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爲了籌措更多資金物資儲備以保證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行。

元月十五日元宵節的這一天,明國朝廷向全國詔告,嚮明國各府各州百姓發行兩年、三年期朝廷債券,利息高達一分

爲了保障官府不失信於民,朝廷準備了兩種償還債務方式:一是正常的到期帶本帶息償還;另一種就是以土地償還,而償還的土地就是目前還屬於阻卜的土地。

這是一種畫餅充飢的籌錢方式,完全依賴於朝廷的信用度背書。

但明軍這些年奉戰必勝的經歷,爲這次發行債券作出了最強硬的保證。

任何一個明國百姓都對明軍能一戰平定阻卜堅信不疑。

由此,至少有六成以上的百姓選擇債務的償還方式是土地償還,原因是朝廷公佈的土地價格太過誘人,僅是現有土地價格的十分之一。

明國國內這些年得到百姓生活安定,特別是江南一帶的土地價格已經漲到一個峰值,一畝貧瘠的旱地已經需要二十多兩白銀,可一畝良田的交易價格已經高達五十兩。

土地價格的高漲,使得豪門地主圈地的成本越來越高,以至於最後很難買到土地,百姓生活富裕、吃穿不愁的情況下,誰會沒事去賣祖傳之地?

由此造成的是有錢人的錢無法購置到固定資產,大量的貨幣被囤積得不到有效流通。民間借貸的利息已經低至四釐。

而明國朝廷這次債券的發行有效地調動起了這部分巨量的囤積資金,加上公佈的土地價格極低。借貸利息又是一倍以上,不管是豪門還是普通百姓,都踊躍地購買債券。

有些府、州甚至出現人山人海的搶購現象。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戰爭還沒開始。土地還在阻卜人手裡,但這卻根本擋不住百姓心中對土地的渴望,沒有人去懷疑戰爭的失敗,所有人都認爲只要明軍出動,那就是馬到成功。

二月初一。

百里無忌下達了出兵令,按照事先的部署,百里義、雲揚、丁思覲三路新軍從三個方向攻入阻卜疆土。

而這時。僅半個月的時間,明國朝廷已經發行了三萬萬八千萬兩白銀的債券,而認購的人潮還絡繹不絕。

雖然阻卜的疆土遼闊。但按照這樣的趨勢和土地價格,恐怕再半個月,阻卜土地就會被瓜分一空,加上所籌措的資金已經足夠維持這場戰爭。明國朝廷由此想中止此次發行。但被百里無忌阻止。

百里無忌認爲,阻卜之地處於北方,人跡稀少,只有調動大量的南人北上,才能解決這個矛盾,只要道路暢通,官府再誘之以利,百里無忌相信。若干年後,漢人就會在那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由此才能真正地控制住那塊土地。

爲此,百里無忌還提議,凡明國百姓願意主動北遷,按人頭每人將免費獲得五畝阻卜土地以作種植口糧之用,並免除這五畝土地三年賦稅。

但這提議迅速胎死腹中,原因是徐世銘等人竭力反對,本來他們就爲了捨不得低價將土地以債券方式賤賣出去,纔想到要中止債券發行,沒想到百里無忌不但要繼續發行,還要免費奉送,如此一來,還不如繼續以債券方式發行,總也能賣點錢爲戰爭進行儲備

徐世銘三人質疑百里無忌此戰朝廷能得到些什麼,對他們來說確實想不通,花費如此的人力物力,數十萬大軍上百萬民夫,行軍數千裡,一場戰爭下來,得益最大的是明國民間的豪門和百姓,這對於朝廷來說,不過是一場空歡喜。

籌措的錢財在戰爭中花費,傷亡的將士需要撫卹,立功者需要獎賞,說不定,還得賠上明國已經捉襟見肘的國庫餘錢。

這場戰爭與對遼之戰不同,與遼戰爭是爲了收復失地和解決中原北方胡人的威脅,縱然是這樣,明國也沒有真正對遼發動一場滅亡戰爭,而是決戰勝利之後,任其自生自滅。

而阻卜雖然在前兩年與遼國勾結,參與了侵犯明國的戰爭,但與遼國相比,有河西的天然屏障,真要佔領中原,無疑是不可想像之事。所以,朝廷許多官員都想不通,百里無忌爲何要滅亡阻卜。

這一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定性爲滅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戰爭,而現在在提前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又看不到足夠的好處。

百里無忌面對徐世銘等人的疑問時,僅笑了笑,他指着龍案上地圖的某處道:“朝廷的好處在這。”

徐世銘等人湊上前一看,恍然醒悟,百里無忌所指之處,正是吐蕃邏些城。

吐蕃疆土之大遠勝阻卜,雖然這兩處土地都沒有明國土地肥沃,甚至很大一部分是沙漠戈壁,但綠洲良田卻也多不勝數。對於放養畜牧業來說,再沒有更合適的地方了。

而要征服吐蕃,從新軍行軍的路線上來說,必經西州回鶻,如此一來,從北到南,整個西邊都將納入明國版圖。

徐世銘等人對視發笑,自己杯葛了半天,原來皇上所圖的遠不是自己所能料想的。

於是得到滿意答案的徐世銘等人開始信心滿滿地投身於發行債券的宏偉工程中去。

此次債券發行最後的結果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籌措的資金數量已經接近到一個天文數字,只有一點能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所有的阻卜土地已經被明國民間搶購一空,以至於朝廷爲了信譽,只能將西州回鶻的一半土地也充入販賣之列,才應付了來哄搶的民間資金。

三月初三,斡朗改、轄戛斯聯軍從貝加爾湖向阻卜發起攻擊的消息首先傳來。

三月初九,耶律朔古率八萬部族軍西進側擊阻卜的消息傳來。

雲揚、丁思覲的兩路新軍從豐州出發,左右間隔百里齊頭向北推進。由於百里無忌嚴令必須穩紮穩打,每向北推進百里就修一座小型堅固堡壘以備阻卜遊騎sao擾側翼,兩路大軍的行程因此而減慢。

第一百二十八章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35章 軍中鬧事第八十五章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二百八十一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一百七十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27章 滅楚戰爭(四)第二百五十九章第十四章第六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11章 寧江王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七十四章第22章 行刺得手第9章 蜀地之行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一百一十八章第59章 神秘來者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七章第六十八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一百四十九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一百五十九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四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六十八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四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零三章第四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八章第八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五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零五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35章 軍中鬧事第八十五章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二百八十一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一百七十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27章 滅楚戰爭(四)第二百五十九章第十四章第六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11章 寧江王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七十四章第22章 行刺得手第9章 蜀地之行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一百一十八章第59章 神秘來者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七章第六十八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一百四十九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一百五十九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四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六十八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四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零三章第四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八章第八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五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零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