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bookmark

明國自此開始清理官場。

聲勢浩大的“清官運動”再次颳起,而這次規模更大,涉及更廣,明國除東瀛、高麗、阻卜、吐蕃、大理、女直、敵烈、契丹八個藩國之外,所有疆土之內的各州各府俱被涉及到。

百里無忌以此來洗滌明國這些年來因爲開疆擴土而不可避免地收納進的各種勢力。

這場運動從開始到結束,整整費了近兩年時間。

至少有上萬官員被罷免,上萬官員被流放,不下三萬的官員被調派至大理、阻卜兩藩國出任官職,而至少有三千官員被處死,罪名不詳。

光復十五年年底,“清官運動”收尾之後,百里無忌整頓了明國朝廷中的官員體系,平衡了各個地域、派別勢力的權力掌控。

然後,百里無忌以雷霆之勢,清掃了明軍軍隊將領,所有指揮使以上軍職成爲虛銜,包括都指揮使在內的高級將領全部以遙領的方式授軍銜滯留在京城。

也就是說,四十萬各地駐軍、四十萬新軍中,真正掌控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只是指揮使,其轄下軍隊最多不超過六千人。

而指揮使以上的將領皆待在京城,只是名義上統領軍隊。

並且,百里無忌制訂律法,以駐軍、新軍各自體系,每三年輪換各部都指揮使之職,以防止形成小山頭。

光復十六年開春。明國經過文武兩場巨震,開始進入了新的一頁。

五月,百里無忌將八萬御林軍縮減爲六萬。仍舊分爲四軍分駐金陵府四面。

由百里義總領六萬御林軍,而百里康則爲着卸甲歸田之事與百里無忌爭論了整整一晚上,但依舊拗不過百里無忌。

次日,百里康被冊封爲明國參謀院第一任院令,掌控明國四十萬新軍。

而百里無忌不顧孫仕旭的反對,將其納入了朝廷文官體系,接替其父親孫光憲原來的官職。成爲明國丞相之一。

六月,百里無忌下旨遷都開封。金陵府降爲陪都。晉升王樸爲明國丞相,由此明國三相分別爲徐世銘、孫仕旭、王樸,爲新舊權力的交接提前打下基礎。

而百里無忌並沒有去開封,對於百里無忌來說。開封府不再是自己下半輩子的終結之地,百里無忌開始將明國的內政大權完全置於中書省下,並將各地駐軍的軍權一併置入中書省下。之所以還沒將新軍的軍權完全置入參謀院,是因爲百里無忌的視野裡,還有一個讓他耿耿於懷的地方,那就是呂宋。

只有佔據呂宋,建立起補給港口,明國的遠洋貿易才能更加安全通暢。

明國的中央朝廷遷去了開封府,而明國三相所組成的權力機構——中書省將從此全權處置明國國內的一切政務。

百里無忌依舊是明國的皇帝。但在他心裡,很快他將不再是明國皇帝,百里無忌不想用了半輩子的時間統一了天下之後。依舊“圈”在那個皇城之中。

他還有着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去做。

譬如,心中那一抹青影,究竟生活在地球的哪一片土地上,竟能令百里無忌這樣一個明國皇帝都無法找到。

譬如,率着彭曉的遠洋艦隊去探尋那個還沒有人跡所至的新大陸,據說那片大陸上遍地是金子。

再譬如。去南極看看那憨厚、大方,十分逗人的企鵝。或者去北極獵上幾隻北極熊。

……。

八月,在結束了這兩年來對明國文武的整肅之後,百里無忌下旨,令百里康調度新軍三萬人,在彭曉的水師協助下,進軍呂宋島。

百里康親自掛帥,但並沒有隨軍出征,而是在興王府坐鎮,真正帶兵出征的是正三品昭勇將軍、新軍第一軍都指揮使丁思覲。

出征大理時丟下了他,已經讓丁思覲非常鬱悶,而這次,由他單獨帶兵出征,也算遂了他的心願。

丁思覲率大軍搭乘彭曉水師的艦船從興王府向東南方向進軍,準備按百里康所指示的路線,對呂宋從北、東、西三個方向登陸,然後向南清掃。

據百里康的講敘,當年佔據呂宋的是一羣土著,據說是羣黑人,他們將建立的居留地稱爲巴朗蓋,每一個巴朗蓋由三十至一百戶組成,人數不等,其首領稱達圖或羅闍,巴朗蓋社會由貴族、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基本階級組成。

而各個巴朗蓋之間,互不統屬,有點原始部落的味道。

丁思覲並不將這些放在心上,有八條明國巨型炮艦的支援,三萬新軍足以蕩平所有敢阻攔面前的敵人。

在丁思覲心裡,這三萬經歷了明遼、明阻卜大戰的虎狼之師,豈是那麼一羣蠻族所能抵擋的?他此刻在艦頭迎風眺望,頗有一種拔劍問天、獨孤求敗的意思。

來之前,百里無忌叮囑過他,呂宋不過是彈丸之地,佔領它的真正意圖是建立補給港口和軍用港口,以方便日後明國的貿易船隊和彭曉的水師向西遠航。其它的一應事情,丁思覲可以自行決定,勿須稟報請示。

丁思覲認爲,既然是便宜行事,那麼就可以理解爲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只要最後佔領呂宋,就算圓滿完成任務。

所以,象丁思覲這種凶神,所計劃的方法就是,熨平這塊彈丸之地上所有會喘氣的生物,對於丁思覲來說,人,這種生物明國多得是,大不了從明國遷移數十萬來就是了。

如此既方便管理,又勿須爲百姓的忠誠度而擔憂,更適合治理。

但丁思覲卻沒有想到,這次出征,是無法實現他做個“屠夫”的夢想了。

……。

呂宋島此時已經與明國海岸線的州府有了密切的貿易往來,自從明國大力發展造船業後,瓊州港、興王府、長樂府等南邊的港口皆有民間貿易船隊往來於呂宋。

而此時的呂宋,已經不同於當年百里康來時的呂宋,因爲現在的呂宋已經建立了一個小國,名叫“麻逸國”。

它是由呂宋一百多個巴朗蓋聯合起來所組成的勢力。

第五十二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二零八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七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十六章第38章 巴東對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一百零二章第十六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三章第二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二百六十一章第16章 王佐之道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42章 國和家第一百六十五章第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二十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二十二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三十九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二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82章 販賣火器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十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十三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八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7章 臨戰第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21章 欲刺殺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二十二章第30章 四巨頭的會議第二十四章第七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八十五章第96章 ,第12章 玉清公主第二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第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五十章第24章 齊已仙逝第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七章第四十六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一百三十章第二百七十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五十二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二零八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七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十六章第38章 巴東對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一百零二章第十六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三章第二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二百六十一章第16章 王佐之道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42章 國和家第一百六十五章第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二十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二十二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三十九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二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82章 販賣火器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十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十三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八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7章 臨戰第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21章 欲刺殺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二十二章第30章 四巨頭的會議第二十四章第七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八十五章第96章 ,第12章 玉清公主第二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第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五十章第24章 齊已仙逝第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七章第四十六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一百三十章第二百七十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五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