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設立票引

bookmark

但百里無忌不知道徐世銘、孫光憲心中的想法,他經過一個晚上的時間,仔細整理出一套說辭,於第二天召來二人,試着說服他們。

“徐相、孫相,按上年楚國的歲入,商稅是多少?”

“九百萬兩。”

“楚國現行商稅爲十五抽一,也就是說實際交易總量爲九百萬兩的十五倍,爲一萬萬三千五百萬兩。二位是否同意?”

徐世銘和孫光憲點頭。

“若本王發行金票和銀票,收取費率爲百中抽三,遠比商販們僱人護送需花二十抽一甚至十抽一要低,且攜帶方便。二位以爲商販能接受嗎?”

徐世銘和孫光憲再次點頭。

“本王以交易量的百中抽三計算,一年有收益就在四百萬兩以上,何況一旦金、銀票得以推廣,方便商販的同時帶來交易量的猛增,到時的收益會是多少,不可限量啊。”百里無忌爲自己的想法而陶醉。

“大王可想到,若金、銀票被僞造而導致市面上假票氾濫,到時如何收場?”徐世銘看着百里無忌一臉興奮的樣子,還是忍不住潑了盆涼水。

“呃……。”

百里無忌被問住了,開始陷入沉思。

孫光憲不忍,上前說道:“大王勿須擔憂,此難有解。”

“快說。”百里無忌猛擡頭看着孫光憲。

“按大王所說,金、銀票的作用在於方便商販,只要商販在當地往官府交納金銀,官府爲其開出條引,然後該商販可以憑此條引在大楚境面任何一個官府進行兌換,而此條引由當地官府蓋印,想來無法僞造。大王以爲如何?”

“呃……。”百里無忌指着孫光憲說不出話來,這孫光憲說了半天,愣是將百里無忌的想法閹割了大半,這樣的條引先不說它能不能僞造,單以方便商販來說,流通就是個問題,如果一個商販交納了一百兩黃金,官府出了一張一百兩黃金的條引,然後如果這商販只花了五十兩黃金,難道讓他撕一半給對方?而百里無忌的想法了,這金、銀票是批量發行,用於日常流通,可以代替金屬錢幣的紙幣範疇。雖不能真正稱爲紙幣,但也要具有一定的紙幣功能,做爲金屬貨幣的補充,然後在以後條件允許時,徹底代替金屬貨幣。

此時徐世銘說話了,“大王別急,臣以爲,若大王堅持要施行此計劃,可在票子上動些許手腳,多設幾個暗記,讓人無法僞造便是了。”

孫光憲反對:“某以爲不妥,暗記一多,連官府自己都無法分辨,又當如何?”

百里無忌聞聽卻心中一動,對,防僞暗記。

於是揮手,讓二人退去。

百里無忌開始閉門謀劃。

每張票子上設三處暗記,楚王府一處,印刷坊一處,每個錢莊一處,而楚王府的一處暗記又分爲四種暗記,以四季印刷時間不同而變換,這樣各錢莊拿到票子首先只要查對發行日期與楚王府四種季節暗記是否相對應,過了此關再對應印刷坊的暗記,最後查對發行錢莊的暗記。如此基本上可以排除錢莊收受假票的可能。

但此舉卻不能讓廣大商人自我分辨,百里無忌一時也想不出好辦法,但也只能邊做邊看了,最多是規定讓商人自己到錢莊進行查驗,只要錢莊開到每個縣,甚至每縣兩、三個,那麼商人上門查驗也沒什麼不方便。總比拉着數十車金銀趕路要強。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這錢莊不能讓各州官府插手,百里無忌明白,這官啊,只要碰到了錢,就很難逃得過貪字,人,終歸是人。爲了楚國的官員着想,百里無忌設立一個總錢莊,由自己直轄,而各州縣的分錢莊,由博學院明算科的學子擔當,正好上次培訓,除了去扶桑的五十名,還有一百五十名在待命。

……。

十一月初一。

楚王百里無忌詔令。在楚國境內設立楚國錢莊,以楚國官府信用作保。

以官府信用作保的意思是說,無論何種情況下,只要所持金、銀票是真,就無條件兌付。

先在潭州試行。

百里無忌首先在潭州四條主街道開設了四家錢莊。

發行金票三種,一兩、十兩,共一百萬兩。銀票三種,十兩、二十兩、一百兩,共一千萬兩。

商人在交易前必須到當地錢莊進行查驗,待確認後方可交易。

同時,招收了五百名學子,令受過培訓的明算學子對其進行培訓。

初五。

孫光憲來報,所有貨物已經裝載完畢,但茶葉已經告罄,只裝載滿三船。需要等待明年春茶採摘了。

百里無忌隨後去了特戰軍駐地。令百里康抽調兩千特戰軍士兵集合。

初六,兩千特戰軍士兵前往興王府集結。

初十。百里無忌命令彭曉率艦隊再次遠渡扶桑,並給徐守仁、孫仕旭帶去一封密令。

一個月後,潭莊錢莊運行正常。商人開始慢慢習慣金、銀票的存在,票子的使用量一天比一天多。百里無忌知道,這就象是**,用過之後,再要讓其回到隨身攜帶沉重的金屬貨幣,那是比殺了他都難受。

十二月初一。

百里無忌命令在全楚境內開設錢莊。潭州總錢莊由百里無忌直轄。

並增加發行金票二百萬兩。銀票三千萬兩。

占上年交易總量的三成。

百里無忌同時在總錢莊裡設置了檢查使,每月前往各地錢莊進行查帳彙總。

於是,這場貨幣改革正式進行軌道。

……。

此時,扶桑畿內京都。

徐守仁和孫仕旭看完密令,安排完貨物運往扶桑各國。

二人與彭曉開始策劃攻佔蝦夷地事項。

最後決定,徐守仁留在京都,待孫仕旭隨彭曉艦隊北上攻佔蝦夷地後,由徐守仁代表孫仕旭向朱雀天皇投誠。

三日後,孫仕旭隨彭曉艦隊到達蝦夷地的苫細(現今的苫小牧),率兩千特戰軍士兵登陸,在鎮遼、鎮和二艦艦炮的協助下,只三天時間,掃平了當地土著頭領的勢力,佔領了蝦夷地。

之後,從艦上運下補給物資,孫仕旭便讓彭曉迴轉京都,傳信給徐守仁。

第二百七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84章 水師都督第八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五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章第九十九章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二百一十七章第38章 巴東對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17章 臨戰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14章 有婦之夫第二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一百零六章第六十五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九章第五十八章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53章 民意所向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九十八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九十九章第十二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二十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19章 君王之理第七十三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八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一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一章第三十一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九十二章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26章 滅楚戰爭(三)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
第二百七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84章 水師都督第八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五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章第九十九章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二百一十七章第38章 巴東對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17章 臨戰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14章 有婦之夫第二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一百零六章第六十五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九章第五十八章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53章 民意所向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九十八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九十九章第十二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二十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19章 君王之理第七十三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八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一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一章第三十一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九十二章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26章 滅楚戰爭(三)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