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

bookmark

無忌點頭道:“楊院丞,慶州臨江,按汝所需選一個水深的合適之地,建立港口,或者從現有港口進行改造,你就以此兩種圖樣,各監造一艘,待完畢後本府再決定後續如何進行。所需物品材料你可找徐軍師洽商籌辦。”

楊實高興地答道:“遵命。”

待楊實退下之後,徐世銘說:“主公,將如此重要之事交給一個沒有經驗之人,某以爲不妥。”

百里無忌笑笑:“楊實雖無實才經驗,但有獻圖之功,讓其任院丞,上面不是還有院使麼?慢慢地,自然就有經驗了,說不定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外之喜。”

晉國皇帝石敬塘今年以來的日子真心不好過。

自從桑維翰罷了樞密使之職由宦官劉處讓繼任後,這劉處讓真心不給力,屁大點的事情都沒個自己的主意,要來煩石敬塘,無奈,將自己的嫡系原澶州防禦使張從恩調來任了樞密副使。

北方一直是石敬塘的心病。

今年朔方節度使張希崇去世,羌胡便開始入侵和搶掠,無所忌憚,於是任義成節度使馮暉爲朔方節度使。党項族的酋長拓跋彥超最爲強大,這馮暉到是很有些手段,接任後,拓跋彥超依例前來祝賀,馮暉便以隆重的儀式歡迎拓跋彥超,並在城中替拓跋彥超修建宅第,置放了很多華服珍玩,當然,條件是拓跋彥超不能再回去了——軟禁了。

這樣,轄境之內自然安寧下來。

剛剛安定了北邊,沒等石敬塘喘過一口氣,後院又起火了。

爲了平衡朝中勢力,石敬塘同時命歸德節度使劉知遠、忠武節度使杜重威一起加官同平章事。沒想到劉知遠自以爲有輔佐石敬塘創業的功勞,而杜重威是以外戚起家,沒有大功,把與他同時受制令加官視爲羞恥,制令下達好幾天,關了門四次上表推辭不接受。

石敬塘勃然大怒,對中書令趙瑩說:“重威是朕的妹夫,知遠雖然有功,怎麼能堅決拒受制命!可以把他的軍權削除,讓他回到自己家裡去。”

趙瑩下拜請求說:“陛下從前在晉陽時,兵衆不超過五千,被唐兵十餘萬人所進攻,危險得像早晨的露水一樣,當時若不是知遠心如鐵石似的堅定,怎能成今日的大業!爲什麼竟因小的過失而丟棄他!我擔心這個話如果傳出去,是不能夠表現作爲人君的宏大度量啊!”

石敬塘想想也是,火氣也平了,再次命端明殿學士和凝到劉知遠的府第傳諭旨意,劉知遠事後也感到惶恐,終於還是受了冊封。

此時,靈州戍將王彥忠憑藉懷遠城叛變搞獨立,石敬塘一直以來聽從桑維翰要對內和氣,便先禮後兵,派供奉官齊延祚去招諭他投降。王彥忠叛變之舉卻也是一時意氣,見皇帝仁至意盡,心中也覺獨立希望不大便投降了,沒想齊延祚卻是個火爆脾氣,一見他投降,捉來就把他殺了。

石敬塘得知火大,義正詞嚴地說道:“朕登極以來,不曾失信於人,王彥忠已經打着旌旗儀仗出迎投降,齊延祚怎麼能擅自把他殺了!”

便罷了齊延祚的官,重杖責打之後流放發配到遠地。

可終究還是沒有按律將齊延祚處死。

此事的風波還沒熄,安重榮那粗鄙之人又冒頭了。

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出身於行伍,性情粗率,倚仗自己勇武而驕傲暴躁。

當初石敬塘派遣安重榮去代替秘瓊任鎮州節度使時,告誡他說:“如果秘瓊不接受你去代職,朕會要爲你另委一鎮做節度使,切不要用武力去奪取,否則怕以後爲患越來越深。”

安重榮因此以爲石敬塘怯懦,對別人說:“秘瓊是個匹夫小人,天子尚且怕他,何況對我這樣有將相的重要地位,有衆多兵馬的人啊!”

自此之後,有所奏請往往超越本份,一旦被拒絕,便心裡憤憤不愉快,聚合亡命之徒,購買戰馬,有自求飛揚的意圖。

這天又在對手下做官的吹牛說:“現在的天子,兵強馬壯就可以當。”

安重榮的衙門裡有一個幡竿有幾十尺高,他挾着弓箭對左右的人說:“我如果能射中竿上龍首,必有當人君的天命。”

一發而射中,於是就更加肆無忌憚。

此事終於傳到了石敬塘的耳朵裡,石敬塘知道這種情況後,擔心義武節度使皇甫遇與安重榮是姻親,若一旦有事,必將串聯。

便把皇甫遇調遷爲昭義節度使用來隔離他們,以防萬一。

煩啊,真是煩,這個皇帝真不如當年當個河東節度使自在。石敬塘心中暗歎。

後院的火頭剛剛按下,這不南楚那馬家小兒又不安份了。

建個天策府出來,這是想造反啊?

但考慮到鞭長莫及,也想安撫一下馬希範。

強忍不甘,下旨同意了馬希範重開天策府以示恩寵。

這年頭,肯奉自己爲帝的人不多了,西邊蜀昶已登基爲帝,東南的徐知誥,不,現在叫李昪了也做了皇帝,現在連閩國都不拿自己當回事了。

這不,今年送點貢物和綱運來,居然說“閩國自從興運以來,一直統續貢職至今,年華久歷,現在,北辰的帝座頻繁變換,以致東海的風帆常常受阻。”

又要求用對等國家的禮節致書往來。

聽聽,聽聽,這象人話嗎?

一個小小閩王居然開口要與朕對等往來。

哎,如今也就楚、南平還奉着朕。其它的……連年號都用他們自己的了,這天下還象天下麼?

在石敬塘自怨自艾的時候。

南楚的馬四少可得意得很。

晉朝的聖旨已到。

天策府重開。其實聖旨到不到也無所謂,天策府早已造好。

封自己爲天策府大將軍。

下設護軍中尉、領軍司馬等官,任用其諸弟及將校充任。

又任用幕僚拓跋恆、李弘、廖匡圖,徐仲雅等十八人爲學士。

馬四少自誇道,這就是天策府雄風再現。

想來將自己當成李世民了。

如同唱戲。

這是百里無忌聞聽之後做出評語。

第六十七章第五十四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97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53章 戰前軍備第20章 再見,江陵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二十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2章 玉清公主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四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五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1章 逃婚(一)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章第六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十九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九十四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十七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二百零九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二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九十八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四十五章第九十三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二百七十四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43章 威壓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五十九章第30章 滅楚戰爭(七)第50章 醫者有恙第9章 四海鹽鋪第八十二章第五章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七十六章第五十六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96章 ,第一百九十章第四十五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一百三十一章第38章 巴東對第37章 廣囤糧第一百二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45章 雲馬歸隊
第六十七章第五十四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97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53章 戰前軍備第20章 再見,江陵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二十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2章 玉清公主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四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五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1章 逃婚(一)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章第六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十九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九十四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十七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二百零九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二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九十八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四十五章第九十三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二百七十四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43章 威壓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五十九章第30章 滅楚戰爭(七)第50章 醫者有恙第9章 四海鹽鋪第八十二章第五章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七十六章第五十六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96章 ,第一百九十章第四十五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一百三十一章第38章 巴東對第37章 廣囤糧第一百二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45章 雲馬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