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

洪善禪師看了賀陸氏一眼,道:“也好,老衲正要尋王居士吃茶。”說罷起身。

賀陸氏帶着兒子、孫女將洪善禪師送到門口,方對賀北盛道:“老身與瑞小哥話話家常,你帶你侄女先回去。”

賀北盛應了,帶了賀雲娘出去。這客棧規模算是大的,除了前面的門面樓,後邊有圍樓,帶家眷的客人,多選那邊入住,比前面僻靜,女眷出入也便宜些。

屋子裡只剩下賀陸氏與沈瑞兩個,沈瑞不由詫異,這老太太怎麼身邊一個人都不留?貼身侍婢、老媽媽之類的竟一個不見。這老太太到底要與自己說甚?

賀陸氏回到座位,又叫沈瑞也坐,道:“老身本該請小哥過去說話,而不是這般佔了大師的屋子。只是老身那裡人多眼雜,多有不便,還請瑞小哥體諒則個。”

這老太太說話的語氣,有些奇怪,沒有倚老賣老,反而這口氣像是對大人不說,一本正經的。

沈瑞心裡疑惑,口中道:“無礙,賀家叔婆太客氣了。”

賀陸氏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老身次子行事不妥,老身本沒臉見你,可每想起你娘,心裡都難安生。聽聞你在西林禪院,老身曾想親自過去一趟,可又怕旁人誤會,生出更多是非。想着你年歲小,有些話等你出孝說也不遲,老身便沒有多事。沒想到今日老身啓程進京,正遇到小哥,也是緣分。外頭都傳你愚鈍頑劣、不堪造就,老身卻是不信。你娘那樣玲瓏心肝的女子,怎會生出傻兒子?就算你以前天真稚嫩,這幾個月的日子也會催着你、狀元郎也會教導你長大。果不其然,老身沒有猜錯,你確是同傳聞中的不一樣。”

沈瑞聽着前面的話,覺得賀陸氏同年前見過的賀南盛一樣嘴上說的好聽,聽到後頭,則有些無語。他本就有頑劣之名,再加上孫氏分一半嫁妝給庶長子之事,外頭一知半解的人自是認定沈瑞實不成材,才讓孫氏這般安排。在自己考得功名前,這個印象應該難以改變。等到自己出息那日,大家即便說不到“浪子回頭”上,也會說“知恥後勇”、“頑石開竅”之類。不過,這些話雖有警示之意,可到底是正面評論,倒是也沒什麼。

見沈瑞沉默不語,賀陸氏道:“你不僅長得像你娘,性子也隨了她,你娘就是個寡言的人。”

沈瑞聽着,對孫氏的印象有些模糊起來。記憶中的孫氏,確實是個溫柔安靜、寡言少語之人。可旁人口中孫氏又是“八面逢源”、“玲瓏心腸”,總覺得她的性格很矛盾。既能在宗族相鄰之間有口皆碑,又在仕宦女眷之中如魚得水,應該是個颯爽的女子。這樣的女子,能在十數年未生育、丈夫美妾嬌兒俱全、孃家後續無人、婆母視若仇人種種劣勢時,還能繼續牢牢把持四房家務,不只只是錢財給予的底氣。

就張家老舅爺那樣,即便佔了四房幾十年便宜,也是佔的張老安人的。在孫氏那裡,不過是打發三瓜兩棗,直到臥病之前,都沒有讓張家實際佔什麼便宜。精明瞭一輩子的人,難道病了就糊塗,就這樣讓人將價值二十多萬的產業都折騰空?

沈瑞早就覺得孫氏產業被騙賣之事有些不對勁,原本只當張家慾壑難填,被貪念衝昏了腦子。如今看來,好像另有蹊蹺。就算產業折價被賤賣,這過手的銀子也有十來萬兩。

這個時候,金子數量不多,市面上流通的大多還是白銀與銅錢。按照白銀計算,十萬兩白銀,就是六千二百五十斤。銀子的密度沒有金子的密度大,金子是“寸金”,一寸見方就有一斤重,銀密度是金子一半多多些,一斤就是兩立方寸多,一千斤就是二十立方尺,六千二百五十斤就是一百二十五立方尺,相於三尺長、兩尺寬、兩尺高的木頭箱子裝滿十個,還有零頭。

張老舅爺說銀子被他女婿捲走了,可這幾千斤的東西怎麼帶走?除非僱大船,或者僱上十來輛馬車。可出門在外,談何容易,就是五宣這樣的書童,都曉得“財不露白”的道理,幾十兩金銀都要分別貼身攜帶。

帶着幾千兩銀子出松江,簡直是笑話。怪不得三房與九房,就敢仗勢“抄”了張家,顯然這件事真要追究起來,張家絕對撇不清。

可瞧着張家如今的境況,哪裡像是藏了幾萬上十萬兩銀子的?

那十萬兩銀子到底哪裡去了?

沈瑞正走神,就聽賀陸氏,道:“老身前些日子使人估算,你娘那兩間織廠的地皮、廠房,熟工、小工的身價銀,倉庫裡的存的棉花與織好的布,攏共算起來能折銀十二萬,老身那孽障花了五萬五千兩銀子過的戶。都是鄉鄰,本該守望相助,他如此行事,違了厚道。老身並不爲他辯解,可也不願意對不起你。依照老身之意,本想要立逼着那孽障將產業退還給你。可五萬五千兩銀子不是小數目,這筆銀子如今又難追討,這裡面的賬實在說不清。再加上你娘留下嫁妝均分的遺命,就算這產業退還回去,你一個小孩子又能如何,怕是也要繼續由你祖母、父親把持。”

說到這裡,她頓了頓,道:“老身名下,也有一家織廠,雖沒有你娘那兩家織廠織機多,可織廠還帶了一塊棉田。你看老身那孫女如何?若是你點頭,等你出了孝,老身便請人做媒,將雲姐許配給你。雲姐雖沒了爹孃,可還有她娘章氏的一份嫁妝。若是你們親事成了,到時老身做主,讓她頂了她父親這一房頭,這樣又能多帶一份產業過去。”

沈瑞沒有去細算賀雲姐到底能有多少身家,想也不想,便道:“您老人家慈愛,小子謹記在心。只是小子曾在亡母靈前立誓向學,不立業不成家。如今藉着‘休養’爲名寄居禪院,實是跟着族兄的世交啓蒙。小子幼年時喜動不喜靜,混了幾年族學,不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今纔算正式讀書。等到了能下場時,說不得十年八年,實是無心顧及其他。”

西林禪院就是賀陸氏孃家產業,沈瑞是“休養”還是“讀書”,老太太又哪裡不曉得。

她之所以忌憚沈瑞,想要借姻親化解兩家芥蒂,也是因曉得沈瑞求學之事。若是沈瑞不學無術,即便背後有個沈理,賀家也不會放在眼中。可開始讀書了的沈瑞呢?莫欺少年窮,誰曉得他何日會出頭。奪人產業雖比不上“殺父奪妻”之恨,可也算是不容化解的大仇。

各種盤算,到了沈瑞這裡,因這一句“曾在亡母靈前立志向學,不立業不成家”,賀陸氏餘下的話都說不出了。沈瑞今年已經十歲,纔開始啓蒙,等到能童子試的時候就要十來年,雲姐如何能等到那時?

雖有自己的私心在內,可兩家結親到底是兩情相願之事,賀陸氏身爲女方,主動提及此事,已經是放下身段。要知雲娘雖父母雙亡,可故去的祖父是知府,在朝的大伯是大理寺卿,沈家四房不過是舉人門第。

賀陸氏只覺得意興闌珊:“你這孩子,立志向學是好事,可是子嗣傳承也是大事,畢竟你娘只有你這點骨血。”

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孔子曰,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賀陸氏是賀家老封君,沈瑞可不願平白得罪她,便道:“小子同旁人相比已是起步太晚,資質又有限,只有心無旁騖,方能放手一搏。關於賀家二叔名下那兩家織廠,賀家叔婆不必放在心上。本是張家人騙賣在先,不是賀二叔接手,也會有旁人。家父本不通經濟,那織廠留在沈家難免敗落;轉到賀二叔手上,也算是得遇明主。”

他目光清正,說的坦坦蕩蕩,絲毫沒有勉強之意。

賀陸氏心中讚歎不已,神情也緩和:“你既心意堅決,那就好生讀書,早日給你娘得個贈封,你娘在地下也會欣慰。若是遇到難處,不好與自己人言說,就來尋老身,老身不能說爲你全權做主,可能護着你不叫人欺負了去。”

沈瑞點頭謝過,賀陸氏又問了兩句課業上的事,待聽說《論語》才學了一半,嘆了口氣:“確實有些晚了。小哥專心讀書也好,只是要記得身子是頂頂要緊的,萬不可因苦讀書就熬壞了身子,只要人好好的,其他什麼都好說。”

這般關切,不知幾分真、幾分假,只是賀陸氏既做慈愛,沈瑞便只有老實乖巧,一老一小相處得倒是融洽。

該說的都說了,賀陸氏面露乏色,從袖口中拿出一塊一寸半長、寸寬的羊脂玉平安牌,遞給沈瑞:“這是雲娘祖父生前愛的一塊玉,今日算作老身給小哥的見面禮,往後即便老身不在松江,你遇到難處也無需怕。用這個做憑證,去尋我家老二與老五說。”

沈瑞躊躇道:“賀家叔婆,這太貴重了,即是賀叔公遺愛,還是當留給諸位叔叔做念想。”

賀陸氏笑道:“我家那老頭子生前喜玉,這樣的玉牌沒有十塊八塊,也有三、五塊。長者賜,小哥接着就是。”

沈瑞無奈,只好硬着頭皮接下。玉雖是靈物,可想着這是一個已故老頭生前曾佩戴過的,多少覺得有些彆扭。

賀陸氏走到隔壁門口,同洪善禪師作別後,方回了後樓。

洪善禪師回房去了,沈瑞見五宣還沒回來,有些擔心:“先生,五宣哥到底作甚去?”

王守仁輕哼了一聲:“沒出息的東西,被賀家小婢哄着,領着賀家小婢去城北給賀家小娘子買點心去了。

不過是賀陸氏要私下說話,纔打發人出去,有了目的地就好,省的叫人惦記。不過這一竿子支的可也夠遠的,客棧在城南,去城北要穿越縣城,怪不得去了這麼久。

這說着話,就聽到隔壁門口有動靜,隱隱的是五宣的說話音。

沈瑞開門探看,就見五宣站在隔壁門口,正同洪善大師說話,手中還提溜着一串紙包。

見到沈瑞,五宣便同洪善禪師別過,笑嘻嘻地走到這邊來。

“這是明日要帶的,怎買了這許多?”沈瑞接了點心包,覺得足有三、四斤:“賀家小娘子的點心也在這?”

五宣擺擺手:“不在,賀家小娘子的點心鳴蟬姐姐已經帶過去哩,這些都是咱們的,兩包是點心,兩包是五香素雞與五香花生米,明日中午添菜使。”

沈瑞聞言,不由腹誹,鳴蟬本是夏蟲,壽命極短,這賀家小娘子身邊侍婢,怎麼起了這樣不吉利的名字。

今日白天大家就是步行,這會五宣又走了這許久,額頭已經汗津津,同王守仁打了招呼後,便坐下歇腳。

沈瑞給他倒了一杯溫茶,五宣道了謝,三口兩口吃盡:“幸好這縣城小哩,若是跟華亭縣似的,一個來回總要幾個時辰。”

王守仁搖頭道:“蠢材,華亭縣是繁衝倚郭之地,旁邊的縣城,自是比不得那裡。”

五宣訕笑兩聲,看向沈瑞,似笑非笑:“方纔小哥可去見了外客?可見賀家小娘子哩,倒是花容月貌。

不等沈瑞回答,王守仁已是皺眉呵斥:“作甚言語輕浮?”

五宣嚇了一跳,忙老實幾分:“小人不是故意的,大哥勿惱。方纔鳴蟬姐姐一路上旁敲側擊地打聽小哥,總不會無緣無故。加上那太淑人與大師說話時,也提到小哥。小人便尋思着,這太淑人將孫女帶出來見客不避嫌,說不定是要同小哥做親哩。”

王守仁聽完,便望向沈瑞。

沈瑞嘴角抽了抽,五宣不僅愛嘮叨,對八卦還這麼敏感,說的正着。

王守仁見他神色有異,不由皺眉:“這太淑人怎如此不知禮!且不說婚姻大事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說你還在孝中,她就不當提及此事。”

既話趕話說到這裡,沈瑞便將賀陸氏方纔的提議講述了一遍。

王守仁聽到沈瑞已經婉拒,神色這纔好些:“雖說是有心彌補,可婚姻大事不是兒戲,老人家恁輕率。”

五宣在旁聽了,不以爲然:“補償甚了?嫁妝是私產哩,又不是真的歸了小哥。她說賀小娘子要頂門戶,那小哥就是不算贅婿,也要舍個嫡子出去,老人家算的倒是精明。那賀小娘子雖長得比尋常人好些,本是五不娶之女,倒像是下嫁似的,難道小哥配不上哪個……”

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飛魚躍(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三十二章 浮雲富貴(六)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明鏡高懸(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自作自受(三)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難兩全(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別有用心(四)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陷(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蕭牆(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喜臨門(五)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羣分(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三十六章 景星鳳凰(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變將生(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較長絜短(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六百零三章 鳳凰于飛(二)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蕭牆(一)第十五章 靈前孝子(八)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三十六章 景星鳳凰(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沈氏分宗(二)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心無力(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聞風而動(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雲路始(五)第四百章 管中窺豹(一)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五百九十章 鶺鴒在原(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二百零四章 塵埃落定(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646章 星河明淡(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萬象更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三百零五章 改過遷善(五)
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飛魚躍(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三十二章 浮雲富貴(六)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明鏡高懸(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自作自受(三)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難兩全(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別有用心(四)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陷(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蕭牆(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喜臨門(五)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羣分(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三十六章 景星鳳凰(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變將生(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較長絜短(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六百零三章 鳳凰于飛(二)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蕭牆(一)第十五章 靈前孝子(八)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三十六章 景星鳳凰(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沈氏分宗(二)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心無力(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聞風而動(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雲路始(五)第四百章 管中窺豹(一)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五百九十章 鶺鴒在原(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二百零四章 塵埃落定(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646章 星河明淡(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萬象更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三百零五章 改過遷善(五)