賞他。”

王樸看着興奮的柴榮,他知道,柴榮憋曲太久了,周軍與遼、阻卜的戰鬥中,屢戰屢敗,難得有兩三次勝利,也是慘勝。

如今竟爲了武行文部參與了此次戰鬥而要大肆封賞,想來柴榮太想開疆擴土了,只可惜周國國力嬴弱,無法支持柴榮的雄心壯志,想起柴榮曾經對自己發下的壯語“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搜索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尤迴響在耳邊,王樸只能強顏歡笑地相陪。

柴榮興奮了許久,漸漸地他似乎覺察到了自己的失態,此戰基本上是明軍獨力支撐,要說是周國所出兵力,除了他這個皇帝率三千親衛在遷州陪伴了百里無忌一段時間,也只有武行文的二萬五千人一直替周國揚威了。

“不,真要說起來,百里無忌是我結義兄長,明周兩國又是同盟,我爲此高興也在情理之中。”柴榮心中如是爲自己辯護着。

“咳。”柴榮乾咳了一聲,“文伯,你可知曉百里無忌爲何不趁勢滅遼國?”

王樸見柴榮神色已復平常,心中方纔安定。

王樸答道:“臣以爲,明國皇帝不直接滅遼,出於三個原因。一是明國經此戰後,國力消耗嚴重,明國已經無力繼續北上,就算打下上京,恐怕也無法抵擋得住遼軍的反撲。二是臣在大定府明顯感覺到來和談的一些遼國重臣與明臣暗通款曲,恐怕有勾結之嫌,依此看來,遼國恐怕離滅亡之日不遠了,明國皇帝自然心中明白,不想再費國力在遼國身上;至於三嘛……。”

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九十五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16章 王佐之道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19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十一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一百三十六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0章 廷辯第三十六章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十七章第二百三十章第十五章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零七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九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六十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二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九十一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54章 商人逐利第1章 逃婚(一)第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六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三十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一百零五章第二章第七十四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二百二十七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三十五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30章 四巨頭的會議第九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九十七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二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九十五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16章 王佐之道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19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十一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一百三十六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0章 廷辯第三十六章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十七章第二百三十章第十五章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零七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九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六十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二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九十一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54章 商人逐利第1章 逃婚(一)第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六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三十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一百零五章第二章第七十四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二百二十七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三十五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30章 四巨頭的會議第九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九十七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二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一百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