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鄭和
歷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有白手起家的,有半推半就被推上皇位的,但能夠做到朱瞻壑這個地步的還真是不多。
靠着一手狠辣,再加上皇室宗親的身份,朱瞻壑的崛起真的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全。
所謂天時,是他正好處在了最好的時代,如果不是朱棣,可能大明其他任何皇帝都不會放縱朱瞻壑這麼做。
所謂地利,其實說的是他的經歷和那些正好促成他成功的局勢變化,如果不是大明的遷都、南北方的戰亂,朱瞻壑成功與否還得暫定。
所謂人和,其實就是朱瞻壑那皇室宗親的身份。
如果不是朱高煦的嫡長子,換作是除了朱棣一脈以外的任何皇室宗親,朱瞻壑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是,就算是這些條件都加起來,朱瞻壑的成功也是一種無限接近於奇蹟的存在。
鄭和,真的可以說是看着朱瞻壑一步一步起來的。
朱瞻壑的嶄露頭角他見證過,那時候他還對市舶司中那些被安插進來的人很是猶豫,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朱瞻壑的奮起他見證過,當初朱瞻壑火燒安南、東征倭國,這兩件事纔是真正奠定朱瞻壑殺神稱號的戰役。
第一件事鄭和親眼所見,第二件事更是差點兒參與進去,若不是他還肩負遠洋重任,當初運載雲南軍的就不是王景弘,而是他了。
最後,就是朱瞻壑的成功了。
這個毫無疑問,先不說在帖木兒帝國時的相遇和相助,就說現在,鄭和就是一個見證者。
“不必這麼看着我。”感受着鄭和的目光,朱瞻壑微微笑了笑。
他大概能猜出來鄭和的想法,但也只是個大概而已,而且他也沒有深究鄭和想法的念頭。
那些在朱瞻壑看來都不是很重要。
“馬寶,其實你應該慶幸的,先皇一繼位,幾乎可以說是第一時間就叫停了遠洋事業,市舶司幾乎都被廢棄了。”
“我不說你也應該知道,這樣下去要不了幾年,市舶司可以說是就空有其表,實際上什麼都沒了。”
“至於我堂兄,他也是沒有什麼時間去搞什麼遠洋的,這段時間你都在京中,想來也是看到了,他除了專心對付我之外幾乎就沒幹別的。”
鄭和聞言沉默。
的確,他雖然很不喜歡朱瞻壑佔據應天、實際掌控大明的做法,但不得不說,朱瞻基真的有些離譜了。
Wωω☢ tt kan☢ c○
當朱瞻壑遇襲並且抓到了脫歡的消息傳到京中的時候,瓦剌拿着大明永樂年間造的火炮去襲殺大明的皇室宗親一事也被傳了開來。
當時的鄭和只有震驚這一個反應。
一直以來,他其實沒有什麼陣營,但當初卻在站隊的時候站在了太子一脈的身後。
不是因爲他看好太子,也不是因爲太子給了他什麼恩惠,單純只是因爲太子是最名正言順的,太子繼位是最能讓大明局勢穩定的。
但現在,他不得不否認自己當初的看法了。
是朱瞻壑的錯嗎?並不是。
無論放在任何朝代,開疆拓土都是沒錯的,而且朱瞻壑並不只是開疆拓土,還將打下來的那些地方治理得很好,幾乎沒有什麼叛亂髮生。
相較之下,朝廷都不及他,且不說永樂九年之前了,就說吳王一脈就藩之後,大明的叛亂也不曾停過。
那是朱瞻基的錯嗎?也不是。
不管放在哪個皇帝的身上,在面對朱瞻壑這種異類的時候,可以說所有人想到的都是清除掉,再不濟也是拿掉他所有的權利,美其名曰頤養天年,但實際上就是囚禁至死。
因爲沒有任何一個皇帝願意放任這種有人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是實力還超過自己的局面出現。
那是誰的錯呢?鄭和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這其實是優勝劣汰的最終結果,如果要怪,那也就只能怪太宗皇帝沒有處理好吧。
“鄭和朽朽殘軀,不知道世子殿下還有什麼能用得着臣的地方,若是有,臣定會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跪地參拜的鄭和,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也就相當於他向事實妥協了。
或者也可以說他是爲了大明,是爲了他堅持了半生的遠洋事業能夠更好的發展。
朱瞻壑說的沒錯,如果不是他,換作是任何一位皇帝,在登基之後都會放棄遠洋一事。
先不說朱瞻壑了,就說瓦剌和東察合臺汗國就足以讓一個皇帝放棄任何事情,集中精力應對了。
“不必如此。”對於鄭和,朱瞻壑其實還是有一些複雜的。
這是一個他從小在課本上學着他的事蹟、看着那不知道是誰杜撰的畫像長大的,對於鄭和的七下西洋,他還是很敬佩的。
但奈何,自己是漢王世子,現在是吳王世子,終究是對立的。
“其實,需要伱去做的都是你最擅長的,也是你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情,也就是遠洋。”
“想來你應該聽過,我讓沐家在帖木兒帝國的西邊開挖運河,一旦運河徹底挖通,你以後在遠洋的時候就不必在抵達刺撒和阿丹之後繼續向南,而是可以朝着你心中的聖城麥加方向前進了。”
“過了運河,就會抵達金帳汗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一帶,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帶着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咱們漢人特有的貨物與他們貿易。”
“當然了,這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你還需要打探他們的情況,甚至是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你去做,不過這些都暫時待定,等我以後再通知你。”
“等初六上完早朝之後,你就可以收拾收拾去太倉劉家港了,我會調派一批工匠給你,先將擱置了一年多的寶船都修葺一下。”
“等修葺好了,你基本上也就可以出發了,在過了刺撒和阿丹之後,你可以去你心中的聖城麥加看看,因爲就現在來說,那條運河暫時還沒有完成。”
“真……真的嗎?”
在聽到聖城麥加四個字之後,鄭和猛地擡起頭,眼神中閃爍着激動、嚮往以及不可置信等情緒。
作爲一個虔誠的慕思臨,作爲一個明明有機會去,但爲了遠洋事業卻不得不放棄的慕思臨來說,去聖城麥加,可以說是鄭和最大的心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